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七十三章 六賊心猿

寶象國公主接回寶象國,從此以後寶象國公主帶着自己的一對兒女深居宮內,再也沒有露過面了。

趙江河說等玄奘脫劫之後,便宴請玄奘。

在宴會之上只有趙江河與玄奘師徒四人,至於寶象國王,他還沒有資格參與宴會。

玄奘說到:“多謝大帝。”

“聖僧能夠脫險,全是靠你這大徒弟,又何必謝我呢?”趙江河說到。

玄奘笑了笑,但孫行者在一旁則皺了皺眉頭,他感覺到趙江河身上的氣息好像與白骨洞中的那股氣息相似,猴子最爲敏感了。

孫行者說到:“大帝?什麼大帝?報出名號來,看老孫我聽沒聽過。”

“休得無禮,大帝乃是天界神君。”玄奘立馬說到,他是擔心孫行者得罪趙江河。

豬八戒與沙僧在心中說到:這猴子被壓了五百年,還不懂得尊卑之分,有一些大人物是不可得罪的。

豬八戒是太上老君之徒,沙僧是天帝的親信,他們知道趙江河的存在,知道趙江河是定下神道體系的大佬。趙江河雖然低調,不顯於人前,但平時越是低調神秘,就越讓人敬畏。

趙江河說到:“我平時不出宮門,所以行者你沒聽過我的名字也很是正常。”

“原來只是一個小角色。”孫行者說到。

能夠在天界取得大帝之位的,有幾個是是弱者,再差的也有金仙修爲,也是一方大佬。

孫行者還未徵得金仙,就算學得大神通,又怎麼比得上金仙境界的天界大帝。

玄奘再次呵到:“悟空,不得無禮,大帝對我有救命之恩。”

沙僧也跟着說到:“大師兄,大帝在遠古時期就得道了,並且制定下神道體系。之所以會有天界的存在,很大一個原因是大帝。”

孫行者知道沙僧不會騙他,但很是好奇,如果真有說得那麼厲害,爲什麼我一直沒有聽過他的名號呢?

孫行者雖然神通厲害,但他其實就是一個剛重頂尖大學畢業的優等生,大學之外的事並不怎麼了解。

大學之外的水深得很呀,就連豬八戒和沙僧這麼混跡多年的老油條都不知水有多深。

孫行者更好奇的是趙江河究竟是不是白骨洞中那位未知的神。

孫行者說到:“是老孫我見識淺薄,未聽得大帝之名,多有得罪,還請大帝諒解。”

這根本就不是孫猴子的特點。玄奘面露欣慰,豬八戒一幅看好戲的樣子,而沙僧甚至擔心,怕孫行者惹出大事。

果不其然,只聽得孫行者問到:“大帝可認識白骨精,我在打死白骨精之時,聽到他嘴裡好像在叫大帝……”

“我爲天界之神,並且又不是管理天下衆妖的勾陳大帝,豈會認識下界之妖?”

白骨精根本就不知道趙江河的身份,怎麼可能在死的時候叫出“大帝”二字,詐身份也不是這樣詐的。只見趙江河微微的皺了皺眉,好似有些許厭惡孫行者一般。

孫行者三番兩次出言不遜,不知禮數,這讓玄奘有些許不喜,但畢竟是自己的徒弟,玄奘心裡想的是以後一定要好好的教育行者,什麼是禮數。

孫行者保護玄奘的安全,幾次救他性命,是真心實意待他的。而豬八戒在暗地裡甚至要害玄奘的性命,只因爲豬八戒會說話,裝成一幅乖乖寶的模樣。

所以玄奘一直喜歡豬八戒些,至於低調的沙僧,有時甚至都忘記了他的存在。

會做事的不如會拍馬屁和會表現的。

玄奘說到:“頑徒多有得罪之地,還望大帝能夠原諒。”

“哪裡哪裡,令徒真性情。”趙江河眉頭舒展。

孫行者呵呵一笑,不再作聲。

一時間略顯尷尬,趙江河端起酒杯,一杯飲下,然後看着玄奘問到:“聖僧乃是佛家高人,那佛究竟是什麼呢?”

