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百六十三章 老兵李靖

李沐嘆道:“舊臣新臣的更替,朕其實一直在做。爲何不潛移默化地去完成此事呢?京城中千多人的朝官,有半數年齡已近花甲。就算等上十年八載,也該乞骸骨了。”

李靖平靜地說道:“陛下在登基之前,就立意改革。如今各項新政已經在各州鋪開,可新政施行的成敗,在於新人、新觀念。用舊臣施新政,弊大於利。人的觀念很難轉變,特別是象臣等已經活了大半輩子的人,陛下若真有意讓大唐翻天覆地,何不趁此時滅突厥之威,一戰畢其功呢?”

李沐心裡有些觸動,李靖說得對,長疼不如短疼,改變得越快,大唐受到的創痛越少。

其實李沐從段志玄叛亂平息之後,向朝廷隱瞞自己生死消息,繞過朝廷發動這一場國戰,就有這個想法。

“只是如此一來,就委屈衛國公了。”李沐一嘆。

這話沒錯,從李沐設內閣、軍機,文輔政,武輔弼,李靖可以說是一人之下,萬人之上。

這樣的位置,說退就退,何等坦然,何等胸襟?

李靖呵呵一笑道:“陛下言重了,臣是唐想,爲大唐計,實屬應份,何來委屈二字?能看着大唐在陛下手中,威加四海,臣何等榮幸?臣不委屈!”

君臣二人相視而笑。

一笑盡釋疑。

……。

李靖都能想到的,房玄齡自然能想到。

從李沐在邠州對朝廷封鎖消息那一刻,房玄齡就猜到了李沐的用意。

可房玄齡不想離開朝堂。

從李沐登基時的主動請辭,到現在不想離開。

中間經過了怎樣的改變,房玄齡自己也說不清。

甚至在李世民時,房玄齡都主動退隱。

不過那時是因爲急流勇退,保全一世英名。

但有一點房玄齡可以肯定。

他首輔當得很開心。

這是一種發自肺腑的舒暢感。

還有什麼能看到大唐的強大和萬邦臣服,更讓爲官者,特別是首輔者更暢快的呢?

心中的成就感,心靈的自豪感,這讓房玄齡不捨離開。

所以,他沒有對任何人說起此事。

所以,房玄齡裝傻。

房玄齡自認不是貪戀權力。

他是想看着大唐千古盛世。

新政地鋪開,國內繁榮已經初露徵兆。

大勝之勢下,民衆人心所產生的強烈自豪感急劇上升。

連一個坊間小廝,面對身着貂皮裘袱的胡商,也能直起腰桿告訴對方,咱是唐人!

這是一種什麼樣的自豪感?

這是一種對祖國什麼樣的認同?

這次李靖三次請辭,房玄齡自然明白李靖的用意。

說實話,房玄齡很觸動、很感動。

衛國公的隱忍,一直是他所認同和欽佩的。

可房玄齡依舊不改。

他對自己說,衛國公老了,可他還不老,二人差九歲呢。

再怎麼着,自己還能再幹上幾年。

可房玄齡心中清楚,李沐批准李靖請辭,那麼,朝堂的變革就此開始了。

房玄齡決定向李沐明言,爲自己求得接下來幾年的連任。

當房玄齡奉詔來到甘露殿。

面對着李沐跪下道:“臣懇請陛下,讓臣再任一屆。臣並非戀棧權位,只想爲這天下,再盡一份心,再盡一次力。望吾皇成全!”

李沐心裡震動了。

說實話,他確實考慮過換掉房玄齡。

不,應該說,從一開始,李沐就想讓房玄齡做爲一個過渡。

可用過此人之後,李沐發現,房玄齡做得真不錯。

最讓李沐欣賞的是,房玄齡有一種識人善用和懂得分寸的本事。

分寸二字,說來容易,做起來很難。

既要盡職,又要不僭越。

這沒有數十年的浸潤,根本無法掌握。

都說培養一個高官需要很長的時間。

世間有才之人多了去了,培養什麼?

就是培養分寸二字。

該做的一樣不少做,不該說的,一字不多說。

是爲,分寸。

如今房玄齡可以說,不顧顏面向自己挑明瞭。

李沐啓口道:“房愛卿立足朝堂二十年有餘。雖說行事極有分寸,但這二十年下來,門生故舊想來不少。朕是擔心,卿到時抹不開臉啊。”

李沐的話,不管是語氣,還是意思,都聽不出應承來。

可房玄齡反而感動了。

身在官場沉浮數十年,應對敷衍之道,見識得太多了。

拒絕人,就是官員最首要的修練之道。

李沐若要敷衍,儘可說得更堂皇些。

能這麼說,表示李沐在向他交心。

房玄齡豈能不感動?

