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4.新帝登基

晚上的時候,朱祐樘回到慈慶宮,只見張音正在看書,宮女立在身邊服侍,他揉了揉眉頭,有些愧疚的說:“你入宮不久,對宮中環境也不熟悉,我本該多陪陪你,只是現在父皇病重,我身爲長子,理應日夜服侍父皇,最近政事也繁忙,等閒了,我帶你去西山遊玩。”

宮裡的日子確實無聊,紫禁城看多了也就那樣子,張音其實更喜歡江南精巧細緻的林園,不過既然太子這麼體貼,她也不能掃興,回道:“國事爲重,不知父皇病情如何了?”她作爲兒媳,並不好直接去照顧朱見深。

朱祐樘嘆氣,“父皇沉迷丹藥這麼多年,身體其實早就垮了,萬妃過世更加的刺激了他,太醫說他好不了了!”

張音默然。

朱佑樘又說:“母妃的死與萬妃脫不了關係,父皇維護萬妃,視我母子爲草芥,要不是皇太后,我可能也早就不在了,我本應恨父皇,但現在看見他油盡燈枯的樣子,仍然很難過。”朱祐樘從小接受最正統的儒家思想長大,純良孝順,他只在張音的事情上耍過心機,一向以純真的心對待別人,可以稱爲一個真正的好人了。

張音安慰道:“血濃於水,父子之情斬斷不了,太子你還是順應本心,免得日後後悔,畢竟陛下時日不多了。”

朱祐樘強顏歡笑道:“我知道了,咱們不說這個事情了,你在宮裡沒有熟悉的人說說話,也不好,不如讓你貼身丫頭進宮來伺候你,也可以常常宣你母親和妹妹進宮來。”

張音婉拒道:“畫眉、小桃兩個丫頭陪了我這麼多年,都二十多歲了,也不好再耽擱她們了,我也讓母親尋了好嫁人,把她們都嫁出去了。至於我母親和妹妹,等過一段時間再進宮吧,萬妃過世不久,陛下又久病不愈,現在都不是時候。”

朱祐樘拉住張音的手,說:“再過一段時間就好了。”

朱祐樘又陪張音吃了晚飯,然後去了文華殿,直至半夜纔回來,張音早已經熟睡,他洗漱之後,和衣而睡,以免吵醒她。

九月,朱見深已經吃不下東西了,只能喂一點點水和流食,禮部已經開始着手準備皇帝的葬禮了,張音陪着朱祐樘在文華殿讀書,朱佑樘拿着禮部交上來的呈函深深嘆氣,眉頭緊皺,張音戲謔道:“太子,你每日都要嘆氣皺眉,這樣老的很快的。”

“你看看這個。”朱祐樘把函件遞給張音。

展開來看,原來是禮部已經擬好了朱見深的廟號,廟號是對君主的一生作爲給予蓋棺定論的評價。禮部給朱見深擬了好幾個字,有“孝、恭、文、昭”,居然全是上諡。朱見深的品行實在是配不上這幾個字,這禮部工作做得不到位啊,張音忍不住笑出來,朱祐樘問她笑什麼。

她直言道:“我在家中的時候,聽人說過紙糊三閣老,泥塑六尚書的故事,說他們幾人每日混日子,整天坐在衙門裡喝茶聊天,啥事也不幹。”

朱祐樘輕輕敲張音的額頭,笑罵:“促狹鬼,這話當着我的面說說罷了。”

他又憂心的說:“朝政頹靡,貪墨成風,太~祖、成祖開創的基業,後世子弟竟不能守成,唉!”

張音勸道:“陛下已將政事全部交給了太子,太子定要勤政愛民,肅清朝中的烏煙瘴氣。那些煉丹道士、術士之流都給攆出大內!”

朱祐樘道:“陛下還在,現在不是時候,你覺得擇哪個字爲廟號纔好,恭字如何?”

張音看了太子一眼,假意讚道:“咱們太子殿下果然是至孝之人!”

“說實話吧!”

“好吧,你讓我說的,可不能怪罪於我”張音鄭重的說:“這四個字都不合適,《周書》有云,慈惠愛親曰孝;尊賢貴義曰恭;慈惠愛民曰文;昭德有勞曰昭。陛下都不合適!如今朝□□敗、太監專權、民不聊生的,恕我直言,當今陛下根本不配用這幾個字!”

朱祐樘並不怪罪她,反而興趣勃勃的問:“那你覺得用哪個比較好?”

“蚤孤鋪位曰幽,壅遏不通曰幽,動祭亂常曰幽。陛下心思蔽塞而昏亂,幽字最合適不過了。”

“不可,不可”朱祐樘阻止,“我畢竟是人子,孝道還是要有的。”

張音不滿:“那你還問我,你在這幾個字裡隨便選個算了。”

朱祐樘沉思片刻,然後說:“博聞多能曰憲,就憲字吧!”

