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九十六章 人口劇增

可關鍵之處是,自己怎能對兒子下狠手呢?

李世民能想出的辦法只有一個,將李沐改封他州。

如此既避免了李沐坐穩江南的可能,又保護了李沐不至於犯大錯。

改封哪好呢?李世民開始在江山萬里圖上尋覓起來。

可憐天下父母心。

……。

前後九百萬斤糧食的到來,令整個杭州府上下精神一振。

民夫的每天的口糧也回覆到了二斤,這個數量至少可以讓一家人吃粥管飽了。

由此,民夫們的幹勁更大。

鑑於崔尚的提醒,李沐下令加緊修築防洪堤,並同時加緊疏浚錢塘湖。

趁着乾旱將錢塘湖挖深。

根據李沐殘存的記憶,將湖中挖出的淤泥集中堆棧在湖心三處,並往吳山方向修築了一條一丈寬的小堤。

由於此時周邊各州的賑災糧還沒有到來。

災民涌入錢塘的數量還在與日劇增。

李沐下令杭州府百姓慢慢返還家園,並下令以借貸的方式,每戶分發足夠的谷種,但免收了利息。

以此來保證下半年的收成。

也就是說,在錢塘湖中的民夫,此時已經全部都是外來的災民了。

這是一個龐大的數字,據統計,不算已經被蘇定方招募進神機衛的一萬多人。

單就以工代賑每日領糧的民夫,一天就有五萬多人。

可想而知,涌入杭州的災民數量有多大了。

也正是因爲有這羣民夫在,錢塘湖的疏浚和防洪堤的修築速度成倍的增加。

八天之後,朝廷的賑災糧終於到達了揚州。

再過了兩天,三百萬斤賑災糧食到達杭州。

對於這批糧食,不管是杭州官員,還是百姓,已經失去了任何期盼,所以並沒有什麼欣喜的成份。

李沐拿這些糧食償還了向鄉紳借貸的欠糧。

餘下的全部充入了神機衛軍糧。

由此,整個杭州府漸漸回覆正常運轉。

而因爲朝廷賑災糧在各州的發放,往杭州府而來的災民漸漸停止。

每日在錢塘湖中以工代賑的民夫也漸漸減少,百姓們漸漸返鄉。

一個月之後,當防洪堤和疏浚湖底兩大工程完工時。

每日領取口糧的民工,已經減少到只有兩萬餘人。

此時,受災區域已經明確,整個江南東道中,蘇、杭、越、臺四州受災最受嚴重,揚、歙、、溫三州有所波及,但損失不大,在可控範圍之內。

蘇、杭、越、臺四州中,尤以杭州最嚴重。

越州因李沐撥給的三十萬斤糧食,餓死的百姓不多,大多集中在偏遠的山村,大些的縣鄉都得到了有效的救助。

可反而是蘇州、台州,餓死者竟達到上萬人,集中臺州最多,有近七千人。

也正因爲如此,江南各州對大唐朝廷生出了怨言。

如果不是李沐以工代賑,又大規模的施粥,恐怕餓死者會多上一倍不止。

據州衙門主簿統計,這兩個多月來,得到杭州衙門以工代賑和施粥的外地災民,在二十五萬人次以上。

江南東道併入大唐疆土的時間並不長。

加上地處偏遠,象杭州等地,十年前基本都是割據諸候的控制之下,在大唐建國之後,還兩次進出大唐版圖。

所以,江南百姓對唐朝廷的粘着度不高。

如今面臨生死存亡之時,兩個多月未能得到朝廷救援,心中的怨恨之意,可想而知。

可百姓的眼睛是雪亮的,在他們的心裡,杭州都督李沐無疑就是他們的救星。

無數百姓回鄉之後,口口相傳,甚至爲李沐立上生祠,日日供奉。

杭州經李沐及時救災、又發放谷種,民間倒沒有什麼情緒。

好在,最後朝廷賑災糧總算是到了,各地沒有發生什麼羣體事件。

偶爾突發的小暴亂,也在當地折衝府的鎮壓下,迅速蕩平。

到十月初時,整個江南旱災引起的動盪慢慢平息下來。

災民們大都返回了家鄉。

但也有不少災民寧願留在杭州。

其中一部分是招募進神機衛壯丁的家眷。

也有相當一部分是,對杭州官府產生了信任和依賴。

因此三個月旱災的時間,杭州府的人不減反增,從二十六萬人口,一下子猛增到四十萬人口。

當然,這包括神機衛一萬人和五千預備役。

шшш▪t t k a n▪C○

李沐也有意外之喜。

防洪堤的修築和錢塘湖的疏浚,由此產生大片沿岸的泥沼、灘塗地。

別小看這些地,這些地稍加整理,是最肥活不過的了。

經丈量之後,沿岸這片土地多達六千餘頃,六十多萬畝。

這片土地沒有任何人提出疑義,便成了李沐的私產。

而李沐將其分配給新入籍的各州災民,因土地有限,每戶只分十畝。

李沐趁着此時田地重新分配,發放了新的農具,正式開始提倡精耕細作。

此時的江南種植技術,相對於中原已經成熟的技術,落後了許多。

當地百姓更多的是粗獷型,將種子或者秧苗置於地中,除了灌溉之外,基本就是坐等收成了。

所以,李沐的用意是加大畝產,在這六千餘頃良田裡進行試種。

這些田地並不屬於百姓,而是以租種的方式分配到各戶,由官府根據當年收成,收取賦稅。

還有數萬沒有田地的新入籍百姓,被李沐引至寶石山、吳山,開梯田,種植茶桑。

這些梯田與上述良田一樣,官府以僱工的方式招募,每月發給糧食。

杭州府以前所未有的速度癒合着旱災帶來的影響。

……。

可樹欲靜而風不止。

隨着旱情好轉,李世民要將心中的想法付諸於行動了。

他沒有傳長孫無忌商議此事。

而是召來房玄齡。

在李世民看來,一切有關於李沐的事,只要長孫無忌攙和,就會平白生出許多禍端。

“臣奉召而來,不知陛下有何事吩咐?”

“玄齡啊,朕在想是不是該給李沐換個封地了?”

房玄齡一怔,道:“李沐前往杭州不足一年,且在此次大旱賑災中又立下大功。臣不明白陛下爲何要換他。”

李世民幽幽道:“玄齡難道沒有發覺李沐的能爲已經超出了你我的相象了嗎?”

