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章 海參崴

接下來大家又討論了近一天的時間,可是他們在根據地選擇上出現了分歧,宋濤首先提出了自己的想法,他的意見是在旅順建立根據地,但是他的提議,並沒有得到大家的認可。

一個五十左右的中年男子,率先提出了自己的反對意見。

“旅順港作爲根據地,我覺得不妥,可能小宋更多的是從軍事的層面來考慮的。我之所以認爲旅順不合適,是因爲從公元1626年到1633年的七八年間,包括旅順在內的遼南一帶,是明軍和滿清雙方爭鬥最激烈的戰場。我承認旅順的軍事價值很高,而且我也相信以我們的實力能夠輕易奪去旅順並守住它,可是如果我們從一開始就把根據地建在旅順的話,勢必會引起明清雙方的重視,不利於我們下一步的發展。”

他擡頭看了大家一眼,然後說出了自己的意見。

“我的意見是,應該把我們的根據地放在臺灣,現在的明朝政府,對臺灣並沒有什麼影響力,歷史上西班牙人、荷蘭人就輕易的佔據了臺灣基隆和淡水,現在島上都是以原住民爲主,我們可以輕易的在那裡經營自己的根據地。”

此人名叫石明峰,今年52歲,由高建國推薦。原來在部隊和高建國是戰友,一直在從事政工工作。轉業回到地方以後,在一個國企的工會做工會主席,他在業餘時間經常專研明清歷史,。

另一名新晉董事也發表了自己的意見,此人名叫李少坤,今年42歲,由宋濤推薦。李少坤也是軍轉幹部,在部隊曾經是一個訓練基地的政委。轉業到了地方以後,曾在家鄉的某個企業上班,和妻子已經離異,兒子歸了對方,現在無業在家。

“我覺得臺灣也並不是最理想的地點,首先臺灣本地的資源就無法滿足我們公司今後的發展,而且臺灣周邊環境很複雜,西班牙人、荷蘭人還有明朝東南沿海的無數海盜,他們的勢力都集中在這一帶。另外明朝福建沿海的水師也是一大威脅,雖然我們公司戰勝他們不成問題,可要是創造一個和平發展的環境就難了。所以我的意見是海南。”

大家討論了半天,對於公司初期根據地確定在臺灣和海南兩地還是有很大的分歧,雖然這兩個地方都有各自的優勢。

高建國一直都沒有發表自己的意見,他看到大家的意見一時間無法統一,也開口說出了自己的想法。

“既然大家都談了自己的看法,那我也說一說吧,雖然大家提出的這兩個地方都不錯,但是大家都忘了一點,我們公司選擇根據地的前提條件,必須爲我們公司今後的軍事鬥爭做準備,所以根據地的地理位置也要具備一定的軍事價值。”

他說完目光炯炯的看着大家,用低沉的聲音凝重的說道:“我們去那裡不是去享受的,如果一心只想着老婆孩子熱炕頭,守着一畝三分地過日子,那就違背了我們一開始的初衷。”

高建國說完這番話,大家都沉默了,王和看到氣氛有些沉悶,就笑着道:“大家有什麼意見都談一談嗎,根據地的選擇非常關鍵,老高的話有道理,海南和臺灣地理位置確實有一定的侷限性,大家集思廣益,都說說自己的看法。對了,老高,你也應該有自己想法吧。”

高建國站起身,從旁邊拿出一副大地圖,鋪在客廳的地面上,拿出了一個甩棍猛地一甩,然後用甩棍指着一個位置對大家說道:“我考慮了很久,我還是覺得這裡,比較符合我們的條件,用來創建我們第一個根據地最合適。”

大家都圍了上來,看到高建國甩棍所指的地點,全都大吃一驚。驚訝過後,雖然都沒有說話,但都若有所思的合計了起來。

高建國甩棍所指的地方,是誰都沒有想到的一個位置,那就是遠東的海參崴。現在位於俄中朝三國交界之處,三面臨海,擁有優良的天然港灣。最重要的一點是,這裡在明朝1626年前後都是一片蠻荒之地。

宋濤疑惑的問道:“老高,這裡可是滿人的大後方,皇太極能放心讓我們在這裡安心發展嗎?”

