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二十三章 遼東有變

李沐晚到,並非有意擺譜。

而是確實有緊急軍情傳來。

聞香、秦心千里之外傳來急訊,遼東有變。

高句麗不甘雌伏,與北方靺鞨相互勾結。

合兵三十萬,號稱五十萬大軍,向遼東集結。

同時,高句麗國內正在徵兵,大有傾國一戰的架式。

大唐在遼東境內,只有四萬唐軍駐守,以四萬對三十萬,聽聽都能知道事態之兇險。

同時高句麗以一支十萬人的偏師南下,意欲進攻原百濟之地。

百濟被滅之後,李世民以河間郡王李孝恭兼領安東大都督之職,領兵二萬,駐紮熊津城,監管百濟。

百濟新定,時不時地有土著居民反叛,意圖復國,李孝恭的二萬兵力,鎮壓、平亂已經捉襟見肘,如今面對十萬敵軍,更是兇險異常。

好在,聞香偵知此事早,急報李沐。

否則,等戰火一起再應對,恐怕一切都晚了。

承慶殿中,所有人都圍在地圖前,沉默不語。

戰事一觸即發,一切都將讓位於戰爭。

李世民指着遼東城,這個保衛戰次親征攻下的高句麗城池,說道:“幾年來,遼東城牆已經加固許多,兵備也精良,只要有足夠兵力,抵擋住高句麗進攻,應該不成問題。”

然後指着百濟道:“關鍵是百濟,李孝恭手中只有二萬人,要防衛這麼大一片疆土,肯定不行,萬一熊津城陷落,百濟將一片糜爛。”

說到此處,李世民直起身道:“最緊要之處在於,高句麗、靺鞨的戰略意圖究竟在何處?朕不相信,兩個彈丸之國,有與我國決戰的膽量。”

“李沐,你得到的消息,可信度究竟有多少?”李世民看向李沐。

李沐答道:“臣可以確信,軍情一定是真。其實,滅百濟之後,就應該想到有今日這種變故。新羅已是大唐盟國,百濟又成了我國疆土,高句麗南下的通道被堵死。東、西又是茫茫大海,他的唯一出路只能向北。可北方是契丹、靺鞨,契丹一直有意歸附大唐,與我朝來往甚密,料其不會附賊,剩下就只有靺鞨了。”

李沐頓了一頓,指着地圖上的百濟道:“故,臣以爲此次靺鞨聯合高句麗異動,最大的可能,兩國的目標還是百濟,只有拿下百濟,高句麗纔有與倭國聯手的可能,到時東可圖謀新羅之地,西可覬覦大唐淮南道、江南道。”

房玄齡微微皺眉道:“那靺鞨又能得到什麼?”

這問題問得好,無利不起早,靺鞨花了這麼大本錢,如果僅僅是襄助高句麗,恐怕是說不通的,關鍵是高句麗與靺鞨接壤,之前時有摩擦,二者還沒到親密無間的程度。

李沐答道:“或許這就是雙方三十萬聯軍,向遼東集結的原因。他們真正的目的,應該不是大唐,而是契丹。只有奪取契丹之地,高句麗向北擴張的空間纔會徹底被打開。”

“殿下的意思,臣有些糊塗,殿下還是沒有說清,兩國的最主要目的究竟是哪處?”

李沐答道:“兩國必取之處,是百濟。奪取契丹是第二步,要視大唐的反應。如果大唐派主力防守遼東,那麼或許可以避免契丹淪陷,如果大唐全力防守百濟,那麼契丹必入兩國聯軍之手。”

李沐的意思說得很明白了,殿中衆人也已經聽懂。

高句麗與靺鞨兩路出兵的意圖,無非就是聲東擊西。

但這次聲東擊西,與尋常不同,那就是兩路都有可能變成佯攻,也可能都變成實攻。

所謂實則虛之,虛則實之。

就看大唐的反應了。

殿中一片沉寂。

保契丹,還是保百濟?

這個選擇確實很難做。

如果大唐失去契丹,就等於失去了向東北擴張的餘地,以後還要時刻防範靺鞨騎兵南下。

而失去百濟,等於將半島拱手讓人。

因爲一旦高句麗得到百濟的土地,僅靠新羅絕對無法與高句麗相抗衡。

更關鍵的是,一旦新羅被高句麗吞併,那麼高句麗將獨霸半島,再與靺鞨、倭國聯合,那大唐的東面,將出現一個強大的有敵意的軍事聯盟。

這種情況絕對不容出現。

岑文本斟酌着、有些猶豫地說道:“臣竊以爲,該保契丹,契丹雖然國小民貧,但國民驍勇善戰,與大唐接壤,便於救援。百濟有新羅在,或可支撐一時,待解救了契丹之危後,再想法救援百濟也不遲。”