第八百二十一章 兵力青黃不接第九百八十四章 誰敢與朕爲敵,那就輾碎它。第七百八十七章 崩潰的不只是內心第七十四章 小四出昏招第五十章 尉遲恭的報復第二百九十五章 收回酒樓第八十七章 探監(一)第六百三十八章 慘遭逼婚?第九百四十章 惜字如金第六百三十一章 欲燒三把火(二)第二百五十一章 要人(四)第八百七十七章 斯文人罵人的藝術第七百七十六章 兩衛虎牢關遭遇第二百七十二章 坑舅的長孫無忌第五十五章 誓師出征第六百十九章 勸降程咬金第七百三十三章 妖精第九百九十章 另類的斂財手段第一百八十八章 腌臢之地第七百三十四章 誰說攻方不能堅壁清野第三百五十六章 哀兵必勝第七百十一章 京兆韋家沒落(二)第四百零七章 李勣囤兵遼城第一百九十三章 宿命第四百九十三章 圍城(四)第一百二十六章 大朝會(二)第二百九十八章 嗣王府(二)第八十四章 堅持第七百零八章 要麼不出手,出手就得狠第二百八十九章 房玄齡一語定音第五百八十七章 李沐獲救第二十七章 人臣的覺悟第三百七十九章 拜會秦瓊(一)第五百六十二章 李靖做何選擇第七百六十六章 想做劉禪第六百四十三章 二崔前來造訪第七百零九章 除惡務盡第九百七十章 擁立太子?第五十四章 刻意拉攏(二)第一百九十二章 女人的智慧(二)第一千章 大結局第九百八十三章 人性本惡第四百七十四章 吳越軍校第五百十一章 孫華的敘述(二)第一百零六章 侯君集出征(第一更 求訂閱)第二百四十六章 置死地而後生(今日第四更)第九百七十章 擁立太子?第五百四十二章 微服出宮第九百四十六章 調虎出籠第七百九十九章 新皇登基第四章 別樣的父愛第七百六十一章 高藏王要降唐第二百九十四章 魏公不會是想去出首孤吧?第九十三章 鏡如戲第七百零三章 李沐活得好好的第九百零八章 皇帝,查!第一百章 溫水煮青蛙?第八百四十四章 帝王將相,寧有種乎?第一百四十八章 秦瓊居然是知情者(二)第九百四十九章 突厥軍開始撤退第二百十二章 誠意?第九百五十八章 勝利第九百六十章 家的溫暖第四百二十二章 與有榮焉第六百零三章 李沐的戰術(一)第三百九十四章 來得真不是時候第四百三十七章 挑撥(二)第一百八十章 長孫明月的詩第三百八十章 拜會秦瓊(二)第九百十八章 高手在民間第九百四十九章 突厥軍開始撤退第四百四十章 許胤宗的兒子許意第二百五十二章 崔尚的野望第七百六十四章 李義府的“奸計”(二)第八百五十四章 皇帝大婚第六百八十四章 公道?!第五百四十章 暗地北上第六百七十二章 滎陽之行(二)第五百零六章 息王寶藏第九百六十四章 傳說中的孫思邈第九百七十三章 遺憾有遺憾之美。第二百三十九章 長孫明月報信第一百二十四章 徹夜奏對(四)第二百五十六章 常玉被害第八百五十九章 家宴(一)第五百六十五章 以楊氏爲人質第八百四十四章 帝王將相,寧有種乎?第一百七十三章 結案第七百零九章 除惡務盡第八百四十八章 各講各的道理第六十章 拉攏第六百七十三章 滎陽之行(三)第八百五十七章 我回家了,對嗎?第七百二十八章 圍三闕一第三百七十七章 成人妖不遠矣第二百十八章 常玉暴露第九百九十章 另類的斂財手段第十六章 撒謊是門藝術活第四百九十四章 圍城(五)第二百二十九章 天要下雨孃要嫁人
