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二十三章 李慎被激起復仇之心

龍生九子,九子各不相同。

不用說同父異母了,就是同父同母,所出亦不相同。

無論是外貌,還是心性。

李慎與李恪心性完全不同。

他今年才十七歲,比李恪要小九歲。

得益於出身高貴,有良師教導,加上李慎自幼好學,他的文才絕不下於李恪。

只是李慎不喜歡權利之爭,更喜歡填詞賦詩,這一點,象煞了長孫衝。

如果不是因爲母親死得離奇,如果不是李沐正在那時鎮壓京兆韋氏。

如果不是韋挺此時與他的一席話。或許,李慎願意接受李沐的旨意,削蕃入京,做個安樂王爺。

可世事沒有如果。

“殿下,韋貴妃確實是被李沐逼死,陛下派房司徒與李沐交涉,原本是想以讓步換取李沐不追究韋貴妃,可奈何李沐執意不放過韋貴妃,這纔有了韋貴妃含冤自盡之禍。殿下若不信,可派人入京,向房司徒徵詢。臣以爲,母仇大如天,殿下身爲人子,豈能容殺母仇人逍遙?況且,李沐逼迫陛下退位禪讓,殿下又豈能坐視?”

韋挺的話其實屬實,但其中也不免添油加醋。

言者,特別是有所圖者,言語就是武器,稍加修飾,那是一把殺人的刀。

李慎相信了韋挺的話。

“若真如韋侍郎所說,孤便與李沐不共戴天。”

少年李慎哪耐得住韋挺這等言者的激將法?

“韋侍郎既然來到秦州,想必有教於孤,不妨細細說來。”李慎被激將,但聰慧於他,焉能不知道韋挺不請自來,必有所圖。

韋挺坦言道:“想必殿下已經知道,當初李沐入長安前夜,鄂國公率三萬多羽林自西門出,去了鬆州。党項拓跋氏身受皇恩,與陛下休慼與共,答應與鄂國公聯手共襄盛舉,如今獨缺殿下響應。這便是臣今日來秦州的目的。”

李慎輕皺眉頭道:“党項若能徵發十萬大軍,已是極限,加上鄂國公部,加上孤麾下三萬人,不過區區十六萬之數,想要攻下長安,恐怕困難吧?”

李慎不傻,十六萬的雜牌軍勤王,人數聽起來不少,可党項畢竟是外族,引外族攻城,是很難得到唐人響應的。

也就是說,聯軍將深入大唐腹地,孤軍作戰,面對的不僅是長安守軍,還需要面對從各地涌來的勤王軍。

這與李沐兵臨長安完全不同。

李沐有大義,他身爲大唐攝政王,以平定遼東之顯赫戰功回師長安,加上率領軍隊皆是大唐合法軍隊,得到沿途民衆響應。

而現在,這十六萬聯軍沒有任何大義,李沐不是篡位自立,而是得到了李世民的禪讓,而現在李世民依舊在宮中活得好好的,說難聽點,勤王的名義不過是自己封的,沒有人會承認他們勤王的合法性。

十六萬人,根本不可能攻下長安,甚至連長安都看不到。

韋挺詭異地湊上前去,說道:“殿下有所不知,殿下親姐臨川公主的駙馬,洮州都督周道務已經答應響應勤王,他手中也所握一萬五千軍隊。”

李慎依舊搖頭,“多一萬五千人,與事無補。”

“那若是吐蕃率大軍增援呢?”

李慎一愣,有些震驚,“吐蕃人?”

“正是。”

“這……勾連外族,這可是大罪,你……你竟敢……如此?”李慎確實震驚了。

他沒有想到韋挺……不,尉遲恭竟走得這麼遠。

韋挺正容道:“殿下,高祖建唐,何嘗不是藉助了突厥之力?只要在事成之後,賜吐蕃人一些好處,令他們退出大唐疆土,也就是了。”

“若他們不肯退,又當如何?”

“那就擊退他們。”韋挺說得很輕鬆,“殿下若能攻下長安,救陛下於水火之中,陛下脫困之後,必會傳位於殿下,至少冊封殿下爲太子,是常理之事。”

聽到這裡,李慎確實有點心動了。

他想了想道:“孤聽說安州三皇兄也沒有奉旨裁撤府兵,他手中還有一萬多府兵,想來也對李沐不滿。”

韋挺喜道:“那還須煩勞殿下,說動蜀王響應勤王。”

李慎有些猶豫,“蜀王畢竟是三皇兄,這……。”

韋挺目光一閃,承諾道:“殿下放心,鄂國公在臣來時就囑咐過臣,他必擁立殿下爲太子。”

李慎再次心動,點點頭一咬牙道:“罷了。與其讓李沐將刀架於孤的脖子上,不如拼死一搏,孤答應響應就是了。”

韋挺躬身道:“殿下英明。”

……。

“王叔,都傳文成公主是王叔所出,朕就想問問,文成公主究竟是何人之女?”

