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 青吟

李珣呆立當場,手足無措。

後方水聲不止,那位霧後佳人並未停下動作,還在那裡撩水淨身。

李珣聽得有些傻了,雖然他對異性的認識不算全面,可是像後面這位,能夠在男性身旁悠閒沐浴的,是不是也稀少了一些?

李珣畢竟不傻,他此時也已然明白,現在面對的是一位絕對惹不起的人物,在這種強勢人物眼前,做一個乖孩子,是最聰明不過的了!

他雖已背過身來,卻還是緊閉眼睛,生怕無意間又冒犯了人家,這無關道德風化,僅僅是爲了保住小命而已。

確認了一切都已穩妥,他這才結結巴巴地開口:不住,我不是……故意的!”

對方並沒有即時回答,李珣只聽到嘩嘩的潑水聲,每一點聲息,都是對他意志的摧殘。

也不知過了多久,霧後的女子開口了:“話是真的,卻何必故作緊張?事不因人而異,一個聰明人和一個蠢材,要承擔的後果都是一樣的。”

李珣頓時啞口無言。

後面這女人,實在太可怕了。

略停了一下,這女子又道:“看你修爲不濟,也御不得劍,是怎麼上來這裡的?”

李珣脫口道:“爬上來的!”

子的語氣中第一次有了情緒存在,雖只是一絲淡淡的驚訝,卻也讓李珣頗感自豪。只聽她問道:“你是明心劍

宗的弟子?“

這算是盤問身分了。李珣先慶幸他此時內息流轉的形式,是正宗的明心劍宗嫡傳。否則,幽明氣一出,恐怕對面之人早一掌劈了他!

慶幸中,他的腦子轉了幾轉,將各方面的後果都想了一遍,終是決定“據實”以告。

“慚愧,只是個不入流的低輩弟子……”

李珣用這句話做緩衝,隨即便從自己身世說起,一路說到登峰七年的經歷。

當然,其中關於血散人的死亡威脅,以及近日方得到的《幽冥錄略去不提。只說是自己一心向道,被淘汰之後,便去爬坐忘峰以證其心云云。

這段話本是他在心中溫養甚久,準備做爲日後說辭使用,雖然從未對人道過,但腹中已是熟練至極。

初時開口,雖然還有些辭語上的生澀,但到後來,已是流利無比,許多詞彙無需再想,便脫口而出,卻是再“真誠”不過。

他一開口,說了足足有一刻鐘的工夫,這當中,那女子也問了幾句細節,卻也都在李珣計畫之內,迴應得也頗爲順暢。

如此,待他告一段落之時,那女人竟讓他意外地道了一聲:“如今竟也有這般人物!”

語氣雖然還是平平淡淡的,像是在陳述毫不出奇的一件平凡事,但其中意思卻是到了。李珣心中暗喜,口中當然還要稱謝。

女子也不在乎他如何反應,只是又道一聲:“你孤身登峰七年,行程二十餘萬里,能承受這種苦楚,也算是人中之傑。我這樣對你,倒是有些不敬,你且左行百步上岸,待我穿戴整齊,再與你相見。”

李珣自是依言而行,上了岸去,也不敢多話,只是恭立當場,面上作了十足工夫。

也只是比他晚個數息時間,一道人影自霧氣中緩緩走來,水煙流動,輕雲伴生,雖仍看不清面目,但她凌波微步,長裙搖曳的體態,卻已讓李珣看呆了眼,只覺得此生再沒見過如此人物。

隱隱間,似乎有一絲若有若無的鈴聲,緩緩地沁入水霧之中,與這迷茫天水交織在一處,細碎的抖顫之聲,天衣無縫地和這緩步而來的身影合在一處,攫牢了李珣的心神。

而當眼前水氣散盡,李珣更是連呼吸都停止了。此爲何等佳人?

