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回

“那阿婆就先走了。”

“好的,阿婆。”

“那個,你好。”阿邦看向阿夢。

“嗯。”阿夢看到阿邦還是會有一些遲鈍。

“阿夢,怎麼今天沒有信嗎?”屋內傳出了老者的聲音。

“來了來了。”阿夢向阿邦一笑。“如若公子不嫌棄的話,可以去裡屋一坐。”

自從來到這裡,阿邦就有一種親切感。“那就打擾了。”阿邦緊隨阿夢進入了草屋。

草屋裡的擺設很簡樸,眼前迎着大門的是一個圓桌,以供一日三餐之地。在裡面就是一個臥室。一位老者拄着柺杖從牀上走到了圓桌旁的凳子上。那崩崩崩極快的柺杖落地的聲音,可見是有些急事啊。、

“阿爸,你看。”阿夢笑着指了指阿邦。

“啓兒,你是啓兒。”老者激動的雙手差一點握不住柺杖。

也許是爲了不讓老者失望,也許是自己想留在這裡更多的時間。阿邦沒有說什麼。

“今天的信還是要讀的。”阿夢拿出拿出了一個盒子,從盒子裡拿出了一張紙。那是一張有些破舊,字跡已經不再是那樣清晰了。但阿夢卻還是那樣的讀着。

“今天是第幾天也已經忘記了。不過我想寶藏應該就會在不遠處了。正好有空,我來寫一下最近釣到的魚兒,以及看到的美景……”

只一張紙,阿夢卻讀了很長的一段時間。阿邦知道那是一封遠處遊子的思鄉信。而或許那位遊子,已經不在了吧、

“公子,今天謝謝你了。”阿夢將阿邦送到門外。

“不必,舉手之勞。不過老人家明天要是知道我不在的話,會不會…”阿邦擔憂道。

“阿爸思念阿啓哥哥過深,導致阿爸現在的記憶力有了一點縮減。所以,明天他就會忘記你的來訪的。再次感謝你。”阿夢道。

“這個,我還會再來叨擾的。希望不要介意。”

“不勝感激。”

再度上山的路上,阿邦的心裡總感覺空了些什麼。不久,阿邦就下山而去,山下有旅遊團租借的住所。而在一處,彷彿是知道自己會從這裡下山。阿啞手拿着一個小籃子笑着看向阿邦。阿邦可以感覺到阿啞對他的善意。這也是爲什麼阿邦下山手裡有着一個竹子雕刻的小工藝品。

阿啞不是有一個不靠譜的丈夫嗎?可我在她身上,卻沒有感到一絲那樣的怨樣。白日還聽有人說:阿流是怎樣怎樣的不堪。

夜無聲,卻有夢來悄上頭。

“你怎麼這麼笨?笨笨!”阿流看着阿啞的眼神中,充滿着笑意。

阿啞看着阿流,好像是習以爲常了。默默的收拾着桌子上的飯。

“我給你說,明天我就要跟着阿啓兄弟出去了。據說附近有個地方有寶藏,所以我明天就走。”阿流擺了擺手,也已經有些深了,但他還是出去了。

只留下阿啞一個人,一盞燈,一個編制的草鞋。

日記本的一頁打開了……

今天我終於下定了決心,沒有告訴阿爸阿媽,也沒有告訴阿夢。因爲我知道我這一去,估計很難有機會活着回來了。雖然我欺騙阿夢,讓她每天讀一些我寫的信。可是,這又能撐多久那?

清晨的小島,太陽還沒有越出海平面。一艘漁船便已載着兩個男子告別的家鄉。

親愛的爸爸媽媽,

你們好嗎?

遠方的孩子,

想家了。

次日的我起的很早,去拜訪了小島中的人們。知道了阿啓與阿流一起出遊,但是隻有阿流回來了。而且阿流找到了財寶。當時就有人議論紛紛,而不久,阿流也去了。

今日的小島也是格外的熱鬧。有好多島中居民來到山梯階,吆喝着賣特產。而阿夢也在其中。

“阿啞啊,這是我們種的。希望你可以收下”

嗯嗯。阿啞點了點頭,收了阿啓父親遞給她的糧食。

“我得趕緊走了,不然這一條路,估計也會有行人吧”阿啓父親說着慢慢向山上一處走去。

那是一條怎樣的路。路的兩旁都是雜草叢生,而這條路,不,應該說是一條小徑。但人們卻叫它爲路。也許只是一個思念的人,這幾年間日日走出的一條思念的通道。

他就這樣像往常一樣的走着,因爲歲月無情的在他的身上留下的痕跡。使得他的腳有了一些坡。路,原本是草地。現在有了一條徑。一步一步,像練習一樣。他來到了一塊大石頭旁。坐了下來,像往常一樣。看着遠方,希望一切都是假的。那遠方思念的人兒,可以楊帆歸來。哪怕,是從這裡路過也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