第47章 李副市長的考察(二)

劉思宇和胡大海趕到黑河酒家,看到一羣人正往裡走,走在前面的是一箇中等身材,透着儒雅之氣的中年男人,張中林縣長和郭玉長副縣長陪在身後。

他猜想那應該是李副市長了,看到劉思宇和胡大海急急地跑上來,張高武笑着說道:“小劉書記,你終於來了。”李清泉正在邊往酒家裡走邊聽張中林彙報工作,聽到張高武的話,就停住腳步,轉過身來,看到一個二十四五年齡,長得不算很英俊,身高約一米七五左右,卻一臉陽光般的笑容的青年向着人羣走來,看來這就是那個自己想見一見的劉思宇了,難道就是這個人幫了自己的大忙?

還沒容他多想,就聽張高武拉着劉思宇走了上來:“李市長,這就是我們鄉里的劉思宇副書記,他是兩個月前才從部隊轉到地方的。”

“李市長好。”劉思宇笑着熱情地說道,態度裡充滿了尊重卻沒有一點卑躬。

“你就是劉思宇?”李清泉親切地問道,“聽說你一到鄉里就爲鄉里找來了三十萬的捐款,不簡單啊。”

“我只是在張書記和陳鄉長的領導下,在全鄉幹部的支持下,做了一點自己份內的工作,與那些長期戰鬥在黑河鄉的幹部比起來,我還差得很遠呢。”劉思宇忙謙虛地說道。

“呵呵,我們的小劉書記不錯,看來我們的部隊真是培養人才的地方啊。”李清泉聽到這劉思宇說話,竟沒有一點居功自傲的意味,反而表現得很是得體,不由心裡對他暗自點頭。

進了餐廳,劉思宇剛要坐到旁邊去陪省水電集團的技術人員,李清泉卻向他招了招手,大聲說道:“小劉書記,來,坐我這邊來。”

頓時全場的人的臉上都露出了詫異的神色,劉思宇只不過是一個鄉黨委副書記,雖然保留了正科級待遇,卻不過是個實職副科,李清泉則是正二八經的副廳級幹部,這其間差的可不是一點點,就連黑河鄉黨委書記張高武都沒有資格去作陪。

李清泉那一桌,縣裡只有縣長張中林,常務副縣長郭玉生,宣傳部長劉玉娟,副縣長沈代航。紅山縣作陪的無不是常委以上的大佬級人物。

至於客人,除了李清泉以外,還有市政府辦公室副主任單朝鳴,省水電集團的鐵水成副總和省水電集團投資部王部長。

可以說,與李清泉一桌的人,無一不是權高位重的人物,劉思宇給他們相比,那就如同螞蟻之比大象,好多人是一輩子都翻不過這個坎的。

劉思宇聽到李清泉叫自己過去,他爲難地看向張縣長,張中林也是一個在官場中成精的人物,他雖然沒有想明白李副市長爲什麼單單叫劉思宇過去,不過既然李副市長髮話了,當然得執行,就親熱地說道:“小劉書記,既然李市長點了你的將,你就過來坐這邊吧。”說着把旁邊的椅子挪了挪。

看到張縣長髮話了,劉思宇才歉意地向同桌的人點了一下頭,在衆人一臉羨慕的眼光中穩步走到李副市長那一桌,在張縣長挪出的那把椅子上小心地坐下。

雖然李副市長讓劉思宇坐在他的身旁,但劉思宇還是坐在張縣長的旁邊,李副市長可以隨便,但劉思宇可不敢亂了規矩,自己是張縣長的直接的部下,自然應該聽從張縣長的安排。

酒桌上,首先是張中林代表縣委縣府感謝李市長和鐵總一行,然後李清泉副市長又代表市委市府敬紅山縣的幹部,大家你來我往,杯籌交錯,劉思宇因爲官職最低,就只有喝酒的份。

酒到半酣,李清泉突然端起酒杯,笑着對劉思宇說道:“小劉書記,有句話說得好,軍民一家人,我這輩子遺憾的就是沒有當過兵,所以我一直對部隊上出來的人很敬重,這杯我敬你,以表達我對軍人的敬意。”