李珣只覺得眼前潔淨不沾一塵的嬌顏,便如一朵臨水自照的水仙,清麗中別有孤傲,閒適中卻見輕愁。

他還沒找到形容眼前佳人的辭句,便已覺得兩腿軟,恨不能跪倒地上,頂禮膜拜。

兩人四目交投,那女子眼中連續閃動了幾道炫目的波光,李珣一呆,腦中已一片空白。恍惚間,只聽女人說了一聲:“倒似一位故人!”

他好像在哪兒曾聽過這句話?正昏昏沉沉的時候,腦中閃過一道靈光:“清虛仙師!”

被這個纏繞了七年之久的名字擊中,李珣立時打了一個寒顫,待清醒過來,卻看到女子已屈膝坐在岸邊草地上,梳理她長及腰臀的青絲。點點水珠,順着絲綢般的幕滴下,似有一股女兒家的清香撲面而來。

李珣雙腿不自覺一曲,跪倒在地上,頭也不敢擡,只是卑聲問道:“敢問是哪位仙師?”

詢問的時候,他腦中已閃過了好幾個名字,都是七年前聽明彥老道講古時得知的。明心劍宗前輩仙師陽盛陰衰,成名的女修就那麼幾個,其實倒也好猜。

那女子看了他一眼,手中梳妝不停,淡應了一聲:“青吟。”

李珣一聽,腦袋卻伏得更低,不讓自己的心思有分毫流露:“果然是她!”

這個明心劍宗歷史上少有的悲劇人物。

這是牽扯通玄界大名鼎鼎的玉散人的一段公案。

此時,青吟乃是和宗主清溟同輩的仙師,然而千年之前,她還只是一位剛剛修真有成的後進,而玉散人古志玄已是名震通玄界的一代魔頭。

當時玉散人的洞府還不在北極夜摩之天,而是在此界中部的落玉山裡,號稱“萬仙不回”,通玄界六大絕地之一——無回境。

那時,青吟仙子被玉散人擄去**,也因此,青吟聲名,一朝盡喪。

也是此時,鍾隱這明心劍宗數千年來最驚才絕豔的高手,也就此顯露風采。

無回境中,鍾隱爲救青吟,單人孤劍,與玉散人以及其手下數百修士大戰,劍氣沖霄。三個時辰之內,讓數百修士大半飲恨此處,且一劍貫穿玉散人胸口,迫使其逃遁萬里,投奔其侄女古音。

這等通玄界千年不遇的盛況,也只有號稱通玄第一劍的鐘隱,才能辦到。

至此,鍾隱聲威,如日中天;而青吟,則成爲他無數功績中那一層薄薄的暗影,存於人們心中。

從那一刻起,青吟低調地隱居在坐忘峰某處,鍾隱則在通玄界閃耀了數百年後,也在坐忘峰開闢洞府,與青吟爲伴。他們也是明心劍宗裡,常年在坐忘峰上修行的修士。

此時,面對着傳言中最悽慘的主角,李珣心中不由得活動起來,但卻是亂糟糟的,也不知在想些什麼。

迷迷糊糊間,他再次拜禮道:“青吟仙師安好,弟子李珣拜見。”

青吟手上不停,輕聲道:“出身王候之家,竟能有如此毅力,這些年來,我也只見了你一人而已,你很不錯。”

李珣聞言心中暗喜,臉上卻強行按住,再次行禮道:“仙師謬讚了!”

青吟也不管他說什麼,又續道:“看你修爲,雖還有些淺薄,但在內呼吸一項上,卻頗爲精湛,想是閉上兩三個時辰,也可以做到吧。”

“弟子尚可勉力支撐。”

青吟終於停下梳的手來,點了點頭:“內修一途,最忌空中建閣,根基不穩。你這七年,苦雖苦了,但在根基一途上,卻做得很好,能夠踏實行步,內修外煉,精氣神三寶如一,想來內外貫通之日已是不遠。

“如果長久保持,再依法訣精進,如此進境雖較慢,但勝在穩健,前一百年,你不如人,後一千年,人不如你。如能千年如一,便是霞舉飛昇,又有何難哉?”

