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六十六章 唐僧闢謠了

八年時間,從護衛營到如今神機、神策兩衛,共計二十餘萬大軍,可爲帥者屈指可數,了了幾人而已。

成就一名主帥,需要數次大戰,都道一將功成萬骨枯,帥,就需要更多的人命去餵了。

李沐一直內疚,如果蘇定方真有了異心,有一半是自己的錯,自己不該給他那道無底線的徵兵密旨。

幫助一個人,給他權力。

要害一個人,給他權力。

權力讓人振奮,也同樣令人癡迷。

Wшw ●TTkan ●¢ O

權力有毒!

都道王莽謙恭未篡時,不是因爲人之初,沒野心。

而是手中權力還沒有大到足夠抹去良知、道德,視法律如無物的程度。

任何人,給他足夠大的權力,自然會滋生與之匹配的野心。

連五歲稚童,也不例外。

李世民當初給予李沐偌大的權力和榮耀,何嘗不是一次次的下毒?

只是李沐明裡囂張跋扈,暗裡恪守本份,沒有讓李世民得逞罷了。

“卿無罪。不僅無罪,反而有功,大功於朝。”

這話有些無理,但蘇定方聽懂了。

三十萬歸義軍,只知將不知唐皇,如狼似虎,一旦叛亂,大唐需要多少軍隊前去平叛?將有多少生靈被其荼毒?

蘇定方再磕頭請罪,“臣惶恐。”

李沐起身攙扶蘇定方道:“不必惶恐。這世間想當皇帝的人多了,若以此論罪,朕得誅盡天下人。”

“既然回來了,朕許你歇息三天,三天後便是軍機閣上任吧。另外,朕給你選了個好封號,安國公。如何?”

蘇定方的淚“唰”地就這麼流下來了。

封國公固然可喜,可蘇定方明白,安國公這三字之中的“安”,所謂何意。

“臣……臣……。”蘇定方哽咽到已經言不達意、口齒不靈的地步。

李沐拍拍他的肩膀,寬慰道:“都四十幾歲的人了,別在朕面前抹眼淚,回去吧,大唐尚未國泰民安,五年之內,必有大戰事,朕還得依仗安國公武功呢?”

蘇定方大愕,擡眼看着李沐問道:“陛下之意,還……還要用……臣?”

“那是自然。怎麼,衛國公七十一高齡,還爲朕統率禁軍,安國公才四十幾歲,就想告老還鄉不成?”

蘇定方再次跪倒,伏拜道:“臣謝陛下信任,此生願爲陛下犬馬,供陛下驅策。”

……。

西北停戰。

西南吐蕃大唐屬國。

東北高句麗已入大唐版圖。

如今靺鞨、室韋被滅,大唐朝野都在歡慶。

蘇定方歸來,掃去了朝堂間最後一絲陰霾。

內閣、軍機對李沐冊封蘇烈爲安國公,沒有一人反對。

只要不反,蘇定方的軍功在那明擺着,誰人都搶不走,誰人也不能否定。

就連一直看不上蘇定方的李孝恭,如今在面對蘇定方時,也是客客氣氣的。

這兩年間。

大唐進行的四場戰爭,也使得李沐稅賦、軍制兩項改革,順利地推行下去。

農稅的減免,使得百姓再次迴歸農田。

從棄田務工,再從務工轉爲農田。

這一個循環中,完成了大唐田地從世家豪族手中至尋常百姓的轉變。

也造就了大唐無數工坊林立而起的局面。

更讓務工者的薪水水漲船高。

而軍制改革,讓大量不適合待在軍中的人,正式迴歸農田。

同時將適合的精壯納入軍中,順利完成了換血。

另外不得不提的是,憑藉着這四次戰爭,無論是主動的還是被動的,李沐掃清了朝中的反對者,也將李世民兒子的藩地全部收回。

除了李治、李恪,其餘八子皆被圈禁在十王府。

這時的大唐,已經盡在李沐控制之下,君臨天下,言在法隨。

而李沐接下去,就要開始醞釀科舉改革了。

但此時,唐僧來了。

唐僧沒有帶着三徒弟前來,他是一個人來的。

其實玄奘回唐已有半年之久,在長安引起了轟動,無數勳貴名門和尋常百姓,對之趨之若鶩。

這不光是對佛法的崇仰,關鍵還在於玄奘的賣相好。

長安城內東南西北,時不時地就會開壇講座,吸引了許多慕名而來之人。

也正因爲如此,內閣對此已經頗有微詞,因爲禮佛不事生產,吸引信徒擾亂治安等等。

李沐自然也早就知道玄奘回唐之事。

不過,李沐本身不信佛,自然也就沒有把大唐變成佛國的意思。

當然,李沐也不敵視佛教,在他看來,存在即有理,許多時候,百姓需要疏導,特別是那些生活在低層的百姓,官府再怎麼有作爲,也不可能兼顧衆生。

所以,李沐認爲佛教可以存在,只是需要適當的引導和控制,爲己所用。

如果做不到這點,李沐也不在意史上再多一次殺佛之事。

李沐給了玄奘好大一個面子。

大朝會時,在太極殿召見了玄奘。

看着一身大紅袈裟,如行雲流水般進殿的玄奘,李沐笑了。

好一付得道高僧的模樣。

“玄奘拜見吾皇陛下。”玄奘合什,躬身見禮道。

李沐微笑道:“法師免禮。朕聽聞法師輾轉上萬裡,從天竺取回數百部真經,想必是經歷了千難萬險吧?”