他泣聲道:“臣不敢保證不徇私,但臣能保證,一切皆按律法行事,若有一事枉法,臣自縛雙手,向陛下請罪。”

這話也是實話。

讓官員不徇一絲私情,那就不是人了。

那是神。

首先是人,再是臣,而後是官員。

是人這有七情六慾,再清的官,也是人。

譬如說親朋好友犯了法,依法處置是一回事,徇私枉法是另一回事。

可依法處置中也有一個度。

就象盜竊,可以笞責,也可流放,甚至重則可處以極刑。

這個度就是官員的權力範圍。

同樣是流放,有一千里、三千里。

一千里是依法處置,三千里也是依法處置。

房玄齡的意思,表達的很清楚,那就是我做不到不徇一絲私情,但我能保證,不超過這個度。

度,就是分寸。

房玄齡敢這麼說,就是相信李沐一來認可他的品性,二來,房玄齡認爲李沐務實。

能從一個涼州無名小子,登上大唐的至尊之位,僅僅靠熱血是不行的。

還得有肚量。

忍人所不能忍,就是肚量。

不是不報,時候未到,是爲城府。

李沐有城府。

他知道水至清則無漁,更知道房玄齡此話,用意還在於提醒自己,人,無所求,則不可用。

完人,可以捧,卻不可以用。

這道理,李沐也懂。

帝皇心術,在與李世民無數次地奏對中,李沐無師自通。

看着一臉至誠的房玄齡,李沐問道:“以卿之見,在衛國公退隱之後,該由誰來入主軍機?”

房玄齡躬身應道:“臣不知道,也不敢置喙,若陛下問臣內閣之事,臣當仁不讓。”

