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七十三章 枯楊縣的改變

到開飯的時候,二丫、大伯孃、二嬸忙着先把孩子們照顧好,再準備吃飯。

安子媳婦雖然也跟着一起幫忙,但是她內心還是覺得這事根本不用她們親力親爲,直到晚上睡覺的時候,安子跟她解釋:“你別總覺得二嫂愚拙,其實你自己帶着兩個兒子也應當知道孩子稍有疏忽就會生病,這又是在路上,孩子不得有半點閃失。還有,二嫂從接手這些孩子起,就一直是她把關照顧着,孩子什麼情況她心裡有數,一旦孩子哪裡不舒服她也能及時發現。如果放手給不熟悉的人,沒能及時發現孩子不對勁的狀況,那且不是釀成大禍?”

安子媳婦辯解道:“我不是說二嫂愚拙,就是從這件事上感覺她處理事情不懂得變通,爲什麼還能在短短時間裡就掙了那麼大一份家業!”

安子“嗤”的笑出來,“二嫂不懂得變通?那你可是大錯特錯了。二嫂做事是在穩妥當中求得最大的變通,那不是一般人能夠做到的。這些孩子,只是因爲還沒有到家,二嫂纔不得不親自照管。到了家裡,家裡全部是照顧孩子的熟手,二嫂將記錄孩子日常生活情況的冊子移交給她們,她就不會再插手孩子的任何事情。這只是暫時的!....”

安子說着話,突然又轉過話頭:“對了!明天一早二嫂就要出門去查看在州府近郊枯楊縣置辦的那塊農田,只怕要到晚上才能回來,你幫着照看一下孩子,免得大伯孃和我娘忙不過來。”

安子媳婦聽了這話,又噘着嘴想要說:你看!不買奴婢照顧孩子。這問題就出來了吧?想想又忍了下來,免得相公說她太較真,顯得刻薄。

不過她倒是聽着枯楊縣很熟悉:“哎呀!枯楊縣不是你以前任職的地方嗎?我怎麼不知道二嫂家在那有塊農田?”

“那是二嫂說不能讓人知道那地的東家跟我有親屬關係,免得被有心人做文章,所以誰也沒說。這北邊的幾個火鍋店、燒烤店、還有市場賣水產、反季節菜什麼的,大多都是從這兒送過去的。這塊田這幾年也掙得不少呢!你陪嫁的那塊田能掙那麼多,也是多虧了二嫂派過來的主管。幫着一起種植一起出售。要是依靠你家那個什麼莊頭。只怕你一年的收入還不夠買胭脂、首飾用的。”

安子媳婦驚訝的小聲叫起來:“呀!那個劉主管原來是二嫂家的人那?!他一直幫我那塊田一起種一起收一起賣,我還以爲人家是想要巴結你,所以一直都沒有想過問一聲。你今天要不說出來。我只怕一直矇在鼓裡。這麼說來,我這又欠着二嫂好大的人情呢!”

“都是一家人說什麼人情的話!大哥大嫂幫着我們在楊泉開荒那麼多地,要是跟外人一樣按人情算,你可還不起!”

安子媳婦這可沒話說。那些地足有兩萬多畝,除了裡面包括的礦山由大哥和二哥家開採。雖然她家只得地裡的出產。那他們一年也能淨得一萬多兩的銀錢,而且他們夫妻倆和來子夫妻倆都是什神不煩,坐在家裡拿銀子。

她孃家的幾個姐妹羨慕的恨不能跟自己掉個個兒,每次回孃家聚到一起了。都要說幾句酸話被孃親呵斥了才消停。

在她所知道的範圍裡,是真沒有聽說過還有哪家弟兄像王家這樣親密無間的。一娘所生的親兄弟都沒有,更不用說這樣隔着爹孃的堂弟兄了。

第二天很早二丫就騎上馬。獨自一人去了近郊的那塊田。這塊田是當初爲了幫助安子搞政績以及供應豫州府新開的火鍋店而置辦的,還特意把最會侍弄農田的劉大海給調了過來。由於這邊更需要泥鰍、黃鱔這類水產。二丫便把這塊田全部改成養殖水產和種稻子的套養田。只是這邊的田地都是平原,沒有大江小河這些,只有遠遠的一條大河由西向東而去。而他們的水利也就是挖了幾口又淺又小的水塘,水塘連接着的是通向大河的深水溝,這水溝也是人工挖掘的。

