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二十二章 孩子的新年

每年都會因爲照顧老人愛看戲,特地請戲班子過來唱一天的大戲。今年這戲臺子依舊是搭在市場這裡,戲班子吃年飯的地方沒有與大家在一起,而是放在戲臺上。這是戲班的班主自己要求的,史景軒自是安排人照他們自己的意思給辦上。

年年請的戲班都是這一個,往年他們也是跟着大家在一起吃年飯,但是這班主每次看到那些靈動的孩子,都會忍不住心裡的渴望,想要帶回幾個做戲班裡的接班苗子。不過,他也很清楚這王家不是他能夠得罪的人家,便告誡自己遠遠地避開,免得一時鬼迷心竅做了糊塗事,招惹了惹不起的禍事。因此,他今年主動要求在戲臺上吃年飯,遠遠地避開學堂裡的那些孩子們。

這戲班的人一大早的就到了這兒,一人吃了一大碗熱乎乎的雞肉鮮湯麪之後,就敲鑼打鼓,召集了一些看客,開始在搭好的臺子唱戲。快到王家年飯開席的時候,他們就暫停。

不知道是預先就預備好了的還是現買的,他們這炮仗、對聯、紅燈籠都一應俱全,年味兒絲毫不遜於別家。因爲照顧到他們離着廚房遠,又特別給他們準備了一個火爐,隨他們自己想吃熱的就熱熱,想吃涼的就涼着吃。

吃過年飯後的慶豐收,已經不再拘泥於瓜果蔬菜動物的肢體表演,現在有了話筒,他們在誇張的動作當中又增加了許多俏皮有趣的生動語言,使得這慶豐收的幾個節目就更加的有骨有肉。又因爲有了喇叭的緣故,大家都能聽得清清楚楚,場下不時爆發的狂笑聲,就能明白大家是真的都聽清楚了也懂了其中的意思。

歡度新年的樂器表演。也因爲有了話筒幫忙傳遞聲音而更有了聽頭,後面的人不再是隱隱約約的只聽了個蹦蹦嚓嚓的聲音。

外面看戲的老人們就更加滿意了,以前說看戲那是真的在看戲,上面唱什麼只有前面的幾排才能聽得清,後面的只能聽到咿咿呀呀的聲音,然後就是震耳欲聾的鑼鼓聲。現在可是不一樣了,不但能看也能聽。尤其是坐在喇叭邊上的人能夠聽得更清楚。這戲看的就更有味道了。

戲班的班主自是能夠看到這話筒和喇叭的好處,很想弄一套回去,這樣以後再有人請下鄉唱戲就不用因爲戲臺子在曠野太空。聲音攏不住,後面的人聽不見而苦惱了。可惜他問了好幾個學堂裡的人,都表示不知道找誰才能弄到這玩意,也就只有望洋興嘆。

在鎮上吃完餃子回去的阿靜母子仨。在車裡一致要求:“爹!以後我都要在這兒過年!”

“老爺!明年我們還回來過年吧!”

“爹、爹,我還要跟哥哥姐姐玩!”

小龍摟着在他懷裡掙扎的文錦。沒好氣的回道:“行!那我辭官不做了,就帶着你們在家玩!”

文錦還不懂得爹話裡的意思,還在鬧着不回去,阿靜訕訕地賠笑。“老爺生什麼氣嘛!不就是說說而已,您要回不來,誰還能逼着您不成?!”

文仲卻跟他孃的想法不同。他已經六、七歲了,開始有自己的主見。“爹!我想留在這兒跟姚尚坤他們一起上學。”

小龍雖然知道哥哥嫂嫂教育孩子自有一套,文仲留在這兒不用擔心什麼,但是他認爲這不合適。哥哥嫂子帶大了自己,難道還要幫着自己帶孩子不成,這不行!

“不行!”

