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90章 書記會

一秒記住,

飯桌上,劉思宇和郭易聊起了平西的這班朋友的情況,江風和小曾在一邊靜靜地聽着,劉思宇又有一段時間沒有回平西了,聽到郭易談起這幾年的變化,心裡也十分感慨,平西作爲一個內陸省份,其思想觀念方面,自然比沿海地區要落後一些,就是富連市,雖然就在京城不遠的地方,不過市裡的人的思想觀念和東南沿海的城市相比,也有很大的不同,不像東南沿海城市的人有闖勁,在思想上是穩重有餘,而衝勁不足。

天南海北吹了一通後,劉思宇關切地詢問起郭易公司的情況。

“劉市長,上次多虧你幫了我一把,現在公司的經營,已走上了正軌,兩個月前,我在平西城東剛拍了一塊地,準備搞電梯公寓項目,有機會的話,你幫我參謀一下。”郭易望着劉思宇,有江風和小曾在場,他當然不會提錢的事。

“呵呵,不錯啊,現在電梯公寓算是一種潮流,如果運作得好,肯定能賺大錢的,不過,我倒是覺得,你現在除了搞開發外,還應該想辦法多拿點地,現在的地價不斷上漲,搞得不好,以後會越來越高的。”劉思宇想了想,說道。

全國的房地產市場,這段時間正在復甦,自從國家規範了土地交易後,商業用地一般都要經過競拍,這樣一來,這地價有節節攀升的勢頭,而地方政府從轉讓土地上的收益,也越來越多,很多市這土地轉讓收入已成了一筆重要的財政收入了。就是富連市,今年在建設用地轉讓上,收入都有好幾個億了。

郭易聽到劉思宇這樣一說,他點了一下頭。

飯後,劉思宇陪着郭易到玉城山莊的茶樓裡,喝了一個小時的茶,郭易讓那個女秘書到銀行把錢轉到了劉思宇的帳上,自己則和劉思宇在茶樓裡說話。

下午的時候,郭易帶着他的女秘書,離開了富連市,劉思宇知道這郭易事多,也沒有再留他。

晚上的時候,劉思宇並沒有回別墅,而是讓小曾把自己送到了市委的常委樓裡,他剛進房間不久,就響起了一陣敲門聲,劉思宇開門一看,卻見石原縣委書記柳永才略爲謙恭地站在門口,他臉上只是微微一愣,隨接說道:“老柳,你有事找我?”

在私下的場合,劉思宇並沒有多少官架子,對下面的縣長書記等等,還是挺和氣的,當然也不時有下屬到家裡來彙報工作,有時還免不了提點菸酒之類的,對於這些東西,劉思宇倒並不故作清高,也沒有去爲難這些下屬,只是他堅持一條原則,那就是貴金的禮物和現金之類,那是堅決不收的。

看到劉思宇並沒有給他冷臉色,柳永才那顆緊繃的心,纔算放下,他微彎着身子,對劉思宇說道:“劉市長,我想向你彙報一下思想,不知會不會打擾你休息?”

“哦,你進來吧。”劉思宇淡淡一笑,退後一步,把柳永才讓了進來,柳永纔看到劉思宇的進門處放着幾雙布拖鞋,連忙彎腰脫下鞋子,換上拖鞋,跟着劉思宇來到客廳,把一個塑料口袋悄悄放在一角。

“老柳,你怎麼也興起這一套?那裡面裝的是什麼?”劉思宇把臉一沉,說道。

看到劉市長的臉色突變,柳永才頓時緊張起來,他連忙說道:“劉市長,裡面只是兩瓶紅酒,別人送我的,我很少喝紅酒,順便提了過來,沒有其他意思,只是表示一下心意。”

聽說只是兩瓶紅酒,劉思宇也就沒有再沉着臉,而是指着柳永才道:“老柳,你是老同志了,這樣做不好,這次就算了,下不爲例。”

在劉思宇板着臉的時候,柳永才還是嚇了一跳,他第一次到劉市長家裡來,不知道帶什麼東西好,後來還是通過向一個朋友悄悄打聽,才知道劉市長這人比較正直,而且家裡十分富有,根本不稀罕別人送錢,而且也從不收別人的厚禮,不過送點菸酒這類的尋常禮物,他倒不會怎麼爲難,於是就買了兩瓶法國紅酒,提了過來。

