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章 儀仗往泰山,此去再無晉

翌日,昨晚外城中的十九皇子遇襲的消息已經傳遍了大街小巷,讓剛到下鄴的朝廷的威嚴沾染上了一絲笑話。

‘古風宮’中幾位皇子、太保、大儒都與議政殿中被皇帝招來,朝堂上,皇帝大怒,怒斥了下鄴別駕乾如崖,着其吏部協同下鄴官府徹查此事,在明日離開‘下鄴’前必須要查出真兇。乾泰也因禍得福,第一次踏入了議政殿,雖然在此件事上乾泰作爲被害人入場。

一直到了天色近晚,下鄴衙門與吏部也沒有找到真兇,這夥死士死的乾淨利落沒有什麼破綻。奏摺遞給了皇上,晚間身邊只有王朝陽、乾正元兩人相陪高宗皇帝疑事,高宗皇帝不滿這樣一張空乏的奏摺。

奏摺上只是說:“死士疑是來自城中的兇手,當爲某勢力豢養的死士,或與上次通天河上十九皇子遇襲有關。”

皇帝不滿,言道:“這幫吏部的人,每天都只會幹些甚麼,就連這樣一件事情都辦不好!”太保乾正元只是沉默不語,皇子受襲,這與宗族的保護不力也有一些干係的,當然大部分責任還是在於朝廷。

王朝陽卻嘆道:“陛下,兇手是誰,其實已經被吏部寫在奏摺上了。”皇帝問道:“怎麼說?”王朝陽拱手道:“奏摺上說這次兇手當與上次推十九皇子下河的‘那人’有聯繫。”又道:“這一次遇襲,二次出手很可能是同一人,那麼?”

“是那個‘李道遠’?”皇帝思考問道。

“是不是其人還不確知,不過呆在這下鄴這兩人就連我也聽說,這李道遠最近似乎與‘乾王’一系的人走的很近,而且,聽說李道遠的弟弟曾經在上京城中冒犯過十九皇子,李道遠與十九皇子的關係也十分不善。”王朝陽一點點稟告。聽得皇上與太保王朝陽皺眉思考,此事還需再問問乾泰。

“來人,着十九皇子覲見。”皇上衝門外下令道。

乾泰進入上書房之後,見過了皇上、太保、大儒王朝陽,詳細稟告了這次自己遇襲的經過,還有上次乾泰在通天河上時險些被退下河的經過。皇帝問‘這麼說,那日退你下河的很可能就是那李家的李道遠。”乾泰道‘是李道遠。’

上書房中,皇上與兩位老者都靜靜思考乾泰的稟告。最後皇帝令:“明日參拜泰山,着李道遠墊後,替陛下看守‘古風宮’待儀仗歸來。”

皇帝之所以這般處理那‘李道遠’,實則是而今還無證據證明正是李道遠害人,再則考慮到李道遠的‘李家’的影響力和‘李道遠’(或者說是代表着醫家的李家)而今正與‘乾王’一系人勾結,在下鄴城中,要平白治此子的罪只會招來下鄴百官爲其求情,到時候更會讓皇室丟臉。所以陛下才會讓李道遠留在下鄴,遠離禍患貶低疏離。

乾泰非但毫無意見,還請求就讓那李道遠隨行祭拜泰山,甚至,乾泰還有可能從跟在身邊的李道遠身上,發現這李道遠與乾王之間勾結的真正陰謀。

此番大儒王朝陽爲皇上點出‘吏部奏摺’的意義,除了他此行是相配陛下的謀士之外,再者,還有對乾泰這個幼齡皇子的欣賞之意,在大儒王朝陽看來,乾泰皇子爲人不失剛正,雖年幼卻謙恭仁德,又喜好史學。

天色黑白漸變,清晨,陛下朝拜‘泰山’的行程停駐下鄴的三日之期結束,大清早,皇帝漫長的儀仗從城中出發,往泰山進發。

離去的隊伍中,羣臣只感渾身輕鬆,三日住在下鄴城中沒有太大的事情發生,只有那翼州別駕乾如崖因十九皇子遇刺之事被陛下責備,對於羣臣來說,這次住在下鄴城只要乾王的不是要反就行。