佛,什麼是佛?

玄奘讀經悟法多年,但他從來沒有思考過這個問題。在玄奘的心中,佛就是佛,這個問題需要思考嗎?

趙江河突然問玄奘什麼是佛,一時間讓玄奘愣住了。

孫行者他們三人看着玄奘,他們很好奇玄奘會給出什麼答案。玄奘回神說到:“佛是平等。”

這個答案並不是玄奘深思熟慮之後給出的答案,而是玄奘靈光一閃出現在腦海的。越是靈光一閃,就越代表了這是玄奘內心最純淨最真實的想法。

有一些問題,不能多想,越是多想,答案有可能會很符合大衆的想法,但並不是自己最符合自己內心的答案。

像“佛是什麼”這樣的問題,並沒有一個固定的答案。如果玄奘深思熟慮,他給出的答案就會結合他人的答案。

聽到玄奘的答案,孫行者神情微微一變。自己爲何去爭去奪,就是因爲自己爲妖族,受到了太多的不公平。對於權利與名望,這些真的是孫行者要爭搶的嗎?他爭搶的只不過是一份公平。

在孫行者未修行之前,他就受到了諸多欺負。當他修行回來之時,發展許多猴子被獵人虐殺,他要守護花果山的猴子,讓他們去其他種族一樣。

能夠受到平等的待遇。

豬八戒與沙僧也微微一愣,現在竟然還有人說出“平等”二字。在這天地之間,又何來平等?

趙江河說到:“聖僧認爲佛是平等,我卻認爲佛即是道。”

趙江河與玄奘的答案可謂是南轅北轍,因爲兩人完全不在同一個層面與角度分析什麼是佛。

玄奘認爲衆生都可以成佛,所以佛對於衆生來說是公平。

而趙江河講的則是修行,佛與道的盡頭都是宇宙本源法則,佛與道只不過是兩種窺探宇宙本源法則的方法而已。

趙江河接着說道:“佛法之所以無邊,那是因爲天地法則無邊。道爲自然,自然爲天地法則之推演。其實不論是佛,還是道,都是天地法則。”

“貧僧乃是一個普通之人,只不過多讀了幾本佛經而已,天地法則貧僧不懂,離貧僧太遠了。我只知天地衆生皆可成佛,佛對衆生是最爲公平的。”玄奘說到。

趙江河說:“天地法則就蘊藏在佛經之中,看來聖僧還未領悟佛經的真諦。等到有一日聖僧領悟了佛經的真諦,我再與聖僧論佛道。”

其實佛家的每一本經文之中都闡述了天地法則,或是命運之道,或是因果之道,領悟了佛經,就可以一窺命運因果之玄妙。

玄奘還只是讀佛經而已,還未參悟佛經之玄妙。

趙江河本是想通過玄奘窺探命運因果的玄妙,但這一世的玄奘還未入門。

玄奘不知趙江河所講的佛經之真諦是什麼,他讀了諸多佛經,裡面的真諦難道不是教人如何行真善美嗎?

豬八戒與沙僧知道趙江河的目的,趙江河是想與玄奘論道,但玄奘還未入道。趙江河與玄奘對話,猶如雞對鴨講。

孫行者在一旁噘了噘,原來是想通過師傅瞭解佛家神通。

真想學佛家之神通,就到大雷音寺去學呀,竟然想通過師傅偷學佛家神通,這不是欺騙師傅嗎?

所以孫行者極爲的看不起趙江河。

趙江河的確是想趁着玄奘還未恢復記憶,通過玄奘一窺佛家神通之玄妙。但趙江河也不是白學,他也會講述一些道家大神通。

甚至連神道大神通《大信仰術》都可以爲玄奘講解。

大信仰術中有諸多對信仰之力運用小神通,佛家也吸收信仰之力,這大信仰術對佛家之人也有一定的啓發作用。

正所謂論道,就是雙方都把自己的“道”拿出來分享,又不是講道和聽道。講道和聽道就是單方面傳授“道”。

趙江河看了孫行者一眼,說到:“西行路上多劫難,這些劫難皆由你等而。我觀行者剷除六賊,卻未定住心猿,恐怕西行路上還會有一劫難因你而生,這一劫難會讓你師傅受大苦難。”