房玄齡搖頭反駁道:“不成。兩國動用如此規模大軍,戰爭絕非兩三個月就可續結束。很有可能最後僵持成一、二年的持久戰,甚至演變成舉國決戰。先契丹再百濟的策略,行不通。”

韓仲良點頭道:“關鍵是如今冬季已至,我軍沒有足夠的禦寒衣物。”

李世民的臉色陰晴不定,以他的直覺,這是個千載難逢的好機會。

抗擊外寇,師出有名,應該傾國力與高句麗、靺鞨決戰,平定遼東,畢其功於一役,完成自己半生的心願。

可李世民知道,房玄齡說得對,徵發大軍,北上決戰,這絕對不是短時間可以完結戰爭的。

一旦陷入僵持,很可能演變成曠日持久之戰。

這對大唐來說,是不利的,因爲大唐面對的不僅僅是東北的高句麗和靺鞨,還要防備西面的突厥和吐蕃。

雖然與吐蕃有了聯姻,但這些年,小的摩擦時有發生。

誰能保證,一旦大唐陷入戰爭的泥沼,吐蕃人會不會翻臉趁機咬大唐一口呢。

李世民環視了一圈,除了李沐,所有人都在迴避他的目光。

心中嘆了口氣,李世民只能將目光定在李沐身上。

“李沐,以你之見,朕該如何應對?”

李沐看着李世民的眼睛,吐出一個字:“打。”

這個字,讓所有低着頭的重臣都驚訝地擡起頭來。

“不但要打,還要狠狠地打,集結大唐全國之力,畢其功於一役,徹底蕩平遼東半島。”

韓仲良趕緊勸道:“殿下三思,如果是舉國之戰,耗費之巨,足以抹平國庫數年來的積蓄。”