李清泉的話讓在坐的人有點吃驚,這也是理由?一個副市長向鄉黨委副書記敬酒,這傳出去怕沒有人相信,不過人家李副市長說得好,是敬軍人的,這理由又讓人說不出什麼。

劉思宇看到李副市長真誠的笑容,心裡知道李副市長實際上是對自己託師傅擺平了李天華的事表示感激,他急忙站起來,雙手端起酒杯動情地對李清泉說道:“李市長,您既是我的領導,又是我的長輩,以後在工作中還望您多多指導,這杯我敬您。我幹了,您就隨意吧。”說完,劉思宇一口把杯子裡的酒喝了下去。

“好好好,”李清泉笑着連說三聲好,然後也一口把杯子裡的酒喝完。看向劉思宇更多了幾分讚許。

這劉思宇果然是人才,一點就透,做事穩重而不張揚,看來鄧書記說得不錯,這小子有前途。自己這一與劉思宇喝酒,很多東西就在不言之中了。

看到這一幕的人,無不在心裡暗自吃驚,這劉思宇怎麼就這樣得到李副市長的看重,他不是一個才從部隊轉到地方的嗎?雖然猜不透李副市長的心裡在想什麼?但大家知道這劉思宇怕要抱上李副市長的大腿了。

鐵水成對自己這個同學很瞭解,前段時間,爲了李天華的事,這個老同學頭髮也不知愁斷了好多根,他也曾找到自己,可惜自己除了託朋友幫着打聽點消息外,就再也幫不上一點忙了,不過後來不知怎麼的,自己這個老同學竟然走通了燕京市費副市長的路子,事情就出乎意料的順利解決了,自己也曾好奇地問他內情,可這老同學只是笑笑,卻沒有透露半點。

這不,費清雲在上週五到平西省走馬上任,成了平西省的三號人物,自己這老同學有了費副書記在背後的支持,那前途還不是錦繡可見。這也是接到李清泉的電話立馬就帶着部下來實地考察的原因。

看到李清泉對那個叫劉思宇的副書記這樣關照,他腦子一轉,也端起酒杯,笑吟吟地對劉思宇說道:“小劉書記,我這個人比較豪爽,最敬重積極工作的人,小劉書記纔來到這鄉里不到兩個月,就爲鄉里找來三十萬的捐款,這樣幹實事的幹部我佩服,來,我倆乾一杯。”

劉思宇一聽,只得急忙站起來,口裡連說不敢不敢,該自己敬鐵總,然後兩人又幹了一杯。

開了頭之後,大家就都找個由頭,與劉思宇喝一杯,心裡想的是不管李副市長和劉思宇有沒有關係,與劉思宇喝了酒總比沒喝好,就算沒有關係,也不過是喝了一杯酒,要是有關係,則可能拉近一些交情。

看到一桌的人都來找自己喝酒,劉思宇也只好一一回敬一杯,他首先從李清泉那裡開始,李清泉是笑吟吟地一口喝完,其餘的人當然也一口喝下,雖然劉思宇一下子喝了八杯酒,但心裡卻是非常高興。

中午飯後,省水電集團投資部的王部長把該收集的資料全部找齊後,鐵水成說要回去研究比較一下,如果黑河溪的條件合適,他會向集團爭取在黑河上投資開發的。

隨後,鐵水成和李副市長一行就在張中林縣長等的陪同下,離開了黑河鄉,回賓州去了。

鄧昌興是接近中午的時候纔到紅山縣的,蘇向東書記帶着一班人馬在縣界處接到他後,隨後就在縣委會議室進行了簡短的彙報,吃過午飯後,在蘇書記的陪同下,鄧昌興一行到城關鎮的一個村裡進行了基層黨組織的調研,這個村的黨組織還算好的,有黨員二十五個,不過大部分年齡都接近五十歲了,年輕的除了兩個二十四五的轉業兵外,竟然只有五個三十幾歲的婦女。

看到這種情況,鄧昌興的心裡一沉,看來這農村基層黨組織太薄弱了,這些年來只重視農村經濟的發展,這黨建工作幾乎停滯不前,你看這個村,看樣子是好幾年都沒有發展黨員了,沒有新鮮血液的輸入,又怎麼保證黨的旺盛的生命力?