文仲雖然平常會跟他爹打鬧似乎不怕他爹,但是真要他爹冷着臉說什麼,他還是不敢違背的。因此噘着嘴不高興,卻也不敢強求。

回到家裡,二丫和小虎也知道了文仲的意思,小虎的意思是文仲可以放在家裡。不過,二丫隨小龍的意思,小龍要留她就接收着,小龍不留她就不會主動說要留下文仲。

第二天一大早天剛擦擦亮,莊子裡的孩子就跑過來邀請文仲、向坤、珍珍去人家拜年,早起的文錦也吵鬧着要跟着。二丫只好給他們一人準備了一個布袋子挎包,讓他們揹着去家家拜年去。沒有多大會兒,文仲幾個就揹着滿滿一包的花生、瓜子、奶糖、糕點回來卸貨。幾個孩子並不是有多嘴饞這些,只是收穫的喜悅叫他們開心。

“大娘娘!您看,我跑了三家就滿滿一包,他們跑了好些家都沒有我的多。”文仲說着又拿出紅包給阿靜看:“娘!看,紅包!”

文錦也學着哥哥的樣子,把自己的紅包拿給孃親看,小手舉了一會兒就舉不動了,着急的跟還在捏着文仲的紅包暗暗猜測是什麼的孃親喊着:“娘!看紅包!”

阿靜接過文錦手裡的紅包,沉甸甸的比文仲的還要沉,便問旁邊幫着倆孩子歸攏花生、瓜子、糖果的嫂子:“嫂子!怎麼新年還要給紅包的啊?那那些孩子過來給我拜年我都沒給,這可怎麼好?”

二丫一邊忙着孩子們的吃食,一邊笑着回道:“你不用給,這紅包都是爺奶級的老人,逗孫子、重孫子玩的。通常都是很小的孩子給他們拜年,他們讓孩子磕頭,磕了頭就給紅包。你問這哥倆是不是?”

“文仲,這紅包可是大爺爺給你們的?磕頭了沒?”

文仲點着頭,一邊扒拉着紅包一邊說着:“這個是特別老特別老特別老的爺爺給的、這個是特別特別老的爺爺給的、這個是特別老的爺爺給的。”

二丫和阿靜都聽得一頭霧水,不知道這孩子究竟說的是誰。倒是跟着他們一起來的大孩子給說清楚了:“太尊爺爺給了他和文錦一個紅包、大太爺爺給了他們一個紅包、二太爺爺也給了他們一個紅包。都是用的銀錠子包的,太尊爺爺讓他們磕頭了,大太爺爺和二太爺爺沒要他們磕頭。”

太爺爺和大爺爺、二爺爺要給文仲文錦紅包是應當的,這個莊子裡就他們最大。孩子們又揹着空布袋子跑出去拜年,阿靜在家開始準備紅包:“嫂子!我還是準備幾個紅包吧!我看莊子裡有好幾個奶孩子,要是他們也過來了,我總是要表示一下的吧!”

也對!等到大家都吃過早飯,就該是女人們出門拜年了,還真是要準備幾個。二丫想到自己也是奶奶級別了,不備幾個紅包還真說不過去,便把昨天給幼兒園孩子壓歲錢剩下的紅包全部拿了出來,跟弟妹一人分了十幾個。

“這麼多夠用了,並不是所有孩子都要給的,你別再弄了!要是實在不夠用,還可以用我的,我的絕對用不完。”

二丫看阿靜還想再包幾個紅包就出口勸說,阿靜想想嫂子說的也對,便作罷。

等到文仲和文錦再一次回來的時候,二丫和阿靜都有些驚着了。只見兩個孩子的脖子上各自套了一個用金子做的項圈,項圈的前面還鑲了一顆碩大綠寶石,一看就是價值昂貴的玩意。

二丫臉色一變,有點生硬的問文仲:“這項圈誰給的?”

阿靜也是惶惶的着急,問着一旁還在懵懂的文錦:“文錦!告訴娘,這個圈圈是誰給你的?”

文仲從來沒有見過大娘娘這麼嚴肅的時候,有點嚇傻了,半天都不知道回答大娘孃的問話。倒是文錦奶聲奶氣的回答他娘:“三爺爺給我和哥哥帶上的,他讓回來給爹收起來!”

二丫一聽文錦說三爺爺便立馬想到守成三叔,如果是他,都是自家人這就不是什麼大事了。不過,她終歸是不放心,囑咐阿靜跟乳母她們在家接待來拜年的孩子和客人,自己親自跑去三叔家求證。

“三叔!您怎麼給文仲、文錦那麼貴重的項圈。他兩都還是孩子,這不合適!”