第七百八十九章 英雄末路?第二百七十五章 蘇定方的底細第七十一章 童謠第七百四十七章 救不救?如何救?第一百二十五章 大朝會(一)第三百十六章 以舊換新第三百二十四章 特會罵人的許胤宗第四百三十二章 王季良不是倿臣第二百六十八章 箭在弦上第五百六十五章 以楊氏爲人質第六百三十一章 欲燒三把火(二)第九百十四章 親審辯機(一)第九百三十七章 智者千慮,必有一失。第八百七十二章 小別勝新婚第二百六十七章 君臣密謀第五百六十三章 樑仲業日子不好過第四百四十六章 兄弟情深第六百零五章 李沐的戰術(三)第五百六十六章 血洗李家莊第六百五十七章 奪情起復第六百二十一章 追諡息王爲太子第七百二十八章 圍三闕一第九百六十八章 沒什麼不對的第一百三十三章 伴君如伴虎第一百三十一章 山腹中的秘密第三百二十六章 楊務廉案發(加更)第八百三十六章 長林衛,風起長林第七百七十六章 兩衛虎牢關遭遇第一百八十七章 本該是歡樂的夜晚啊第五十八章 出征大典(二)第九百二十八章 朕要是崩了呢?第四百十七章 自來熟的金勝曼第九百三十七章 智者千慮,必有一失。第八百六十一章 家宴(三)第四十六章 身世之謎(三)第一百二十六章 大朝會(二)第三十三章 暮年的李淵第二百七十三章 你想離間君臣嗎?第六百十九章 勸降程咬金第四百八十二章 戰略失誤第四百八十三章 李靖被軟禁第八百七十九章 既在其位,必謀其政第八百零一章 如何處置房喬?第八百五十章 李恪很謙卑第四百五十七章 振聾發聵第二百八十一章 本國公要反了第九百二十二章 營嘯第六百三十章 欲燒三把火(一)第五百六十八章 潛入京城第二百二十章 爛泥扶不上牆第七百二十九章 李孝恭的瘋狂第九百二十七章 唯有死戰第二百二十七章 請付束脩第八百三十一章 殺尉遲者李恪第九百四十四章 唐人果然狡詐第八十七章 探監(一)第一百九十五章 勾心鬥角第三百三十七章 世家族長的可怕之處第四百六十四章 官督商辦(一)第四十七章 轉瞬即逝的野望第五百九十五章 長孫無忌發動兵諫第九百十三章 高陽一案第三百六十三章 不按牌理出牌第九百二十一章 邠州城牆上一聲吼第八百二十一章 兵力青黃不接第四百四十一章 天才少女許青雲第二百八十二章 太上皇遺詔第一百二十章 祥瑞(三)第九百七十七章 果然是個人物第三百五十九章 出朕之口,入卿之耳第九百四十章 惜字如金第三百二十四章 特會罵人的許胤宗第二百八十七章 魏徵的懺悔第二十二章 赴宴第七百五十五章 最後的時刻(三)第七百七十四章 李明達有巧思第十八章 勝在狡辯第五百四十二章 微服出宮第五百五十七章 長孫無忌起復第五百十六章 李婉順的婚事第八百八十九章 李沐發大招(二)第五百九十六章 敵人的敵人是朋友第九百十七章 常綠雲省親第八十三章 皇后的選擇第五百零八章 樑仲業可不可靠?第七十七章 突破口第三百章 鄭觀音(一)第六百八十九章 李世民重建玄甲軍(加更)第五百四十八章 許朱邪克勒以利害第七百一十章 京兆韋家沒落(一)第八百四十章 你若善終,天理何在?!第三十六章 京城衙內們第八百五十一章 李慎和周道務死了第三百五十七章 怒斬候君集第二百二十四章 千里之外?第五百六十二章 李靖做何選擇第八百八十九章 李沐發大招(二)第一百七十一章 身世初現第五十三章 刻意拉攏(一)第八百六十七章 被徵辟的唐僧(一)
第七百八十九章 英雄末路?第二百七十五章 蘇定方的底細第七十一章 童謠第七百四十七章 救不救?如何救?第一百二十五章 大朝會(一)第三百十六章 以舊換新第三百二十四章 特會罵人的許胤宗第四百三十二章 王季良不是倿臣第二百六十八章 箭在弦上第五百六十五章 以楊氏爲人質第六百三十一章 欲燒三把火(二)第九百十四章 親審辯機(一)第九百三十七章 智者千慮,必有一失。第八百七十二章 小別勝新婚第二百六十七章 君臣密謀第五百六十三章 樑仲業日子不好過第四百四十六章 兄弟情深第六百零五章 李沐的戰術(三)第五百六十六章 血洗李家莊第六百五十七章 奪情起復第六百二十一章 追諡息王爲太子第七百二十八章 圍三闕一第九百六十八章 沒什麼不對的第一百三十三章 伴君如伴虎第一百三十一章 山腹中的秘密第三百二十六章 楊務廉案發(加更)第八百三十六章 長林衛,風起長林第七百七十六章 兩衛虎牢關遭遇第一百八十七章 本該是歡樂的夜晚啊第五十八章 出征大典(二)第九百二十八章 朕要是崩了呢?第四百十七章 自來熟的金勝曼第九百三十七章 智者千慮,必有一失。第八百六十一章 家宴(三)第四十六章 身世之謎(三)第一百二十六章 大朝會(二)第三十三章 暮年的李淵第二百七十三章 你想離間君臣嗎?第六百十九章 勸降程咬金第四百八十二章 戰略失誤第四百八十三章 李靖被軟禁第八百七十九章 既在其位,必謀其政第八百零一章 如何處置房喬?第八百五十章 李恪很謙卑第四百五十七章 振聾發聵第二百八十一章 本國公要反了第九百二十二章 營嘯第六百三十章 欲燒三把火(一)第五百六十八章 潛入京城第二百二十章 爛泥扶不上牆第七百二十九章 李孝恭的瘋狂第九百二十七章 唯有死戰第二百二十七章 請付束脩第八百三十一章 殺尉遲者李恪第九百四十四章 唐人果然狡詐第八十七章 探監(一)第一百九十五章 勾心鬥角第三百三十七章 世家族長的可怕之處第四百六十四章 官督商辦(一)第四十七章 轉瞬即逝的野望第五百九十五章 長孫無忌發動兵諫第九百十三章 高陽一案第三百六十三章 不按牌理出牌第九百二十一章 邠州城牆上一聲吼第八百二十一章 兵力青黃不接第四百四十一章 天才少女許青雲第二百八十二章 太上皇遺詔第一百二十章 祥瑞(三)第九百七十七章 果然是個人物第三百五十九章 出朕之口,入卿之耳第九百四十章 惜字如金第三百二十四章 特會罵人的許胤宗第二百八十七章 魏徵的懺悔第二十二章 赴宴第七百五十五章 最後的時刻(三)第七百七十四章 李明達有巧思第十八章 勝在狡辯第五百四十二章 微服出宮第五百五十七章 長孫無忌起復第五百十六章 李婉順的婚事第八百八十九章 李沐發大招(二)第五百九十六章 敵人的敵人是朋友第九百十七章 常綠雲省親第八十三章 皇后的選擇第五百零八章 樑仲業可不可靠?第七十七章 突破口第三百章 鄭觀音(一)第六百八十九章 李世民重建玄甲軍(加更)第五百四十八章 許朱邪克勒以利害第七百一十章 京兆韋家沒落(一)第八百四十章 你若善終,天理何在?!第三十六章 京城衙內們第八百五十一章 李慎和周道務死了第三百五十七章 怒斬候君集第二百二十四章 千里之外?第五百六十二章 李靖做何選擇第八百八十九章 李沐發大招(二)第一百七十一章 身世初現第五十三章 刻意拉攏(一)第八百六十七章 被徵辟的唐僧(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