他們本地人都是種植一年兩熟的作物,一季冬小麥一季中稻,小麥作爲旱糧,不怎麼需要水,只靠着老天三不五時下一場雨就完全夠用。等到需要種植中稻時,正好趕上雨水多的季節,所以這樣的水利對於當地人來說是完全得用。只是對於要做套秧田的二丫來說,這樣的水利幾乎沒有用處。她也是因爲劉大海種了一年,怎麼也沒有辦法弄成全年的水田,向她求救,她纔跟着小虎騎馬快跑的過來,給這兒田地進行了水利改造。

在這裡興修水利卻要比劉家嶺一組高於河道的旱地修水利簡單的多。只要從高到低修水庫,每一口三十畝以上的水庫保證兩百畝田地在冬春兩季不幹水就行。

這個枯楊縣別看就在豫州府近郊,可是人家也是個窮地方。因爲他們一年只能種兩季,除去農業稅還有其他雜七雜八的賦稅,他們自家能夠留下來的根本不夠一年嚼食。有門路的就在州府打零工掙點外快,沒有門路的都候在家裡省吃儉用乾耗着。

二丫家要在這邊找人挖水庫,因爲工程比較大,他們原本擔心要找那麼多的人會很難,誰知他們的信息一發出去,幾十裡外的地方都有人跑來要活幹。

二丫原計劃用兩到三年的時間,把所有水庫挖成功,沒想到一個一冬一春就挖好。首先是因爲過來幹活的人多,其次是這時候的百姓都實在,幹活都很賣力。當然磨洋工的也有,不過,二丫會安排,都是四個人一組,每天劃好固定的兩塊地,當天挖完一塊地就照原定的工錢每天三十文(不包吃喝)給付,要是能夠挖完兩塊地就給雙倍的工錢六十文(另外每人分半斤肉回去補補身體)。誰想磨洋工的話,首先的想想組裡其他人能不能饒過他。

短工們是卯足了勁幹活,有的恨不能二丫多劃一塊地給他們好讓他們再多掙一點。但是二丫知道人的體力就在那兒,一旦超負荷幹活幹過了頭。可是很傷壽命的。她還沒有那個把人命不當命的狠毒之心,所以就將每組要挖的地塊都固定在兩塊,誰想多挖都不行!

水庫早一年挖成,二丫就能早一年掙錢,而她一年的收入可不是小數。所以對於這裡那些過來幹活的短工們二丫也是心存感激,就想辦法讓他們的地儘可能的多產多收。

因爲不可能家家都跟着養泥鰍、黃鱔,所以只能想別的招。先是收割中稻之後的旱地進行套種。其次是中稻田養鴨子。再次是種植反季節蔬菜、再再次就是種植西瓜等貴重值錢的副業,最後就是各家的淺水塘利用起來,養蓮藕、養各種魚。

一開始的時候。他們是不敢相信二丫的,二丫怎麼勸說他們都不敢照着做。二丫實在沒有辦法,只好給了兩家一年的正常收入之後,再拿他們兩家的田地、池塘做示範。直到成功的第二年纔有人家陸陸續續的跟風,終於把二丫給與他們的一些增產方法切實的實行開。

不過四五年的時間。二丫再一次來到這兒,看到的景象已經大不相同。也許中原古老民族骨子裡都是把住放在第一位,這地方的百姓跟王家都是一個性子。吃的怎麼樣,二丫看不見。但是這房子幾乎是家家都變了樣。原來低矮、破舊快要倒塌的泥巴牆、稻草麥秸頂的房子,大多都不見了蹤影,取而代之的是磚牆瓦頂、還有高高的院牆、寬敞的門樓的新磚房。

在莊子裡的空地裡玩耍的孩子們也變了樣兒。以前那衣服上扒滿了補丁、補丁上掛着布片兒的破衣爛衫已經不再。入眼的孩子們衣着上雖然不是新衣新鞋,不過個個都穿的工工整整。男孩子穿着自是男裝,女孩子穿着的自是合時令的正常衣裝。