李珣聽得先是一喜,既而怔住:“仙師之意是……”

青吟卻不答他,只是開始挽動髻,收起一頭青絲,只餘兩三根斜垂下來,髻樣式不符合世間常用的規格,卻在簡單中另有一番清率別緻。

李珣便是心中有事,也忍不住偷眼觀看,不免有些失態,卻不知青吟看到沒有。

直至髻挽好,青吟才道:“你可知這是坐忘峰的哪裡?”

李珣心中一動,老老實實答道:“弟子不知!”

“這裡距峰腳處共計二十七萬四千九百里,已過此峰二分之一。按照宗門規矩,你此時已自動列入明心劍宗門牆,可入啓元堂,修習法訣,再拜明師。當然,如果你想繼續爬上去,直接成爲宗主嫡系,也未嘗不可!”

李珣真的呆了,他今日呆次數,怕是比七年之中加起來的還多,他張口結舌,半晌才道:“難道…就到了?”

“坐忘峰合六界之極,極數爲九,是故共五十四萬裡,你已過四千九百里,自是到了。”

李珣四肢着地,怔怔地聽着,本來還想開口說上幾句,但嘴裡出來的,卻盡是“呵呵”的雜音。

半晌,他忽地開口低笑,笑聲從喉嚨眼兒裡透出,“咯咯”作響。笑聲未絕,他又捶地長嚎,失聲痛哭。

他早忘了一邊的青吟仙師,也忘了他的身分、目的、理想,現在李珣只想着痛痛快快地泄一場,盡吐他七年來的孤獨、苦楚,以及時時刻刻伴隨着他的絕望。

他每哭一分,心中便有一分高興進駐,哭得十分,便滿心的都是歡喜。可是這歡喜形之於外,卻偏是酸澀不堪,淚如泉涌,不可遏止。

腦海之中,關於這七年的種種情形走馬燈般輪換,無數次生死線上的掙扎,絕望與希望的碰撞,沉寂的孤獨和瘋狂的妄想,一一交織進去,釀成的苦酒,直至此刻,仍只有自己品嚐。

青吟也不阻止他,倒是頗有興致地看他在那哭嚎,眼神光芒明滅不定,似乎別有想法。

這一哭便是小個時辰,也只有青吟這樣的人,才能仿若無事地等下來。

哭到最後,反倒是李珣神智漸復,開始不好意思起來,趕忙收拾眼淚鼻涕,伏地請罪:“弟子一時感傷,在仙師面前失態,還請仙師恕罪!”

青吟淡掃了他一眼,脣角第一次顯露出一個明顯的表情——那是一抹似憐惜又似嘲諷的微笑,說道:“你這人在哭的時候,反而更可愛一些。”

李珣心中一凜,忽又想到清虛指責他的理由,當即便是一身冷汗,伏在地上,期期艾艾說不出話來。

在某些層面,青吟應該比清虛更可怕。

至少,清虛的喜惡,李珣還能猜出幾分,而面對青吟,他的腦子不知怎地,卻是轉不過來,當真是呆瓜一般。偏偏青吟說話,亦不是那麼單純,讓他理解得頗爲吃力。

幸好,青吟並無意爲難他,也不需要他思考如何應對,隨口便轉了話題:“看這樣子,你是不想再向上爬了?”

