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三十九章 李耳與悉達多

一部著作與一篇功法、一門神通並不同,一篇功法和一門神通又豈能被稱爲一部著作呢?

一部著作裡包含了完整的修行體系與修行理念,甚至還有作者對道的理解與感悟。

李耳說到:“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無名,天地之始,有名,萬物之母。故常無慾,以觀其妙,常有欲,以觀其徼。……”

洋洋灑灑五千言,尹喜執筆記錄,這傳世著作《道德經》就誕生了。

尹喜連筆都帶了,他的準備還真是充足。

在後世,只要在網上隨意搜索一下,就能看到《道德經》的全文。不過就算是修行者閱讀那《道德經》,也不會有任何感悟,就好像看一篇普通的文章一樣。

《道德經》博大精深,裡面講述了修行體系,有修行功法神通,還有李耳對道的理解與感悟。

不過這些內容並不是用字表述出來的,而是以一種真意的形式藏在字裡行間的。

李耳口述,尹喜執筆書寫,這乃是第一本《道德經》。那些真意全部附着在上面,就算是一個普通人看了,或多或少也能有所收穫。

後世的那些《道德經》皆是看了這本《道德經》所書寫的。

那些《道德經》中蘊含多少真意,全看書寫者對真本《道德經》的真意有多少參悟與理解。

甚至還有一些書寫《道德經》的人連真本都沒有看過,寫下來的《道德經》就更差了。

後世《道德經》有千千萬萬,但沒有多少是有真意的。看那些《道德經》,就猶如看普通文章一樣。

如果一個人要是有着極高的悟性,說不定可以透過複製本看到真本。

趙江河看過呂洞賓書寫的《道德經》,那時候趙江河剛接觸修行,雖然有呂洞賓的註解,趙江河領悟的依舊很少。

不過隨着趙江河的修爲越來越高,呂洞賓書寫的《道德經》已然參悟,並且還有自己的一些理解。

今日聽了李耳親自口述《道德經》,趙江河才發現自己的那些領悟只不過是皮毛而已。至於他自己對《道德經》的理解,有許多地方都是錯的,或者是隻是片面的理解。

趙江河突然明白了許多,衆人都在修煉神通,將神通符文篆刻在陽神元神之上,從而獲得天地的力量。

道就是道,法則就是法則。

所謂的神通符文只不過是某些人對道的理解而已,從而道具現成了神通符文。

那些大羅金仙和混元大羅金仙,他們根本就不會去學什麼神通符文,而是直接領悟法則。

只要領悟了法則,所有的神通隨手拈來。

這法則具現侷限了修行者對法則的理解,如果不能跳出法則符文的框架,永遠也無法成爲真正的高手。

因爲你所走的路只不過是他讓安排好了的路。

在現實世界之中,他的修爲實力雖然還不高,但他畢竟在精神幻境之中有着金仙的修爲,對修行者的理解極深。

他打算廢除自己所學的神通符文,用陽神參悟神通,使自己跳出神通符文的框架。

宗一聽了《道德經》,只見他身體上的氣息發生了巨大的變化。雖然不知道宗一究竟領悟了什麼,但可以看出,他的收穫不比趙江河少,甚至有可能比趙江河還要多。

李耳留下《道德經》之後,他們一行人西出函谷關。

出了函谷關,踏上西行之路。

沿路上的景象發生了很大的變化,那些城鎮的建築風格也發生了改變。樹木稀少,那些樹木之上的葉子也很稀少,沒有中原地帶的那種茂盛與生機勃勃感。

但也可以看出那些樹木之中看到頑強的生命。

至於建築,全是磚石砌成,屋頂也是呈圓形。

一眼望去,就能看出關內關外的不同。

趙江河說到:“道兄明明不喜尹喜,爲何還要將那《道德經》留給他?”