第一次過來的那一段時間,二丫經常看到男孩子穿着改小了的母親衣服,女孩子秋天、冬天、春天穿的都是那一件不知道補了多少回的爛棉襖。一個個臉上灰蒼蒼、頭上亂糟糟、兩眼無神、面貌無光、反應遲鈍,沒有一個孩子應有的活潑和快樂。二丫知道這是嚴重缺少營養、長期飢餓下的後遺症!她當時也沒有什麼好招,好在她家需要人挖水庫,這裡家家都有勞動力,一冬一春掙得工錢和獎勵的半斤肉夠他們家吃好喝好一年。再加上後來家家學着套種、養殖副業,日子越過越好,這些孩子也漸漸的養好了。這會兒個個臉上都充滿喜樂的你追我趕的奔跑,曾經的困苦在他們身上已經找不到痕跡。

“快看!那兒有個騎大馬的。”有個孩子遠遠的看到騎馬經過的二丫,指着對小玩伴們叫嚷起來。

雖然他們家家現在過得好起來,但是大馬對於他們來說依舊是個不可奢望的奢侈品。孩子們又很少有機會進縣城見世面,故而還有很多孩子還不認識大馬。他們相互之間讚歎着:“哦!原來那個就是大馬啊!好高哦!”

“哼!我看還沒有我家的牛大呢!有什麼好的!”

“哎呀!你知道什麼啊!我爹說大馬可值錢了!一匹馬能換十幾頭牛。”

“哼!我家有可多錢,趕明兒就讓我爹買一匹大馬來家。”

旁邊有個孩子忍不住低聲跟同伴說道:“狗耙子最會吹牛,上次他還說他娘在縣城給他買了好多好多的糖果,帶着我們去他家看,結果什麼也沒有。他還把他家裝糖的糖罐子打破了,被他娘抓住打的好慘呢!”

“就是,現在又來吹牛了!”

有個十來歲的孩子,也在羨慕的看着大馬,看到騎在馬上的女人,突然眯眯眼,大聲的叫道:“我認識那個騎馬的嬸嬸,是那個有很多錢的東家娘子。快!快去跟家裡人說,那個有錢的東家娘子來了!”

“哎!”孩子們一鬨而散的往家裡跑去。(未完待續)

ps:嗨!一次跟不上就次次都跟不上,真是着急死人!

