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2章 舉頭三尺有典律

話說,在薊縣佔據縣衙的侯府中,陸判下鄉覈對人戶被閻都召來後,兩人就商議了些奏摺之事。

在候府書房中,乾泰遞給陸判一張奏摺,讓其讀閱。

陸判看過後,贊同上旨主動相示臣服新皇,必能讓皇帝龍心喜悅。奏摺並沒有什麼問題,此時能看清形勢主動出擊,先掌握一些朝廷上對待幽州的局勢,對候爺十分有利。

陸判還建議乾泰隨奏摺一起,還應向朝廷獻禮,以恭賀新皇登基,表露自己的順服之心。

議完奏摺,陸判向乾泰稟告,說了許多薊縣的民事情況。

幽州自古是北方貧寒之地,百姓生活貧困。

先前經受了黑水宗、黑山老妖的黑山、朝廷等的各方剝削下,更是不堪重負,家家艱難度日。而且這次薊縣候接管了薊縣,南方各地許多之前屬於幽水宗的道院也快迅速沒落,少了幽水宗的鎮壓,這南方各地的鬼邪之事也開始有些肆虐起來。

也不知是亂世到來的原因,還是由於少了幽水宗的原因。各地百信不但要面臨着生活的困苦,更面對着猖狂的邪魔鬼怪作惡。

待得聽到了陸判的稟告後,乾泰心有所感,從冥冥中的氣運干擾上能夠感受到這民間之事,是來自於南方和北方兩個方向。

乾泰並不知道,這些在南方各地開始肆虐的邪修,有許多是受了太一宗陰暗一面勢力的指使。大多邪魔來自於幽州北方代郡,那裡是天下有名的完全屬於魔道的修羅苦寒之地。

這時,看屋中的兩人。

陸判,國字臉面容寬闊,身軀也是厚背寬肩,身軀大骨骼架子。雖然剛剛二十多歲,可看着卻甚是憨實。

陸判身穿着青色的儒生服,寬大的衣袍披在壯大的身軀之上,這陸判也是一身樣貌在人羣中也算是異於常人了,頗有幾分氣質。

而此時陸判恭敬的向乾泰稟告這薊縣中的民情。

而乾泰呢,白淨英俊的面容,一身金貴的侯爺蛟龍服,頭戴花簇髮髻,腰束玉帶,斜跨寶劍,在桌案一旁盤坐聽陸判俯身稟告。

此時兩人卻都沒有閒談的心情,而是在書房中沉心關注着政事。

陸判稟告了薊縣民情,乾泰並不知道其中詳情,可其再想及這幾人自己自上京一路來幽州所看到的百姓亂世生活,殺人而食、搶掠爲惡、飢餓流民,心中更加立志要做人皇,要結束這罪惡的世界,教化衆生善惡分明。

乾泰在陸判面前感嘆道:天下黎民受水火煎熬,受‘異子’之痛(指民間的‘異子而食’的痛苦,這裡閻都指的是機敏的痛苦。),朝廷無力,吾定當代爲行德,霖澤這北方窮苦的千萬百姓。”

聞言那陸判面色大驚,跪倒大聲諫言道:“候爺慎言!”

乾泰聞言仍森嚴道:“陸判,能盡力,能爲民做主,方不會是稱爲利慾之自私人。”乾泰是誰,本就是一方大神,怎麼會屈服這些朝堂之上的潛規則。乾泰心中有爲民的心,在自己臣子面前自然更是森嚴教訓立下自己的規矩。

古時就是這般,你作爲上位,自然要有自己的規矩,無規矩不成方圓,無規矩下屬自然就沒有了行事依靠。

陸判聽了無法,只得點頭。不過陸判還是皺着眉頭,寬大的身體佝僂的快着地了,誠摯的冒死勸道:“侯爺,爲民做主之事,歷來爲人主之則,候爺不可沾染。”又咬牙確定的語氣告訴乾泰道:“候爺有爲民之心尚好,下官也心懷報恩黎民之情,可人道之事,此爲定數,難以篡改。”