張音取笑他:“宮中奇怪的術士那麼多,陛下也算是博文多能了,太子,這個字好極呢!”

兩人商定了憲字作爲朱見深的廟號。

這時,有太監哭着求見,大聲嚎哭:“太子殿下,陛下駕崩了!”

朱祐樘臉色大變,欲往乾清宮去,張音連忙拉住他,“孝服已經備好了,太子,我們換了衣服在過去。”

她取下佩環首飾,與朱祐樘換上白色孝服,然後一道前往乾清宮,宮中各種已經掛起白色的燈籠,到處哭聲一片。

皇帝的葬禮程序繁瑣,好在禮部已經早早開始準備,倒也辦的僅僅有條,葬禮辦完就是新帝的登基典禮,朱祐樘順利升級,成爲大明朝第九位皇帝。

作爲太子妃,張音也與成化二十三年十月初十,正式被冊封爲太子妃。三個月守孝期滿後,朱祐樘搬到了承乾宮,而張音則居住在坤寧宮。

懷恩被從鳳陽接了回來,朱祐樘首先接見了他,懷恩顫巍巍的跪拜帝后,朱祐樘連忙扶起他,“如今朕剛登基,還需要懷恩你的扶持啊,你就仍擔任司禮監太監吧。”

懷恩感到的老淚縱橫,“老臣必定不辱使命!”

10.三見太子60.退婚41.鄭金蓮40.真假國舅78.勸誡10.三見太子45.夜遇佳人41.鄭金蓮38.皇后探病82.清寧宮失火44.得罪陛下59.選駙馬43.劉娥故事28.萬貴妃的陰謀23.朱祐樘的承諾56.女閣老的意願13.朱佑樘的報恩76.選人25.太子報恩65.6571.太康公主44.得罪陛下90.第 90 章89.母子85.張環再嫁2.張家日常71.太康公主21.萬貴妃的侄女65.6532.大婚(二)修文5.初見太子28.萬貴妃的陰謀61.杖責11.張音打人46.帝后爭吵4.論語之辨43.劉娥故事72.山路鬆聲圖43.劉娥故事1.赴死60.退婚74.求人90.第 90 章66.爭吵52.過渡2.張家日常19.金氏的勝利71.太康公主55.楊慎69.進學22.朱祐樘終於出來了48.沈瓊蓮73.爭美62.皇二子出生63.太初宮91.太子成婚30.出宮待嫁10.三見太子19.金氏的勝利15.金氏訓女88.太子82.清寧宮失火59.選駙馬9.再見太子82.清寧宮失火76.選人71.太康公主64.親征18.進入正軌29.選定太子妃40.真假國舅68.出家79.道士謠言69.進學77.金氏質問75.演戲81.科場舞弊案84.張環和離89.母子6.張音纏足69.進學28.萬貴妃的陰謀85.張環再嫁12.女漢子張音48.沈瓊蓮12.女漢子張音23.朱祐樘的承諾62.皇二子出生30.出宮待嫁33.萬貴妃之死42.方芷進京56.女閣老的意願4.論語之辨56.女閣老的意願49.冷宮舊事64.親征83.李廣之死
10.三見太子60.退婚41.鄭金蓮40.真假國舅78.勸誡10.三見太子45.夜遇佳人41.鄭金蓮38.皇后探病82.清寧宮失火44.得罪陛下59.選駙馬43.劉娥故事28.萬貴妃的陰謀23.朱祐樘的承諾56.女閣老的意願13.朱佑樘的報恩76.選人25.太子報恩65.6571.太康公主44.得罪陛下90.第 90 章89.母子85.張環再嫁2.張家日常71.太康公主21.萬貴妃的侄女65.6532.大婚(二)修文5.初見太子28.萬貴妃的陰謀61.杖責11.張音打人46.帝后爭吵4.論語之辨43.劉娥故事72.山路鬆聲圖43.劉娥故事1.赴死60.退婚74.求人90.第 90 章66.爭吵52.過渡2.張家日常19.金氏的勝利71.太康公主55.楊慎69.進學22.朱祐樘終於出來了48.沈瓊蓮73.爭美62.皇二子出生63.太初宮91.太子成婚30.出宮待嫁10.三見太子19.金氏的勝利15.金氏訓女88.太子82.清寧宮失火59.選駙馬9.再見太子82.清寧宮失火76.選人71.太康公主64.親征18.進入正軌29.選定太子妃40.真假國舅68.出家79.道士謠言69.進學77.金氏質問75.演戲81.科場舞弊案84.張環和離89.母子6.張音纏足69.進學28.萬貴妃的陰謀85.張環再嫁12.女漢子張音48.沈瓊蓮12.女漢子張音23.朱祐樘的承諾62.皇二子出生30.出宮待嫁33.萬貴妃之死42.方芷進京56.女閣老的意願4.論語之辨56.女閣老的意願49.冷宮舊事64.親征83.李廣之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