“誰再爬誰就是蠢蛋!”李珣心中應了一句,嘴上當然不能這麼說,但又覺得分辯起來頗爲麻煩,便只是訥訥無言,面上顯出了尷尬與恐懼的神情。

青吟望而知意,又嘆了一聲:“這倒有我的不是。若我不在此處,攪亂你的心緒,再假以五年時光,說不定你真會如三代祖師那樣,直攀峰頂,成就無上功業。

“而此時,你銳氣盡去,膽力不足,再強自支撐,也只是有害無益。”

李珣心中大喜,同時也頗感激青吟的通情達理,此時臉上的表情是真正由衷而,也不好說什麼,只是不停叩謝。

青吟卻不理他,將目光望向別處,似乎周圍瀰漫的大霧並不能阻擋她的視線,或是在思考着什麼。

李珣藉着這個機會,也偷眼打量她,看着她美玉般毫無瑕疵的臉龐,清雅秀致的輪廓,以及沉靜淡雅的氣度,明知這目光頗爲無禮,卻根本止不住。

就這樣過了幾息時間,青吟纔回過臉來,看了他一眼:“也罷,我今日欠你的,也在今日還你。”

說着,手上不知怎地一振,一道青光穿雲破霧,沖天飛去,瞬間不見了蹤影。

李珣本還在那裡說着“惶恐”,見這光一閃,便再說不出話來。

青吟淡淡地道:“那是本門傳訊劍符。你到此之事,我已上報宗主,再過三四個時辰,便會有本門長老到此,按門規收你入門。此後,修道之路,便要你自己去走了。”

李珣無須做作,便已是大喜過望兼又感激不盡的樣子,又充當了一次叩頭蟲。

青吟似也看夠了他叩頭的模樣,略一皺眉,便要他起來,說道:“這剩下的時光,你也不要閒着,你說只學過本門基礎內息搬運術,這幾年卻修煉得如此精純,已頗爲不易,然再如此下去,卻也難有寸進,我便教你下一步的口訣,以及一些應用法門,如何?”

“還能如何?當然是最好不過!”李珣心中不禁喜道,差點又要叩頭,幸好經過長時間的察言觀色,他也大概明白了一些對方反感的東西,因此這次只是躬身而已。

李珣覺得,青吟是一位頗爲合格的導師。至少,比傳授他基本內息搬運術的三代弟子要好得太多了。不過,他也只能找那人與青吟做比較,卻忘了雙方之間巨大的差距,根本不能拿來相比。

兩個多時辰下來,青吟已讓他記得了明心劍宗最根本的“三化二真”中之第一化——化氣篇。

事實上,化氣篇乃是築基於內息基本搬運術而衍生出來,與那基本功法不同的是,化氣篇中所述,要複雜精妙得多。

其中包括了一系列對內息的培護、溫養、淬鍊、變化、昇華的步驟,使原來只是強身健體的內息,有效地利用成長,達到最後的質變昇華。

最重要的是,透過這樣的步驟,修煉者將會逐一瞭解身體的每一個微末之處,將其與自己的心神融爲一體,達到意氣並至,神體同行的水準。

李珣在峰上的七年,不知不覺中,已將這些功課完成了大半,某些細微處,甚至出了這一範疇。畢竟,生死的磨練,以及對精微法訣的參悟,乃是修真最需要也最難的條件。

李珣既有天資,又不缺乏毅力,短短七年間,在絕大的存活壓力之下,他幾乎每一刻都在練功,在參悟,在生死間遊走。

如是七年,足抵常人三十載苦修!