甘露殿中,李沐這樣對李道宗問道。

李道宗猶豫了一下,答道:“敢問陛下,爲何突然問起文成公主?”

李沐道:“王叔啊,尉遲恭在鬆州可不老實啊。朕得報,尉遲恭正聯絡李慎、周道務準備謀反。”

李道宗大驚,“陛下從何得到的消息?”

“王叔不用問朕何來的消息,朕可以確定,此事是真。”

“那該趕緊派兵前往震懾,以防反亂啊。”李道宗確實有些急了。

李沐搖搖頭道:“若要叛,震懾有用嗎?何不讓他們顯現原形,再行平叛?”

李道宗一愣,他突然明白了李沐的用意,那就是挖坑填埋。

想到這點,李道宗心中一涼,“陛下,李慎終究是皇室,終究是陛下血親啊。”

李沐冷冷地答道:“王叔放心,朕絕不會無罪加害,他若真要謀反,朕也會依律處置。”

李道宗急道:“如今還未顯露反跡,陛下明明可能阻止,爲何非要到不可收拾的地步呢……?”

“王叔不必多言。”李沐擡手阻止道,“每個人都有選擇的權利,也須有承擔責任的義務。李慎、尉遲恭都一樣,往前走還是往後退,都是他們自己的選擇。就算朕阻止了他們這一次,王叔敢擔保他們不會有下一次嗎?狗行千里吃屎,朕不信阻止了他們這次,他們就會幡然醒悟,既然如此,那就按律而行吧。”