第八百二十一章 兵力青黃不接第九百八十四章 誰敢與朕爲敵,那就輾碎它。第七百八十七章 崩潰的不只是內心第七十四章 小四出昏招第五十章 尉遲恭的報復第二百九十五章 收回酒樓第八十七章 探監(一)第六百三十八章 慘遭逼婚?第九百四十章 惜字如金第六百三十一章 欲燒三把火(二)第二百五十一章 要人(四)第八百七十七章 斯文人罵人的藝術第七百七十六章 兩衛虎牢關遭遇第二百七十二章 坑舅的長孫無忌第五十五章 誓師出征第六百十九章 勸降程咬金第七百三十三章 妖精第九百九十章 另類的斂財手段第一百八十八章 腌臢之地第七百三十四章 誰說攻方不能堅壁清野第三百五十六章 哀兵必勝第七百十一章 京兆韋家沒落(二)第四百零七章 李勣囤兵遼城第一百九十三章 宿命第四百九十三章 圍城(四)第一百二十六章 大朝會(二)第二百九十八章 嗣王府(二)第八十四章 堅持第七百零八章 要麼不出手,出手就得狠第二百八十九章 房玄齡一語定音第五百八十七章 李沐獲救第二十七章 人臣的覺悟第三百七十九章 拜會秦瓊(一)第五百六十二章 李靖做何選擇第七百六十六章 想做劉禪第六百四十三章 二崔前來造訪第七百零九章 除惡務盡第九百七十章 擁立太子?第五十四章 刻意拉攏(二)第一百九十二章 女人的智慧(二)第一千章 大結局第九百八十三章 人性本惡第四百七十四章 吳越軍校第五百十一章 孫華的敘述(二)第一百零六章 侯君集出征(第一更 求訂閱)第二百四十六章 置死地而後生(今日第四更)第九百七十章 擁立太子?第五百四十二章 微服出宮第九百四十六章 調虎出籠第七百九十九章 新皇登基第四章 別樣的父愛第七百六十一章 高藏王要降唐第二百九十四章 魏公不會是想去出首孤吧?第九十三章 鏡如戲第七百零三章 李沐活得好好的第九百零八章 皇帝,查!第一百章 溫水煮青蛙?第八百四十四章 帝王將相,寧有種乎?第一百四十八章 秦瓊居然是知情者(二)第九百四十九章 突厥軍開始撤退第二百十二章 誠意?第九百五十八章 勝利第九百六十章 家的溫暖第四百二十二章 與有榮焉第六百零三章 李沐的戰術(一)第三百九十四章 來得真不是時候第四百三十七章 挑撥(二)第一百八十章 長孫明月的詩第三百八十章 拜會秦瓊(二)第九百十八章 高手在民間第九百四十九章 突厥軍開始撤退第四百四十章 許胤宗的兒子許意第二百五十二章 崔尚的野望第七百六十四章 李義府的“奸計”(二)第八百五十四章 皇帝大婚第六百八十四章 公道?!第五百四十章 暗地北上第六百七十二章 滎陽之行(二)第五百零六章 息王寶藏第九百六十四章 傳說中的孫思邈第九百七十三章 遺憾有遺憾之美。第二百三十九章 長孫明月報信第一百二十四章 徹夜奏對(四)第二百五十六章 常玉被害第八百五十九章 家宴(一)第五百六十五章 以楊氏爲人質第八百四十四章 帝王將相,寧有種乎?第一百七十三章 結案第七百零九章 除惡務盡第八百四十八章 各講各的道理第六十章 拉攏第六百七十三章 滎陽之行(三)第八百五十七章 我回家了,對嗎?第七百二十八章 圍三闕一第三百七十七章 成人妖不遠矣第二百十八章 常玉暴露第九百九十章 另類的斂財手段第十六章 撒謊是門藝術活第四百九十四章 圍城(五)第二百二十九章 天要下雨孃要嫁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