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八十二章 衙門八字開

這時,一個身穿五品官服、留着一撮山羊鬍子的壯年官員上前來,向李沐施禮道:“下官杭州府別駕黃晟拜見都督、拜見魏刺史。”

雖說未曾謀面,但李沐的王服和魏徵的國公服說明了一切。

李沐點頭道:“那就煩請黃別駕替孤引見諸位同僚吧。”

黃晟一一爲李沐引見了杭州府長史沈樂文、司馬郭義,加上黃晟自己,這便是杭州府衙三大僚屬了。

不過,這不是李沐的僚屬,而是刺史魏徵的僚屬。

黃晟特意爲李沐引見了越州刺史寧純。

這是個年過半百的老者,面目清瘦但雙目有神。

整個人看起來很乾練,在李沐心中留下了很深的印象。

之後,黃晟又介紹杭州府轄下錢塘、鹽官、富陽、新城、餘杭、臨安、於潛、唐山八縣縣令,餘者便不再一一介紹了。

這八人中,李沐唯獨對錢塘縣令張仁願印象深刻,不僅僅是錢塘縣是州府所在地的關係,而是李沐發現錢塘縣令張仁願的眼神中帶着一抹焦慮。

一陣寒喧之後。

兩州官員紛紛邀請李沐赴宴洗塵,說是早已備下了接風宴。

李沐笑道:“感謝諸位同僚不畏酷暑前來迎接本王,不過這洗塵宴請就免了吧。到時等本王行署建好,本王再宴請諸位同僚吧。”

說完對黃晟道:“煩黃別駕前面帶路,魏公年長,旅途勞頓,先去府衙安置。”

官員們連聲稱讚李沐禮賢下士。

一行數百人向州府衙門行去。

可越走李沐心中越奇怪,道路兩旁的百姓個個挑着木桶,往返道路兩側。

人流之甚,如同兩條長蛇一般。

“停。”李沐大聲喊道。

官員們詫異地看着李沐,不知道發生何事。

李沐跳下馬,在路邊攔住一個挑擔的百姓詢問道:“你們挑着木桶去做什麼?”

那百姓惶恐不安答道:“回官爺話,草民是去挑水。”

說完一溜煙地跑了。

挑水?李沐心中奇怪,難道錢塘無水嗎?

“誰來與孤解釋一下,百姓所爲何事?”李沐大喝道。

這時錢塘縣令張仁願急步上前道:“稟都督,杭州府今年有旱情,已半月有餘,尤其以錢塘縣爲最。若不設法,不僅百姓無人飲用,地裡莊稼也會欠收。”

李沐皺眉道:“那爲何不上報朝廷?”

張仁願低頭不語。

李沐正要斥責,這時魏徵上前來,拉了拉李沐衣袖。

魏徵低聲道:“上報災情,本是州府的權限,但上報災情,考評必差。如今杭州府刺史調任,僚屬豈會有上報之心。”

李沐明白了,這是不在其位不謀其政,刺史不在,僚屬自然不會搶這個黑鍋背。

而眼前這個錢塘縣令,他的權限是上報州府,真要追責於張仁願,那就有點苛責了。

李沐掃了一眼州府的別駕、長史、司馬三人,後者皆低頭赫然。

這不是追責的時候,李沐也不想一來就與地方官搞僵了關係。

於是向張仁願問道:“災情嚴重到何種程度?”

張仁願:“錢塘縣由於海水倒灌,打井所取的地下水都是鹹水,無法飲用。不用說地裡的莊稼缺水乾枯,連百姓日常的生活用水都十分缺乏。百姓們只能挑着水桶前往數十里外的吳山取澗水飲用。可天氣炎熱,一來一回,除去途中喝的,挑回家的也就只有一半了。”

李沐轉頭對魏徵道:“看來孤要鳩佔雀巢,徵用魏公的府衙一用了。”

魏徵道:“殿下請便。”

……。

州衙其實與縣衙相差無比,也就是放大了的縣衙。

座落在錢塘縣的杭州府衙與錢塘縣衙僅相距不足十里地。

此時以北爲尊,故在縣衙的北方。

州衙不與民居相連接,獨佔一個街區。

故衙門前的街道被稱爲“州前街”、“州東街”、“州西街”。

讓李沐驚訝的是,州府衙門灰暗邋遢,說它破敗也不爲過。

看到李沐的表情,身邊的魏徵低聲解釋道:“殿下不必驚訝,除了新建的衙門,大唐各處衙門都是這副景象。”

“這是爲何?”

