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章 講述

“……教,教授,它們真的全都死了?”

雙眼離開了顯微鏡之後,四十歲的黃種男人驚訝的瞪圓了雙眼,在圓圓的鏡片下頻繁的閃爍着光芒。

“是的,全都死了!”

用力搓着自己的雙手,科赫興奮的說道。

把約翰和埃爾利希拉到自己居住的小別墅之後,科赫就迫不及待的和對方討論了起來,然後又迫不及待的開始了實驗——消滅霍亂弧菌的實驗!最簡單的方法自然就是加熱,按照約翰的提示,他們對含有霍亂弧菌的污水進行了燒煮,果然加熱55度10分鐘之後,霍亂弧菌就可以死亡,而煮沸後則立刻被殺死了!

“約翰,這……這也太簡單了!”

目光立刻向一旁的年輕人看過去,科赫興奮的說道。

“呵呵,消滅霍亂弧菌本來就不復雜。”

隨意的回答了一句,約翰的目光卻始終都停留在那個中年黃種人身上——那可是北里柴三郎啊!科赫最出色的三名學生之一吶!日本細菌學的開山鼻祖喲!

對於瞭解醫學史的人來說,巴斯德、科赫和李斯特等人無疑是這個時代最爲耀眼的名字,其中巴斯德的貢獻無疑是最大的,而科赫憑藉在微生物學、細菌學、醫學等多個領域的卓越貢獻,被人們稱爲“細菌學之父”,“桿菌之父”、“瘟疫的剋星”等等,同樣也是聲威赫赫,幾乎可以與巴斯德相提並論!但是有一點巴斯德卻比不過科赫,那就是在培養學生上面,科赫門下三位大牛級人物的光芒實在是太耀眼了——貝林是第一位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的得主,埃爾利希比他晚了幾年獲獎,北里柴三郎則是回到日本,最終也功成名就!

然並卵,這是一個充滿了悲劇色彩的日本科學家……

在原本的醫學史上,北里和貝林兩人一同進行血清免疫的研究。中間歷盡了千辛萬苦,然而到1892年的時候,他們研製出的白喉抗毒素血清卻沒有效果。北里柴三郎回國了,貝林則是找到了老師科赫。科赫又把他介紹給了原本應該歸入門下的埃爾利希!因爲同時代還有巴斯德研究所的諾克斯進行同樣的研究,而德法的矛盾已經無法調節,所以在國家大義的號召下,埃爾利希無奈的出手,終於研究出血清抗毒素含量的定量分析方法。率先提出最小致死量的概念——貝林不懂得如何掌握抗毒素血清的劑量,少了沒用,多了有害。

經過艱苦卓絕的努力,最終白喉抗毒素血清成功了。

貝林開始在1894年批量生產抗毒素血清,成爲了大富翁,並且堅決拒絕分給科赫研究所一部分利潤,最後和自己的老師分道揚鑣。至於說埃爾利希,最後也放棄了自己的專利,重新把自己的注意力放在了研究上面……

咦?怎麼扯到貝林身上去了?

咳!咳咳!讓我們回到北里柴三郎身上。

用未來的話說,北里的一生。可謂是無奈的一生,悲劇的一生,爲他人做嫁衣的一生!1884年他發現了霍亂桿菌,但是比科赫晚了一年(當然到了許多年後,這個榮譽歸入了帕西尼名下);和貝林一起提出了抗毒素血清的概念,但是在真正成功之前回到了日本;1894年世界性的第三次鼠疫大爆發,北里柴三郎到香港進行實地調查,率先發現了淋巴腺鼠疫細菌,並於6月與瑞士細菌學家耶爾遜分別分離出鼠疫桿菌,但是由於對細菌的描述有誤。未被國際所承認,而耶爾遜則有幸成爲該細菌的發現者,故腺鼠疫桿菌被命名爲“鼠疫耶爾遜氏菌”;隨後他指導日本細菌學家志賀潔,人家從痢疾病人的糞便中分離出了痢疾桿菌。最後被命名爲志賀氏菌……

“這傢伙,妥妥就是反面典型啊!”

從北里柴三郎臉上收回目光之後,約翰忍不住暗暗的感嘆道。

不過對於很快就要回國的這個日本人,約翰本身也沒有什麼好感,只是略略有些感嘆而已。事實上,北里就是這個時代最典型的日本人之一。在歐洲的時候,他擡頭看人,一輩子對科赫畢恭畢敬,但是回到了東方之後,他卻低頭看人,尤其是對待中國人更是盛氣凌人。比如說二十年後中國的第一次國際學術會議,北里就專橫至極,想要逼迫中國人讓位,讓他來主導,幸好西方的科學家和學者不吃他那一套,最終11個國家的參會學者選舉伍連德爲大會主席……

對於北里柴三郎的學術成就,約翰還是很尊重的,但是對於人品嘛……就像他對貝林的看法一樣,約翰從心眼兒裡不是很看得上。

“其實除了加熱之外,還有很多方式可以殺死霍亂弧菌!”

晃了晃腦袋,約翰讓自己從歷史的回憶中抽身出來,開始解釋道:“它們對乾燥、酸以及一般消毒劑均甚敏感,在胃酸裡存活的時間也不久……對了,如果在水中加氯的話也可以很快殺死它們!但是在正常的環境下,它們生存的時間就比較久了……”

一連串的結論,讓科赫和北里柴三郎兩人聽得一愣一愣的。

其實這一點也不是很奇怪,這個時代的技術水平實在是太落後了,哪怕科赫這樣的頂尖科學家們,也不可能擁有後世任何一個學校微生物教研室的條件。對於他們來說,培養、提純細菌是非常困難的事情,成本也極爲高昂,哪有那麼多資源去做實驗?所以未來聽起來簡單無比的理論,在這個時代可是相當“高端“的!

