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九章:明道闡玄

李政聽到他這個問題,先是行了一禮,隨即淡然的說道:“其實小道我何德何能,敢去討論這些問題呢,只是這些年來觀看道藏,略微有些體會;因此我若是回答的好,那自然不是我有多麼高的境界,而是因爲師父的教導有方,以及道藏的功勞!如果我回答的不好,那自然是我自己的悟性,並不能夠說明是我師父,以及道經的問題!”這開場白之後,隨即又道,“小道我不敢誇口,因此籍着道祖所說的道理,來引答師叔的問話;其實這個世界正如大道一般,大道是無所不包,但是又無處不在的!故此大道自然也在花草樹木中,也在人與人之上,也在百姓以及國家的治理上;如果能夠遵循着大道而行,就必然能夠歸於大道,必然能夠天清地和!”

“哦?怎麼樣的遵循大道,又怎麼樣的歸於大道,先說說你對大道有何認識?”空塵道人端坐在蒲團之上,雙手相抱置於丹田處,安然閉着雙目。

顯然他想看看李政,對於道理是不是有正確的知見與認識,修煉多年的空塵道人心中清楚,修行必須要具足兩個條件:首先,必須深入瞭解大道的基本要理,以及對玄門中重要理論的深入瞭解;其後便是真修實幹,體證其中的道理之後,反過來幫助修行人深入理解大道的內涵。

如果在修道的路子上走偏了,比如只是一味的研究理論知識,而忽略了實際打坐等功夫,那麼所掌握的理論只是口頭上的功夫,一遇到困難之後很容易產生懷疑;若是隻是偏重打坐修煉,而荒廢不瞭解正確的道理,那麼到最後自己心裡生出了障礙,比如驕傲或者被人誇讚而翩翩然,這就是不明白道理而導致的。

李政自然知道無塵道人要看看自己,對於玄理以及體悟的正確還是錯誤,即又是朝他行了一禮道:“正如道祖所說,如果人們不遵循着大道,就必然會走向滅亡的道路;如果一個國家不遵循大道,必然會從這個世界上消失,一個社會如果沒有了大道,就必然會被風雨所傾覆!首先要說明的一點,就是大道必然有德,因爲道德是一體;有了大道便自然會有德,如果一個國家社會中沒有德的攝持,便不會歸於大道的方向!對於一個人類來說,首先要有德行,但是有德行未必就能歸於大道;如果有大道的人類,他們必然就有着德行,這是道祖親口所說的!”

“哦?道祖親口所說的?這個老道怎麼就不知道了,你是在胡謅誆人嗎?”那空塵道人依然閉着雙眼,說話的語氣變得嚴厲起來。

“首先就以德來說,德又分爲兩種,一種是上等德,一種是下等德;如果就個人來說的話,具有上等德行的人,可以成爲真正的有德,這種人纔可稱爲聖人;具有下等德行的人可以成爲無德,這種德行的人就好比世間的賢善之人,兩者之間的區別在於一個在道,一個正歸於道。”李政臉上平靜的說道。

“請你解釋一下,你所謂的在道,以及正歸於道的含義?他們之間又有什麼區別?你又爲什麼這麼說!”那空塵道人緩緩

舒了一口氣,隨即開口問道。

“我之前已經說過了,道德是一體不分的,但是就如同我這俗人一般;俗人都是沒有大道的,但是好的人因爲有道聖人的教化,而有了向道之心,也就是所謂的德行!得道的聖人因爲在道,所以他們的德是自然而發的,這便是上等的有德,這是真正的德;我等這樣的俗人卻不是這樣,因爲之前遠離於大道,幸虧遇到聖人教化的言語而受到啓發!受到啓發而嚮往道德的人,他們可以成爲賢善之人,知道通向大道必須要有德行;因此可以看出來,這所謂的德行是有意識的發出,時時刻刻觀察自己的心,這樣的人可以說是下等的德!下等的德是因爲沒有在道,但因爲行德向道的路上,可以說正在歸於道;正因爲賢善之人以曾經的無德,知道聖人的教化,所以才發心行德,從而不失掉德,知道德的重要性!”李政眼睛轉了一下說道。

“嗯,你說的也有些道理,繼續說下去。”空塵道人聳了聳自己的簡單,點着頭說道,臉上微微有了笑容。

“擁有上等德行的人,因爲是得道的聖人,所以自然無爲的德行顯現出來,並不會因爲自己的德行而感覺自己很好,相反他不會輕視一花一草;下等德行的人因爲沒有得道,但是卻受到教化的賢善之人,行德之時而認爲自己正在行德,這是有意識的行爲,是以心發出來的!上等有道之人的德行,因爲清靜自然,起功行乃是自然而生,並沒有刻意保持或者發出之心;有道德之人心中沒有敵人的念頭,仁人愛仁而沒有以爲自己發仁,也沒有被仁的念頭所束縛自己廣大的真心!”李政說到了這裡,清了清嗓子又道,“所以可以看出來,只有當人失去大道的時候,纔會需要可以保持德行,當德行都失掉的時候,才需要用仁義禮智信來攝心歸於道德!如果一個人到了連禮儀都沒有的時候,混亂的局面便會發生了,就如同現代人不友好的行爲,不理智的行爲,或者過激的行爲發生出來!只有認爲到這些的人,大道纔會漸漸從心中升起來,厚積薄發,居於實而棄於外表的做作;所以修道之人也是一般,在修煉的時候最重要是發心修持,並不是表面的工作敷衍,最後還要生出真心來!”