西行取經九九八十一難,這沒一難都是圍繞玄奘等人而生,是對玄奘等人的考驗。當然大部分的劫難主要是因爲玄奘而生,其中有一些劫難也是因孫行者他們而生。

剛過兩界山,玄奘與孫行者遇到六個強盜打劫,這六個強盜分別叫眼看喜,耳聽怒,鼻嗅愛,舌嘗思,意見欲,身本憂。這六個強盜其實是孫行者的六慾所化。

孫行者被壓在五行山之下,他的喜、怒、愛、思、欲和憂在壓制下變得強大,在孫行者脫離五行山的束縛之時,他的六慾也跟着一起脫離了他的束縛。

玄奘一個僧人,哪有什麼東西給強盜打劫呀,那六個強盜其實是想殺孫行者。

如果六個強盜“殺”了孫行者,孫行者就不再是孫行者,而是被六慾所控的魔。誰來都殺不了那六個強盜,但孫行者卻輕而易舉的打殺了那六個強盜。

說明孫行者也是有大智慧大毅力之人,就算六慾脫離了他的身軀,但他依舊可以輕而易舉將其剿滅。

六慾脫離孫行者的身軀,化形而出,這說不定是孫行者刻意爲之的。

孫行者聽得趙江河的話,他說到:“師傅責怪我打殺六個強盜,可惜師傅不知那六個強盜乃是我的六種慾望所化。我被壓在五行山之下五百年,心中各種慾望叢生。

後菩薩說還我自由,但條件是讓我保護師傅去西天取經。那時爲了自由,我便答應了菩薩。不過老孫我天生自由慣了,要我保護一個人去西天取經,你讓我保護,我就保護呀。

於是我故意讓的六慾脫體而出,想借六慾打殺師傅。

後來出了五行山,師傅對我是真心的好。半夜,我見師傅在微弱的燈光之下爲我縫衣服,我甚是感動。

在那時,我就把師傅真的當作我師傅,我一定要將他平安的送到西天。

六慾脫體打殺師傅的事也就沒有了,那知六慾竟敢來壞我修爲。如果他們不來壞我修行,我也就當他們不存在,隨他們去哪裡逍遙,既然來壞我修行,那就只能將他們都剷除了……”

孫行者竟然直接說出了六慾化強盜的原因,還是當着玄奘的面說的,他毫不在乎玄奘知道自己曾經對他動過殺心。

這就是孫行者吧!

想說之時就說,從不遮掩。

玄奘聽了孫行者的話之後,他並沒有生氣,更沒有恨孫行者,反而對孫行者生出了絲絲喜愛。

他好像有點明白孫行者了,自己這個徒弟好似天生不會表達情感,不像他人那樣會拍馬屁,但對自己卻是真心實意。

能夠當面說出我曾經想害你這樣的話,說明了孫行者並不是一個喜歡拐彎抹角的人,是一個直爽之人。

這樣的人一旦對誰好,就是真心實意的對誰好,並不會有半點虛情假意。

孫行者接着說到:“我的六慾之所以會脫體而出,是因爲我想害師傅。經過與師傅的相處,師傅已經是我的親人,我是覺得不會害師傅的。

我的心猿絕對不會脫離我的掌控,所以你不用來挑撥我與師傅的關係。”

趙江河笑了笑,對方竟然會覺得自己在挑撥他與玄奘的關係。

“你笑什麼?”

趙江河說到:“沒想到我在你心中竟然是一小人形象。六慾以除,心猿不除,又怎成大道呢?”

