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77章 印度的農業資源

聯邦大會進行了幾天的時間,整個過程就像一場撕逼大戰,各個聯邦自治領的王公們爲了領地的利益,與各自周圍的王公們拼命的撕逼。因爲很多聯邦自治領交界的地區,在莫臥兒時代就模糊不清,根本無從判定各自領地的具體界線。

丁興浩和情報部外事特勤局,全權負責協調此次大會各個聯邦自治領的領地劃分問題。他們很多都是從南洋開發公司抽調來的,在大漢奸范文程的薰陶下,一個個都有着豐富的工作經驗。

他們不厭其煩的幫助各個聯邦自治領的王公們協調領地之間的矛盾,其間當然少不了煽風點火、挑撥離間等手段,使得整個聯邦大會火藥味十足,幾乎所有的聯邦自治領之間都存在了這樣那樣的糾紛,甚至很多不同種族,不同宗教的聯邦自治領地相互結下了仇恨,爲今後兩個聯邦自治領地之間的戰爭買下了禍根。

經過幾天的撕逼大戰,遠東公司組織得印度聯邦大會終於落下了帷幕,聯邦的各個自治領的王公們全都離開了阿格拉堡,他們有的失望懊惱,有的則是心滿意足,反正仇恨的種子已經埋下,遠東公司以後可以搬個小板凳坐着看戲。

就在各地聯邦自治領的王公們拼命撕逼的時候,錫蘭的十幾萬大明流民紛紛被運送到印度各地,開始了他們新的生活。

下一步公司將向印度地區大規模移民,以後因爲遼東冬天無法接收流民的情況,也會馬上得以改變。公司將在春夏期間向遼東運送流民,冬季改爲在印度安置流民。

印度國土遼闊、自然資源豐富。多種多樣的地貌類型中,以低矮、平緩 的平原、低丘和臺地佔明顯優勢,約佔全國面積的百分之七十,而山地只佔三分之一。土質肥沃,一半以上土地可供開墾,這是世界上很多國家都無法與之相比的。

由於地處低緯,北迴歸線穿過領土中部。北部又有喜馬拉雅山脈的屏障作用, 因而大部分地區屬典型的熱帶季風氣候。各地年均氣溫多在 24-27℃之間,比世界上同緯度的其他地區高出 3-5℃。平均年雨量爲1170毫米,雨量極爲豐沛。

除水稻、小麥等糧食作物以外。還適宜於茶、咖啡、香料等熱帶、亞熱帶經濟作物的發展。根據印度生長期長的特點,現代社會的印度農業科學家研究利用生長期短的品種在同一塊土地上一年種植四茬作物,如豆科-玉米-土豆-小麥。

充足的光熱資源爲提高複種指數的試驗創造了條件,同時由於有足夠的熱量,使熱帶經濟作物。如橡膠、小豆蔻和熱帶水果,如芒果、香蕉等都可以廣泛栽培。

多數地區作物可以一年兩熟,有的地區可以三熟。境內江河湖泊衆多,水域面積遼闊,可用來發展淡水漁業、灌溉及航運等。自然植物種類繁多。在3萬多種植物中,有不少珍貴的熱帶經濟林木,如鐵刀木、花梨木、柚木、檀香木等珍貴的林業資源。

印度可以大規模種植的農作物種類繁多,現代社會許多經濟作物及畜牧產品都是印度重要的出口物資。從種植面積看,花生、芝麻、蓖麻、黃麻、高粱、豆類、杧果、豆蔻等均居世界首位,水稻、茶葉、油菜、甘蔗等也均居世界前列。

從總產量來看。豆類、蓖麻籽、茶葉、芝麻、杧果等均爲世界第一,稻穀、高粱、花生、黃麻、甘蔗等也居世界第二位

印度除了可以大規模開發農業資源,還可以大力發展畜牧業,飼養牛、羊、豬、驢、馬等家畜和雞、鴨、鵝等家禽。而且印度的海岸線漫長,也可以大規模開發海洋漁業。印度內陸地區擁有大量的江河湖泊以及溼地、水塘,可以開發淡水養殖業。