玄奘答道:“玄奘冒越憲章,私往天竺。還請陛下恕罪。”

“法師言重了,何來之罪?”李沐大度地揮了下長袖,“咦,法師三位徒弟悟空、悟能、悟淨何在?”

說完,李沐實在憋不住哈哈大笑起來。

開始還是有點節制,前俯後仰也就是了。

可笑着笑着,越笑越想笑,於是頓足不已。

朝堂上文武百官這一年多來,對李沐突然之間的抽瘋,已經司空見慣了。

可玄奘不同,他震驚於這少年天子的不拘天子禮儀。

更讓玄奘不解地是,龍椅上的少年天子明明笑得前俯後仰,爲何頭上冠冕珠簾卻是紡絲不動呢?

敢情是玄奘佛經看多了,眼睛近視,看不到李沐身後有兩宮女,左右替李沐託着冠冕呢。

不過就算玄奘看清了,也不會想到堂堂大唐天子的冠冕,在上朝時,竟讓宮女託着。

此時玄奘答道:“回陛下,玄奘座下確有神昉、嘉尚、普光、窺基等弟子,卻無陛下所言悟空、悟能、悟淨三徒弟,不知道陛下從何聽來此三個?”

第五百零一章 長孫無忌吐露隱秘(一)第六百八十三章 我不是這樣的人第六百五十二章 新政待發第七百五十八章 圓桌會議(二)第二百零三章 釜底抽薪(二)第八百九十一章 那就捏捏吧第八百三十七章 靈犀一閃的速度第四百六十七章 訂婚儀式第二百三十五章 遭遇刺殺第二百三十二章 人口與人脈第五百六十九章 密會李懷道第六百九十章 可憐的史暕第一百六十九章 黃雀在後第五百三十四章 樑仲業再次與長孫無忌密會第五十八章 出征大典(二)第四百五十章 故友重逢第六百十七章 以其道還其身(加更)第八百六十一章 家宴(三)第二百三十九章 長孫明月報信第八百七十一章 新羅王換人第二百三十五章 遭遇刺殺第二十六章 失之交臂第六百九十三章 許州生變(加更)第九百二十二章 營嘯第七百四十三章 佔領漢州第六百六十二章 另類的馬拉松第三百十一章 想着想着就想多了第五百零三章 人之將死,其言也哀第八百十八章 篡改史書者誅第四百九十九章 長孫無忌服軟第九百八十章 崔尚、崔杼的野望第九百四十三章 誠信友愛,堅韌敢死第六百十五章 別開生面的談判(五)第八百四十二章 匹夫有勇,士不如斯!第一百九十八章 五姓異動(二)第九百七十三章 遺憾有遺憾之美。第五百五十三章 所圖甚大第一百八十章 長孫明月的詩第八百四十六章 我的兄弟,見到你真好!第一百十八章 祥瑞(一)第九百六十四章 傳說中的孫思邈第八百七十章 原來是她第九百四十五章 李沂可安好?第一百七十二章 江山萬里圖第四百三十四章 劫獄(二)第三百二十四章 特會罵人的許胤宗第八百八十六章 后妃想挑大樑第二百六十三章 我就是息王之子第四百八十章 長孫無忌的陰謀第六百四十九章 王者的霸氣第六百六十六章 若他不肯應承,那就除之第九百六十七章 孫華,你可有聽見?第一百五十七章 馬周的野望第七百六十三章 李義府的“奸計”(一)第八百八十一章 紅袖添香伴讀書第一百七十一章 身世初現第五十一章 好問寶寶第二百九十一章 冥冥之中自有天意第一百三十四章 馬周馬賓王第一百九十三章 宿命第九十七章 貪心者必入套第四百二十八章 沈綸第八百九十五章 孤是賢王第一百七十七章 此時無聲勝有聲第九百四十八章 人命如草芥!第二百八十九章 房玄齡一語定音第八百九十八章 養寇自重?第四百章 深以爲然第九百二十一章 邠州城牆上一聲吼第五百九十八章 驅虎吞狼之計第六百三十二章 欲燒三把火(三)第六百零四章 李沐的戰術(二)第六百七十五章 功成返京第五百十六章 李婉順的婚事第八百零二章 內閣第八百六十九章 我有兒子了第一百九十四章 同氣連枝第五十九章 忌憚第三百三十一章 成事要看人心第六十八章 莊子被襲第三百五十九章 出朕之口,入卿之耳第三百十章 書到用時方恨少第三百四十五章 被欺負慘了的張亮第七百二十九章 李孝恭的瘋狂第三百三十八章 疑似線索重現(一)第一百零五章 吐谷渾內亂第六百三十七章 捨棄底線(二)第八十六章 破繭第二百八十三章 敢與李沐說項者與其同罪第七百三十一章 李孝恭效忠第七百六十章 圓桌會議(四)第七百四十一章 漢州戰役(二)第五百零一章 長孫無忌吐露隱秘(一)第五百六十九章 密會李懷道第五百二十五章 倖免者第三十七章 再遇李泰第九百零七章 此子真是皇子?第四百四十六章 兄弟情深第九十五章 長孫府的女人們第三百六十七章 太子送的大禮