從處事之道可以看出修行之法。

“順應天道而已。”李耳說到:“函谷關內是中土神州,函谷關外是西域蠻夷,當有一門派鎮守神州氣運,以防氣運外泄。”

說白了就是太上不想西方佛界從函谷關進入中土神州,免得佛家與道家爭奪氣運。

李耳想要一個守關之人,這個人是誰都行,尹喜既然出現了,想要李耳教他修行之法。

尹喜敢威脅李耳,說明他是一個利益大於天的人。尹喜一旦成爲了修行者,他肯定會匯聚諸多修行者,成爲一方修行勢力。

佛家要入神州,必從函谷關開始,定會觸碰到尹喜的利益。

尹喜不會允許佛家觸犯他的利益,佛家想入神州就沒有那麼容易。

不得不說,李耳很有手段。

我不指示你替我做事,但以形勢所逼,使得你與我站在同一陣線之上。

趙江河說到:“他既可以防止神州氣運外泄,也可以使得氣運快速外泄。”

趙江河來自於後世,知道尹喜剛開始親近道家,但後來爲了利益與佛家不清不楚。這樣的一個人根本就靠不住。

李耳笑了笑,一點也不擔心趙江河所說的事發生。

看來李耳還有自己的算計。

趙江河說到:“道兄與道同行,觀便宇宙種種,過去未來皆在道兄的眼中,我是杞人憂天。道兄西出函谷關,可是爲了須菩提的轉世之身。”

李耳說到:“道佛相爭,其實就是混元大羅金仙相爭。如果我和兩位師弟贏了,道家就能壓制住佛家。如果接引和須菩提贏了,佛家就能壓制住道家。此番我就要去試一試,看看數萬年不見,須菩提有何進步。”

李耳西出函谷關就是爲了和須菩提的轉世之身鬥一鬥,贏了就可以分化佛家氣運。

……

在二十多年前,迦毗羅衛國王后摩耶誕下一子,其子名悉達多。悉達多出生之時,一步一金蓮,空中涌泉,落在悉達多的身上,爲其洗滌身軀,淨化心靈。十步停步,悉達多指天說到:“天上天下,唯我獨尊。”

種種異象消散之後,悉達多又變作一普通嬰孩。

從小到大悉達多聰明過人,有一日悉達多突然有所領悟,捨棄王子身份,走出王宮,四處遊歷求學。

並不是悉達多突然有所領悟,而是須菩提元神甦醒。

悉達多遊歷各國,最後在一菩提樹下參悟大道,爲衆人講述佛法。

那菩提樹乃是須菩提的本體顯化,是他提前佈下的手段。那些轉世下界的人怎麼可能沒有防護措施呢?

特別是太上老君和須菩提。

雖說是百家爭鳴,其實最主要的還是佛家與道家之爭。在佛家道家眼中,其它學派流派無須掛在心上。

須菩提爲了防範太上,讓自己的本體身軀化作須菩提,只要他在菩提樹之下,就不會遭受到一切劫難。

太上何嘗沒有自己的手段呢?

悉達多坐在菩提樹下,遍地蓮花盛開,天龍遊走虛空,飛鳥環繞,走獸停留。諸多信徒圍坐在悉達多四周,細細聆聽悉達多講述佛法。

佛音四起,金光閃耀,檀香飄飄。

那些信徒聽得如癡如醉,有一些信徒頓悟成爲修行者,如天授神通一般。只不過這個天乃是悉達多。

悉達多停下講佛,說到:“今日到此爲止,各位自行離去。”

信徒說到:“禮讚我佛。”

一個個信徒離開之後,悉達多神情凝重的看着東方,只見有三人走來。

這三人正是趙江河、李耳和宗一。

趙江河與李耳並立而行,宗一跟在其後,手裡還牽着一頭青牛。

這青牛本是一妖王,由於衝撞了李耳,被李耳降服,成爲了自己的坐騎。

悉達多見到李耳與趙江河,他說到:“道兄與大帝來我西極之地,真是讓我這西極之地生出光輝。”