沒等高建國回答呢,旁邊的石明峰說道:“1626年,皇太極繼承汗位,但從當時形勢來看,後金政權正面臨着四面受敵的危難局面,東有朝鮮威脅,西有騎射驃悍的蒙古,南有明朝遼東重兵,北有黑龍江,烏蘇里江流域仍臣屬於明朝的強悍的少數民族部落,並且後金領地面積狹小,財力物資匱乏,人力兵源嚴重不足等實際困難。

海參崴所處之地是東海女真窩集部的勢力範圍,早在**哈赤在的時候,就曾對東海女真用兵16次,對於海參崴附近已經基本平定,原來散居這裡的部落,大部分都被後金南遷到了渾河流域,所以海參崴附近在1628年前後非常荒僻,而且人煙稀少。

而且當時後金也是把主要的精力都放在了黑龍江中上游,包括虎爾哈部、索倫部等衆多未真心歸附的那些部落的身上,自1634年三次出兵討伐,直到1643年,才真正的平定了這些地區。

所以我們可以專心在海參崴經營自己的勢力,只要不觸動當時後金當局的底線,我相信皇太極不會改變他的戰略計劃。我們估計會在1628年前後踏足海參崴,如果我們處理得當,我們會有幾年平靜的發展期。幾年以後,就算是皇太極不動我們,我們也要去找他的麻煩了。”

王和也點頭道:“我查過資料,從1628年開始,皇太極也會三下蒙古出征林丹汗,1629年還會第一次領兵入關,甚至殺到了北京城下。我們要是在1628年以後到達海參崴建立根據地的話,至少幾年的時間不用擔心皇太極把矛頭指向我們。”

高建國也點了點頭道:“如果我們選擇海南或是臺灣,想要踏足大陸,最好的地點就是福建廣東一帶,那裡的地形地勢複雜不說,首先就要面對大明傳統的以宗族爲主體的地主士紳勢力,這就無形中增加了我們的工作。

可是東北不同,我的想法是先立足海參崴,在周邊打造一個穩定的根據地,此時正值袁崇煥斬殺毛文龍,東江鎮和皮島沒有了登州的補給軍心大亂,那裡可有十幾萬軍民,都是和滿人見過血的,還有遼東的大批漢人,都是我們先期移民的對象,他們都和滿人有着血海深仇,以他們爲主體練就一隻強軍肯定沒有問題。

雖然那裡會引起關外皇太極的注意,但我們去另一時空的明朝,是爲了改變建立一個新世界爲目的的,建軍爲了幹什麼,就是爲了今後的軍事鬥爭做準備,一門心思的發展雖然沒錯,但是不打仗不見血是練不出一支強大軍隊的。”

喬海鵬也跟着說道:“幾年後的登州孔有德叛亂,我們在那裡也可以來一次大規模移民,到時候還可以把孔有德降清的海路給堵住,就是這些亂軍後來投到了皇太極那裡,才讓女真政權也有了專業的火器部隊。”

邊上的宋濤問道:“海參崴是凍港吧,據說冬天出不了港啊。”

喬海鵬笑着道:“沒關係,只是每年十二月到第二年的三月之間會結冰,依靠破冰船一樣可以出港,這都不是問題。”

郭鬆在旁邊,拿出筆記本上了半天的網,此時合上了電腦問了句:“海參崴是不錯,那裡的煤炭資源倒是挺豐富的,可是那裡好像沒有鐵礦吧。”