那空塵道人聽到這裡,猛的睜開眼睛,滿眼精光的臉上有些激動;但是一會兒便恢復了平靜,臉上又是無悲無喜地道:“你說的很好,修道之人就是修真正的大道,就是要修出自己的真心出來;這纔可謂是真正的修道之人,有德行的人便是如此,你的說理很妙,繼續說下去!”

“故此我從中可以看出,當這個社會需要仁義來攝持的時候,就說明大道已經荒廢了;反過來也可以這麼說,當這個社會沒有大道的攝持,於是仁義便會被提倡起來!當人民不再滿足於現在的生活,社會得到發展的時候,許多工巧便會被髮明出來;不僅僅如此,許多的書籍的出現,是爲了滿足於不在大道的社會!這多如牛毛的書籍之中,其中有許多都是狡辯的智慧,不是真正讓人們歸於大道的,有的

反而還起着遠離大道的作用;有些人還因此得到了稱讚,被許多人所崇拜和效仿,更有甚者被君王等爲了自己的利益而提倡!就一個家庭宗族來看的話,也是一樣的道理,正是因爲社會爲了和諧,所以才需要提倡孝慈;正所謂百善之中以孝爲先,如果作爲一個人連對自己的父母長輩都不尊重,都沒有一點兒孝順的話,這便不能成爲一個社會人!以上對下來看也是如此,長輩對晚輩沒有慈愛之心,更不要說對外有什麼仁愛;如果一個家庭連孝慈都沒有,便不會有和睦相處,每個家庭都這樣勢必會導致社會不穩定!但是我們反過來談論孝慈,正是因爲沒有了大道,才需要孝慈來攝取自己的心,漸漸歸向於德行成就大道的路上;當一個國家提倡家庭成員要有孝慈的時候,首先就是因爲人們遠離了大道,需要用後天的教育來很好的引導!就好像一個國君沒有大道,國家沒有大道的話,便會需要忠臣的力量;如果君王只會欺壓百姓,國內動盪不安而是黎民不能安生,這樣就算有精忠之人,也不過是助紂爲虐罷了!聖人教化引導之言,便是點名大義,使那些亂成賊子不敢欺心,以免留下千古罵名;但是並且難以歸於大道,而國君不是都很賢明,再加上黎民越加的覺醒,必然會促使社會越來越進步!總之,因爲有這些聖人的降世,他們著書教化世人;世人不管處於哪一個時期,都會有這些聖賢之書作爲明燈,這道德無僞之作,最終會使人類走向大同的社會!”

“很不錯!好了,你我已經算是基本考察完了,這個小丫頭倒現在也沒有說話;我還要聽聽她怎麼說,對於你師兄的回答,你是怎麼看的啊?”空塵道人淡淡的看着她問道。

“我很贊成師兄的說法,其實我也是這麼認爲的,師兄的說法一點兒也沒有錯;當一個社會發展到一個地步的時候,不需要聖人顯現教化,也沒有那麼多疑惑和空虛的時候,這便是人民真正得利的時候!一個社會不用再提倡仁義,人們都有道的時候,就連仁義的影子也看不到;這個時候的人類社會,家庭成員之間,自然生起孝慈,擁有和諧!反之來看的話,如果沒有大道的攝持,就算智聖教化,那仁義也不過是精神上的枷鎖!當一個社會發展到了無巧無利的時候,人們家家戶戶也不關門,盜賊也自然不會生起;盜賊的生起都是自然的,因爲沒有大道而出了問題,這是根本的原因所在!道祖在著書說到此處的時候,說這三點需要我著書寫出來的時候,正是因爲此時已經沒有了大道,正可謂是以爲文而不足矣!”沈芸一臉嚴肅的樣子,語氣微微有些感慨的說道。

“你這丫頭說的也很對,見素抱樸,那樸素的一面往往便是大道的顯現;當人們修煉到了見道的境界,心性上的樸素便會展現,那個時候想要真正歸於大道的話,必須抱朴而歸!對於我等這樣的俗人來說,必須要從減少私慾開始,否則得之大道遙遙無期了!”空塵道人又嘆了一口氣道,“你這個小子見了我,到現在都是畢恭畢敬的,這是爲了什麼?”