第二百三十四章 母女交心第五百五十章 孔六老爺的擔憂第三百五十三章 想子和大宏的出路第三百四十九章 皇上也會惱第四百三十六章第七十章 行走商路第七章 新娘進門第四百三十八章 到家第二百六十六章 天終於冷了第三百五十六章 全家出動上京城第三百七十章 離京第四百四十章 蔡家唐家第一百五十章 比劃第一百一十三章 安排第八十八章 狼與人的爭戰第十章 進山前第二十八章 賣虎第五十八章 家事大彙集第三百八十七章 張氏發威第三百章 發現紅燈籠椒第二百六十五章 紅眼病第二百零七章 新機子有進展第一百一十三章 安排第五百五十五章 得賜封第三百九十八章 水利難第三百四十六章 受苦的孩子第三百二十三章 開發稻田養泥鰍第一百二十四章 閒談異地風俗第四百五十五章 丁如蘭的好日子第二百九十章 上縣城接小龍第一百零一章 大伯孃探望第一百三十九章 託付第二百四十八章 再遇趙頭領第三百六十四章 京城乞兒第二百八十二章 不同的人家不同的事第五百四十章 堂姐妹第三百一十五章 吃驚第三百零二章 羅鳳兒的決定第二百七十五章 張雲鳳的困境第三百三十四章 二丫犯難第五百四十七章 贖人第二百二十五章 煉爐回來第三百六十四章 京城乞兒第五百零三章 場外第四百三十七章 回家第四百五十八章 越老越賴的爺爺第五百四十九章 進山村第六十五章 夏茶第二十六章 路遇劫徒第四百四十四章 王家商隊第三十八章 年前第三百一十章 新作坊第一百一十六章 獅子雜耍第十七章 第二次進山第二百六十五章 紅眼病第一百九十四章 毛巾機子第四百六十三章 西部第二百八十九章 小虎的安排第三百四十七章 終於來了第一百五十五章 歸第一百九十章 小鋪子開業第六十二章 孃家爺爺第四十章 新年之夜第四百九十一章 水庫水渠要利用第五百一十九章 李老太太說陪讀第五百二十七章 鄉民們的熱情第四百五十五章 丁如蘭的好日子第三百二十九章 還要請長工第三百六十五章 密報第二百八十七章 贅婿難做第五百零一章 大花的親事第四百零一章 糟心事第三百六十八章 高中第五百三十九章 蔣靈珠準備回孃家第一百一十四章 請大舅第三百二十章 又到新年第四百七十八章 到達第四百零八章 京城瑣事第二十六章 路遇劫徒第四百七十九章 參觀第一百四十五章 獲救的士兵們第四百零九章 初談榨樹林的計劃第一百零五章 玉米難題第一百一十八章 二丫對於的北地計劃第四百零二章 人跟利走第一百一十六章 又見忙碌第二十五章 縣城賣鳥第二百四十六章 糧食之困第四十六章 牛黃賣出去了第二百二十九章 石泥事端第三章 和離第四百二十九章 聘禮惹的禍第一百六十三章 參觀訓練基地第四百二十二章 傷人第一百八十二章 忙碌第四百四十章 蔡家唐家第四百七十八章 到達第一百三十七章 好消息第十八章 飯桌上第五百四十六章 丁嫂子尋兒媳
第二百三十四章 母女交心第五百五十章 孔六老爺的擔憂第三百五十三章 想子和大宏的出路第三百四十九章 皇上也會惱第四百三十六章第七十章 行走商路第七章 新娘進門第四百三十八章 到家第二百六十六章 天終於冷了第三百五十六章 全家出動上京城第三百七十章 離京第四百四十章 蔡家唐家第一百五十章 比劃第一百一十三章 安排第八十八章 狼與人的爭戰第十章 進山前第二十八章 賣虎第五十八章 家事大彙集第三百八十七章 張氏發威第三百章 發現紅燈籠椒第二百六十五章 紅眼病第二百零七章 新機子有進展第一百一十三章 安排第五百五十五章 得賜封第三百九十八章 水利難第三百四十六章 受苦的孩子第三百二十三章 開發稻田養泥鰍第一百二十四章 閒談異地風俗第四百五十五章 丁如蘭的好日子第二百九十章 上縣城接小龍第一百零一章 大伯孃探望第一百三十九章 託付第二百四十八章 再遇趙頭領第三百六十四章 京城乞兒第二百八十二章 不同的人家不同的事第五百四十章 堂姐妹第三百一十五章 吃驚第三百零二章 羅鳳兒的決定第二百七十五章 張雲鳳的困境第三百三十四章 二丫犯難第五百四十七章 贖人第二百二十五章 煉爐回來第三百六十四章 京城乞兒第五百零三章 場外第四百三十七章 回家第四百五十八章 越老越賴的爺爺第五百四十九章 進山村第六十五章 夏茶第二十六章 路遇劫徒第四百四十四章 王家商隊第三十八章 年前第三百一十章 新作坊第一百一十六章 獅子雜耍第十七章 第二次進山第二百六十五章 紅眼病第一百九十四章 毛巾機子第四百六十三章 西部第二百八十九章 小虎的安排第三百四十七章 終於來了第一百五十五章 歸第一百九十章 小鋪子開業第六十二章 孃家爺爺第四十章 新年之夜第四百九十一章 水庫水渠要利用第五百一十九章 李老太太說陪讀第五百二十七章 鄉民們的熱情第四百五十五章 丁如蘭的好日子第三百二十九章 還要請長工第三百六十五章 密報第二百八十七章 贅婿難做第五百零一章 大花的親事第四百零一章 糟心事第三百六十八章 高中第五百三十九章 蔣靈珠準備回孃家第一百一十四章 請大舅第三百二十章 又到新年第四百七十八章 到達第四百零八章 京城瑣事第二十六章 路遇劫徒第四百七十九章 參觀第一百四十五章 獲救的士兵們第四百零九章 初談榨樹林的計劃第一百零五章 玉米難題第一百一十八章 二丫對於的北地計劃第四百零二章 人跟利走第一百一十六章 又見忙碌第二十五章 縣城賣鳥第二百四十六章 糧食之困第四十六章 牛黃賣出去了第二百二十九章 石泥事端第三章 和離第四百二十九章 聘禮惹的禍第一百六十三章 參觀訓練基地第四百二十二章 傷人第一百八十二章 忙碌第四百四十章 蔡家唐家第四百七十八章 到達第一百三十七章 好消息第十八章 飯桌上第五百四十六章 丁嫂子尋兒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