李耳說到:“西極之地本是蠻夷之地,粘了道兄佛意,才生出如此造化。”

趙江河看着菩提樹下的悉達多,這悉達多乃是如來佛祖,相傳如來乃是道家之人化佛,現在看來,如來其實是須菩提的轉世之身。

如果如來真是道家之人,就算脫去道袍穿袈裟,須菩提也不可能讓其坐萬佛之祖。接引與須菩提歸隱虛空之中,如來佛祖就是佛家的領頭人。

如來佛祖一言可定佛家之走向。

那麼重要的位置,肯定要交給一個值得信賴的人,誰最值得信賴,當然就是自己。

神話傳說半真半假,可信,但不可全信。

趙江河說到:“佛祖普度衆生,慈悲爲懷,能在這極荒之地開化衆生智慧,實在是讓我敬佩不已。”

悉達多說到:“不在中土神州納福,來我西極之地所謂何事?難道是爲了開化衆生智慧而來。”

李耳說到:“正有此意。”

悉達多說到:“這西極蠻民智慧不入中土神州之民,不知這些蠻民學不學得會道兄的道法呢?”

對於一般的修行之法來說,越是難懂的,就越是厲害。但到了李耳他們這種境界,他們的修行之法反而是越容易讓人懂,就代表越高明。

正所謂大道至簡。

李耳說到:“佛法能夠開化蠻民智慧,道法同樣可以,畢竟佛本是道。”

佛法是佛法,道法是道法,雖然都是爲了追求大道天道,但是兩條不同的道路。佛本是道,是將佛法壓在道法之下,意思是佛法脫於道法。

佛法不如道法,也就是佛家不如道家。

悉達多說到:“究竟是道本是佛,還是佛本是道,要比過才知道。”

李耳說到:“我正有此意。”

兩人身上的氣息發生巨大的變化,種種異象升起,趙江河和宗一立馬退到一邊,免得被兩人的氣息所牽引,最後不得不加入戰鬥之中。

不管是宗一,還是趙江河,他們兩個都無法參與到李耳和悉達多的戰鬥之中,混元大羅金仙之戰,就算是兩個沒有恢復修爲的混元大羅金仙,也不是趙江河他們能夠比的。

悉達多一手指天,只見半空之中,雲層翻騰,佛光普照,金蓮從半空落下。在宇宙之中,虛空之地顯現,裡面有一方佛國演化。

佛國世界裡金碧輝煌,各種珠寶鋪蓋在地,奇珍異寶數不勝數。

悉達多化身萬佛之祖,坐在九品蓮花之上,諸多佛子禮讚。信仰之力涌入佛國,佛國變得越來越大,好似要擠破天際一般。

李耳頭上出現三朵慶雲,慶雲一層疊一層,化作三重天。一爲青天,二爲黃天,三位蒼天,將宇宙本源之道演化的淋漓精緻。

青天之上站的是太上無極,黃天之上站的是元陽上帝,蒼天之上站的是道祖。

太上老君只是太上道祖的善屍,既然是善屍,就無法斬三尸。沒想到太上老君另闢蹊徑,以氣運、功德和信仰之力凝聚了三具法身。

這法身與分身不同,與三尸也不同,有點向三個不同的祭祀神。

悉達多說到:“道兄不愧是太上道祖的善屍,盡得太上道祖的遺澤。”

李耳說到:“道兄之法來自於他人,他人的還是不如自己的,說不定那天就失去了。不如道兄脫掉袈裟換道袍,我教道友修真之法。”

太上老君雖是太上道祖的善屍,得了太上道祖的福緣,但太上老君能有今日之力,也並非全是太上道祖的緣故,少不了他自己的努力。

佛家之力與神道有些許相似,須菩提證得混元大羅金仙,不借助了衆生的信仰之力,許下一條條誓言,將衆生未來的信仰之力都借來。

所以佛家的力量與信仰之力的強弱有關。

不過須菩提已經是混元大羅金仙,雖說他的力量來自於信仰之力,但他現在不借用信仰之力,他的實力也不會變弱多少。

李耳與悉達多隻說對方的缺點,以此還壞對方的心境。

悉達多說到:“道兄,你的三重天快要被我的佛國吞噬了。”