在儀仗出了下鄴城幾十裡後,自林溪村事情告一段落的閻都,終於遲遲趕來。

儀仗離開下鄴城的在行程中間需要駐紮的一次。陰神閻都感到儀仗時,與中間停駐的晚上潛入儀仗‘李道遠’的營帳中,四周沒有外人時一舉發現了‘李道遠’的問題。

閻都那晚看到,在營帳中李道遠正在向一箇中年謀士問事,這個中年人似是李家之人。李道遠道‘可曾有消息?家中在乾王大軍的人可曾傳來乾王何時能夠到達下鄴城?’(一句話揭露了此子或者是李家,果然與乾王有聯繫。)‘還沒有。’‘當真可惡,這次謀士不成卻害的如崖大人被責備,一連兩次都殺不了他,雖然都是無意之舉,可屢屢害我難以成事,當真的不甘!’李道遠又道:‘待得大軍到來之時,吾定要殺了這個禍害崽子!’

乾王要調大軍匯聚下鄴城行未知之舉!李道遠有殺皇子之心!李家、李道遠都與乾王有勾連!乾泰得聞一切,心中當即生出一種怒氣之感,此人當真該殺!謀朝篡位害吾大晉天,罪不可恕!這是乾泰肉身中殘留的執念的影響,作爲十九皇子卻要被掠奪朝廷,豈不是讓人感到朝廷無人。

儀仗慢慢在官道的行走,當穿過一片大陰山山道,來到山域中山勢十八盤旋,巍峨危高的泰山,在泰山之上,有大儒王朝陽擔當司儀,皇室朝廷高宗當前,乾族太保其後,身後又有幾位皇子,山下羣臣百官,禱告上蒼,吟唱祭文,獻祭品,禮拜封禪神山。

當日泰山山頂,羣臣肅穆,見證者這又一皇朝命定祭司的更替之舉。在王朝陽當先唸完祭文之後,天空風雲變幻,一片盎然之氣自天空垂下,其中絲絲縷縷的玄黃功德分下幾縷纏繞在幾位皇子的頭頂,剩餘的都飛逝天空,落入人世間乾族有關的一切重要傳承之物上,乾族主人間九百載,治事牧民,此爲九百年皇朝氣運結束的最後反饋。

絲絲玄黃功德落下,山頂幾位皇子都感到一絲悲涼,更有甚者黯然失色、呀呀哭泣,諸位自此卻成了末朝的皇子,命運多舛。

在泰山山頂的乾泰也是心中暗歎,親眼目睹了陛下高宗皇帝在那祭文禱告後,頭頂突然出現了一片勾連萬里的巨大龍行氣運,可有一下崩潰,龍鱗飛散,筋骨離析,此次的大晉末年祭拜泰山,本就是禱告上蒼,乾族即將完成了九百年的治世,讓皇朝的龍氣氣運自然返還天地,龍歸於海。

遠在泰山之外,躲避陽世的陰神閻都,遙遠的望着在陰世的視覺一切清晰展現的泰山山頂異象,這一刻,閻都與許多隱匿在天空中的大陰山山域修士都在感嘆:“從此,世間也再無大晉了。”

大晉的皇朝氣運已去大半,大晉皇朝哪還有存世的可能與意義、自泰山下來,來到乾泰身旁的陰神閻都與乾泰再觀周圍人氣運,皇帝的頭頂氣運雖紫氣還在,可已失去華蓋,而幾個皇子卻是氣運大漲,包括乾泰在內俱都頭頂透漏着功德之氣。

泰山祭拜之後,皇室諸人與陪駕隨行的一些上京城公子、百官遊覽古往今來的封禪泰山,行程上需要在此停駐一晚,於明日儀仗正是開始南下返回,班師回京。

離開泰山的早晨,諸多營帳還正在慢慢收拾,南方卻突然傳來快馬傳訊聲,役信使進入內帳就惶恐稟告高宗:“上京欽天監標信加急,昨日,夜空大變,與北方有亂星出世,開啓人間大亂,危及我王。”消息當即讓皇上營帳中的大儒王朝陽、太保面色劇變,兩人心中吶吶道,這亂世真的來了。(標信加急,是這方世界中仙道顯世的特有急訊傳遞方式,一般朝廷以此法傳遞訊息時,已是破費巨大天地靈物消耗一次性,藉助仙道的力量跨越地域的傳遞消息了,非等閒時不可用,也非等閒時能夠消耗得起巨大的靈物消耗。)