劉思宇待柳永才坐下後,起身就要替他泡茶,柳永才一見,急忙站起來,連聲說道:“劉市長,你坐着,我自己來就行了。”說着,柳永才敏捷地跑過去,在飲水機旁替自己倒了一白開水,又把劉思宇的茶杯衝滿,然後回到沙發旁,小心地坐下。

劉思宇看着柳永才忙着這一切,並沒有真的去阻攔,對下面的幹部,有時就得這樣。看到柳永才小心地坐下後,劉思宇伸手取過茶几上的煙,掏出來丟了一支過去,然後自己取了一支,柳永才接過煙後,並沒有急於點上,而是恭敬地替劉思宇點燃,這才坐好。

柳永才比劉思宇還大十多歲,不過,讓一個比自己大十多歲的人替自己點菸,劉思宇也沒有覺得有什麼不自然的。

看到劉市長望着自己,柳永才這才靜下心來,把最近的工作詳細向劉思宇彙報了一遍,當然其中也不免恭維劉市長几句。

劉思宇聽了柳永才的彙報,頓時明白了柳永才這次來彙報工作的目的,原來,市委有個初步的想法,就是對下面的黨政一把手的位置進行調整,雖然現在還沒有到換屆的時候,但吳獻中書記任書記以來,還沒有對幹部進行大的調整,或許是他覺得對富連市的大局已能掌控,所以決定在年末的時候,對下面的班子進行恰當的調整。

在一次市委擴大會上,吳獻中書記在提到用人的問題時,就說道要形成能者上,平者讓,庸者下的用人機制,算是提前吹了吹風。

柳永纔是從石原縣長的位置上,坐上縣委書記寶座的,不過,他任縣委書記的時候,還是林宣才任市委書記,當時他和林宣才走得很近,和吳獻中書記的關係,就有點不鹹不淡了。

吳獻中任市委書記後,柳永才知道自己在吳書記的心裡印象並不是很好,曾厚着臉到吳書記的辦公室彙報了幾次工作,可是吳獻中對他的態度,也是公事公辦的架勢,至於到吳書記的家裡去彙報,更是沒能如願。

知道市委即將對全市各區縣局辦的班子進行調整的意圖後,柳永才一下子慌了,他知道如果在常委裡沒有人替自己說話,自己這個書記的位置,十有八九,會被別人佔去,石原縣這兩年的經濟排名,不斷下滑,特別是陳川縣在化工廠項目投產後,一下子超了過去,石原縣現在僅比固平縣好一點,全市倒數第二。

“永才書記的工作還是不錯的,雖然石原縣這幾年的發展,並不讓市委滿意,但這裡面,既有主觀原因,也有客觀原因,石原縣是一個農業大縣,工業方面的底子向來就薄,再加上最近幾年農產品的價格不斷下滑,經濟發展落後於其他兄弟縣,也是情有可原的。不過,永才書記,你作爲石原縣領導班子的班長,一定要有一個清醒的頭腦,搞好地方經濟是當前最重要的工作,在這個問題上,你一定要高度重視起來,把全縣幹部的思想統一在這個點上,羣策羣力,千萬百計搞好經濟發展。”劉思宇沉思了一下,說道。

柳永才這個人,幹工作還算務實,不過缺乏開拓精神,而且這人原來並沒有主動向自己靠攏,單憑他這次的表白,自己還不能決定能不能幫他。

說了幾句堂而皇之的話後,柳永纔看到劉思宇擡起手腕看錶,知道應該離開了,於是站起來向劉思宇告辭,劉思宇也沒有再挽留,而是送到門口,看到柳永才離開後,這才關上門,回到沙發上,坐下看電視。

接下來幾天,又有不少的縣區領導到劉思宇家裡來彙報思想,當然這些人前來,大都拎着兩瓶酒一條煙什麼的,不到一個月,劉思宇的家裡就堆了不少的菸酒,當然,劉思宇也費了不少精力,聽這些幹部訴說自己的功勞或苦勞。

到了十一月,吳獻中書記讓秘書通知劉思宇過去參加書記會,其實這書記會,更像是一個碰頭會,富連市委只有一個書記兩個副書記,召開書記會,就像歷史上的三人團會議一樣,自然用不着在會議室裡去嚴肅地坐着,而是兩個副書記來到書記的辦公室,三人隨意坐下,小王秘書靜靜地坐在一角,認真地做着會議記錄。