(本章完)

第三十七章:膽敢如此!第四十二章:異物正文_第四十章:半個徒弟的背後第三十五章:形成僵局第三十二章:臨危不慌第二十四章:古怪之事第三十九章:明道闡玄第三章:陰陽合轉功第四十八章:生死大戰第二十四章:古怪之事第四十七章:節操不保第九章:困龍在淵第二十一章:古怪師叔第十九章:修煉即是生活的感悟第二十八章:前因後果第二十三章:玄釋之辯第二十八章:前因後果第二十九章:一言開導第四章:修煉變化第十八章:雙老心思正文_第四十章:半個徒弟的背後第二十五章:緣何如此第三章:陰陽合轉功第八章:絕境逢生第二十四章:古怪之事第三十九章:明道闡玄第一章:周道人第七章:行屍走肉第三十五章:形成僵局正文_第四十章:半個徒弟的背後第三十五章:形成僵局第二十二章:奇門天罡第十九章:修煉即是生活的感悟第三十四章:變戲法?第四十一章:考問第二十一章:古怪師叔第四十九章:大戰之後第十七章:深化悟玄第四十五章:甜言悅耳第六章:炎農鼎第十五章:修道之理第三十六章:受機長款待第二十一章:古怪師叔第二十三章:玄釋之辯正文_第四十章:半個徒弟的背後第十八章:雙老心思第二章:高深之法第二十五章:緣何如此第五章:沈芸第四十七章:節操不保第三十七章:膽敢如此!第五章:沈芸第十七章:深化悟玄第十七章:深化悟玄第四十五章:甜言悅耳第二十二章:奇門天罡第十八章:雙老心思第四十六章:威逼色誘正文_第二十六章:增進感情第四十一章:考問第四十四章:明說暗鬥第十五章:修道之理第三十一章:道德真髓第五章:沈芸第一章:周道人第二十章:無緣無故?第二十八章:前因後果第六章:炎農鼎第五章:沈芸第三十九章:明道闡玄第三十六章:受機長款待第九章:困龍在淵第二十七章:勸化第三十一章:道德真髓第四十六章:威逼色誘第九章:困龍在淵第四十六章:威逼色誘第四十一章:考問第九章:困龍在淵第十四章:拜師學道第四十五章:甜言悅耳第十章:被人盯上第三十一章:道德真髓第十四章:拜師學道第四十四章:明說暗鬥第三十四章:變戲法?第四十八章:生死大戰第三十三章:劫財劫色第七章:行屍走肉第二十二章:奇門天罡第十六章:出了問題第五章:沈芸第三十三章:劫財劫色第十四章:拜師學道第十章:被人盯上
第三十七章:膽敢如此!第四十二章:異物正文_第四十章:半個徒弟的背後第三十五章:形成僵局第三十二章:臨危不慌第二十四章:古怪之事第三十九章:明道闡玄第三章:陰陽合轉功第四十八章:生死大戰第二十四章:古怪之事第四十七章:節操不保第九章:困龍在淵第二十一章:古怪師叔第十九章:修煉即是生活的感悟第二十八章:前因後果第二十三章:玄釋之辯第二十八章:前因後果第二十九章:一言開導第四章:修煉變化第十八章:雙老心思正文_第四十章:半個徒弟的背後第二十五章:緣何如此第三章:陰陽合轉功第八章:絕境逢生第二十四章:古怪之事第三十九章:明道闡玄第一章:周道人第七章:行屍走肉第三十五章:形成僵局正文_第四十章:半個徒弟的背後第三十五章:形成僵局第二十二章:奇門天罡第十九章:修煉即是生活的感悟第三十四章:變戲法?第四十一章:考問第二十一章:古怪師叔第四十九章:大戰之後第十七章:深化悟玄第四十五章:甜言悅耳第六章:炎農鼎第十五章:修道之理第三十六章:受機長款待第二十一章:古怪師叔第二十三章:玄釋之辯正文_第四十章:半個徒弟的背後第十八章:雙老心思第二章:高深之法第二十五章:緣何如此第五章:沈芸第四十七章:節操不保第三十七章:膽敢如此!第五章:沈芸第十七章:深化悟玄第十七章:深化悟玄第四十五章:甜言悅耳第二十二章:奇門天罡第十八章:雙老心思第四十六章:威逼色誘正文_第二十六章:增進感情第四十一章:考問第四十四章:明說暗鬥第十五章:修道之理第三十一章:道德真髓第五章:沈芸第一章:周道人第二十章:無緣無故?第二十八章:前因後果第六章:炎農鼎第五章:沈芸第三十九章:明道闡玄第三十六章:受機長款待第九章:困龍在淵第二十七章:勸化第三十一章:道德真髓第四十六章:威逼色誘第九章:困龍在淵第四十六章:威逼色誘第四十一章:考問第九章:困龍在淵第十四章:拜師學道第四十五章:甜言悅耳第十章:被人盯上第三十一章:道德真髓第十四章:拜師學道第四十四章:明說暗鬥第三十四章:變戲法?第四十八章:生死大戰第三十三章:劫財劫色第七章:行屍走肉第二十二章:奇門天罡第十六章:出了問題第五章:沈芸第三十三章:劫財劫色第十四章:拜師學道第十章:被人盯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