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一十章回歸

要說不牽掛那是不可能的,只是悠然一向是個感情內斂的人,又當着孩子們的面,自然不會每日愁苦不已,每日都儘量保持着溫和處事。

一歲以內的小孩子是長的最快的時候,幾天不見就會變個樣子。也幸虧有安姐兒這個小妞妞每日都搞一些稀奇古怪的狀況牽制了悠然的大部分精力。再加上兩個小子雖然還算聽話,但是擱不住男孩天性就愛調皮搗蛋,常常做些讓人哭笑不得的事情,悠然又覺得他們如今快到叛逆期了,每日也抽出一部分時間來和他們交流一番。

再加上一些人情往來等瑣事,時間就在不經意間一下到了年底。沈澤又陸陸續續的來了幾封信,信上說他們已經將瀾滄國的來敵打退到安南國境內,大康如今已是無憂。只是朝廷對於南安太子想要大康幫助收復失地的請求一直未置可否,因此戰事才膠着了起來。

從沈澤的來信上看,打敗瀾滄國應該是沒有什麼太大問題的。至於其他的事情,如果說西南戰事是大康刻意如此,那麼西北那裡就真的是陷入了僵局。悠然從朝廷邸報和一些小道消息上大體拼湊了一些西北的局勢:原本,西北邊境經過幾年前的那場戰爭,就變的荒涼許多。當地百姓都想方設法的逃到了關內,留下的只有一些老弱病殘,致使當地兵源嚴重短缺。朝廷的援兵雖然已經到了,但是長途跋涉之下身體疲憊,加上水土不服,許多將士到了西北就病倒了。因此西北統帥也只是拼盡全力收復了些許失地,想要徹底打退來犯,短時間內還很難做到。

如此局面之下,朝中能打仗的將帥本就不多,除去幾個老弱病殘的,真沒幾個可用之才,因此不管那位心底如何猜忌,他都不能在此時對沈澤下手。

年前,楊律一家在悠然的示意下以探親送年禮的名頭先行回了京城。同時,悠然也託他將自家積攢的那些木材和一些比較笨重的大件物品帶了回去。留在榕城的不過是些金銀細軟,相對而言比較好攜帶。

只是原本家裡的人就不多,一下子又走了楊家一家,整個宅子頓時顯得有些空蕩蕩的,就連過年都有幾份冷清。倒是大人們不在,康泰今年頭一次顯出了他身爲長子該有的擔當和氣概。不管是人情往來還是管束下人,康泰做的都比悠然想象中的要好許多。

眼瞅着當初的奶糰子一下子成了做事穩重有禮的小小少年,看到長子這般出息,悠然自是倍感欣慰。

悠然估摸着朝廷絕對不會讓東南戰事膠着太久,畢竟,加上那裡原有的近十萬兵馬,如今聚在那裡的足有十五萬人。單這麼多將士每日所需的糧食就不是一個小數目。加上先帝在位的後幾年,朝中大事頻出,國庫並不十分充盈,因此於公於私,皇帝都不會讓這場戰爭打的太久。如今這樣也不過是爲了多跟安南要些好處。

因此一出了正月,悠然就開始着手收拾行李,除了慣常用的一些擺設器具,其餘的該裝箱的裝箱,只等着那邊傳來消息後就動身北上。

事情果真和悠然預想的一樣,還沒有出二月,朝廷邸報上便傳來好消息。西南官兵大勝瀾滄國,作爲統帥的沈澤已經是帶着軍隊在凱旋歸京的路上。

緊接着朝廷的封賞便下來了,除了金銀珠寶,還有一道太后懿旨,着東南統帥首領沈澤的家眷即刻進京領賞。

雖說沒有準信的時候,悠然是有些迫不及待的想要離開此處。但是當這一天真正來臨的時候,悠然突的生出了一股濃濃的不捨。到底是在這裡生活了兩年多,怎麼也會有些感情。再加上路途有千里之遙,這一走,恐怕這輩子再也不會來到這裡。這樣一想,悠然的不捨更加深切了。

只是欽差就在驛館等着,悠然也不過只有三天的時間收拾東西,和這邊交好的女眷辭行告別。

衆人眼見沈澤是立了軍功回京述職的,自然都願意來燒沈家的熱竈。聖旨一下,沈家就再沒片刻清淨,每日都被前來送行的人擠得水泄不通。饒是悠然只見了幾家不得不見的人家還是忙的腳不沾地。幸虧大部分東西早就收拾妥當了,要不估摸連睡覺的功夫都沒有。

幾日之後,悠然再次登上官船,一路往京城而去。

沈澤一行並不與她們順路,大軍走的是內水路,多是沿江河而行,比走海路要近的多。否則說什麼他也要回來和悠然匯合後再走。

她們來的時候,船是順行,加上一路順風順水,因此不大到一個月就到了。如今回返則是逆行,船行的慢,途中又遇到了幾場暴風雨。雖然後來她們也改乘了水路,但還是足足走了三個多月纔到京城。

剛開始坐船的時候,地處南海的榕城也還有些春寒料峭,等她們到了京城之時,已然是人人搖扇的酷暑時分。

沈澤得到悠然的書信,估摸着這兩日她就要到的,一早就派家下人在碼頭等着,見了他家的官船,自有家丁分奔着跑去衙門給沈澤送信。

另一邊,守在這裡的管事忙上船給悠然請安,又讓人將一早預備好的轎子擡到船上預備悠然等主子們上岸。

悠然她們先是坐轎子上了岸,復又換了馬車。走到城門口的時候,悠然掀了下轎簾,看到前面巍峨的城門樓,心裡真的是感慨萬分。進到城裡,透過輕薄得的窗紗依舊可以看到大街上川流不息熱鬧非凡的人羣。雖說榕城也是十分繁盛的海貿港口,但是比起京城來,人就少的多了。再說氣象也是不同,到底是天子腳下,就連路上的青石板都顯出一種別樣的恢弘大氣來。