當然,由於氣溫高、蒸發強、降水過於集中、有明顯的乾季及降水變率大等自然條件影響,都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印度地區農業生產的發展。

而且這個時代的印度土地分配極端不合理,封建、半封建的生產關係對農業生產起着十分不利的阻滯作用。廣大小農、自耕農基本上還是靠天種地,因爲沒有足夠的農業基礎設施。使得印度地區經常發生洪澇災害。

即便如此,印度地區豐富的農、林、漁、牧資源,和大明中原相比,除了江南的部分地區還勉強和印度相提並論。其他地區的條件根本無法和印度相比。

遠東公司佔據印度以後,也將會投入大量的資源,逐步在印度地區進行大規模農業基礎設施的建設。大力發展農、林、漁、牧產業,把印度建設成遠東又一個糧倉。

反正印度就是一個寶地,遠東既然來了,那絕對是不可能離開的。這樣一個優越的氣候及地理條件。後世卻被阿三弄得一塌糊塗。

印度耕地數量世界第二,僅次於美國。雖然土地總面積只有中國的三分之一,但其耕地面積卻比中國略高。

然而印度的稻米和小麥產量低於中國,位居世界第二,中國的稻米和小麥產量比印度高出40%左右。印度的水果蔬菜產量也次於中國,位於世界第二,中國水果產量卻是印度產量的三倍。印度的水田耕作面積每年都高於中國,但中國的產量卻大大高於印度。甚至在印度已經取得長足進步的棉花生產方面,中國的原棉產量也比印度高出40%。

據國際糧食政策研究所發佈的全球飢餓指數,2012年印度飢餓指數排在全球第15位,比津巴布韋、烏干達等一大批飢餓的非洲國家得分還要高,甚至比印象中饑荒頻發的朝鮮還要高出13個身位。

飢餓的印度卻是世界第一大米出口國。過去三個市場年度,印度大米出口均超過1000萬噸,佔據1/4強的全球大米出口市場。印度也是小麥淨出口國。2012/13年度小麥出口甚至超過有小麥出口大國烏克蘭。與此同時,“肥胖”的中國卻是世界第一大米進口國和主要的小麥進口國。

擁有如此得天獨厚氣候條件和農業資源,而且印度的耕地全部處在熱帶地區,一年兩熟三熟,甚至有的地區是四熟。可種植於貧瘠的、不受灌溉的土地上美國的小麥,產量也和印度小麥產量相當。也不知道印度是怎麼經營農業的,生產效率居然如此低下。(。)