這日早晨,註定是一個難以消停的清晨。

上京城‘急訊’剛剛送到,那自下鄴城隨行而來的翼州別駕乾如崖也求見陛下,並上稟道:“乾王率大軍自幽州已經攻下公孫霸的山頭,並擒下了公孫霸一家小兒,正被囚在下鄴城中,可惜讓公孫霸逃脫,乾王也身負重傷。”又請陛下即可前往下鄴城,懲處反賊公孫霸一家,以在此時爲吾皇室立威。

諸位羣臣一聽當即變色,心中不禁生出懷疑,這亂星剛出,這乾王就請陛下立刻返回下鄴城。前番剛脫離了下鄴,乾王未反,可這次返回要是真的反了,那有如何是好,當即有人以上京城中皇子重病需緊急返回爲由,勸陛下不必再停留下鄴城,直接前往鉅鹿登船返京。清晨天色晴朗,又獨留下一人的乾泰看着乾如崖諫言行爲,心中也是一驚,這乾王已回,這次怕是真的要反了。(陰陽不可同世,閻都在太陽升起的那一刻又隱入附近的的大陰山山域中。)

皇帝卻言:“着人連夜將那妖邪帶來,吾要在此重審這公孫霸一家是否真的要謀殺皇室?然後就不必去下鄴,轉道回京”

