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時候,楊繼業確實不能走開,也沒辦法將身邊的這些人支開。
衆人到夜校,學員們已經到了。然後,得知先生回寨子,學員們還是很開心的。楊繼業等人進教室,見所有學員都站着,面對他們,齊聲說,“先生好。”
“同學們好。”楊繼業迴應一下,說,“都坐下吧,然後開始授課。”
“謝謝先生。”這裡是大人們的夜校,今天還要給生蠻各支的重要角色,看一看夜校的基本情況,巫國強便不按照課程授課。
主要複習之前學過的字,這些簡單的東西,更容易給生蠻的人有印象。不然,複習或學習數學的加減乘除,他們完全不知所云,反而不好。
巫國強在夜校代課比較多,對學員們所學的字詞,還是熟悉的。從一開始進行復習,要求學員在桌上沙盤寫字,點一些學員到黑板上寫字,認讀,看學員的掌握情況。
夜校的學員在學習中,成績是有要求的,成績好會有一定的獎勵,在職務上也會有更高一級的提升。因此,他們在夜校學習比較用功,對於這些實際性的字詞,相對而言也便於記憶。
今晚的檢查,效果比較好。這讓巫長安和楊繼業都很有面子,巫長安當場就表示,會給這些學員一定的獎勵。
楊繼業陪在這邊看一陣,便到蒙學班去。蒙學班目前的人數已經超過五十人,有的兩人擠坐在一起聽課,顯得興旺。
蒙童們也知道先生回學校的事情,讀書起來分外賣力,都想在先生面前表現一番。
等楊繼業走過來,這些人還在拼命地大聲讀。等一些人看到楊繼業走在他們前面,看到楊繼業的背影,不敢叫喊先生,便用更大的聲音來讀書。
《百家姓》部分的內容,差不多學習完成,但有些後面插進來的學生,掌握情況相對差一些。
《三字經》、《百家姓》和《千字文》是古代蒙學的基礎內容,除了《百家姓》外,其他兩種讀物都有相當豐富的文字知識和豐富的歷史典故、事件。比如《三字經》裡的孟母三遷,這不僅僅是說明了一個人在成長中,要有優良的環境,也說明了人在不同環境中,對成長的影響。
同時,這個故事還牽涉到亞聖孟子,對於孟母三遷的講解,歷代儒家都會很重視的。這些內容,有歷史事件、歷史人物,而且都是正面人去居多,對蒙童成長的引導作用是必然的。
今天的內容,就是楊繼業將《百家姓》裡的典故,講解給蒙童得知。在講析之時,自然不可能完全按照文朝大儒們的說法,而是融進了後世的一些思考。
比如說之前對孟母三遷的正面讚譽,楊繼業在講析這,便穿插到環境對於一個人成長的影響。惡劣環境對一個人的成長,固然有很多負面影響和阻力,甚至將一個人變壞。
但如果這個人自身的意志力堅強,就可以利用這些不利的因素,來不斷錘鍊自己。楊繼業談到這裡,便列舉了某位偉人青年時期的一些自我磨礪的例子,比如說,在鬧市讀書寫字,鍛鍊自己的專注力;赤膊赤足在山嶺奔跑,鍛鍊自己身體的耐受力和克服困難的意志力等等。
強調了一個人的意志力、專注力的重要性,對一個人一生的影響等。
這些東西,對文朝當世的人而言,自然是聽不到的。可在夜校裡的蒙童,出生都是窮苦人家,給他們講一些自我意志的錘鍊,多少會影響到一些人的成長。
那個“啞巴”男孩和中年人也在聽課,男孩聽到楊繼業所說環境對自身的錘鍊,眼中除了淚水,也閃爍出希望之光。中年男人在男孩身邊,自然感覺到他的變化,可也明白,楊繼業所說與文朝大儒們所言,是不同的東西。
他自然不想對男孩說出來,男孩以後會有什麼樣的前景,誰也說不好。不過,只要他心裡有希望,那就是最好的狀態。
上了課,楊繼業讓蠻族的人先返回巫家。陪着蒙童一起,將教室打掃好。看着蒙童們開開心心返家,纔對一直呆在身邊的巫素貞說,“四姐,我有幾句話要對你說,我們走吧。”
巫小陸和楊猛準備跟上,楊繼業對巫小陸說,“小六,你先回家去,將功課抄寫一遍,等會我要回來查看。要認真哦,這是縣尊要看的,你胡來的後果真的吧。”
“楊大哥,沒必要這樣吧。今天才回家,能不能等到明天?”巫小陸苦着臉,實在不想做這樣的事情。
“你自己看着辦,哼哼哼。”楊繼業轉身往前走,出寨子,沿江邊往縣城方向走。巫小陸定定地站在原地,最後不得已,幾乎要哭起來,還得返回家裡去抄書。
巫素貞跟在身後,幾步遠。不知楊繼業會跟她說什麼,畢竟之前在古尚坪時,比較莽撞,他會不會生氣?心中忐忑,既有期待,又心懷惶恐。
楊猛跟在楊繼業身邊,這是他一貫來的位置。等出寨子,楊繼業讓他先往前走,保持五十步的距離,免得聽到自己與巫素貞說話。
月色很淺,時不時彎彎的月藏進雲中。楊繼業站在江邊的石板路上,等巫素貞跟過來。見她距離自己三步處停下不動,便主動走上前,隨後抓住巫素貞的手。
巫素貞一驚,想將手收回,卻感覺到楊繼業的堅決,只好作罷。“少爺……”
“四姐。”楊繼業也不知該怎麼說,確實不能給她多少承諾,“四姐,我也明白你的心。只不過,我哪怕心裡也有你,卻也明白,不能給你什麼承諾……”
“少爺,我……我不要你什麼承諾,”巫素貞用幾乎聽不到的聲音說話,完全沒有她平時那種辣勁,“我明白的,我……你是少爺嘛。”
將巫素貞拉到更近身一些,感受到她驚慌又喜歡的氣息。楊繼業說,“四姐,我覺得現在不管是你,還是我,年齡都還小,得等兩三年後,才適合談論婚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