李道宗沉默了,他無法擔保,所以,他只能閉嘴。

第一百五十六章 五味雜陳第三百八十三章 江南大旱第六百七十一章 滎陽之行(一)第三百三十二章 沒見過這麼不要臉的第八百十七章 風雲漸起第一百四十二章 言傳身教第四百三十三章 劫獄(一)第六百四十五章 美人如玉(一)第四百四十章 許胤宗的兒子許意第七百四十一章 漢州戰役(二)第三百三十三章 肉都爛在了鍋裡第四百九十章 圍城(一)第五百七十一章 答應幫忙第六百八十六章 常綠雲突然離開第三百八十章 拜會秦瓊(二)第七百二十二章 李明達第七百四十四章 新羅女王不甘心第五百二十三章 李懷道的復仇之計第八百六十七章 被徵辟的唐僧(一)第九十三章 鏡如戲第五百三十五章 李靖的諫言第七百零三章 李沐活得好好的第五百章 一命換滿門第四百十三章 滅百濟?第二十七章 人臣的覺悟第四百十五章 翻臉不認人第七百六十六章 想做劉禪第四百八十二章 戰略失誤第九百十七章 常綠雲省親第八百八十一章 紅袖添香伴讀書第五百二十二章 江南軍校第六百九十章 可憐的史暕第七百六十七章 李治不傻第三百十四章 反而歪打正着了?第二百七十三章 你想離間君臣嗎?第二百六十一章 李靖,你這是矯詔第六百七十一章 滎陽之行(一)第八百四十三章 吃某一刀者,池一刀也第四百七十一章 李沐的底牌(二)第五百五十二章 兄弟傾訴第一百二十九章 大朝會(五)第九百九十九章 軍法何在?第四百六十二章 借雞生蛋第八百五十七章 我回家了,對嗎?第七百零三章 李沐活得好好的第七百二十三章 遼東有變第三百八十三章 江南大旱第一百八十五章 差點尚公主第二百七十四章 許國公是個明白人啊第八百九十五章 孤是賢王第六百零八章 長孫無忌情緒失控第一百三十二章 聖心難測第七百九十五章 一切如舊第六百三十四章 劉洎獻策第三十九章 打了小的惹來老的第九百四十三章 誠信友愛,堅韌敢死第八百二十六章 山風欲來第七百四十三章 佔領漢州第四百八十六章 在商言商第四百五十九章 敲竹槓?第三百十二章 人心怕是要散了第九百零六章 魏徵死了第二百四十四章 私相授受第五百四十四章 達成共識第二百四十四章 私相授受第九百五十七章 進攻第二百七十六章 臨行前的安排第一百三十一章 山腹中的秘密第七百十七章 突如其來的勸進第八百五十七章 我回家了,對嗎?第二百四十八章 要人(一)第七百十四章 京兆韋家沒落(五)第二百二十三章 袁天罡溘逝第八百五十二章 蘇定方復仇第四百四十一章 天才少女許青雲第九百零一章 這是陛下設下的局?第八百三十七章 靈犀一閃的速度第二百十七章 逼李沐就範第七百八十七章 崩潰的不只是內心第一百二十三章 徹夜奏對(三)第七百七十二章 軍心可用第四十一章 長孫衝的酸意第二百零二章 釜底抽薪(一)第六十二章 戰場變化第二十三章 驚鴻一瞥第七百三十章 李孝恭的要求第四百二十九章 欲救沈綸第五百八十七章 李沐獲救第四百四十七章 謀求突圍第一百七十八章 自恃身份的李麗質第七百四十九章 遼東城危急第二百五十六章 常玉被害第七百九十二章 抽絲剝繭(三)第一百九十九章 五姓異動(三)第二百八十七章 魏徵的懺悔第七百七十章 驅虎吞狼第八百五十四章 皇帝大婚第八百八十三章 以何牧民?第二百四十九章 要人(二)第九十一章 翻手爲雲,覆手爲雨
第一百五十六章 五味雜陳第三百八十三章 江南大旱第六百七十一章 滎陽之行(一)第三百三十二章 沒見過這麼不要臉的第八百十七章 風雲漸起第一百四十二章 言傳身教第四百三十三章 劫獄(一)第六百四十五章 美人如玉(一)第四百四十章 許胤宗的兒子許意第七百四十一章 漢州戰役(二)第三百三十三章 肉都爛在了鍋裡第四百九十章 圍城(一)第五百七十一章 答應幫忙第六百八十六章 常綠雲突然離開第三百八十章 拜會秦瓊(二)第七百二十二章 李明達第七百四十四章 新羅女王不甘心第五百二十三章 李懷道的復仇之計第八百六十七章 被徵辟的唐僧(一)第九十三章 鏡如戲第五百三十五章 李靖的諫言第七百零三章 李沐活得好好的第五百章 一命換滿門第四百十三章 滅百濟?第二十七章 人臣的覺悟第四百十五章 翻臉不認人第七百六十六章 想做劉禪第四百八十二章 戰略失誤第九百十七章 常綠雲省親第八百八十一章 紅袖添香伴讀書第五百二十二章 江南軍校第六百九十章 可憐的史暕第七百六十七章 李治不傻第三百十四章 反而歪打正着了?第二百七十三章 你想離間君臣嗎?第二百六十一章 李靖,你這是矯詔第六百七十一章 滎陽之行(一)第八百四十三章 吃某一刀者,池一刀也第四百七十一章 李沐的底牌(二)第五百五十二章 兄弟傾訴第一百二十九章 大朝會(五)第九百九十九章 軍法何在?第四百六十二章 借雞生蛋第八百五十七章 我回家了,對嗎?第七百零三章 李沐活得好好的第七百二十三章 遼東有變第三百八十三章 江南大旱第一百八十五章 差點尚公主第二百七十四章 許國公是個明白人啊第八百九十五章 孤是賢王第六百零八章 長孫無忌情緒失控第一百三十二章 聖心難測第七百九十五章 一切如舊第六百三十四章 劉洎獻策第三十九章 打了小的惹來老的第九百四十三章 誠信友愛,堅韌敢死第八百二十六章 山風欲來第七百四十三章 佔領漢州第四百八十六章 在商言商第四百五十九章 敲竹槓?第三百十二章 人心怕是要散了第九百零六章 魏徵死了第二百四十四章 私相授受第五百四十四章 達成共識第二百四十四章 私相授受第九百五十七章 進攻第二百七十六章 臨行前的安排第一百三十一章 山腹中的秘密第七百十七章 突如其來的勸進第八百五十七章 我回家了,對嗎?第二百四十八章 要人(一)第七百十四章 京兆韋家沒落(五)第二百二十三章 袁天罡溘逝第八百五十二章 蘇定方復仇第四百四十一章 天才少女許青雲第九百零一章 這是陛下設下的局?第八百三十七章 靈犀一閃的速度第二百十七章 逼李沐就範第七百八十七章 崩潰的不只是內心第一百二十三章 徹夜奏對(三)第七百七十二章 軍心可用第四十一章 長孫衝的酸意第二百零二章 釜底抽薪(一)第六十二章 戰場變化第二十三章 驚鴻一瞥第七百三十章 李孝恭的要求第四百二十九章 欲救沈綸第五百八十七章 李沐獲救第四百四十七章 謀求突圍第一百七十八章 自恃身份的李麗質第七百四十九章 遼東城危急第二百五十六章 常玉被害第七百九十二章 抽絲剝繭(三)第一百九十九章 五姓異動(三)第二百八十七章 魏徵的懺悔第七百七十章 驅虎吞狼第八百五十四章 皇帝大婚第八百八十三章 以何牧民?第二百四十九章 要人(二)第九十一章 翻手爲雲,覆手爲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