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3章 初進縣衙

第二天給蒙童班上了課,才返回楊家。

到家裡後,得知縣衙有通知,讓他到縣衙去一趟。楊盛文作爲曾經的右丞相,被貶到荊蠻楚地來。五年來,與縣衙、王府、駐軍等,基本,沒什麼往來,也不主動去這些地方。

但知縣賈紹民卻是每隔一段時間,都會到楊家拜訪,以後生後學後輩的身份,拜見前輩大儒。賈紹民當初科考時,雖說不是楊盛文的直接監考、錄取的進士,但楊盛文位在右丞相,間接上還是對賈紹民有恩情。

在文朝,後輩對前輩、名宿,特別是大儒們,必須有足夠的尊重,整個文人羣體纔會認可你的品格。不然,聲明一旦傳出,那將會處處受到排斥,人人伸出手指唾罵,後果之嚴重,完全可毀掉一個人。

楊繼業之前不過是一書呆子,年齡小,哪怕是秀才、學霸、神童等光環,對於荊蠻楚地的文士圈子和階層而言,都不怎麼在意楊繼業的。如果不是有右丞相府的出身,很可能會受到排擠、打壓等手段。

可如今的楊繼業,即使還想躲開這個無聊的文士圈子,也是有難度。就是因爲他之前的《詠石》詩,這首詩在情急之下做出,已經被驚爲天才,更關鍵的是,《詠石》詩出來,迸發的內蘊、力量,完全可轟擊荊蠻楚地文人們。

如今,楊繼業逐漸有楊詠石的名號,這就是文士們對《詠石》一詩的認可。真正有力量的詩詞,不是誰妒忌就能夠壓制的。

然後,楊繼業在這次端陽節活動中,也有很不錯的表現。歌詠的詩,不算太好,卻在羣詩中也拔尖。如此一來,大家對楊繼業的詩才還是肯定的。哪怕他目前因爲自家的出身,暫時不可能在府試中勝出,考取舉人,卻無法壓制楊繼業的名氣高升,也使得他在荊蠻楚地文士圈子裡亮眼了。

縣衙那邊,處理好這次動盪餘波,釐清各方面關係後,肯定會對楊繼業這些突出的文人進行關懷。

楊繼業對此也早有預判,知道自己與官府、王府的交集,會越來越密切。甚至想,這次有機會見到王爺劉耀輝,該不該討要一杆竹筒槍?

竹筒槍的發射原理很簡單,但要民間鐵匠打造,關鍵點卻需要摸索。如果有實物參照,鐵匠在打造之時,會更快捷。

王府那邊如果弄不到竹筒槍,也可讓巫龍想辦法搞幾桿,這個難度不會太大。這次巫家寨對荊蠻楚地穩定,有重大戰功。此時提出一些看起來不合理的要求,反而是更合理的存在。

與文官體系往來、與文人集團的中層交往,楊繼業心中底氣嚴重不足。雖說繼承了之前那個楊繼業的記憶,但還是有着明顯的養分不足。

不過,想在文朝有自身的發展,這一關又必須闖過去。逐漸露頭,讓整個文朝逐漸接受自己,這是長遠之計。好在自己之前有書呆子的名聲,即使在荊蠻楚地這個體系中,有做不好的,也不會有多少質疑吧。

縣衙在西門那邊,巡檢司也在縣衙不遠,楊繼業平時極少往這邊走。縣衙外,有一個五六十平等院子,然後是三級臺階,臺階兩側是一對石獅子,顯得兇惡。

正面一匾額:柳河縣衙,字跡端正古雅,給人一種持正辦公的意思。兩旁各有兩側住,進門的側柱上有對聯:天聽民聽天視民視;人溺己溺人飢己飢

這樣的對聯是用來明志的,表示自己清正廉明,楊繼業自然理解。或許每一縣衙,都會有這樣的對聯,表達了爲官者,對辦理公案的持正之心。

進去是大堂,是縣官審案的處所,正面高懸兩塊匾額。其一是:明鏡高懸,再一是:公正廉明。

雙側有公役值班及更夫棲身的班房,房間都不大。往裡走即是二堂、三堂,縣衙大堂、二堂、三堂的主體佈局,也是歷代縣衙的特色。三堂是知縣辦公及其幕僚、師爺們的辦公的地方。

楊繼業也是第一次見到縣衙,處身這裡,確實給人一種威嚴感。前世在影視中看過的縣衙,都沒有多少體會,主要是心態不同。

才進大堂,立即有意衙役上前,因爲楊繼業穿的是秀才服,衙役過來很有禮貌,問了楊繼業身份。

“請問,縣令賈公可在?我是秀才楊繼業,聽聞父母大人召見,特來縣衙。”楊繼業微笑着說,對於衙役這樣身份的人,文朝士子沒有一個人會將這個羣體放在眼裡。哪怕是蒙童,都還沒有絲毫功名在身,衙役也不敢對他們怎麼樣。因爲誰都不知,下一年這位蒙童是不是拿到童生功名。

至於有功名在身的童生、秀才、舉人等,雖說不能等同與官員,但他們的社會地位高高在上。政府會給他們免除各種賦稅、徭役,見官無需跪拜,只要行書生禮節即可。

這衙役見楊繼業如此溫文爾雅,禮節周到,頓時手忙腳亂起來,總擔心自己一不小心出錯,得罪了秀才。

“縣尊在二堂。秀才先生請。”衙役躬身,表示自己的態度。帶着楊繼業往裡走,穿過大堂進裡一進,便是二,也稱後堂。這裡除了縣令等在這辦公、休憩,也會在這裡進行審訊一些特殊的案子。