李耳說到:“佛法脫胎於道,豈會被其吞噬呢?你看,道兄你的佛國快要被我的三重天撐破了。”

李耳的三重天和悉達多的佛國,皆是兩者道的顯化,比的不是神通,比的是兩人各自的道。

誰的道厲害,誰就壓制住誰。

不過三重天和佛國的力量不相上下,一時半刻難分高低。

第五百五十八章 進入幻境第二百四十一章 炸彈攻城第四百八十二章 聞仲第五十五章 燉的是希望(求收藏!求推薦!)第六百一十四章 玄奘的變化第一百七十章 牢獄之中第八十七章 史詩級任務(一更)第七十八章 舊天子死,新天子立第六百四十六章 秦王祭天第七百七十一章 掌控勢力第三百九十二章 仙器乃外物第四百八十五章 借寶第三百九十六章 點燃佛燈第四百六十六章 火雲洞第三百九十七章 突生變故第五百七十六章 紅孩兒第二百零六章 血河大神通第三百零九章 妖族軍師第五百一十六章 似曾相識的人第五百一十三章 人文氣息第二百六十五章 靈氣恢復的原因第一百七十七章 出了幻境依舊是好漢第六百九十九章 證大羅第五百二十九章 神魂到構成第五百一十六章 似曾相識的人第五百一十二章 大恩如大惡第一百四十八章 升維而出第二百四十九章 進入大元內庭第二百三十二章 一起斬了七夜第一百五十四章 氣運龍珠第二百三十七章 巨魔之爪第四百三十一章 神通秘法第一百零四章 崑崙第三百五十五章 一個證道之機,兩種用法第六十一章 忠與奸第二百六十八章 皁角旗破業火陣第三百七十章 灰飛煙滅第四百二十八章 以周代商的原因第六百一十一章 凌雲渡前遇接引第二百一十七章 天界第一百三十七章 出來吧!龍寶寶第五百六十三章 章節名離家出走了第三百零六章 啓動造神第六百九十二章 鴻門宴第七百二十二章 跑了第四百三十二章 巫第四百二十章 封神中的各方勢力第一百九十五章 神魂兩分第一百五十八章 沒有逼迫哪有進步第二百四十七章 大元都城第一百五十八章 沒有逼迫哪有進步第二百六十一章 生命獻祭第二百四十九章 進入大元內庭第六百三十章 思想理念第三百一十一章 有定海神針就好了第六百六十六章 真龍天子第七百七十八章 演戲第二百三十八章 以身鎮幽泉第一百三十六章 一劍西來第一百五十九章 拍賣會第六百七十一章 各家家主上仙島第一百三十五章 法會第六百二十五章 拒絕太陰星君第三百二十八章 太上和禹第二百一十六章 大宋,大元,陰世皇朝第四百九十六章 三尸也能證混元?第四百三十五章 被抓第七十一章 流放第七百六十章 魔道修行者第七百四十三章 後天轉先天第七百一十五章 天帝法相第七百一十章 突破便是巔峰第三百九十六章 點燃佛燈第三百四十六章 十二金仙第二百六十一章 生命獻祭第三百四十八章 豬小戒第三百四十九章 小香豬第六百三十一章 轉世降臨第一百九十章 災難世界第四百六十七章 帝辛的拳第四百五十八章 大商孔將軍第三百五十一章 普照寺第三百九十八章 怪物王鴻軒第二百二十四章 韓冰成了屁第三百五十六章 妙善第二百三十六章 非物質攻擊第四百七十九章 封神榜第四百六十八章 帝辛斬大羅第七百零一章 追殺蛟龍第六百二十六章 同心協力第四百一十七章 眼神交流第六百八十九章 負面念頭煉精神第三百四十章 無知第三百四十九章 孔宣的道第五百八十八章 心猿第一百八十五章 呂岩查“黑手”第三百九十二章 仙器乃外物第三百六十一章 同爲修行,目的不同第六百三十一章 轉世降臨