趙江河雖然不知道菩提祖師究竟是誰,但從“靈臺方寸山,斜月三星洞”也可以看出菩提祖師所修煉的是“心”。

以心入道,以心化神,不然就算孫行者資質再高,也不可能在短短的七年打雜三年修行內就踏入了天仙境。

趙江河不知煉“心”之妙法具體是那樣,但通過六慾和心猿,趙江河可以推測出斬除六慾心猿才能見大道。

就算孫行者再不讓心猿脫體而出,那心猿也會脫體而出。唯有心猿脫體,然後斬殺心猿,孫行者才能見得大道。

“除六慾與心猿,方見大道。”孫行者冉冉唸到。

菩提祖師傳了孫行者方寸大法,但後來孫行者被趕出方寸山,後面的修行之法全靠孫行者自己摸索。

今日聽了趙江河的話,他抓住了方寸大道的關鍵。

孫行者彎腰鞠躬說到:“多謝大帝指點之恩。心猿之劫是我的劫,我定不會讓師傅捲入其中的。”

豬八戒與沙僧見到孫行者對趙江河彎腰鞠躬,真是大跌眼鏡。孫行者最是高傲,還從未看到他對誰如此尊敬過。

宴席結束之後,各自回房休息了,趙江河找到沙僧,告訴沙僧,遇到什麼劫難可以找自己。

第二天,玄奘他們便離開了王宮,朝着西方極樂世界走去。下一站是平頂山,那金角銀角大王乃是太上老君的童子。

是有主的妖怪,趙江河不打算多做停留。

第三百零四章 共主鎮氣運第一百五十八章 沒有逼迫哪有進步第七百一十二章 再聚首第三百一十二章 鐵針第二百一十九 應對末法之劫第五百七十一章 各有目的,唯行者有情第四百一十五章 龍吉公主的叔叔第三百三十五章 光明撞黑暗第四百九十二章 元始降臨第二百九十三章 昊天神第三百七十五章 珠玉蒙塵第二百八十八章 識海大亂第三百六十六章 林默第三百二十二章 光明斷蛇妖第四百零三章 鎮壓大自在天魔第七百零二章 廣海龍王第五百七十八章 紅孩兒的三昧真火第六百零六章 白鹿精第六百九十一章 漢王入咸陽第四十七章 清閒是假象第五百一十一章 王天異第一百二十四章 再見宗一第五百三十章 比賽結束第六百六十三章 趙江河的天書第四百二十八章 以周代商的原因第十五章 修行之路多算計第六百二十章 肉身被毀第十九章 長江龍王到來第五百六十三章 章節名離家出走了第一百三十三章 不按劇本第三百一十六章 三合神第一百零八章 楊一劍第一百一十六章 狐妖死,六道出第三百五十六章 終成顯聖第一百零八章 楊一劍第七百三十章 大羅之下第一人第三百六十八章 修行爲守護第六百四十五章 大戰開始第一百七十九章 呂洞賓轉世第六百六十九章 仁和之心第二百五十三章 劍光斬神第四百二十九章 哼哈二將第五百七十一章 各有目的,唯行者有情第七百四十三章 後天轉先天第三百五十七章 龍族第五百七十一章 各有目的,唯行者有情第六十五章 “金丹”第三百一十六章 三合神第一百九十一章 外掛般的操作第三百五十五章 全憑佛家一張嘴第七百零八章 再次神魂交合第二百九十七章 禹第七百五十四章 離開精神幻境第十六章 龍三公主阻宮門第六百八十一章 先入咸陽者爲帝第一百六十一章 隱藏富豪趙江河第二百三十九章 祭天第六百九十四章 用精神力舞劍的項莊第二百九十一章 八臂怪物第五百六十章 袁守誠第六百三十五章 炎帝甦醒第二百五十一章 掠奪本源第二十二章 貪心與能力第六百二十九章 陣破第七百一十六章 天子劍第九十九章 都有點小激動第七百章 迴歸現實第七百四十九章 神國鎮法相第五百九十六章 佛家與魔道第三百六十六章 林默第五十八章 畫皮鬼第四百六十五章 以氣運匯聚高手第五百二十三章 修行者交流大會第六百九十九章 證大羅第四百二十七章 人族大義第五百一十二章 大恩如大惡第四百二十七章 人族大義第三百四十八章 豬小戒第三百九十二章 仙器乃外物第三十章 又有人死第七百三十八章 遨遊命運長河第二百五十二章 井底之蛙第五百三十五章 新修行之法第六百零一章 大鵬鳥第三百九十二章 仙器乃外物第三百四十六章 十二金仙第五百二十九章 神魂到構成第九十四章 被偷襲第五百六十七章 章節名旅遊去了第十二章 偷蛋二人組(求收藏!求推薦!)第三百八十二章 龍王之死第五百二十九章 神魂到構成第六百三十九章 李耳與悉達多第五百三十一章 日月精華第五百六十八章 殺三妖,見白骨第五百七十六章 紅孩兒第三百八十四章 李家入主東海第三百八十三章 海神天上聖母第三百一十章 趙江河定淮水第二百零二章 噬血魔修