回到縣裡,蘇向東召集在家的黨委面員開會,張中林在送走李清泉後,正好趕上開會,在會上,鄧昌興談了黨建工作的一些問題,重點談了目前農村基層黨組織的建設問題,最後對紅山縣的黨組織建設工作提了幾點建議。

會後,蘇向東專門向鄧昌興彙報了紅山縣的幹部隊伍建設,鄧昌興聽後,突然說道:“向東同志,國家目前正在加強軍地兩用人才的培養和使用,在對待部隊上下來的幹部,我們一定要關心他們的成長,這些人都是經過軍隊這個革命的大熔爐的錘鍊,有較高的政治思想素質和較強的工作能力,用得好,這些人可以成爲我們黨的事業的生力軍啊。”

“鄧書記說得好,我們縣在對待轉入地方的同志,都做到了認真研究,妥善安置,比如今年回到我縣的營級幹部劉思宇同志,我們經過認真考慮,就把他任命爲黑河鄉的黨委副書記,以加強那裡的領導力量,這不,前兩天這個同志請來一個老闆,向鄉里捐了三十萬資助教育呢。”蘇向東笑着說道。不過心裡卻在想,幸好這劉思宇在黑河鄉還做出了成績,不然還不好回答鄧書記的話呢。

“哦,看來這個劉思宇同志進入角色還很快嘛,我們黨就是需要這種肯幹事,幹得好事的幹部,對這樣的幹部就是要好好培養,適當的時候該加點擔子就加點擔子。”鄧昌興高興地說道。

“好的,我們一定按鄧書記的要求去做。”蘇向東忙表態道。

Wшw▪ttκǎ n▪c○

“對了,那個林均凡到縣公安局任職沒有?”鄧昌興好像又想起什麼,就又說道。

“上週五就到了。”

“到了就好,對這小子,我是瞭解的,有點懶散,你一定要嚴格要求,該批的批,該訓的訓,不要有什麼顧忌。你們紅山縣公安局出了個肖長河,可給我們敲了個警鐘啊。”鄧昌興感嘆地說道。

“我一定對他嚴格要求,請鄧書記放心。”對了林均凡的背景,蘇向東作爲縣委書記是瞭解的,他不但是軍分區林司令員的兒子,還是眼前這位專管官帽子的鄧書記的乘龍快婿,對有着這樣背景的人,雖然是自己的手下,但他又哪敢真的去批去訓喲。不過想到肖長河的事,還有在雙龍鎮的抓賭和擊斃通緝犯的事,讓紅山縣公安局一下子出了名,林均凡這個時候下來,怕不只是鍍鍍金那麼簡單。