第五百零一章 長孫無忌吐露隱秘(一)第六百八十三章 我不是這樣的人第六百五十二章 新政待發第七百五十八章 圓桌會議(二)第二百零三章 釜底抽薪(二)第八百九十一章 那就捏捏吧第八百三十七章 靈犀一閃的速度第四百六十七章 訂婚儀式第二百三十五章 遭遇刺殺第二百三十二章 人口與人脈第五百六十九章 密會李懷道第六百九十章 可憐的史暕第一百六十九章 黃雀在後第五百三十四章 樑仲業再次與長孫無忌密會第五十八章 出征大典(二)第四百五十章 故友重逢第六百十七章 以其道還其身(加更)第八百六十一章 家宴(三)第二百三十九章 長孫明月報信第八百七十一章 新羅王換人第二百三十五章 遭遇刺殺第二十六章 失之交臂第六百九十三章 許州生變(加更)第九百二十二章 營嘯第七百四十三章 佔領漢州第六百六十二章 另類的馬拉松第三百十一章 想着想着就想多了第五百零三章 人之將死,其言也哀第八百十八章 篡改史書者誅第四百九十九章 長孫無忌服軟第九百八十章 崔尚、崔杼的野望第九百四十三章 誠信友愛,堅韌敢死第六百十五章 別開生面的談判(五)第八百四十二章 匹夫有勇,士不如斯!第一百九十八章 五姓異動(二)第九百七十三章 遺憾有遺憾之美。第五百五十三章 所圖甚大第一百八十章 長孫明月的詩第八百四十六章 我的兄弟,見到你真好!第一百十八章 祥瑞(一)第九百六十四章 傳說中的孫思邈第八百七十章 原來是她第九百四十五章 李沂可安好?第一百七十二章 江山萬里圖第四百三十四章 劫獄(二)第三百二十四章 特會罵人的許胤宗第八百八十六章 后妃想挑大樑第二百六十三章 我就是息王之子第四百八十章 長孫無忌的陰謀第六百四十九章 王者的霸氣第六百六十六章 若他不肯應承,那就除之第九百六十七章 孫華,你可有聽見?第一百五十七章 馬周的野望第七百六十三章 李義府的“奸計”(一)第八百八十一章 紅袖添香伴讀書第一百七十一章 身世初現第五十一章 好問寶寶第二百九十一章 冥冥之中自有天意第一百三十四章 馬周馬賓王第一百九十三章 宿命第九十七章 貪心者必入套第四百二十八章 沈綸第八百九十五章 孤是賢王第一百七十七章 此時無聲勝有聲第九百四十八章 人命如草芥!第二百八十九章 房玄齡一語定音第八百九十八章 養寇自重?第四百章 深以爲然第九百二十一章 邠州城牆上一聲吼第五百九十八章 驅虎吞狼之計第六百三十二章 欲燒三把火(三)第六百零四章 李沐的戰術(二)第六百七十五章 功成返京第五百十六章 李婉順的婚事第八百零二章 內閣第八百六十九章 我有兒子了第一百九十四章 同氣連枝第五十九章 忌憚第三百三十一章 成事要看人心第六十八章 莊子被襲第三百五十九章 出朕之口,入卿之耳第三百十章 書到用時方恨少第三百四十五章 被欺負慘了的張亮第七百二十九章 李孝恭的瘋狂第三百三十八章 疑似線索重現(一)第一百零五章 吐谷渾內亂第六百三十七章 捨棄底線(二)第八十六章 破繭第二百八十三章 敢與李沐說項者與其同罪第七百三十一章 李孝恭效忠第七百六十章 圓桌會議(四)第七百四十一章 漢州戰役(二)第五百零一章 長孫無忌吐露隱秘(一)第五百六十九章 密會李懷道第五百二十五章 倖免者第三十七章 再遇李泰第九百零七章 此子真是皇子?第四百四十六章 兄弟情深第九十五章 長孫府的女人們第三百六十七章 太子送的大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