第五百五十八章 進入幻境第二百四十一章 炸彈攻城第四百八十二章 聞仲第五十五章 燉的是希望(求收藏!求推薦!)第六百一十四章 玄奘的變化第一百七十章 牢獄之中第八十七章 史詩級任務(一更)第七十八章 舊天子死,新天子立第六百四十六章 秦王祭天第七百七十一章 掌控勢力第三百九十二章 仙器乃外物第四百八十五章 借寶第三百九十六章 點燃佛燈第四百六十六章 火雲洞第三百九十七章 突生變故第五百七十六章 紅孩兒第二百零六章 血河大神通第三百零九章 妖族軍師第五百一十六章 似曾相識的人第五百一十三章 人文氣息第二百六十五章 靈氣恢復的原因第一百七十七章 出了幻境依舊是好漢第六百九十九章 證大羅第五百二十九章 神魂到構成第五百一十六章 似曾相識的人第五百一十二章 大恩如大惡第一百四十八章 升維而出第二百四十九章 進入大元內庭第二百三十二章 一起斬了七夜第一百五十四章 氣運龍珠第二百三十七章 巨魔之爪第四百三十一章 神通秘法第一百零四章 崑崙第三百五十五章 一個證道之機,兩種用法第六十一章 忠與奸第二百六十八章 皁角旗破業火陣第三百七十章 灰飛煙滅第四百二十八章 以周代商的原因第六百一十一章 凌雲渡前遇接引第二百一十七章 天界第一百三十七章 出來吧!龍寶寶第五百六十三章 章節名離家出走了第三百零六章 啓動造神第六百九十二章 鴻門宴第七百二十二章 跑了第四百三十二章 巫第四百二十章 封神中的各方勢力第一百九十五章 神魂兩分第一百五十八章 沒有逼迫哪有進步第二百四十七章 大元都城第一百五十八章 沒有逼迫哪有進步第二百六十一章 生命獻祭第二百四十九章 進入大元內庭第六百三十章 思想理念第三百一十一章 有定海神針就好了第六百六十六章 真龍天子第七百七十八章 演戲第二百三十八章 以身鎮幽泉第一百三十六章 一劍西來第一百五十九章 拍賣會第六百七十一章 各家家主上仙島第一百三十五章 法會第六百二十五章 拒絕太陰星君第三百二十八章 太上和禹第二百一十六章 大宋,大元,陰世皇朝第四百九十六章 三尸也能證混元?第四百三十五章 被抓第七十一章 流放第七百六十章 魔道修行者第七百四十三章 後天轉先天第七百一十五章 天帝法相第七百一十章 突破便是巔峰第三百九十六章 點燃佛燈第三百四十六章 十二金仙第二百六十一章 生命獻祭第三百四十八章 豬小戒第三百四十九章 小香豬第六百三十一章 轉世降臨第一百九十章 災難世界第四百六十七章 帝辛的拳第四百五十八章 大商孔將軍第三百五十一章 普照寺第三百九十八章 怪物王鴻軒第二百二十四章 韓冰成了屁第三百五十六章 妙善第二百三十六章 非物質攻擊第四百七十九章 封神榜第四百六十八章 帝辛斬大羅第七百零一章 追殺蛟龍第六百二十六章 同心協力第四百一十七章 眼神交流第六百八十九章 負面念頭煉精神第三百四十章 無知第三百四十九章 孔宣的道第五百八十八章 心猿第一百八十五章 呂岩查“黑手”第三百九十二章 仙器乃外物第三百六十一章 同爲修行,目的不同第六百三十一章 轉世降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