王守成給出去東西就知道小虎兩口子必定要過來一趟的,因此見二丫急匆匆的跑來,也沒意外,呵呵笑着回道:“這一趟得你們的情,讓三叔掙了不少,給你們銀子什麼的你們也不會要。我跟你三嬸商量了好久,纔想出這麼個東西出來,文仲、文錦、文凡,一人一個。文凡今天沒過來就還沒拿出來,他倆的我就先給了。你也別跟我拉扯不要,等你家這船改造好了,我還想帶着子清去跑海外做生意,三叔求你們的地方多,不是白給的。”

三叔話說到這份上,二丫也沒有什麼可說的。再說這事跟小龍沒有任何關係,那就可收可不收。回去問過小龍自己的意思,看他怎麼決定。

小龍得知這事,仍舊是一概不收,自家人的東西也不會收,無論是出於什麼目的。他的原則性很強,任何一個口子都不願被打破。對於他這麼警惕而又斷然的做法,二丫當然是欣慰而又贊同的。三叔面對小龍這麼決絕的推辭,也沒有了那麼理直氣壯的說辭,只好把東西收了回去。

正月十五都還沒有過,小龍就要帶着阿靜和兩個孩子回京城。阿靜還好一些,待在這兒也舒服,回去也可以。兩個孩子就不行了,哭着鬧着不願走,藏在向坤他們的屋裡,插着門死活不出來。鬧得二丫心酸酸的,差點就忍不住想留下兩個孩子,但是她更清楚,有父有母在身邊纔是對孩子成長最好、最健康的。(未完待續。)

ps:稍後還有一章!