高建國笑着道:“我們先期創建根據地的時候,只要有充足的煤炭資源就可以滿足我們先期的發展需要。你別忘了,海對面的朝鮮咸鏡北道,就有個後世有名的茂山磁鐵礦,儲量驚人不說,還是非常易於開採的露天鐵礦。那裡正好在圖們江沿岸,等我們以後發展起來了,第一個要做的就是拿下那裡。”

他的話音剛落,大家都哈哈大笑了起來。

高建國看了眼大家,深沉的說道:“我們一定要在吳三桂引滿清入關之前,就把以皇太極爲首的滿清軍事集團消滅在東北,免得他們禍亂關內,然後我們立足東北,從關內大量移民,在東北建立我們的新世界政權,等到時機成熟,轉而揮師入關。”

高建國的話說的很有氣勢,大家都被他的話所感染了,但郭鬆還是皺着眉頭提出了自己的問題。

“但是海參崴要是走海路的話可不近啊,這一來一回時間花費的可不短,我們的運力能保證我們的移民計劃嗎?”

大家聽了郭鬆的話,也都覺得有道理,他們都把目光投向了高建國。

高建國笑了下道:“我們在海參崴站住腳了以後,先期可以用我們現**過去的船隻去接一些遼民過來,精挑細選千八百名青壯足以。

以教導隊的形式把他們訓練成部隊的骨幹,然後再大批量的移民,至於路途遙遠,還有海運力量的問題,我們可以在中途選擇一些島嶼作爲中轉站,讓他們的身體適應長途海運以後,在分期分批的運回海參崴。”

他又拿起甩棍,往地面上的地圖上指了兩下,這兩個島嶼就是我選定的中轉島嶼,大家順着他指的地方一看,就發現這兩個島嶼分別是濟州島和大連附近的長山島。

王和看了眼地圖上的兩座島嶼,也點了點頭,笑道:“這兩個地方還都不錯,如果把中轉站設在濟州島的話,哪怕是我們運力不夠,也不用着急了,讓移民在那裡呆上幾年屯田都可以。反正以後我們也要把那裡佔爲己有。”

