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繼業早料到了,微胖之人先前拿到巫虎手中的批條,肯定會到張濤那裡去邀功。只要微胖之人指證了張濤,那邊就可採取措施。
“監軍大人,你是做賊心虛了嗎?”楊繼業看着張濤,呵呵呵地笑,“欲蓋彌彰,不知監軍大人可聽說過這句話?監軍大人進士出身,學識上肯定比小生更高,那就是故意掩飾真相了。”
“楊繼業,你居心何在,攀污本監軍,該當何罪?”張濤大聲說。
“監軍大人,你說居心何在?”楊繼業自然不在乎張濤發怒,“是監軍大人自己將批條拿出來,還是不顧斯文,讓軍士們搜將出來?衆目睽睽之下,誰也不可能混過關的。
我想,蘇杭上下,民心民情,都不願見到平倭軍因某人的一己之私,爲所欲爲,破壞平倭大計。監軍大人,知錯能改,善莫大焉。你若一心執意將錯就錯,必然身敗名裂,爲蘇杭萬民唾棄,萬世罵名。”
“瞎說、胡說,你一個小小舉子,何德何能,敢幹預軍中大事?”張濤惱羞成怒,“衆護衛,還不將此人拿下!”
平倭軍軍法隊的人,雖說是聽命於監軍張濤,可這時候要他們將楊繼業這個書生拿下,這些軍法隊的人也不是張濤的絕對死忠。得到命令後,只是做一個樣子,就被徐金勝這個大將軍制止了。
“看來監軍大人是一心求死,埋首往絕路上走而不肯回頭啊。”楊繼業見張濤如此,而現場的氛圍也醞釀差不多,便對巫虎說,“伍將軍,可否讓人過來到監軍大人這裡找出那張批條?”
巫虎也不說話,對黑大地暗示一下,黑大地也是軍中小將。當即衝到張濤身邊,將張濤一下制住。
張濤大驚,無論如何都想不到會有人將他制住。原以爲只要將那張批條藏在他身上,誰也說不出真相是什麼。因爲在文朝,不可能有人敢在他身上搜找東西。這是有辱斯文的舉止,整個文朝的文士都會反彈,指責這樣的做法。
可今天這個舉人居然讓軍兵制住他這個監軍,完全超出他的預判。便大驚,驚怒喊叫,“你想做什麼,放開我。”
“監軍大人,先前給你機會你不肯要,這就叫自作孽、不可活。”楊繼業當然不會親自動手,但也不會讓張濤佔據輿論主動權。
黑大地倒是沒對張濤多做什麼,舉起張濤的手臂,將其長袖舉起,然後在張濤的叫喊中,把那張批條從袖袋中拿出來。拿出之後,黑大地當即將批條雙手呈送給徐金勝大將軍,說,“大將軍,蠻族軍天大冤屈,我們差點屈死在這賊子手裡。請大將軍爲蠻族軍正名、申冤……”
徐金勝等人早就料到事情會是這樣,只是,對於文朝體系而言,他們即使知道張濤在搗鬼,也不可能直接撕破臉搜出證據。此時,證據在手,徐金勝也要做出大義凜然之態,對張濤說,“監軍大人,你自行向蘇杭萬衆解說吧。”
張濤見事態破敗,也知道自己不可能成功,一臉慘白。不知要怎麼說,如今在衆目睽睽之下,陷害忠良之名再難洗脫,辯駁無益。
“伍將軍委屈了。”唐俊詞站出來,“請伍將軍和蠻族軍放心,本官必然將今日之事,原原本本上報朝廷,參張濤這廝一本,爲伍將軍洗冤。”
事情發展到此時,對微胖之人的救治是必須的,那可能是朝堂複查今天的事情的人證。而張濤如今已經被做成鐵案,證據完足,即使沒有誰將他拿下,甚至官職都沒改變,可在平倭軍裡,還想有什麼作爲,估計是沒辦法了。
對倉庫這邊,徐金勝也是下了決心,以之前那位文官爲主,將所有張濤培植的親信都剔除乾淨,肅正倉庫這邊的風氣。
楊繼業見事情已經明朗,自然不會多事,免得惹出其他的閒話。對今天的事情,他以書生的身份參與自然不宜過多。對於接下來的事情如何發酵,楊繼業早就有安排。
他粥場這邊的人員不少,又是四處竄走做生意,將蠻族軍如何受到奸臣陷害,少年書生如何機智揭破陰謀、知府大人身正高潔、大將軍不畏權貴正本清源的故事,自然會有人編出來,到蘇杭這邊流傳。
巫虎將蠻族軍的物資領取,徐金勝還特別多給一些銀兩,來安撫蠻族軍。杭城政府這邊,也讓人送一些過年犒軍之物。
發生在杭城軍需倉庫的事情,即使壓着不準外傳,但終究還是傳開。在蘇杭,對張濤這個奸臣衆人只憤怒、鄙視,很快成爲人人喊打的角色。而蠻族軍卻成爲另一面的存在,勇敢,正直,不畏權勢的正面形象。
事情處理之後,楊繼業也明白,接下來蠻族軍在蘇杭這邊會安穩了,也會得到蘇杭這邊的支持。
大年在即,只要嚴防倭寇襲擾杭城,確保杭城周邊的穩定,就是蠻族軍存在的意義。至於平倭軍前軍田雄邦部,接到徐金勝的軍令,連夜往杭城撤走,擔心見湖鎮裡的倭寇追殺他們。
楊繼業在大年這一天,沒有去軍營,而是讓巫虎代爲慰問。帶着巫豹、楊猛、樹崗等,在粥場這邊,與這裡的人一起過年。
杭城這裡的人,都有逃亡的經歷,大年對他們而言,意義就更深遠。讓所有的人這一天都不外出,安排一部分人維持粥場的運轉,另外大部分都在山莊那邊操辦大年夜飯。
楊繼業先到粥場,讓人對周邊流民說清楚,粥場只開放到正午,然後所有工作人員都會回去過年。流民雖說不固定在哪一個粥場領粥,但大多數還是固定的。他們早得到粥場傳話,上午時間過來領粥了。
所有的流民,對粥場一直施粥感恩戴德,這是活人的大功德。幾乎所有流民過來領粥,都跪在地上表達感謝,讓他們也能夠過年、能夠存活。
楊繼業等粥場送走最後一個流民,才與鄭明亮等人一起,返回住處。如今,粥場的人在杭城十里外的山裡,建起一個閉環的山莊,作爲這一支人手駐紮地。
回到這裡,所有的人都出來,迎接楊繼業等人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