第一百三十五章 消除恩情重負第二百八十二章 不同的人家不同的事第二百七十二章 鎮上的房子第二百四十二章 收下當初的“小劫匪”第二百一十章 不願唸書的女孩們第五百三十八章 太上皇視察蘆葦蕩第二百四十一章 住房緊張第四百九十一章 水庫水渠要利用第一百四十六章 追求吃牛肉的生活第三百八十三章 正日子第五百一十二章 變化第五百三十章 棚戶居民的安排第七十二章 平安到家第四百四十六章 相聚第十五章 第二次起魚第五百四十九章 進山村第五百章 斷不了的血緣親第三百八十三章 正日子第五百零三章 場外第四百六十二章 大花離家第十三章 捕獵歸來第二百四十六章 糧食之困第三百二十二章 三十夜的各家第一百二十五章 施家姑嫂第二百六十九章 笑談男孩女孩第二百三十九章 聘用馮家父子第四百八十六章 哄騙小姑娘第四百二十六章 府裡瑣事第三百二十四章 話說“貼財神”第七十四章 新教室建成第四百三十五章 說事第四百一十四章 老家雪災第三百五十二章 準備送小龍去京城第十一章 捕獵第一百八十一章 小龍捱打第三百七十章 離京第四十一章 病牛下金蛋第四百五十二章 小龍比試第一百一十二章 突如其來的嘉獎第一百二十一章 送貨第四百四十章 蔡家唐家第三百五十五章 姥爺去世第十一章 捕獵第三百一十九章 大事來了第八章 還得清錢債,還不清人情債第一百八十七章 客串媒婆第二百七十六章 夫妻倆的報復第二百四十五章 晚宴第一百零七章 洪澇第四百零九章 初談榨樹林的計劃第四百七十二章 大定過第二百三十章 說書第六章 閒聊第一百零九章 親人找來第一百四十七章 劉家嶺的佃戶們又有一個小弟弟第一百六十章 順暢第四百一十七章 孔六太太的安排第五百二十八章 文越定親第一百零八章 救人第一百一十七章 爭持第二百八十九章 小虎的安排第一百八十章 聰明機智的祝金玲第一百一十四章 樂器第一百九十九章 荒地第四百二十五章 找到柞蠶師傅第一百二十一章 送貨第五百一十四章 停靠碼頭第四百七十六章 陳嫂子的酬勞第三十四章 王三叔歸來第一百三十七章 好消息第一百七十五章 童生 秀才第九十三章 落腳第一百六十九章 人手第三百九十六章 虧空第二百四十七章 尋得牧馬人第四百三十三章 有點小事第三百九十七章 再到曲家坳第二百四十一章 住房緊張第三十章 做冬衣第四百六十二章 大花離家第三百四十二章 沒能做到淡定的史館長第三百零三章 歸家第四百六十四章 曲家坳新居成第四百五十章 懷孕也趕趟第四百九十八章 女婿如兒第二百二十九章 石泥事端第一百六十二章 孩子的教育第五百三十二章 說漕運第三百八十章 劉家嶺新貌第四百一十五章 孔夫人弟媳急女兒親事第四百四十一章 心動第四百二十五章 找到柞蠶師傅第三百九十章 途中第四百八十二章 阿靜生子第三百九十四章 安頓第二百六十七章 幺蛋子冤枉第二十七章 山上撿便宜第四百七十八章 到達第三百四十二章 沒能做到淡定的史館長
第一百三十五章 消除恩情重負第二百八十二章 不同的人家不同的事第二百七十二章 鎮上的房子第二百四十二章 收下當初的“小劫匪”第二百一十章 不願唸書的女孩們第五百三十八章 太上皇視察蘆葦蕩第二百四十一章 住房緊張第四百九十一章 水庫水渠要利用第一百四十六章 追求吃牛肉的生活第三百八十三章 正日子第五百一十二章 變化第五百三十章 棚戶居民的安排第七十二章 平安到家第四百四十六章 相聚第十五章 第二次起魚第五百四十九章 進山村第五百章 斷不了的血緣親第三百八十三章 正日子第五百零三章 場外第四百六十二章 大花離家第十三章 捕獵歸來第二百四十六章 糧食之困第三百二十二章 三十夜的各家第一百二十五章 施家姑嫂第二百六十九章 笑談男孩女孩第二百三十九章 聘用馮家父子第四百八十六章 哄騙小姑娘第四百二十六章 府裡瑣事第三百二十四章 話說“貼財神”第七十四章 新教室建成第四百三十五章 說事第四百一十四章 老家雪災第三百五十二章 準備送小龍去京城第十一章 捕獵第一百八十一章 小龍捱打第三百七十章 離京第四十一章 病牛下金蛋第四百五十二章 小龍比試第一百一十二章 突如其來的嘉獎第一百二十一章 送貨第四百四十章 蔡家唐家第三百五十五章 姥爺去世第十一章 捕獵第三百一十九章 大事來了第八章 還得清錢債,還不清人情債第一百八十七章 客串媒婆第二百七十六章 夫妻倆的報復第二百四十五章 晚宴第一百零七章 洪澇第四百零九章 初談榨樹林的計劃第四百七十二章 大定過第二百三十章 說書第六章 閒聊第一百零九章 親人找來第一百四十七章 劉家嶺的佃戶們又有一個小弟弟第一百六十章 順暢第四百一十七章 孔六太太的安排第五百二十八章 文越定親第一百零八章 救人第一百一十七章 爭持第二百八十九章 小虎的安排第一百八十章 聰明機智的祝金玲第一百一十四章 樂器第一百九十九章 荒地第四百二十五章 找到柞蠶師傅第一百二十一章 送貨第五百一十四章 停靠碼頭第四百七十六章 陳嫂子的酬勞第三十四章 王三叔歸來第一百三十七章 好消息第一百七十五章 童生 秀才第九十三章 落腳第一百六十九章 人手第三百九十六章 虧空第二百四十七章 尋得牧馬人第四百三十三章 有點小事第三百九十七章 再到曲家坳第二百四十一章 住房緊張第三十章 做冬衣第四百六十二章 大花離家第三百四十二章 沒能做到淡定的史館長第三百零三章 歸家第四百六十四章 曲家坳新居成第四百五十章 懷孕也趕趟第四百九十八章 女婿如兒第二百二十九章 石泥事端第一百六十二章 孩子的教育第五百三十二章 說漕運第三百八十章 劉家嶺新貌第四百一十五章 孔夫人弟媳急女兒親事第四百四十一章 心動第四百二十五章 找到柞蠶師傅第三百九十章 途中第四百八十二章 阿靜生子第三百九十四章 安頓第二百六十七章 幺蛋子冤枉第二十七章 山上撿便宜第四百七十八章 到達第三百四十二章 沒能做到淡定的史館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