馬車很快就到了自家府前,府裡留守的下人們知道女主人即將歸來,一早就將屋子打掃一新,鮮紅的地毯一直鋪到門前十數米。一直緊閉的中門此時也全部打開,僕婦們都候在門口兩側,歡迎女主人的迴歸。

第一百八十三章夏美人第一百八十一章深藏不露第三百六十四章非分之想?第四百五十九章各花入各眼第一百三十章孟皇后第五百零九章來信第二百二十六章啓蒙?第六十一章上山第四百四十五章靜華第二百二十四章玉蓮搬家第二百六十二章桃良第一百六十五章託付第五十一章壽宴第二百二十七章張老二第四百三十二章示弱第五百零三章滿月宴第一百四十章回門第二百七十二章沒有音信第三百一十五章燕窩粥第四百七十一章定南伯府第三百二十六章六皇子第三十一章姑媽第四十章石榴第四百四十九章宋四?第一百一十六章當歸第九十九章婚事定第一百九十章身後事第二百六十章年節第一百一十六章當歸第二十九章親戚第三百一十章塵埃落定第九十六章糾結第三百九十三章夠迅速第三百零五章怕了?第六十二章山上第六十四章致富第四十二章被惦記上了第四百四十六章淑嘉第二百七十九章以身相許?第八十六章李文博第二百五十二章聽雨閣第二百八十七章霸道?第二百三十八章荷花宴下第三百三十八章洗塵宴第一百八十七章落水第四百二十六章白玉鳳紋簪第三百二十九章收手第二百一十九章楊媽媽第四百零九章說親第三百一十一章不消停的許白氏第三十四章頭花第四百三十一章這樣也行?第二百二十五章要強第四百九十一章賀禮?第五百章偏向第二百五十四章同喜第一百四十八章沈湉有孕第四百四十六章淑嘉第三百零三章第三百九十四章不拘門第第三百九十一章誰家姑娘?第三百五十七章不好嗎?第二十章不平第三百四十三章訛詐第一百九十章身後事第四十六章買人第四十四章紫檀鑲白玉如意第一百六十章圍場風波第三百六十章說和第三十一章姑媽第三百二十二章馮三第三百七十一章第四百七十二章小悅平第二百九十章事因第三百六十四章非分之想?第三百四十二章爾虞第一百四十二章白薇第五百三十章撫順公主第二百六十九章江南水患第一百九十一章決意迎娶第四百五十六章西洋鋪子第二百六十七章故人?第二百九十九章許長輝第五百二十四章隱瞞?第四百零三章唯女子與小人難養也第二百五十四章同喜第五百二十五章甘鬆姑姑第二百三十章開業大吉第一百六十三章突變第一百五十章莊姑娘第四百七十八章有喜第一百零五章被撩?第二百二十七章張老二第三百七十一章第四十三章二房?第一百七十三章逃離第三百三十五章計策第五百零八章不經唸叨第二百一十六章事因第四十二章被惦記上了
第一百八十三章夏美人第一百八十一章深藏不露第三百六十四章非分之想?第四百五十九章各花入各眼第一百三十章孟皇后第五百零九章來信第二百二十六章啓蒙?第六十一章上山第四百四十五章靜華第二百二十四章玉蓮搬家第二百六十二章桃良第一百六十五章託付第五十一章壽宴第二百二十七章張老二第四百三十二章示弱第五百零三章滿月宴第一百四十章回門第二百七十二章沒有音信第三百一十五章燕窩粥第四百七十一章定南伯府第三百二十六章六皇子第三十一章姑媽第四十章石榴第四百四十九章宋四?第一百一十六章當歸第九十九章婚事定第一百九十章身後事第二百六十章年節第一百一十六章當歸第二十九章親戚第三百一十章塵埃落定第九十六章糾結第三百九十三章夠迅速第三百零五章怕了?第六十二章山上第六十四章致富第四十二章被惦記上了第四百四十六章淑嘉第二百七十九章以身相許?第八十六章李文博第二百五十二章聽雨閣第二百八十七章霸道?第二百三十八章荷花宴下第三百三十八章洗塵宴第一百八十七章落水第四百二十六章白玉鳳紋簪第三百二十九章收手第二百一十九章楊媽媽第四百零九章說親第三百一十一章不消停的許白氏第三十四章頭花第四百三十一章這樣也行?第二百二十五章要強第四百九十一章賀禮?第五百章偏向第二百五十四章同喜第一百四十八章沈湉有孕第四百四十六章淑嘉第三百零三章第三百九十四章不拘門第第三百九十一章誰家姑娘?第三百五十七章不好嗎?第二十章不平第三百四十三章訛詐第一百九十章身後事第四十六章買人第四十四章紫檀鑲白玉如意第一百六十章圍場風波第三百六十章說和第三十一章姑媽第三百二十二章馮三第三百七十一章第四百七十二章小悅平第二百九十章事因第三百六十四章非分之想?第三百四十二章爾虞第一百四十二章白薇第五百三十章撫順公主第二百六十九章江南水患第一百九十一章決意迎娶第四百五十六章西洋鋪子第二百六十七章故人?第二百九十九章許長輝第五百二十四章隱瞞?第四百零三章唯女子與小人難養也第二百五十四章同喜第五百二十五章甘鬆姑姑第二百三十章開業大吉第一百六十三章突變第一百五十章莊姑娘第四百七十八章有喜第一百零五章被撩?第二百二十七章張老二第三百七十一章第四十三章二房?第一百七十三章逃離第三百三十五章計策第五百零八章不經唸叨第二百一十六章事因第四十二章被惦記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