第1647章 我心裡有數第1275章 爲他留一些體面吧第686章 去大明做山寨王第325章 這個漢奸不簡單第860章 莫臥兒帝國第1412章 基輔會戰(五)四百六十一章 流民出海四百九十七章 南洋是我們遠東的了第1237章 水賊窩點第20章 軍購清單(上)第1444章 堅壁清野第1334章 基層農機分隊第1254章 十天集訓第423章 霸王條款第142章 勞工冬訓(下)第64章 三號登陸艦第1411章 基輔會戰(四)第1615章 殺賊一百二十五章 風帆船改造上第948章 茂山鐵礦第1358章 李坤第1634章 殺得完嗎第1222章 中原戰役(五)第530章 殲滅第160章 以血還血第1563章 山頭和團體第1584章 春節(十一)第1506章 掃蕩地中海第556章 希克騰第336章 登萊第1489章 三天三夜第1438章 中華共和國的版圖第808章 流民營地的建設第415章 蒙古俘虜的思想教育工作第1198章 李明的婚禮(四)第379章 四路合圍第559章 蒙古人主力第291章 超級聯賽和籃球大聯盟第541章 遼東的農村第892章 寧夏戰役(五)第594章 這怎麼處理啊第3章 交易第1337章 視察(二)第1489章 三天三夜第810章 難熬的冬天第220章 東方鎮第1507章 多瑙河補給線第922章 打通黑龍江第364章 外籍勞工第387章 總攻開始第396章 公審大會第1213章 即將崩塌的王朝(一)第391章 戮屍第548章 北上計劃開幕第744章 山西(十二)第446章 消費的世紀第1050章 內務工作組第1624章 打通烏江第1477章 蘇丹的野望第1124章 破障第1534章 倫敦(二)第494章 馬尼拉會戰(六)第954章 爲主家征戰沙場第950章 堅實的基礎第1408章 基輔會戰第238章 破城第639章 1637年的春節(四)第756章 傷害了遠東人民的感情第552章 這是天神派來的嗎第122章 滿載而歸第1285章 穩定局勢第745章 糧食(上)第1530章 這是哪門子道理第1403章 冬季戰役(三)第445章 勒阿弗爾第202章 尚豐第1363章 這你都能忍第1322章 普及免費義務教育第311章 旅順第854章 東北野戰軍和南方野戰軍第1407章 掃蕩北方第412章 也不怕傷着腎第947章 海參崴的學徒工第1387章 我可捨不得第695章 你們說怎麼辦第1547章 守一輩子活寡第1426章 征服南非第507章 主力艦隊到了第1601章 誰說老子沒打過仗第639章 1637年的春節(四)第1573章 海外創業第296章 神棄之地第74章 意外第514章 北方第253章 血戰王城第817章 根據地的管理團隊第1287章 未來的規劃第482章 奇襲英格蘭第237章 夜襲蓋州衛第1173章 根據地建設
第1647章 我心裡有數第1275章 爲他留一些體面吧第686章 去大明做山寨王第325章 這個漢奸不簡單第860章 莫臥兒帝國第1412章 基輔會戰(五)四百六十一章 流民出海四百九十七章 南洋是我們遠東的了第1237章 水賊窩點第20章 軍購清單(上)第1444章 堅壁清野第1334章 基層農機分隊第1254章 十天集訓第423章 霸王條款第142章 勞工冬訓(下)第64章 三號登陸艦第1411章 基輔會戰(四)第1615章 殺賊一百二十五章 風帆船改造上第948章 茂山鐵礦第1358章 李坤第1634章 殺得完嗎第1222章 中原戰役(五)第530章 殲滅第160章 以血還血第1563章 山頭和團體第1584章 春節(十一)第1506章 掃蕩地中海第556章 希克騰第336章 登萊第1489章 三天三夜第1438章 中華共和國的版圖第808章 流民營地的建設第415章 蒙古俘虜的思想教育工作第1198章 李明的婚禮(四)第379章 四路合圍第559章 蒙古人主力第291章 超級聯賽和籃球大聯盟第541章 遼東的農村第892章 寧夏戰役(五)第594章 這怎麼處理啊第3章 交易第1337章 視察(二)第1489章 三天三夜第810章 難熬的冬天第220章 東方鎮第1507章 多瑙河補給線第922章 打通黑龍江第364章 外籍勞工第387章 總攻開始第396章 公審大會第1213章 即將崩塌的王朝(一)第391章 戮屍第548章 北上計劃開幕第744章 山西(十二)第446章 消費的世紀第1050章 內務工作組第1624章 打通烏江第1477章 蘇丹的野望第1124章 破障第1534章 倫敦(二)第494章 馬尼拉會戰(六)第954章 爲主家征戰沙場第950章 堅實的基礎第1408章 基輔會戰第238章 破城第639章 1637年的春節(四)第756章 傷害了遠東人民的感情第552章 這是天神派來的嗎第122章 滿載而歸第1285章 穩定局勢第745章 糧食(上)第1530章 這是哪門子道理第1403章 冬季戰役(三)第445章 勒阿弗爾第202章 尚豐第1363章 這你都能忍第1322章 普及免費義務教育第311章 旅順第854章 東北野戰軍和南方野戰軍第1407章 掃蕩北方第412章 也不怕傷着腎第947章 海參崴的學徒工第1387章 我可捨不得第695章 你們說怎麼辦第1547章 守一輩子活寡第1426章 征服南非第507章 主力艦隊到了第1601章 誰說老子沒打過仗第639章 1637年的春節(四)第1573章 海外創業第296章 神棄之地第74章 意外第514章 北方第253章 血戰王城第817章 根據地的管理團隊第1287章 未來的規劃第482章 奇襲英格蘭第237章 夜襲蓋州衛第1173章 根據地建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