第七百三十九章 李勣有點吃不消了第一百六十二章 試探軍心(三)第八百二十三章 李慎被激起復仇之心第三百五十三章 長孫無忌真會謀反?第二十一章 皇莊的秘密第三百零七章 這只是利息第七十章 李泰情急第一百零四章 效仿桃園五結義第六百三十二章 欲燒三把火(三)第三百六十六章 沈氏的身世第九百九十七章 皇帝不治國第七百五十章 鬼天氣第七百五十三章 最後的時刻(一)第四百零七章 李勣囤兵遼城第六百六十五章 可願做孤的王妃?第六百零三章 李沐的戰術(一)第八百零九章 甘露殿君臣奏對(一)第五百九十三章 李治被長孫無忌利用第八百五十八章 財權大於夫權第六百零九章 隨手就給人挖坑第三百十章 書到用時方恨少第八百五十四章 皇帝大婚第一百七十二章 江山萬里圖第一百十一章 不起眼的孫福(第六更 求訂閱)第五百三十三章 白山會盟第四百二十八章 沈綸第二百六十二章 食言而肥,太不要臉第三百四十五章 被欺負慘了的張亮第五百五十八章 決定造反(一)第六百八十八章 定襄縣主第四百八十六章 在商言商第一百八十三章 未開始便結束的初戀第三百十章 書到用時方恨少第七百六十四章 李義府的“奸計”(二)第二百九十章 受封嗣王第九百八十三章 人性本惡第四百六十章 咄咄逼人第二百五十四章 坦誠相對第三百五十六章 哀兵必勝第四百二十九章 欲救沈綸第七百九十四章 這就是勝利嗎?第一百二十一章 徹夜奏對(一)第七百九十七章 很多人死了第七百五十章 鬼天氣第五百八十一章 不還價第五百六十三章 樑仲業日子不好過第三百三十六章 人在做,天在看(加更)第六百三十九章 李師成了小舅子第八百七十一章 新羅王換人第七百九十四章 這就是勝利嗎?第九百五十三章 匹夫之怒第四百三十九章 當局者迷第五百四十八章 許朱邪克勒以利害第九百零八章 皇帝,查!第二百三十八章 不打自招第八百三十五章 宮變進行時第九百三十八章 機會永遠是留給有準備的人第八百零九章 甘露殿君臣奏對(一)第八百四十六章 我的兄弟,見到你真好!第二百七十八章 常綠雲的手刀第六百五十八章 選妃第八百六十一章 家宴(三)第一百九十八章 五姓異動(二)第五百六十四章 多年同袍,分道揚鑣第八百二十二章 李慎、李恪的選擇第八百九十三章 目標突厥第二百五十七章 常寶親手畫押的口供第三百十五章 新羅使團到了第三百二十七章 本王能看中你那些髒錢?第四百五十二章 佔領浮圖城第七百九十四章 這就是勝利嗎?第九百四十九章 突厥軍開始撤退第八百五十五章 朕不寬仁,但不缺德第七百二十六章 引蛇出洞第五百三十七章 深諳人心第五百零三章 人之將死,其言也哀第三百十五章 新羅使團到了第九百五十九章 朱邪克勒被圈禁第三百九十八章 保證書?第一百二十二章 徹夜奏對(二)第九百零八章 皇帝,查!第九百八十四章 誰敢與朕爲敵,那就輾碎它。第五百六十章 決定造反(三)第五百十一章 孫華的敘述(二)第二百六十一章 李靖,你這是矯詔第一百零八章 得來全不費功夫(第三更 求訂閱)第五百零四章 長孫無忌自盡第七百九十五章 一切如舊第八百二十五章 絕計第二百五十二章 崔尚的野望第七百七十二章 軍心可用第七十五章 妙人聞香第五百二十四章 血洗長孫府第五百五十四章 李勣竟是輔臣之一第三百三十四章 反擊(一)第五百六十一章 休戰言和第六百零三章 李沐的戰術(一)第七百四十四章 新羅女王不甘心第七十三章 試探李道宗第九百七十二章 出走
第七百三十九章 李勣有點吃不消了第一百六十二章 試探軍心(三)第八百二十三章 李慎被激起復仇之心第三百五十三章 長孫無忌真會謀反?第二十一章 皇莊的秘密第三百零七章 這只是利息第七十章 李泰情急第一百零四章 效仿桃園五結義第六百三十二章 欲燒三把火(三)第三百六十六章 沈氏的身世第九百九十七章 皇帝不治國第七百五十章 鬼天氣第七百五十三章 最後的時刻(一)第四百零七章 李勣囤兵遼城第六百六十五章 可願做孤的王妃?第六百零三章 李沐的戰術(一)第八百零九章 甘露殿君臣奏對(一)第五百九十三章 李治被長孫無忌利用第八百五十八章 財權大於夫權第六百零九章 隨手就給人挖坑第三百十章 書到用時方恨少第八百五十四章 皇帝大婚第一百七十二章 江山萬里圖第一百十一章 不起眼的孫福(第六更 求訂閱)第五百三十三章 白山會盟第四百二十八章 沈綸第二百六十二章 食言而肥,太不要臉第三百四十五章 被欺負慘了的張亮第五百五十八章 決定造反(一)第六百八十八章 定襄縣主第四百八十六章 在商言商第一百八十三章 未開始便結束的初戀第三百十章 書到用時方恨少第七百六十四章 李義府的“奸計”(二)第二百九十章 受封嗣王第九百八十三章 人性本惡第四百六十章 咄咄逼人第二百五十四章 坦誠相對第三百五十六章 哀兵必勝第四百二十九章 欲救沈綸第七百九十四章 這就是勝利嗎?第一百二十一章 徹夜奏對(一)第七百九十七章 很多人死了第七百五十章 鬼天氣第五百八十一章 不還價第五百六十三章 樑仲業日子不好過第三百三十六章 人在做,天在看(加更)第六百三十九章 李師成了小舅子第八百七十一章 新羅王換人第七百九十四章 這就是勝利嗎?第九百五十三章 匹夫之怒第四百三十九章 當局者迷第五百四十八章 許朱邪克勒以利害第九百零八章 皇帝,查!第二百三十八章 不打自招第八百三十五章 宮變進行時第九百三十八章 機會永遠是留給有準備的人第八百零九章 甘露殿君臣奏對(一)第八百四十六章 我的兄弟,見到你真好!第二百七十八章 常綠雲的手刀第六百五十八章 選妃第八百六十一章 家宴(三)第一百九十八章 五姓異動(二)第五百六十四章 多年同袍,分道揚鑣第八百二十二章 李慎、李恪的選擇第八百九十三章 目標突厥第二百五十七章 常寶親手畫押的口供第三百十五章 新羅使團到了第三百二十七章 本王能看中你那些髒錢?第四百五十二章 佔領浮圖城第七百九十四章 這就是勝利嗎?第九百四十九章 突厥軍開始撤退第八百五十五章 朕不寬仁,但不缺德第七百二十六章 引蛇出洞第五百三十七章 深諳人心第五百零三章 人之將死,其言也哀第三百十五章 新羅使團到了第九百五十九章 朱邪克勒被圈禁第三百九十八章 保證書?第一百二十二章 徹夜奏對(二)第九百零八章 皇帝,查!第九百八十四章 誰敢與朕爲敵,那就輾碎它。第五百六十章 決定造反(三)第五百十一章 孫華的敘述(二)第二百六十一章 李靖,你這是矯詔第一百零八章 得來全不費功夫(第三更 求訂閱)第五百零四章 長孫無忌自盡第七百九十五章 一切如舊第八百二十五章 絕計第二百五十二章 崔尚的野望第七百七十二章 軍心可用第七十五章 妙人聞香第五百二十四章 血洗長孫府第五百五十四章 李勣竟是輔臣之一第三百三十四章 反擊(一)第五百六十一章 休戰言和第六百零三章 李沐的戰術(一)第七百四十四章 新羅女王不甘心第七十三章 試探李道宗第九百七十二章 出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