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二十二章 與有榮焉

PS:感謝書友“就呢個”投的月票,書友們的支持是我碼字的動力。

這場戰役的勝利,預告了至少短期之內,倭國組織不起有效的進攻了。

李沐第一時間,令李師率騎兵營掃蕩敵軍弓兵,並下令全軍出擊,追捕潰散的倭軍。

自此,石見之戰,結束了。

此戰,全殲倭軍騎兵一萬人,弓兵五千人,俘虜倭軍一萬二千餘人,戰馬四千匹。

繳獲軍械、糧草無數。

對馬海戰、石見之戰,兩戰兩敗,損失之大,足以震動倭國朝野。

超過十萬軍隊的覆沒,讓倭國上下,再無一絲與唐軍交點的信心。

反而對唐軍生出一絲崇拜之心來。

田村倭皇在徵得蘇我蝦夷的同意之後,派人前往長安,向使團傳令,答應大唐的要求,以租借方式讓渡石見的使用權,但指令使團將租借期更改爲五十年。

同時,由蘇我蝦夷爲代表,向佔領石見的唐軍交涉,停止戰爭,握手言和。

以期望石見唐軍不再向東進攻。

……。

當兩戰大捷的消息傳到長安。

長安城內沸騰一片。

百姓們自發地以各種形式慶賀着。

做爲大唐子民,百姓與有榮焉。

李世民下令長安城所有百姓每戶賞酒一升,肉兩斤,以示天下同賀。

可朝中有些人,在聽聞了兩次大捷後,竟心中有了更多期望。

長孫無忌等人建議李世民傾全國之力,繼續戰爭,一舉征服倭國。

長孫無忌的用意很簡單。

既然不能阻止你竄起,那就送你上天。

到了位極人臣,功高震主、賞無可賞時,你就會摔得無翻身機會。

有句話說得好“忍他、讓他、由他、避他、耐他、敬他、不要理他、再待幾年,你且看他。”

長孫無忌的態度無疑很好地闡述了這句話的意境。

當然,這個鬥爭方式是消極的。

但在這種戰爭形勢下,文臣都得爲武將讓路。

長孫無忌無法也沒有機會對遠在千里之外的李沐構成任何威脅。

而此時的李世民還不昏庸。

長孫無忌如果真要進讒言,還不足以迷惑李世民。

所以,長孫無忌改變了鬥爭方式。

可這次李世民卻非常果斷,直接否決了長孫無忌的建議。

並下令儘快與倭國使團達成條約,結束這次戰爭。

當天夜宴之後,李世民留下房玄齡、李孝恭二人。

在承慶殿奏對。

李世民臉上還殘留着興奮。

可興奮中難抑那一抹憂鬱。

就算是父子,功高震主這四個字,盤旋在李世民腦海中揮之不去。

李世民是過來人,這四個字何嘗不是陪伴自己,一路走到玄武門之變的那一天?

但是李世民現在還沒有將李沐一巴掌拍死的打算。

在他看來,李沐的年紀還小,還可以繼續引導和教化。

至於如何行事,這是他留下房玄齡、李孝恭二人的用意所在。

房玄齡的大局觀加上李孝恭對半島戰場態勢的熟稔。

應該可以爲自己分憂解難。

李世民輕彈着手指,“如今百濟、石見戰場大局已定,倭國恐怕已經無力反擊,答應租借石見國應該不難。朕想問問二位愛卿,該讓誰去主掌倭國石見?”

李孝恭道:“回陛下,按理李沐佔領石見,且神機衛如今正駐紮在石見,一事不煩二主,以臣之見,自然由李沐主掌石見大局。”

李世民不置可否,心裡卻暗歎,自己這個族兄弟,上戰場行,可正治上卻過於幼稚。

房玄齡卻能體會李世民的心情。

“河間郡王所言差矣,以嗣王之尊,遠駐海外,屈尊一個小小縣治,豈不有傷我大唐威名?”

李世民問道:“那依玄齡之見,該當如何?”

房玄齡略一思忖,“嗣王一意佔領石見,想必是志在必得,若朝廷另選他人去接管,恐怕會遭到拒絕,同時也傷了前線將士之心。依臣看,不如讓嗣王提名人選,由朝廷任命。如此既可讓嗣王南下,也不至於讓將士寒心。”

李世民自然不會在乎區區一個懸浮在外的小小令制國——石見。

他所要的是將李沐調回杭州,並削弱李沐的影響力。

要知道,這個時代的通訊完全靠吼。

這指的不僅是民間互通有無,官府也一樣。

一件事情如果在民間口口相傳,那麼官府就算想去抹平它,基本是無能爲力。

這也是朝廷防民之口甚於防川的原因所在。

而現在,李沐百戰百勝,所向披靡的形象已經在長安婦孺皆知。

這對於靠受命於天的神秘感來維持統治的皇室,無疑是一種挑戰。

想到此,李世民點點頭道:“玄齡所言有理,此事就這麼辦。那朝廷應該授個什麼官職爲妥呢?”