而青吟很快就現了這一情況。

李珣在理解“化氣篇”時所提出的問題,大部分都是關於抽象的系統整合之類,對於更具體的一些實際問題,反而不太注重。

偶爾提出的一些疑問,已經完全出了“化氣篇”的範疇,有些甚至精妙到連青吟都要仔細思索,才能解答的地步。

青吟留上了心,也在解答的過程中,一直注意着李珣的變化。

不出她所料,隨着問題一個個解開,李珣眼中精芒連閃,體內氣機流轉也越順暢。青吟感覺到,往往是當她一個問題解開時,李珣體內便是一個關竅打通。

到了最後,各類關竅有如爆竹般接連爆響,氣隨心動,在各經絡間穿行不悖,內息盈縮隨意,漲落應心,短短時間,李珣的修爲竟又上了一個層次。

青吟看着這般變化,脣角處顯出一絲笑容。

李珣並不知道他的修爲長進全數落入青吟眼中,只覺得無比興奮,恨不能手舞足蹈,泄心中快意。

因爲青吟的解答實在太有效果,每一個解答,都會幫他打破一個癥結,穿透一層隔膜,帶來不小的收穫。

而當這些收穫積蓄到一定程度,便如那暴的山洪,沖垮了他體內每一處堤防,將每一條經絡聯繫在一起,四通八達已不足形容其寬廣。

李珣覺得,這簡直就像是無邊的大海,澎湃的真氣充滿了每一處。

與之同時,在心神之中,某個見不得人的角落裡,他將這些領悟與幽明氣中的疑難互參,觸類旁通之下,也覺得頗有所獲。

“這幾日正該我運勢大旺,無往不利!”在青吟的授業告一段落時,李珣勉強抑住引吭高歌的衝動,興奮地想道。

此時,天色已漸漸昏暗,眼前的青吟仙師卻仍放射出眩目的光采,映得周圍花木,黯然失色。李珣看着這情景,心中卻是一動。

他輕咳一聲,試探性地道:“仙師……”

青吟收回觀景的目光,看向他的臉,李珣只覺得臉上一熱,差點兒忘了說話。

幸好及時反應過來,忙從懷中掏出用作照明的圓石,磨擦兩下,使其大放光彩,問道:“仙師,弟子在峰下拾得這塊奇石,只是不知它的來歷,仙師可否爲弟子解惑?”

青吟只看了一眼,便訝道:“坐忘石!”

“坐忘石?”李珣下意識地重複了一遍,想到石上刻的那一個覺得倒也合拍。現青吟的目光盯着他手上,當即不敢怠慢,忙將這奇石雙手奉上。

青吟用兩指拈着圓石,舉起細觀,數息之後便肯定道:“正是坐忘石,這也算是峰上的一件天生奇寶了!”

李珣見她臉上似有些喜愛之色,暗讚了自己一聲,連忙道:“弟子得入本宗門牆,正蒙仙師指點,又得親身教導,實無以爲報。仙師如果喜歡這石頭,弟子這便送上,也遂了弟子的孝心。”

青吟瞥了他一眼,微笑道:“你可知這石頭的作用?”

李珣實話實說:“弟子不知。”

“三生坐忘,坐忘三生,都說這石頭能使人得三生之經緯,繼而復忘,即得而忘之,以全大道。通玄界高人蔘悟玄妙,破界飛昇之時,若有此寶相助,將事半功倍…願給我嗎?”

李珣自真心地笑了起來:“仙師說笑了,弟子尚有自知之明,就算修得道胎,長生不死,也還要千年的功夫,千年之後的心情,又怎能想得到?此時交給仙師,倒是正好。”

青吟微微而笑,前幾個時辰加上來的笑容,也比不上這一次的清爽真實:“我嘛,卻是最不願用這個的,只不過,我對它所謂的透晰三生的功用,倒是頗爲好奇,你可願助我一臂之力?”

李珣一怔:“如何相助?”