那還是因爲老生常談的一句話,在此方人世間,自古都沒有一姓序開兩朝的往例。到了當年大晉開朝,太祖年間,太一宗的祖師天衍祖師更是將此事實闡述爲太一宗中的宗門經義之中,說是人道定數。從此世間沒有兩朝同姓的說法就成了名言,由於有歷史往例,此言也受到了各方勢力的認同。

陸判此時這般說,就是怕乾泰犯了大錯。陸判心裡不禁想,當初在上京城外是時,自己還認爲這殿下沒有犯事的機會,本以爲殿下也心中清晰,可此時看殿下,也是雄心不平啊。

“這人世間自古皆是‘河水西來東去,爲何還是出了冥南這條南北大江?”乾泰聞聲反問,他身爲神邸有前世經歷,自然有自己的理解。

乾泰肯定的闡述自己理解的人道更替,道:“人道沒有常數,沒有常形。人道更替僅萬年,汝豈能看透,都是些沒有定數的事!”

“這……。”陸判果然回答不上來。只得無奈道:“是,殿下。”

不過陸判還是死勸乾泰道:“陸判必銘記在心,可望殿下也莫要在人前失語,此乃朝廷、天下門閥之大忌。”此時,陸判見勸說不下乾泰,也只得暫先告吧,心中按定心思今後在尋機會再慢慢勸說。

“嗯”乾泰點了點頭,稱‘記住了他的話。’贊稱陸判是一硬骨頭,玉瑤公主倒是真給他送了一位諫言之人。

薊縣初建,顯然又許多事情要做,兩人接下來又說起了應對剛剛所說的薊縣混亂局面的對策。

乾泰胸有成竹,問陸判道:“陸判,汝以爲此時薊縣百姓生活如此混亂,改如何重振朝廷剛威?”

陸判聞聲知道侯爺在試自己的看法,靜神思考一下,穩重道:“候爺,歷來都是亂世用重典,此時當以森嚴鐵律震懾屑小之徒,方有安定治下治安。”

乾泰點了點頭,贊同道:“我也是這般認爲,這幾日你盡心整理戶籍,而我要重開衙門,爲百姓做主,開衙審案。”

乾泰又道:“不過許貼出告示,就說前日幽水宗混亂,破壞了縣裡的審案文書,所以舊案無法重審,只接新案!”

“候爺英明,薊縣的陳年舊案牽連太廣,縣裡剛定,確實不是追究的時候。這般雖有些人會心生僥倖,可只要候爺定下幾個大案後,足可使治下清明,使百姓歸心。”

隨後,乾泰又囑咐陸判仔細編錄戶丁,查看縣中的田地,並開始準備耕地工具。乾泰還有心在夏忙來臨前,讓縣中的黎民組織起來,要在這到處山丘的荒地上做些大政。

兩人就這般,在書房中商定了一件件治下的大事,這關係這往後近日治理縣中的決策。這也是縣中下屬少,眼前乾泰麾下的文官,也只有陸判一人可以商議,要是待得乾銘等人到來後,那時再議事,就能出現言論滿堂的局面了。要知道,在肥城來的行伍中,除了乾銘還有一些同文館書生和乾泰的門客,都是乾泰身邊智囊的基底。

幾日後,乾泰有神通能觀人善惡、明察善斷、又對待惡人鐵律森嚴。在縣中侯府開府審案,頻頻都能爲民做主。在經歷了幾個民事冤案後,縣中賢名傳播,立刻就開始傳起了乾泰清廉的賢名。