這確實是個問題,石見在倭國是個令制國,可所佔之地對於大唐來說,不過與大點的縣相差無幾。

給大了不妥,給小了更讓人笑話。

房玄齡想了想道:“既然是以租借的方式統治石見,那就以總督軍政之名授以官職。官階嘛,以下州刺史平級,爲從五品。不知陛下意下如何?”

“總督?”李世民聞言點點頭道,“那就依卿所言。只是,李沐此次平百濟、與倭兩次大捷之功,又該如何封賞呢?”

房玄齡也沉默下來,李沐已經是嗣王,雖然低配爲會稽郡王,但依戰功,晉升親王爵都不足彰其功。

可問題是,如果李沐以功受封親王,那朝中的勢力格局就會起很大的變化。

人心向背,這是最主要的問題。

李世民的皇子雖多,嫡子也有三個。

可他們的親王爵是萌封。

是皇子就能封親王爵,不過是大國、小國之區別罷了。

而且最關鍵的是親王爵就有了爭嫡的可能,雖然機會很小,但給出的信號,無疑會給一些心思從龍的人另一種選擇。

朝堂局勢就會變得微妙起來。

一個手掌大軍,立下赫赫戰功的親王,難免不會讓人浮想聯篇啊。

見房玄齡沉默,李孝恭眼神一閃,突然說道:“陛下,以臣看來,嗣王雖然戰功顯赫,但未經朝廷旨意,擅自出兵倭國,亦爲大罪。朝廷可封賞其功,也須責其罪,是爲賞罰分明。”