第811章 李明的成長第1339章 東北地區的農業第710章 崇禎大旱(十一)第495章 嚴肅點兒,我們開會呢第1449章 僅憑勇敢是不夠的第1353章 掃蕩第1577章 春節(四)第652章 這時候裝什麼聖人第1538章 法蘭西王國第1516章 威尼斯的財富第266章 你那位同鄉,可是姓鄭?第897章 寧夏戰役(完)第809章 大明根據地的問題第12章 公司成立第1388章 你的意思我懂了第208章 登陸種子島第1080章 舉國動員第994章 阻擊(二)第83章 新兵選拔第1409章 基輔會戰(二)第880章 遼東大旱第1443章 他想的倒是挺好第1658章 年華逝去第898章 河套根據地的發展第1037章 老子壓力很大第1552章 土地普查第967章 華夏文明圈第1571章 國家議會第860章 莫臥兒帝國第949章 視察組的最後行程第387章 總攻開始第555章 東部軍團第1181章 最後的準備第340章 天兵天將第1012章 農業發展規劃第848章 河套根據地(二)第1653章 江南戰役第1077章 難纏的韃靼人第1091章 印度開發公司第806章 集體婚禮第162章 目標馬尼拉第476章 剩下的我都會處理掉第1643章 武士集團軍的到來第1281章 臉都不要了第946章 劉漢成的煩惱(三)第607章 牢騷第1643章 武士集團軍的到來第1278章 我們要進宮了第914章 1640年的春天第408章 換下一話題第420章 掌控南洋第359章 這孩子算是毀了第872章 奇襲阿格拉城第841章 橫掃漠南第1366章 他們的末日快到了第95章 武士第62章 技術組第724章 朝鮮戰役(六)第981章 春耕(二)第769章 日本(十三)第1615章 殺賊第124章 船長範比特第1484章 博斯普魯斯海峽第623章 風聲鶴唳第1543章 劫掠一空第1662章 匯聚北京第32章 哨位第182章 濟州條約第150章 攔截第1582章 春節(九)第1362章 嚴打的方向第828章 蒸汽動力和內燃機動力第1220章 中原戰役(三)第848章 河套根據地(二)第747章 糧食(下)第1401章 冬季戰役第1326章 孩子儘管領走第969章 伏擊第969章 伏擊第109章 工業瓶頸第1086章 南非第259章 波蘭騎兵VS裝甲車第1071章 俄國的反應第1244章 臨清州第1370章 秋收(四)第19章 戰備倉庫第810章 難熬的冬天第1360章 情報部會議第864章 大戰前夕(二)第713章 崇禎大旱(十四)第1437章 儒家血脈第1271章 北京,北京(四)第520章 開發遼東(六)第295章 只有上帝才知道第698章 打圍子第1290章 度日如年第532章 改造牧民第1333章 好學的李老根第1193章 物資準備(一)第893章 寧夏戰役(六)
第811章 李明的成長第1339章 東北地區的農業第710章 崇禎大旱(十一)第495章 嚴肅點兒,我們開會呢第1449章 僅憑勇敢是不夠的第1353章 掃蕩第1577章 春節(四)第652章 這時候裝什麼聖人第1538章 法蘭西王國第1516章 威尼斯的財富第266章 你那位同鄉,可是姓鄭?第897章 寧夏戰役(完)第809章 大明根據地的問題第12章 公司成立第1388章 你的意思我懂了第208章 登陸種子島第1080章 舉國動員第994章 阻擊(二)第83章 新兵選拔第1409章 基輔會戰(二)第880章 遼東大旱第1443章 他想的倒是挺好第1658章 年華逝去第898章 河套根據地的發展第1037章 老子壓力很大第1552章 土地普查第967章 華夏文明圈第1571章 國家議會第860章 莫臥兒帝國第949章 視察組的最後行程第387章 總攻開始第555章 東部軍團第1181章 最後的準備第340章 天兵天將第1012章 農業發展規劃第848章 河套根據地(二)第1653章 江南戰役第1077章 難纏的韃靼人第1091章 印度開發公司第806章 集體婚禮第162章 目標馬尼拉第476章 剩下的我都會處理掉第1643章 武士集團軍的到來第1281章 臉都不要了第946章 劉漢成的煩惱(三)第607章 牢騷第1643章 武士集團軍的到來第1278章 我們要進宮了第914章 1640年的春天第408章 換下一話題第420章 掌控南洋第359章 這孩子算是毀了第872章 奇襲阿格拉城第841章 橫掃漠南第1366章 他們的末日快到了第95章 武士第62章 技術組第724章 朝鮮戰役(六)第981章 春耕(二)第769章 日本(十三)第1615章 殺賊第124章 船長範比特第1484章 博斯普魯斯海峽第623章 風聲鶴唳第1543章 劫掠一空第1662章 匯聚北京第32章 哨位第182章 濟州條約第150章 攔截第1582章 春節(九)第1362章 嚴打的方向第828章 蒸汽動力和內燃機動力第1220章 中原戰役(三)第848章 河套根據地(二)第747章 糧食(下)第1401章 冬季戰役第1326章 孩子儘管領走第969章 伏擊第969章 伏擊第109章 工業瓶頸第1086章 南非第259章 波蘭騎兵VS裝甲車第1071章 俄國的反應第1244章 臨清州第1370章 秋收(四)第19章 戰備倉庫第810章 難熬的冬天第1360章 情報部會議第864章 大戰前夕(二)第713章 崇禎大旱(十四)第1437章 儒家血脈第1271章 北京,北京(四)第520章 開發遼東(六)第295章 只有上帝才知道第698章 打圍子第1290章 度日如年第532章 改造牧民第1333章 好學的李老根第1193章 物資準備(一)第893章 寧夏戰役(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