第三百零四章 共主鎮氣運第一百五十八章 沒有逼迫哪有進步第七百一十二章 再聚首第三百一十二章 鐵針第二百一十九 應對末法之劫第五百七十一章 各有目的,唯行者有情第四百一十五章 龍吉公主的叔叔第三百三十五章 光明撞黑暗第四百九十二章 元始降臨第二百九十三章 昊天神第三百七十五章 珠玉蒙塵第二百八十八章 識海大亂第三百六十六章 林默第三百二十二章 光明斷蛇妖第四百零三章 鎮壓大自在天魔第七百零二章 廣海龍王第五百七十八章 紅孩兒的三昧真火第六百零六章 白鹿精第六百九十一章 漢王入咸陽第四十七章 清閒是假象第五百一十一章 王天異第一百二十四章 再見宗一第五百三十章 比賽結束第六百六十三章 趙江河的天書第四百二十八章 以周代商的原因第十五章 修行之路多算計第六百二十章 肉身被毀第十九章 長江龍王到來第五百六十三章 章節名離家出走了第一百三十三章 不按劇本第三百一十六章 三合神第一百零八章 楊一劍第一百一十六章 狐妖死,六道出第三百五十六章 終成顯聖第一百零八章 楊一劍第七百三十章 大羅之下第一人第三百六十八章 修行爲守護第六百四十五章 大戰開始第一百七十九章 呂洞賓轉世第六百六十九章 仁和之心第二百五十三章 劍光斬神第四百二十九章 哼哈二將第五百七十一章 各有目的,唯行者有情第七百四十三章 後天轉先天第三百五十七章 龍族第五百七十一章 各有目的,唯行者有情第六十五章 “金丹”第三百一十六章 三合神第一百九十一章 外掛般的操作第三百五十五章 全憑佛家一張嘴第七百零八章 再次神魂交合第二百九十七章 禹第七百五十四章 離開精神幻境第十六章 龍三公主阻宮門第六百八十一章 先入咸陽者爲帝第一百六十一章 隱藏富豪趙江河第二百三十九章 祭天第六百九十四章 用精神力舞劍的項莊第二百九十一章 八臂怪物第五百六十章 袁守誠第六百三十五章 炎帝甦醒第二百五十一章 掠奪本源第二十二章 貪心與能力第六百二十九章 陣破第七百一十六章 天子劍第九十九章 都有點小激動第七百章 迴歸現實第七百四十九章 神國鎮法相第五百九十六章 佛家與魔道第三百六十六章 林默第五十八章 畫皮鬼第四百六十五章 以氣運匯聚高手第五百二十三章 修行者交流大會第六百九十九章 證大羅第四百二十七章 人族大義第五百一十二章 大恩如大惡第四百二十七章 人族大義第三百四十八章 豬小戒第三百九十二章 仙器乃外物第三十章 又有人死第七百三十八章 遨遊命運長河第二百五十二章 井底之蛙第五百三十五章 新修行之法第六百零一章 大鵬鳥第三百九十二章 仙器乃外物第三百四十六章 十二金仙第五百二十九章 神魂到構成第九十四章 被偷襲第五百六十七章 章節名旅遊去了第十二章 偷蛋二人組(求收藏!求推薦!)第三百八十二章 龍王之死第五百二十九章 神魂到構成第六百三十九章 李耳與悉達多第五百三十一章 日月精華第五百六十八章 殺三妖,見白骨第五百七十六章 紅孩兒第三百八十四章 李家入主東海第三百八十三章 海神天上聖母第三百一十章 趙江河定淮水第二百零二章 噬血魔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