乾如崖面色先是難看,很快又放鬆下來心中已有對策,顯然還是要請陛下去下鄴。

第162章 天兵天將,民間之事第144章 自此大晉終滅矣第73章 學宮出世弟子第108章 懸官做餌(下)第167章 與民同樂第77章 薊縣之危第350章 神人鎮壓仙人第172章 斬殺藍魔妃子第272章 收復平陽郡第381章 乾泰詐死第232章 三皇兄乾於民第21章 落難逢人助,陰山鬼坡因第66章 兇馬渡山川第31章 乾王祖父墓(中)第61章 笑和尚追來第177章 壽禮得氣運弟2章庶出十九皇子第167章 與民同樂第251章 附身第109章 還有一家未定第289章 仙人爭鬥,蜀山先天劍氣第158章 幽州太守第325章 百姓向善第42章 彭獵戶進城第35章 平叛諸事畢,乾王祖父墓(下)第43章 奠基古神路,傳經懲善惡第300章 妙手見神術第166章 新年,辭舊迎新第29章 無聲攻伐,正道太一第314章 羣修束手,寶鏡遺失第145章 開運朝格局第62章 草莽識英雄第392章 十年天地已隔世第271章 收疆土,太一宗再現第55章 山村遇蟒妖第315章 相請能人第85章 上谷輪迴第182章 遇龍呈祥、青州蜀山第63章 天術真人第251章 附身第366章 神道集大成者第303章 耿實大將第87章 袁紹來遲第122章 收祖靈(下)第332章 潁川美男子趙括第82章 壺口山之戰(中)第62章 草莽識英雄第247章 重活肉身,再走紅塵第154章 袁紹可恨,乾泰用計第132章 五年後,天下大亂第309章 孤魂野鬼第331章 兩片葉第10章 登黃鶴樓,旨來如天助第66章 兇馬渡山川第136章 爭龍第212章 癩地龍的下場第107章 懸官做餌(上)第443章 信仰滋長第269章 天驕之子第283章 王府事第181章 登城乘秋風第322章 約相聚,諸仙去第358章 南北一統第169章 辟邪神雷破邪氣(上)第157章 收服幽州第42章 彭獵戶進城第339章 刺殺,刺殺第6章 中秋燈會(下)第228章 仙人的威懾第212章 癩地龍的下場第347章 覓虎跋扈,乾王收人心第222章 幽、陸接親第219章 會蜀山,煉妖魔第250章 張掖之戰,帶路黨與部落第131章 往日的‘紫金丹’第281章 幽冥小世界第95章 收服施琅第335章 趙括之勝機第180章 神道爲正統第148章 晉陽 巫神觀第322章 約相聚,諸仙去第384章 海上游走,初尋天外通道第5章 中秋燈會(中)第251章 附身第219章 會蜀山,煉妖魔第354章 背後使壞有心魔第9章 九百年的皇朝第322章 約相聚,諸仙去第370章 李家、孟家第35章 平叛諸事畢,乾王祖父墓(下)第161章 泰山縣第233章 煉化泰山山靈第168章 收代郡第194章 烈火侵襲,信仰奪城第238章 歲月不饒人第74章 三日後出城第217章 閉關初出,干預人道第234章 南下進軍第49章 雷霆雨露皆天恩,連削帶罰封薊縣第338章 與宗族的恩怨
第162章 天兵天將,民間之事第144章 自此大晉終滅矣第73章 學宮出世弟子第108章 懸官做餌(下)第167章 與民同樂第77章 薊縣之危第350章 神人鎮壓仙人第172章 斬殺藍魔妃子第272章 收復平陽郡第381章 乾泰詐死第232章 三皇兄乾於民第21章 落難逢人助,陰山鬼坡因第66章 兇馬渡山川第31章 乾王祖父墓(中)第61章 笑和尚追來第177章 壽禮得氣運弟2章庶出十九皇子第167章 與民同樂第251章 附身第109章 還有一家未定第289章 仙人爭鬥,蜀山先天劍氣第158章 幽州太守第325章 百姓向善第42章 彭獵戶進城第35章 平叛諸事畢,乾王祖父墓(下)第43章 奠基古神路,傳經懲善惡第300章 妙手見神術第166章 新年,辭舊迎新第29章 無聲攻伐,正道太一第314章 羣修束手,寶鏡遺失第145章 開運朝格局第62章 草莽識英雄第392章 十年天地已隔世第271章 收疆土,太一宗再現第55章 山村遇蟒妖第315章 相請能人第85章 上谷輪迴第182章 遇龍呈祥、青州蜀山第63章 天術真人第251章 附身第366章 神道集大成者第303章 耿實大將第87章 袁紹來遲第122章 收祖靈(下)第332章 潁川美男子趙括第82章 壺口山之戰(中)第62章 草莽識英雄第247章 重活肉身,再走紅塵第154章 袁紹可恨,乾泰用計第132章 五年後,天下大亂第309章 孤魂野鬼第331章 兩片葉第10章 登黃鶴樓,旨來如天助第66章 兇馬渡山川第136章 爭龍第212章 癩地龍的下場第107章 懸官做餌(上)第443章 信仰滋長第269章 天驕之子第283章 王府事第181章 登城乘秋風第322章 約相聚,諸仙去第358章 南北一統第169章 辟邪神雷破邪氣(上)第157章 收服幽州第42章 彭獵戶進城第339章 刺殺,刺殺第6章 中秋燈會(下)第228章 仙人的威懾第212章 癩地龍的下場第347章 覓虎跋扈,乾王收人心第222章 幽、陸接親第219章 會蜀山,煉妖魔第250章 張掖之戰,帶路黨與部落第131章 往日的‘紫金丹’第281章 幽冥小世界第95章 收服施琅第335章 趙括之勝機第180章 神道爲正統第148章 晉陽 巫神觀第322章 約相聚,諸仙去第384章 海上游走,初尋天外通道第5章 中秋燈會(中)第251章 附身第219章 會蜀山,煉妖魔第354章 背後使壞有心魔第9章 九百年的皇朝第322章 約相聚,諸仙去第370章 李家、孟家第35章 平叛諸事畢,乾王祖父墓(下)第161章 泰山縣第233章 煉化泰山山靈第168章 收代郡第194章 烈火侵襲,信仰奪城第238章 歲月不饒人第74章 三日後出城第217章 閉關初出,干預人道第234章 南下進軍第49章 雷霆雨露皆天恩,連削帶罰封薊縣第338章 與宗族的恩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