第七百二十四章 怎麼打?誰去打?第二百二十二章 欲擒故縱之計第二百六十章 瞬間反轉第一百零五章 吐谷渾內亂第三百四十一章 唯他最狠第一百五十六章 五味雜陳第二百三十五章 遭遇刺殺第三十二章 若要富先修路第二十六章 失之交臂第一百二十四章 徹夜奏對(四)第四百五十五章 外戚之患?第七十一章 童謠第三百二十五章 殿下答對了第六百五十六章 封駁調息令?第八十一章 威風第七百二十三章 遼東有變第四百三十三章 劫獄(一)第四百二十八章 沈綸第一百五十八章 指點迷津第七百四十九章 遼東城危急第五百二十四章 血洗長孫府第四百零二章 時不我待啊第一百九十五章 勾心鬥角第三百零九章 私底下的交換第七百二十六章 引蛇出洞第三百二十一章 答應她第二百一十章 敲竹槓第二十一章 皇莊的秘密第七百七十七章 李沂的怨念第二十章 一代賢后第一百零一章 送金送銀送僕人第六百三十四章 劉洎獻策第二百零五章 釜底抽薪(四)第六百六十八章 長孫兩兄弟第六百八十八章 定襄縣主第一百四十四章 父子有隙第九十五章 長孫府的女人們第九百七十四章 少年名臣第六百十四章 別開生面的談判(四)第十四章 李大亮的善意第六百零八章 長孫無忌情緒失控第三百零四章 十一年前的密事(一)第九十四章 茶如人生第九百四十三章 誠信友愛,堅韌敢死第二百九十三章 歡慶之夜第二百二十七章 請付束脩第五十八章 出征大典(二)第六百四十六章 美人如玉(二)第九百五十九章 朱邪克勒被圈禁第五百八十三章 顧慮重重第八十七章 探監(一)第六百零六章 再次和談(一)第九百七十章 擁立太子?第九百三十四章 李師的陰謀第七百十三章 京兆韋家沒落(四)第七百三十八章 有賞有罰第四百零一章 朕也信第四百三十八章 生母沈羽第二百六十七章 君臣密謀第三百八十九章 以工代賑第九百九十七章 皇帝不治國第九百二十九章 出奇兵第四百七十二章 厚顏無恥第八百七十三章 何必呢?何苦呢?第五百零八章 樑仲業可不可靠?第十五章 初遇李泰第一百二十章 祥瑞(三)第八百三十七章 靈犀一閃的速度第一百六十七章 逆案第六百二十二章 人生如戲,全靠演技第二百二十一章 紇幹承基第三百八十八章 不能開源,就只能節流第一百五十五章 長袖善舞第七百六十八章 同牀異夢?第三百八十一章 朱門酒肉臭,路有凍死骨第二十八章 被彈劾第七百六十三章 李義府的“奸計”(一)第一百六十四章 刀,有了自己的思想第一百八十九章 妙人秦心第三百三十章 你一定會被射成刺蝟第七百零四章 將相和啊?(加更)第三百七十五章 五萬宮女下江南第九百五十六章 那麼,再來!第二十八章 被彈劾第二百零六章 握手言和第四百十六章 徒費國帑?第五百八十五章 常綠雲遭遇埋伏第四百零四章 整軍北上第六百六十二章 另類的馬拉松第二百八十九章 房玄齡一語定音第一百六十六章 一夥來歷不明之人第七百零二章 推拉高手第二百三十四章 主母?虧你想得出來第八百三十四章 勝利者總喜歡與失敗者聊天第七十六章 賣身契第三百七十九章 拜會秦瓊(一)第七十七章 突破口第八十三章 皇后的選擇第一百九十九章 五姓異動(三)第六百九十二章 京兆韋家
第七百二十四章 怎麼打?誰去打?第二百二十二章 欲擒故縱之計第二百六十章 瞬間反轉第一百零五章 吐谷渾內亂第三百四十一章 唯他最狠第一百五十六章 五味雜陳第二百三十五章 遭遇刺殺第三十二章 若要富先修路第二十六章 失之交臂第一百二十四章 徹夜奏對(四)第四百五十五章 外戚之患?第七十一章 童謠第三百二十五章 殿下答對了第六百五十六章 封駁調息令?第八十一章 威風第七百二十三章 遼東有變第四百三十三章 劫獄(一)第四百二十八章 沈綸第一百五十八章 指點迷津第七百四十九章 遼東城危急第五百二十四章 血洗長孫府第四百零二章 時不我待啊第一百九十五章 勾心鬥角第三百零九章 私底下的交換第七百二十六章 引蛇出洞第三百二十一章 答應她第二百一十章 敲竹槓第二十一章 皇莊的秘密第七百七十七章 李沂的怨念第二十章 一代賢后第一百零一章 送金送銀送僕人第六百三十四章 劉洎獻策第二百零五章 釜底抽薪(四)第六百六十八章 長孫兩兄弟第六百八十八章 定襄縣主第一百四十四章 父子有隙第九十五章 長孫府的女人們第九百七十四章 少年名臣第六百十四章 別開生面的談判(四)第十四章 李大亮的善意第六百零八章 長孫無忌情緒失控第三百零四章 十一年前的密事(一)第九十四章 茶如人生第九百四十三章 誠信友愛,堅韌敢死第二百九十三章 歡慶之夜第二百二十七章 請付束脩第五十八章 出征大典(二)第六百四十六章 美人如玉(二)第九百五十九章 朱邪克勒被圈禁第五百八十三章 顧慮重重第八十七章 探監(一)第六百零六章 再次和談(一)第九百七十章 擁立太子?第九百三十四章 李師的陰謀第七百十三章 京兆韋家沒落(四)第七百三十八章 有賞有罰第四百零一章 朕也信第四百三十八章 生母沈羽第二百六十七章 君臣密謀第三百八十九章 以工代賑第九百九十七章 皇帝不治國第九百二十九章 出奇兵第四百七十二章 厚顏無恥第八百七十三章 何必呢?何苦呢?第五百零八章 樑仲業可不可靠?第十五章 初遇李泰第一百二十章 祥瑞(三)第八百三十七章 靈犀一閃的速度第一百六十七章 逆案第六百二十二章 人生如戲,全靠演技第二百二十一章 紇幹承基第三百八十八章 不能開源,就只能節流第一百五十五章 長袖善舞第七百六十八章 同牀異夢?第三百八十一章 朱門酒肉臭,路有凍死骨第二十八章 被彈劾第七百六十三章 李義府的“奸計”(一)第一百六十四章 刀,有了自己的思想第一百八十九章 妙人秦心第三百三十章 你一定會被射成刺蝟第七百零四章 將相和啊?(加更)第三百七十五章 五萬宮女下江南第九百五十六章 那麼,再來!第二十八章 被彈劾第二百零六章 握手言和第四百十六章 徒費國帑?第五百八十五章 常綠雲遭遇埋伏第四百零四章 整軍北上第六百六十二章 另類的馬拉松第二百八十九章 房玄齡一語定音第一百六十六章 一夥來歷不明之人第七百零二章 推拉高手第二百三十四章 主母?虧你想得出來第八百三十四章 勝利者總喜歡與失敗者聊天第七十六章 賣身契第三百七十九章 拜會秦瓊(一)第七十七章 突破口第八十三章 皇后的選擇第一百九十九章 五姓異動(三)第六百九十二章 京兆韋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