送市委副書記鄧昌興回賓州後,蘇向東把今天的整個過程反覆想了好幾遍,揣摸着鄧副書記來調研的真正用意。

第112章 新華村(一)第124章 不想活的只管叫第143章 大富豪第100章 通車儀式(一)第228章 我在這裡表個態第101章 通車儀式(二)第550章 姜小平主任第590章 書記會第449章 該安排的還得安排第86章 彙報工程情況第603章 回到燕京第593章 羅小梅到龍城第488章 最後還是被截留了第45章 捐款儀式(三)第10章 農稅提留(一)第622章 黎樹調到燕京第383章 難道他有貴賓卡第646章 費清雲調海東第349章 白小芳來哭訴第473章 還得找人幫忙第543章 羅琴在鬥氣第89章 救出宋心蘭第11章 農稅提留(二)第364章 劉思蓓有駕證第384章 團委有個人才論壇會第273章 臨別的託付第612章 拆遷的事第283章 黑山羊問題(二)第574章 皮包公司第127章 李竹馨要調走第206章 檢查交通局(一)第450章 到郭書記家喝酒第96章 省裡的扶貧項目(二)第483章 雅間名叫桂皮居第447章 農民工要工資第491章 事情還是很麻煩第617章 事情比較圓滿解決第41章 中學校長被人打了第346章 順江縣發展的初步設想第259章 到黃正明家吃晚飯第555章 帶走小平頭第365章 事情有點頭緒第537章 費心巧要住宇叔的別墅第248章 你累了吧第246章 杜副廳長很給面子第153章 服裝店開業第329章 大家都在算計第331章 兒子取名劉銘昊第319章 請了幾個老總第178章 婚禮(四)第156章 省財政廳報到第243章 我們一定能夠解決第16章 四劍客重聚第35章 省城行(中)第274章 王建明跑來彙報工作第384章 團委有個人才論壇會第273章 臨別的託付第355章 杜學州的電話第630章 找到了舉報信的底稿第436章 縣裡的事真多第223章 原來是他們是老同學第477章 分管教科文衛第234章 林志超和鄭順東的賭約第597章 黨校生活(一)第377章 菜籃子補貼第195章 步遠的爲難第270章 怒火第577章 陳勁鬆升職第280章 黃海根來助陣第194章 回到平西第350章 赴任順江縣第287章 縣長楊清明到任第489章 就在燕京過年第250章 楊灣有個大水庫第257章 縣委一定大力支持第437章 強拆的事第206章 檢查交通局(一)第135章 百思不得其解第122章 連夜趕往廣東第489章 就在燕京過年第245章 朋友還是要幫的第60章 柳瑜佳成了女朋友第300章 接風酒(一)第408章 關於旅遊開發的構想第345章 康水平任副縣長第178章 婚禮(四)第345章 康水平任副縣長第610章 劉書記的強勢第44章 捐款儀式(二)第344章 有些事要作安排第432章 沒有線索第179章 婚禮(五)第321章 座談會第138章 報到第427章 隨便走走第275章 縣裡的人事調整第393章 立正稍息我知道第362章 縣委來承擔第125章 班長嶽大朋第242章 喝口水,我們再去
第112章 新華村(一)第124章 不想活的只管叫第143章 大富豪第100章 通車儀式(一)第228章 我在這裡表個態第101章 通車儀式(二)第550章 姜小平主任第590章 書記會第449章 該安排的還得安排第86章 彙報工程情況第603章 回到燕京第593章 羅小梅到龍城第488章 最後還是被截留了第45章 捐款儀式(三)第10章 農稅提留(一)第622章 黎樹調到燕京第383章 難道他有貴賓卡第646章 費清雲調海東第349章 白小芳來哭訴第473章 還得找人幫忙第543章 羅琴在鬥氣第89章 救出宋心蘭第11章 農稅提留(二)第364章 劉思蓓有駕證第384章 團委有個人才論壇會第273章 臨別的託付第612章 拆遷的事第283章 黑山羊問題(二)第574章 皮包公司第127章 李竹馨要調走第206章 檢查交通局(一)第450章 到郭書記家喝酒第96章 省裡的扶貧項目(二)第483章 雅間名叫桂皮居第447章 農民工要工資第491章 事情還是很麻煩第617章 事情比較圓滿解決第41章 中學校長被人打了第346章 順江縣發展的初步設想第259章 到黃正明家吃晚飯第555章 帶走小平頭第365章 事情有點頭緒第537章 費心巧要住宇叔的別墅第248章 你累了吧第246章 杜副廳長很給面子第153章 服裝店開業第329章 大家都在算計第331章 兒子取名劉銘昊第319章 請了幾個老總第178章 婚禮(四)第156章 省財政廳報到第243章 我們一定能夠解決第16章 四劍客重聚第35章 省城行(中)第274章 王建明跑來彙報工作第384章 團委有個人才論壇會第273章 臨別的託付第355章 杜學州的電話第630章 找到了舉報信的底稿第436章 縣裡的事真多第223章 原來是他們是老同學第477章 分管教科文衛第234章 林志超和鄭順東的賭約第597章 黨校生活(一)第377章 菜籃子補貼第195章 步遠的爲難第270章 怒火第577章 陳勁鬆升職第280章 黃海根來助陣第194章 回到平西第350章 赴任順江縣第287章 縣長楊清明到任第489章 就在燕京過年第250章 楊灣有個大水庫第257章 縣委一定大力支持第437章 強拆的事第206章 檢查交通局(一)第135章 百思不得其解第122章 連夜趕往廣東第489章 就在燕京過年第245章 朋友還是要幫的第60章 柳瑜佳成了女朋友第300章 接風酒(一)第408章 關於旅遊開發的構想第345章 康水平任副縣長第178章 婚禮(四)第345章 康水平任副縣長第610章 劉書記的強勢第44章 捐款儀式(二)第344章 有些事要作安排第432章 沒有線索第179章 婚禮(五)第321章 座談會第138章 報到第427章 隨便走走第275章 縣裡的人事調整第393章 立正稍息我知道第362章 縣委來承擔第125章 班長嶽大朋第242章 喝口水,我們再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