“思宇市長,玉霞書記,這一年眼前就要過去了,有些事我們三個還得先通一個氣。”吳獻中書記坐在辦公椅上,望着坐在對面的劉思宇和孫玉霞,略爲鄭重地說道。

劉思宇和孫玉霞聽到這話,立即坐正了身子,認真地聽着。

“我們市的整個情況,應該說還是不錯的,上次到省委去開會,沈書記還表揚我們富連市委班子能齊心協力,把富連市的各項工作開展得有聲有色,特別是政府那邊的工作,劉市長做得非常出色,富連深水港項目的順利開工、富連到龍城的高速公路建設啓動還有舊城改造工程和時代廣場工程的順利進行。可以說,這些項目讓我們富連市的城市建設,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從這點來說,省委把劉思宇同志放到市長的位置上,是十分英明的,有劉市長這樣能幹的人在政府那邊,我和玉霞的擔子也輕了不少。”說到這裡,吳獻中對劉思宇笑了笑,孫玉霞自然也是跟着浮起微笑。當初,在省裡決定讓劉思宇擔任市長的時候,她心裡還多少有點失落,她覺得,如果按資歷來說,自己擔任市長,應該比劉思宇合適,只是費副省長的主意已定了,她只得把這隱隱的不快放到一邊,不過,現在看來,劉思宇搞經濟確實比自己在行,單是國有企業改制和舊城改造工程,如果讓她來負責,不知費幾多周折,而現在,市屬國有企業的改制,基本完成,除了幾個下崗職工到省裡上訪外,基本上沒有起什麼波折。而且這些企業改制後,立即煥發出了新的生機,特別是那個首批改制的富江麴酒廠,在新的領導班子的帶領下,生產和銷售業績不斷上升,已從原來那個虧損的國有企業,變成了逐漸盈利的股份制公司。

“吳書記,玉霞書記,我可不敢貪功,富連市這幾年能順利發展,全靠吳書記和市委在後面替我們把握方向,沒有你們的正確領導,沒有下面幹部的共同努力,我劉思宇可是幹不成什麼事的,要說功勞,主要也應該歸功於市委。”劉思宇連忙謙虛地說道。

“呵呵呵,劉市長不錯。”吳獻中滿意地點了點頭,然後話題一轉,就到了今天書記會的內容上。

這次全市的區縣領導班子調整,吳獻中書記並不敢大意,這次是他的第一個大動作,雖然劉思宇這一年來,凡是大事,都主動向自己請示彙報,把位置擺得很正,而且在人事安排上,也沒有過多的伸手,但這次調整的範圍有點大,特別是幾個不怎麼聽話的幹部,這次是無論如何也要調整下去的,爲了確保這次調整的如自己所願,他必須在書記會上,和劉思宇孫玉霞進行溝通,不然的話,在常委會上,如果劉思宇和孫玉霞聯手反對,那就太被動了。