人世間黎民百姓就是這般單純幼稚,生活在最底層飽受壓迫,當真的出現了一個清官後,立刻就會在百姓間的口語中被傳得賢良非常。

而要是再辦幾個得體的冤案,那爲官的清正賢名就會傳的更是神乎其神。這在見識愚昧的窮苦老百姓中,能夠辦案,甚至比爲官清正更能聚斂名聲,自古都是如此。

乾泰在薊縣站穩腳跟後,隨着百姓接受了自己的侯府治理,自己的氣運在薊縣也瀰漫穩定起來。而隨着百姓臣服、信念朝縣中侯府匯聚,在縣城之上,已慢慢開始聚結起了一層淡淡的法度規則法網。

這‘法度法網’就是象徵着一方府衙制度的實施,並開始慢慢起到約束百姓的作用。‘法度法網’代表着府衙的威信已經建起,並具備着威嚴的威力。

此類法網,對於陰魂外道神靈之類的更有天生的壓力,當年第二元神閻都還是夜遊神時,進入肥城,就是因此物需要附身方能遁入城中。

薊縣。

十多天來,乾泰除了審查案事,就是着陸判清點勘察河邊梯田,有時其也會親臨實地看上一看,特別是因乾旱而不能用的枯田。

縣中雖然物資貧乏,可乾泰在這些天辦執事物,從沒有搶奪百姓的一針一線。且衙門差人出入每天都是在做實事,候府也審冤情辦案件,也解決了許多縣裡的糾紛,使百姓慢慢接受了薊縣候府這一新的朝廷府門。