“便是這樣。”青吟說罷,手上突地一翻,那坐忘石猛然間大放光明,光芒刺目,令李珣本能地眯起了眼睛。

而此時,他額頭忽地一涼,卻是青吟將坐忘石按在了他泥丸宮上,而這涼意在千分之一息內,便化作了寒流透腦而入,李珣連哼一聲的時間都沒有,便昏死過去。

第七章 逆影第六章 峰會第十八集 照鏡分身 第五章 自我第八章 決斷第二章 攤牌第二章 重逢第三章 解脫第三章 飛虎第十章 問情第二部 第十九集 塵埃落定 第七章 因果第五章 自在第四章 言談第七章 野心第二章 重逢第七章 回程第四章 迷神第四章 雷光第二章 逆潮第三章 決死第六章 疑似第三章 解脫第六章 放開第五章 演戲第七章 回程第六章 結仇第三章 陰陽第五章 霞光第一章 立場第六章 父子第二章 合作第三章 潛入第三章 入魔第七章 下山第三章 入魔第十八集 照鏡分身 第一章 神威第四章 爭位第七章 奪人第六章 吞噬第一章 關係第八章 底細第二章 寶珠第十八集 照鏡分身 第一章 神威第二章 巧遇第三章 女冠第五章 吞食第六章 坦白第七章 走火第七章 清掃第一章 得寶第六章 機運第十八集 照鏡分身 第一章 神威第二章 明朗第一章 殺局第一章 秘聞第三章 陰陽第七章 奪人第一章 道途第十八集 照鏡分身 第五章 自我第六章 結仇第二章 重逢 (全)第二部 第十九集 塵埃落定 第二章 死難第三章 入魔第四章 驚亂第三章 潛入第二章 絕戶第六章 結仇第一章 屈辱第八章 徒兒第三章 死秘第八章 斷塵第五章 雷降第五章 格殺第四章 生機第二部 第十九集 塵埃落定 第五章 飛昇第六章 把柄第一章 百鬼第三章 決死第二章 化蝶第一章 死跡第七章 幽禁第三章 竹樓第四章 煉丹第五章 交易第二部 第十九集 塵埃落定 第五章 飛昇第四章 煉丹第一章 折磨第三章 玉嬰第八章 宮秘第五章 絕命第三章 路程第二章 逆潮第五章 蝶舞第十八集 照鏡分身 第四章 求仁第七章 劫持第五章 散人第一章 地位第三章 揚名第八章 墮落
第七章 逆影第六章 峰會第十八集 照鏡分身 第五章 自我第八章 決斷第二章 攤牌第二章 重逢第三章 解脫第三章 飛虎第十章 問情第二部 第十九集 塵埃落定 第七章 因果第五章 自在第四章 言談第七章 野心第二章 重逢第七章 回程第四章 迷神第四章 雷光第二章 逆潮第三章 決死第六章 疑似第三章 解脫第六章 放開第五章 演戲第七章 回程第六章 結仇第三章 陰陽第五章 霞光第一章 立場第六章 父子第二章 合作第三章 潛入第三章 入魔第七章 下山第三章 入魔第十八集 照鏡分身 第一章 神威第四章 爭位第七章 奪人第六章 吞噬第一章 關係第八章 底細第二章 寶珠第十八集 照鏡分身 第一章 神威第二章 巧遇第三章 女冠第五章 吞食第六章 坦白第七章 走火第七章 清掃第一章 得寶第六章 機運第十八集 照鏡分身 第一章 神威第二章 明朗第一章 殺局第一章 秘聞第三章 陰陽第七章 奪人第一章 道途第十八集 照鏡分身 第五章 自我第六章 結仇第二章 重逢 (全)第二部 第十九集 塵埃落定 第二章 死難第三章 入魔第四章 驚亂第三章 潛入第二章 絕戶第六章 結仇第一章 屈辱第八章 徒兒第三章 死秘第八章 斷塵第五章 雷降第五章 格殺第四章 生機第二部 第十九集 塵埃落定 第五章 飛昇第六章 把柄第一章 百鬼第三章 決死第二章 化蝶第一章 死跡第七章 幽禁第三章 竹樓第四章 煉丹第五章 交易第二部 第十九集 塵埃落定 第五章 飛昇第四章 煉丹第一章 折磨第三章 玉嬰第八章 宮秘第五章 絕命第三章 路程第二章 逆潮第五章 蝶舞第十八集 照鏡分身 第四章 求仁第七章 劫持第五章 散人第一章 地位第三章 揚名第八章 墮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