“州縣想要修繕衙門,無非兩條路,一是想上申報,雖然十有八九上得到撥款,可這就在官員考覈中落下一筆靡費的評語,與升遷不利。二是在地方向鄉紳募款,可這對於鄉紳沒有什麼好處,自然不被擁護,而得罪鄉紳,由當地鄉紳操縱的輿情就對官員不利,最終還是會影響官員的仕途。所以,每一任官員無論清還是貪,都沒有動力去修繕它。”

李沐恍然,他知道魏徵還有一種沒有說,那就是自掏腰包修繕,可爲官一任,也就三至六年,自己掏腰包修繕衙門,便宜後來者的事,恐怕沒幾個會做。

看來民間所謂“官不修衙”的諺語出自此處啊。

府衙前最顯眼的是正對大門的照壁。由磨磚細砌而成,牆頂覆蓋頂瓦。

照壁朝北的牆面一般有磚雕,中心是一個怪獸圖像,這個怪獸形狀有一點象麒麟,它的周圍有不少金銀財寶,可它還是張開大嘴,企圖吞吃天上的一輪紅日。

這種怪獸名不見經傳,在照壁的北面雕上它的尊容,據說就是爲了提醒進出衙門的衆人不要貪得無厭。

照壁朝南的牆面是官府的公告欄,經常貼滿了官府的告示、批詞、判語等等,供人閱讀抄錄。

大門兩側的牆面有個轉折斜向大門,以突出大門的位置,這就是所謂的“八字牆”。

大門的形制受到法律、禮制的嚴格限制,無論多大的州縣,大門都只能是三開間。

每間各安兩扇黑漆門扇,總共有六扇門,這也是“六扇門”叫法的由來。

“衙門六扇開,有理無錢莫進來”的俗語,恐怕便是出於此。

進了大門,看到的是一堵和大門外照壁相對的屏牆,遮擋進入大門人的視線。

這道屏牆就是所說的“蕭牆”,到此之人就應脫帽整裝,算是進入了衙門正式辦公的區域了。

整個府衙有大大小小數十個院落組成。

這些院落都被高高的圍牆隔絕,以此彰顯內外有別。

第六百七十八章 探望韓仲良第一百二十七章 大朝會(三)第四百四十章 許胤宗的兒子許意第九百十一章 喜歡一個人,需要理由嗎?第二百十三章 狗咬狗,一嘴毛第七百四十九章 遼東城危急第二百零六章 握手言和第三百九十六章 人口劇增第一百二十八章 大朝會(四)第七百七十六章 兩衛虎牢關遭遇第八百九十二章 倭國滅亡第四百六十九章 羨慕嫉妒恨第九十七章 貪心者必入套第九百二十六章 心狠嗎?第五百六十六章 血洗李家莊第七百四十三章 佔領漢州第九百三十章 李恪也死了第一百九十八章 五姓異動(二)第九百二十五章 殺!第四百八十七章 平叛旨意第五百六十九章 密會李懷道第三十六章 京城衙內們第四百七十九章 李祐反了第二百四十二章 求仁得仁,復無怨懟第七百十五章 京兆韋家沒落(六)第八百零八章 房喬怕了第九十二章 李泰的幕僚團第六百二十二章 人生如戲,全靠演技第五百九十四章 李世民欲玉石俱焚(加更)第五百五十三章 所圖甚大第二百五十章 要人(三)第二百八十章 臣願奉旨誅殺李沐第二百六十八章 箭在弦上第四百五十五章 外戚之患?第一百六十一章 試探軍心(二)第一百五十二章 惱羞成怒第四百五十五章 外戚之患?第七章 李沂的箭第一百五十八章 指點迷津第八百三十八章 結局往往是意外第七百七十五章 旅遊?!第六百五十四章 有心計的崔家女第五百九十章 據理力爭(加更)第五百五十八章 決定造反(一)第四百六十八章 密信第四百三十三章 劫獄(一)第六百零七章 再次和談(二)第二百零七章 坐山觀虎鬥第八百十一章 甘露殿君臣奏對(二)第七百六十章 圓桌會議(四)第九百九十九章 軍法何在?第三百六十八章 秦心的安置第一百二十五章 大朝會(一)第四百八十一章 不肖子第二百六十二章 食言而肥,太不要臉第八百四十六章 我的兄弟,見到你真好!第五百三十四章 樑仲業再次與長孫無忌密會第二百零七章 坐山觀虎鬥第四百零八章 鬆鬆筋骨第三百零五章 十一年前的密事(二)第五百四十四章 達成共識第八百零八章 房喬怕了第四百三十二章 王季良不是倿臣第八百四十六章 我的兄弟,見到你真好!第九百三十五章 我有兒子了,知道嗎?第九百零一章 這是陛下設下的局?第四百三十七章 挑撥(二)第五百零八章 樑仲業可不可靠?第五百十四章 李懷道受封鄧王第二百二十三章 袁天罡溘逝第七百零四章 將相和啊?(加更)第九百六十章 家的溫暖第八百零六章 真是個難題第四百三十九章 當局者迷第九百十六章 親審高陽第一百十二章 再謀財源(第七更 求訂閱)第一百四十六章 殺雞敬猴?