縣衙二堂的格局,像大家族裡的二進房,有院子、天井、大水缸等設施。楊繼業一進來,見院子放着一小桌,四方桌顯然是臨時放在這裡,用來會客的。

上午,雖然陽光沒有直射進來,但這裡的光線強,確實休閒。桌邊正是縣令賈紹民,一盞茶,很愜意的樣子。

聽到有響動,賈紹民睜開眼,見是楊繼業到了。便看着他,想看這個學霸會有什麼樣的反應。

據他所知,這次端陽節之變,這位楊家老幺表現出來的,可不僅僅是詩才文采。對應臨敵之變,也是完全超乎文人之舉,哪有半點書呆子之狀?這樣的秀才,目前縱然被壓制,以後,說不定就是肱股之臣。

第131章 黑腳蠻主第372章 兩萬暗兵第672章 心與善第263章 秋試三場第706章 要見太子第391章 奇襲見湖鎮(三)第367章 初見唐俊詞第285章 趕時機第662章 印象不搭第316章 大喜大喜第409章 沱田坳第357章 退路被堵第219章 雲長坪寨第60章 大火阻路第505章 韓立仁隨行第254章 行有行規第232章 皇上不昏庸第380章 陷 阱第305章 柳河縣城來了快馬第358章 勢如破竹第668章 見先生第37章 劉浪出題第464章 麻煩上門第237章 初到垣武城第522章 郊迎二十里第413章 擒下兩人第547章 戰前情況第485章 勝利了第214章 娶 你第49章 鷹巢山匪第238章 絕聯求對第231章 上 朝第442章 魏進隨軍第590章 輕度腦溢血第29章 伯權大師第256章 挑戰一場第212章 各支態度第521章 託 付第494章 未來三年第614章 楊家幺兒第613章 劉裕論政第153章 六十招,命還在第430章 直搗賊穴第635章 氣焰囂張第591章 薑是老的辣第125章 非同小可第417章 你在逼我第574章 太子行跡第465章 抗爭不退第76章 逃逸與襲擊第46章 一把竹筒槍第369章 招人手第400章 天不負第482章 前無路第436章 讓我活命第205章 三進王府第601章 蠻族軍三分第285章 趕時機第454章 韓新勇新崗位第50章 倩影再現第140章 改進的方向第376章 護牆交戰第710章 密 謀第434章 小瓷罐發威第79章 磨刀石第299章 進伏擊圈第214章 娶 你第482章 前無路第49章 鷹巢山匪第546章 是走還是打第189章 拿下小寨第271章 提前的中秋第14章 巫 家第439章 幾種作物第338章 追 擊第196章 初戰大捷第66章 多寶和尚第517章 追蹤者是誰第324章 能做到嗎第337章 衝陣強殺第556章 自由射擊第204章 賺大了第103章 用楊家束縛楊家第385章 證據確鑿第116章 削勁哥第463章 白素梅第280章 百十斤第157章 互 罵第134章 生意要不要第114章 與生蠻的第一份協議第122章 兄弟父子第261章 還是談不攏第176章 暗器撲面第465章 抗爭不退第634章 老餘找上門第361章 不得不信第210章 你該快樂第651章 不歡而散第118章 入生蠻村寨第481章,倭寇噩夢
第131章 黑腳蠻主第372章 兩萬暗兵第672章 心與善第263章 秋試三場第706章 要見太子第391章 奇襲見湖鎮(三)第367章 初見唐俊詞第285章 趕時機第662章 印象不搭第316章 大喜大喜第409章 沱田坳第357章 退路被堵第219章 雲長坪寨第60章 大火阻路第505章 韓立仁隨行第254章 行有行規第232章 皇上不昏庸第380章 陷 阱第305章 柳河縣城來了快馬第358章 勢如破竹第668章 見先生第37章 劉浪出題第464章 麻煩上門第237章 初到垣武城第522章 郊迎二十里第413章 擒下兩人第547章 戰前情況第485章 勝利了第214章 娶 你第49章 鷹巢山匪第238章 絕聯求對第231章 上 朝第442章 魏進隨軍第590章 輕度腦溢血第29章 伯權大師第256章 挑戰一場第212章 各支態度第521章 託 付第494章 未來三年第614章 楊家幺兒第613章 劉裕論政第153章 六十招,命還在第430章 直搗賊穴第635章 氣焰囂張第591章 薑是老的辣第125章 非同小可第417章 你在逼我第574章 太子行跡第465章 抗爭不退第76章 逃逸與襲擊第46章 一把竹筒槍第369章 招人手第400章 天不負第482章 前無路第436章 讓我活命第205章 三進王府第601章 蠻族軍三分第285章 趕時機第454章 韓新勇新崗位第50章 倩影再現第140章 改進的方向第376章 護牆交戰第710章 密 謀第434章 小瓷罐發威第79章 磨刀石第299章 進伏擊圈第214章 娶 你第482章 前無路第49章 鷹巢山匪第546章 是走還是打第189章 拿下小寨第271章 提前的中秋第14章 巫 家第439章 幾種作物第338章 追 擊第196章 初戰大捷第66章 多寶和尚第517章 追蹤者是誰第324章 能做到嗎第337章 衝陣強殺第556章 自由射擊第204章 賺大了第103章 用楊家束縛楊家第385章 證據確鑿第116章 削勁哥第463章 白素梅第280章 百十斤第157章 互 罵第134章 生意要不要第114章 與生蠻的第一份協議第122章 兄弟父子第261章 還是談不攏第176章 暗器撲面第465章 抗爭不退第634章 老餘找上門第361章 不得不信第210章 你該快樂第651章 不歡而散第118章 入生蠻村寨第481章,倭寇噩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