在這個時代待的時間久了,約翰當然也明白這一點。

所以對於霍亂病人的臨牀症狀等方面,約翰都簡單的略說,畢竟這個時代的醫師們見的多了自然很清楚,只是缺乏系統性的歸納而已,但是對於霍亂弧菌的特性以及預防和治療手段等等,那就必須要詳細來說了。

所以在講完了霍亂弧菌的特性之後,約翰接着說道:“根據我們的研究和相關傳染病理論,霍亂弧菌的患者和帶菌者是傳染源,他們的糞便或者排泄物污染了水源和食物後,可引起霍亂爆發流行。當然,霍亂弧菌污染了魚、蝦等水產品,包括與病人們日常生活接觸……哦,對了,蒼蠅也可以傳播霍亂弧菌,這一點想必就很好理解了吧?所以說想要控制霍亂的傳染,首先就是要控制傳染源,一旦發現有病人就必須嚴格隔離;其次就是切斷傳播途徑,比如說要給水源消毒,要認真處理病人的排泄物,要殺滅蒼蠅,當然最重要的是一定要告知人們,生水必須要燒開了才能喝,食物也必須充分加熱以後才能入口……”(。)

第三十五章第5章 確定第42章 因地制宜第二十章第24章 它不叫阿司匹林第8章 幫幫我!第69章 真正的醫院第18章 開始第20章 壓痛第16章 合約第12章 具備第12章 衝突第41章 內容第37章 加蓋一層第33章 這正是我想要的第3章 同意第四十章第1章 成了第25章 電話第24章 護士學校第四十五章第8章 共識第15章 青黴素與磺胺第24章 戰爭第18章 想做的,能做的第14章 焚燒第43章 分級第17章 政治第21章 另一種新藥第28章 另一個想法第46章 翻臉第16章 辛亥革命第6章 拖拉機第31章 合作第26章 那就是挑釁!第14章 19世紀的培訓班第24章 三大難題第19章 海軍部第十五章第二十一章第25章 新模式第47章 兩位大佬第22章 X射線第22章 資助第54章 建一所醫學院?第16章 醫學院第2章 1894第3章 自行車第36章 準備第39章 vitamin第1章 留學歐洲第74章 依據第10章 解聘第八章第25章 浪潮第30章 最珍貴的禮物第21章 攤牌第24章 刺激徵第38章 莫名的邀請第50章 大方第10章 X線第43章 莫大的榮幸第10章 X線第6章 怪物第29章 講座第38章 亨利?福特第18章 上帝的禮物第5章 幫助第9章 倫琴第21章 做手術吧!第五十三章第四十六章第4章 埃爾利希第9章 佈局第26章 不可思議第2章 新俱樂部第6章 製成第3章 準備第36章 新柏林大學第1章 1891第6章 李斯特第12章 干涉第17章 會長第五十二章第21章 翻臉第24章 醫師協會第24章 劃時代的發現第27章 安娜·:布里斯特第14章 必須給第25章 夠分量的邀請第58章 拒絕和邀請第30章 規範化第四十三章第3章 漢堡的壞消息第43章 規矩第十四章第45章 規矩第4章 剖宮產第31章 商人第42章 因地制宜
第三十五章第5章 確定第42章 因地制宜第二十章第24章 它不叫阿司匹林第8章 幫幫我!第69章 真正的醫院第18章 開始第20章 壓痛第16章 合約第12章 具備第12章 衝突第41章 內容第37章 加蓋一層第33章 這正是我想要的第3章 同意第四十章第1章 成了第25章 電話第24章 護士學校第四十五章第8章 共識第15章 青黴素與磺胺第24章 戰爭第18章 想做的,能做的第14章 焚燒第43章 分級第17章 政治第21章 另一種新藥第28章 另一個想法第46章 翻臉第16章 辛亥革命第6章 拖拉機第31章 合作第26章 那就是挑釁!第14章 19世紀的培訓班第24章 三大難題第19章 海軍部第十五章第二十一章第25章 新模式第47章 兩位大佬第22章 X射線第22章 資助第54章 建一所醫學院?第16章 醫學院第2章 1894第3章 自行車第36章 準備第39章 vitamin第1章 留學歐洲第74章 依據第10章 解聘第八章第25章 浪潮第30章 最珍貴的禮物第21章 攤牌第24章 刺激徵第38章 莫名的邀請第50章 大方第10章 X線第43章 莫大的榮幸第10章 X線第6章 怪物第29章 講座第38章 亨利?福特第18章 上帝的禮物第5章 幫助第9章 倫琴第21章 做手術吧!第五十三章第四十六章第4章 埃爾利希第9章 佈局第26章 不可思議第2章 新俱樂部第6章 製成第3章 準備第36章 新柏林大學第1章 1891第6章 李斯特第12章 干涉第17章 會長第五十二章第21章 翻臉第24章 醫師協會第24章 劃時代的發現第27章 安娜·:布里斯特第14章 必須給第25章 夠分量的邀請第58章 拒絕和邀請第30章 規範化第四十三章第3章 漢堡的壞消息第43章 規矩第十四章第45章 規矩第4章 剖宮產第31章 商人第42章 因地制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