第212章 癩地龍的下場第203章 乾泰用借屍還魂第29章 無聲攻伐,正道太一第249章 劉季第261章 重甲力士之威第47章 上京遭猜忌第391章 輪迴魔神殘屍第392章 十年天地已隔世第346章 廬江太守,袁姓袁覓虎第259章 打青州,戰曹丕第309章 孤魂野鬼第356章 宗族、劉如意第239章 一丈真身,肉身成仙(上)第175章 幽州第一第52章 兇險已來第378章 神位有序,陰司大帝(下)第262章 乾王御駕,百萬大軍盤青州第212章 癩地龍的下場第211章 馬面!牛頭!第167章 與民同樂第56章 山村除害,袁紹追來第245章 監察周天第33章 運來乘龍坐,運去如山倒第53章 夜宿肥城(上)第180章 神道爲正統第43章 奠基古神路,傳經懲善惡第219章 袁紹再婚(219)第387章 生死造化之氣VS破滅死亡之氣第238章 軍中事第12章 天子祭,時化‘夜遊神’(上)第105章 夏收第137章 居庸縣求糧第70章 劉伯溪藏下鄴第104章 糧食受阻第297章 毒疫萌發第198章 情形又難定第186 仙人贈我寶,骨鏡天外來第335章 趙括之勝機第134章 天傾第212章 癩地龍的下場第33章 運來乘龍坐,運去如山倒第199章 俠義墨家,曇花一現第206章 曹丕第148章 晉陽 巫神觀第222章 幽、陸接親第123章 封‘土地神’了第25章 林溪村土地神第208章 徐徐走步第355章 橫掃洛水水系,錢某某第210章 重鑄天兵臺,馬面當出第47章 上京遭猜忌第283章 王府事第74章 三日後出城第152章 戰場鬥法第115章 孟青書的癡情第140章 暫時撤防第386章 仇人終相認,大戰邪神第373章 東海歸墟第313章 上古人皇八卦陣第124章 道則多玄妙第124章 道則多玄妙第337章 汝南、汝南,二王心慌第163章 翼州二王第6章 中秋燈會(下)第297章 毒疫萌發第8章 醫家李道遠第331章 兩片葉第78章 薊縣形勢第140章 暫時撤防第128章 心生悔意第205章 幽州雄主第153章 賭戰軍陣第205章 乾銘結婚第322章 約相聚,諸仙去第202章 秦牧多計第352章 人世百態,益州修士來投第47章 上京遭猜忌第151章 北方大戰第45章 肥城王家事第21章 落難逢人助,陰山鬼坡因第150章 代郡的妖魔第137章 居庸縣求糧第266章 石鼓山斗法第225章 特別的一簾幽夢第131章 往日的‘紫金丹’第366章 神道集大成者第24章 ‘善有善報,惡有惡報’第3章 ‘少時了了’第394章 神位,神庭秩序第267章 仙人鬥法第184章 蜀山劍宗第121章 打入幷州第188章 書院的驕傲,你不懂。第356章 宗族、劉如意第345章 益州世家諸姓第51章 相送辭上京第6章 中秋燈會(下)第233章 征途王業第107章 懸官做餌(上)第334章 火燒草糧、紙上談兵
第212章 癩地龍的下場第203章 乾泰用借屍還魂第29章 無聲攻伐,正道太一第249章 劉季第261章 重甲力士之威第47章 上京遭猜忌第391章 輪迴魔神殘屍第392章 十年天地已隔世第346章 廬江太守,袁姓袁覓虎第259章 打青州,戰曹丕第309章 孤魂野鬼第356章 宗族、劉如意第239章 一丈真身,肉身成仙(上)第175章 幽州第一第52章 兇險已來第378章 神位有序,陰司大帝(下)第262章 乾王御駕,百萬大軍盤青州第212章 癩地龍的下場第211章 馬面!牛頭!第167章 與民同樂第56章 山村除害,袁紹追來第245章 監察周天第33章 運來乘龍坐,運去如山倒第53章 夜宿肥城(上)第180章 神道爲正統第43章 奠基古神路,傳經懲善惡第219章 袁紹再婚(219)第387章 生死造化之氣VS破滅死亡之氣第238章 軍中事第12章 天子祭,時化‘夜遊神’(上)第105章 夏收第137章 居庸縣求糧第70章 劉伯溪藏下鄴第104章 糧食受阻第297章 毒疫萌發第198章 情形又難定第186 仙人贈我寶,骨鏡天外來第335章 趙括之勝機第134章 天傾第212章 癩地龍的下場第33章 運來乘龍坐,運去如山倒第199章 俠義墨家,曇花一現第206章 曹丕第148章 晉陽 巫神觀第222章 幽、陸接親第123章 封‘土地神’了第25章 林溪村土地神第208章 徐徐走步第355章 橫掃洛水水系,錢某某第210章 重鑄天兵臺,馬面當出第47章 上京遭猜忌第283章 王府事第74章 三日後出城第152章 戰場鬥法第115章 孟青書的癡情第140章 暫時撤防第386章 仇人終相認,大戰邪神第373章 東海歸墟第313章 上古人皇八卦陣第124章 道則多玄妙第124章 道則多玄妙第337章 汝南、汝南,二王心慌第163章 翼州二王第6章 中秋燈會(下)第297章 毒疫萌發第8章 醫家李道遠第331章 兩片葉第78章 薊縣形勢第140章 暫時撤防第128章 心生悔意第205章 幽州雄主第153章 賭戰軍陣第205章 乾銘結婚第322章 約相聚,諸仙去第202章 秦牧多計第352章 人世百態,益州修士來投第47章 上京遭猜忌第151章 北方大戰第45章 肥城王家事第21章 落難逢人助,陰山鬼坡因第150章 代郡的妖魔第137章 居庸縣求糧第266章 石鼓山斗法第225章 特別的一簾幽夢第131章 往日的‘紫金丹’第366章 神道集大成者第24章 ‘善有善報,惡有惡報’第3章 ‘少時了了’第394章 神位,神庭秩序第267章 仙人鬥法第184章 蜀山劍宗第121章 打入幷州第188章 書院的驕傲,你不懂。第356章 宗族、劉如意第345章 益州世家諸姓第51章 相送辭上京第6章 中秋燈會(下)第233章 征途王業第107章 懸官做餌(上)第334章 火燒草糧、紙上談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