第九百零六章 魏徵死了第二百五十九章 欲加之罪,何患無詞第二百六十一章 李靖,你這是矯詔第二百八十章 臣願奉旨誅殺李沐第五百二十三章 李懷道的復仇之計第四百章 深以爲然第六百六十八章 長孫兩兄弟第三百零三章 鄭觀音(四)第三百四十三章 劉仁軌的小算盤第八百十八章 篡改史書者誅第七百六十章 圓桌會議(四)第七百五十一章 高延壽獻策第一百九十五章 勾心鬥角第六百六十章 打不過就跑?第六百九十一章 韋貴妃省親第二章 生財有道第九百三十七章 智者千慮,必有一失。第一百四十九章 秦瓊居然是知情者(三)第一百五十八章 指點迷津第九百五十三章 匹夫之怒第五章 吐谷渾來襲第八百八十六章 后妃想挑大樑第七十三章 試探李道宗
第六百七十八章 探望韓仲良第一百二十七章 大朝會(三)第四百四十章 許胤宗的兒子許意第九百十一章 喜歡一個人,需要理由嗎?第二百十三章 狗咬狗,一嘴毛第七百四十九章 遼東城危急第二百零六章 握手言和第三百九十六章 人口劇增第一百二十八章 大朝會(四)第七百七十六章 兩衛虎牢關遭遇第八百九十二章 倭國滅亡第四百六十九章 羨慕嫉妒恨第九十七章 貪心者必入套第九百二十六章 心狠嗎?第五百六十六章 血洗李家莊第七百四十三章 佔領漢州第九百三十章 李恪也死了第一百九十八章 五姓異動(二)第九百二十五章 殺!第四百八十七章 平叛旨意第五百六十九章 密會李懷道第三十六章 京城衙內們第四百七十九章 李祐反了第二百四十二章 求仁得仁,復無怨懟第七百十五章 京兆韋家沒落(六)第八百零八章 房喬怕了第九十二章 李泰的幕僚團第六百二十二章 人生如戲,全靠演技第五百九十四章 李世民欲玉石俱焚(加更)第五百五十三章 所圖甚大第二百五十章 要人(三)第二百八十章 臣願奉旨誅殺李沐第二百六十八章 箭在弦上第四百五十五章 外戚之患?第一百六十一章 試探軍心(二)第一百五十二章 惱羞成怒第四百五十五章 外戚之患?第七章 李沂的箭第一百五十八章 指點迷津第八百三十八章 結局往往是意外第七百七十五章 旅遊?!第六百五十四章 有心計的崔家女第五百九十章 據理力爭(加更)第五百五十八章 決定造反(一)第四百六十八章 密信第四百三十三章 劫獄(一)第六百零七章 再次和談(二)第二百零七章 坐山觀虎鬥第八百十一章 甘露殿君臣奏對(二)第七百六十章 圓桌會議(四)第九百九十九章 軍法何在?第三百六十八章 秦心的安置第一百二十五章 大朝會(一)第四百八十一章 不肖子第二百六十二章 食言而肥,太不要臉第八百四十六章 我的兄弟,見到你真好!第五百三十四章 樑仲業再次與長孫無忌密會第二百零七章 坐山觀虎鬥第四百零八章 鬆鬆筋骨第三百零五章 十一年前的密事(二)第五百四十四章 達成共識第八百零八章 房喬怕了第四百三十二章 王季良不是倿臣第八百四十六章 我的兄弟,見到你真好!第九百三十五章 我有兒子了,知道嗎?第九百零一章 這是陛下設下的局?第四百三十七章 挑撥(二)第五百零八章 樑仲業可不可靠?第五百十四章 李懷道受封鄧王第二百二十三章 袁天罡溘逝第七百零四章 將相和啊?(加更)第九百六十章 家的溫暖第八百零六章 真是個難題第四百三十九章 當局者迷第九百十六章 親審高陽第一百十二章 再謀財源(第七更 求訂閱)第一百四十六章 殺雞敬猴?第九百零六章 魏徵死了第二百五十九章 欲加之罪,何患無詞第二百六十一章 李靖,你這是矯詔第二百八十章 臣願奉旨誅殺李沐第五百二十三章 李懷道的復仇之計第四百章 深以爲然第六百六十八章 長孫兩兄弟第三百零三章 鄭觀音(四)第三百四十三章 劉仁軌的小算盤第八百十八章 篡改史書者誅第七百六十章 圓桌會議(四)第七百五十一章 高延壽獻策第一百九十五章 勾心鬥角第六百六十章 打不過就跑?第六百九十一章 韋貴妃省親第二章 生財有道第九百三十七章 智者千慮,必有一失。第一百四十九章 秦瓊居然是知情者(三)第一百五十八章 指點迷津第九百五十三章 匹夫之怒第五章 吐谷渾來襲第八百八十六章 后妃想挑大樑第七十三章 試探李道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