第466章 兩大省委常委第148章 錢學龍有急了第34章 省城行(上)第437章 強拆的事第181章 省裡成立調查組第328章 停電通知第246章 杜副廳長很給面子第6章 書記鄉長都來了第489章 就在燕京過年第316章 約鄭順東釣魚第47章 李副市長的考察(二)第274章 王建明跑來彙報工作第229章 你調到山南市來吧第463章 旅遊公司準備開業第164章 中小企業改制試點(二)第463章 旅遊公司準備開業第614章 思來思去還得搬救兵第108章 市委書記到紅山第535章 費心巧的車被砸了第623章 送周遠致上任第135章 百思不得其解第89章 救出宋心蘭第439章 謝致遠要調走第454章 溫長久想搞動作第303章 紅光機械廠的問題(一)第488章 最後還是被截留了第248章 向祝書記彙報第605章 江百發來到辦公室第11章 農稅提留(二)第511章 編外教官第586章 升任市長第484章 鎖樓第594章 羅小梅的離開第466章 兩大省委常委第434章 到燕京去走一趟第198章 臨走前的踐行第426章 傅小紅的彙報第45章 捐款儀式(三)第181章 羣訪事件第361章 實地考察柳樹灣第67章 小梅的離開第93章 縣委的秦志洪第82章 修路第136章 學習通知第107章 省委書記的電話第226章 黑河新茶第397章 搜查(二)第647章 被人點了將第565章 陳勁鬆的好事第525章 吳書記有點疲倦第24章 李天華無事了第271章 鄭直民的威嚴第323章 還是定在山南市第464章 常委會上定方案第575章 最後的處理第319章 請了幾個老總第629章 薛大律師第105章 林業招待所第23章 有人想算計第187章 宋海平的選擇第460章 事情不算完美的解決第237章 你是不是不想幹了第121章 紅辣椒火鍋店第18章 賓州之行(二)第497章 潛逃第337章 農民工要工資第529章 劉思宇還是很小心第78章 組織談話第236章 大碗喝酒,大塊吃肉第317章 趕赴燕京第112章 新華村(一)第217章 混飯吃第243章 我們一定能夠解決第267章 我要見祝書記第267章 我要見祝書記第559章 戴行長的態度第225章 這是我私人請客第501章 圈子的初步形成第193章 麻煩解決了第367章 謝致遠的態度變了第42章 再到省城第293章 春節的忙碌第344章 常務副部長陳遠川第309章 下去檢查第532章 別人誰也不行第65章 好事多磨(二)第544章 在家不吸菸第630章 找到了舉報信的底稿第45章 捐款儀式(三)第591章 基層調研第392章 在旅遊上做文章第502章 新的方案第300章 接風酒(一)第12章 農稅提留(四)第489章 就在燕京過年第576章 驗收第511章 編外教官第10章 農稅提留(一)第345章 把凌風引進小圈子第33章 送羅洪兵進駕校
第466章 兩大省委常委第148章 錢學龍有急了第34章 省城行(上)第437章 強拆的事第181章 省裡成立調查組第328章 停電通知第246章 杜副廳長很給面子第6章 書記鄉長都來了第489章 就在燕京過年第316章 約鄭順東釣魚第47章 李副市長的考察(二)第274章 王建明跑來彙報工作第229章 你調到山南市來吧第463章 旅遊公司準備開業第164章 中小企業改制試點(二)第463章 旅遊公司準備開業第614章 思來思去還得搬救兵第108章 市委書記到紅山第535章 費心巧的車被砸了第623章 送周遠致上任第135章 百思不得其解第89章 救出宋心蘭第439章 謝致遠要調走第454章 溫長久想搞動作第303章 紅光機械廠的問題(一)第488章 最後還是被截留了第248章 向祝書記彙報第605章 江百發來到辦公室第11章 農稅提留(二)第511章 編外教官第586章 升任市長第484章 鎖樓第594章 羅小梅的離開第466章 兩大省委常委第434章 到燕京去走一趟第198章 臨走前的踐行第426章 傅小紅的彙報第45章 捐款儀式(三)第181章 羣訪事件第361章 實地考察柳樹灣第67章 小梅的離開第93章 縣委的秦志洪第82章 修路第136章 學習通知第107章 省委書記的電話第226章 黑河新茶第397章 搜查(二)第647章 被人點了將第565章 陳勁鬆的好事第525章 吳書記有點疲倦第24章 李天華無事了第271章 鄭直民的威嚴第323章 還是定在山南市第464章 常委會上定方案第575章 最後的處理第319章 請了幾個老總第629章 薛大律師第105章 林業招待所第23章 有人想算計第187章 宋海平的選擇第460章 事情不算完美的解決第237章 你是不是不想幹了第121章 紅辣椒火鍋店第18章 賓州之行(二)第497章 潛逃第337章 農民工要工資第529章 劉思宇還是很小心第78章 組織談話第236章 大碗喝酒,大塊吃肉第317章 趕赴燕京第112章 新華村(一)第217章 混飯吃第243章 我們一定能夠解決第267章 我要見祝書記第267章 我要見祝書記第559章 戴行長的態度第225章 這是我私人請客第501章 圈子的初步形成第193章 麻煩解決了第367章 謝致遠的態度變了第42章 再到省城第293章 春節的忙碌第344章 常務副部長陳遠川第309章 下去檢查第532章 別人誰也不行第65章 好事多磨(二)第544章 在家不吸菸第630章 找到了舉報信的底稿第45章 捐款儀式(三)第591章 基層調研第392章 在旅遊上做文章第502章 新的方案第300章 接風酒(一)第12章 農稅提留(四)第489章 就在燕京過年第576章 驗收第511章 編外教官第10章 農稅提留(一)第345章 把凌風引進小圈子第33章 送羅洪兵進駕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