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2章 土地和糧食

“現在我們南洋水稻,每一季的平均畝產是多少?”霍山答非所問道。

雖然奇怪霍山的問話,但陳季同還是很快答道:“從政務院成立到現在,我們農業部關於水稻良種的培育就一直沒有停下。再加上現在化肥的使用,以及新式殺蟲劑的研發成功,現在我們每一季水稻的平均畝產爲500公斤!”

“500公斤!不錯,看了這些年你們農業部確實做出了成績!”霍山臉上帶着誇獎之色道。

“謝謝少爺!”此刻陳季同臉上也是面有喜色。

“嗯!”霍山點了點頭。

“一年500公斤,1000斤!如果我沒記錯的話,去年你們農業部提交給我的政府工作報告中,現在南洋所有的‘屯糧田’是3800萬公頃沒錯吧?”

“沒錯,少爺!”陳季同點頭道。

在第一個五年計劃當中,農業部使用的土著勞工是所有霍家軍各部中最多的。曾經在最高峰的時候,大約有600百萬土著勞工在整個南洋五省和直轄市中,爲霍家軍開墾土地。

六年的時間下來,連經濟用地帶糧食用地,超過3000萬公頃。再加上原本南洋已經開墾出來的數量,農業用地的數量達到4780萬公頃。

“嗯!3800萬公頃糧食用地,每公頃15畝!5.7億畝土地,每年的平均畝產1000斤。這也就是說我們每年得到的糧食有5700億斤糧食!按照平均每人每天消耗糧食2斤來算,一年也足夠養活近7億多人口了!當然可能釀酒、工業澱粉會用掉不少,不過養活四億人應該沒有問題吧?”

聽到這裡。陳季同臉上訕訕的笑了笑。

“少爺!其實我們去年全年的糧食產量並沒有那麼多!”

據農業部統計,現在能夠做到平均500公斤畝產的土地,只佔到全國所有耕地的百分之十,剩下的因爲化肥製造產量有限,所以剩餘的百分之九十的土地糧食產量在300公斤到400公斤之間。

如果,再加上自然災害造成的減產,霍山算定的5700億斤。2.85億噸糧食,對現階段的華夏共和國農業來說,註定是一個可望而不可即的數字。

“我知道。你們去年農業部提交的報告上糧食產量只有我剛纔說的一半多一點,3200億斤對吧?”

“沒錯,少爺!”陳季同點了點頭。

“那我們去年全年消耗的糧食是多少?”霍山繼續道。

“食用消耗4000萬噸,釀酒、工業澱粉等工業消耗1200萬噸。移民消耗1500萬噸!出口6000萬噸。剩餘3300噸全部用作戰略儲備糧!”對於糧食的流向,身爲農業部長,陳季同自然是如訴家珍。

“糧食出口6000萬噸!怎麼會這麼多?”霍山皺眉道。

在這個時代,糧食生產還不像後世化肥、農藥、良種,以及科學的種植方式等樣樣不缺,可以畝產一兩千斤糧食。

現在國際上各個產糧大國更多的還是處在靠天吃飯的階段,像飢餓這種事情,就算在經濟最爲發達的歐洲也沒有得到徹底的解決。再加上經濟危機對農業的破壞,原本可以對歐洲輸出糧食的美國現在自己都緊缺。所以這個時代,糧食纔是真正的戰略物資。

“少爺,這6000萬噸糧食,都是往年積累下來的陳糧,再不賣出去的話,恐怕就只有發黴了!”

聽完陳季同的話霍山點了點頭,南洋這地方靠近赤道,終年高溫多雨,確實不是儲藏糧食的好地方。

“我們現在的戰略儲備糧有多少?”霍山緊接着問道。

“加上去年新入庫的糧食,我們華夏共和國新入庫的糧食還有5000萬噸!基本上所有的戰略糧食儲備庫都已經裝滿了!”陳季同說道。

“嗯!”霍山點了點頭,略微沉吟了一下後,說道:“繼續修建糧食儲備庫,再未來五年內,華夏共和國的糧食儲備量要達到一億噸!”

“這個,少爺有必要儲備這麼多糧食嗎?”陳季同詫異道。

他還想着能夠多出口一些糧食,然後賺錢繼續投入農業開發呢,要知道現在可不像之前,又那麼多免費的南洋土著可以用了,想要繼續開荒種地,就只有投入巨資才行。

而且,現在華夏共和國的人口,就算加上美洲諸省市也纔不過7500萬人口,5000萬噸的儲備糧已經足夠豐富。一億噸的話,足夠兩億人吃一年了。

“當然有必要,雖然我們自己用不了,不過清朝內部可是缺糧缺的厲害!”

霍山的話,立即讓陳季同明白過來。

對於他們這些華夏共和國的核心人員們來說,霍家軍北上的戰略根本就不是什麼秘密。

“繼續剛纔的話題,之所以我沒同意你們農業部遞交的五年發展計劃報告,就是因爲你們對於糧食用地的開發,特別是南洋糧食用地的開發有些太過於冒進了!”

“冒進?”陳季同詫異道。

“不錯!”霍山點了點頭。

“現在華夏共和國的人口一共有7500萬人,按照現在每年6.4%的人口自然增長率來算,也就是說每年華夏共和國每年要多出480萬的新增人口,如果再加上每年移民的數量,每年的人口增量爲700萬左右,五年之後人口將超過一億!”

“一億人口,連現在我們南洋五省的糧食都消耗不完,更何況美洲的一千多萬公頃的糧食產地呢!”

“而且,隨着我們化肥產量的提高,農藥的應用,以及良種培育的進一步提升,我們的糧食產量還會進一步提高。”

“所以說,農業部現在的糧食用地開發,應該更有規劃,而不是盲目貪多求全!另外,如果太多的糧食投放市場,不僅會拉低糧食的市場價,而且糧賤傷農,對我們農業的持續發展造成破壞!”

“農業是國民經濟的基礎,而農民是國家穩定的基礎!農業部任何農業政策的制定,都要首先考慮到這兩個前提!”

霍山的話,讓陳季同臉上流露出一絲羞愧之色。因爲前期因爲霍家軍移民人口的大量增加和糧食的缺乏,農業部一直都在爲開拓更多的土地而努力,現在更是把土地開發看成了農業部的主要任務。所以在政策制定上難免會向這方面傾斜。

“少爺,我知道了!回去之後,我會立即把所有的農業土地開發計劃全都停下來!”陳季同說道。

“全部停下來,沒有必要,糧食用地的土地開發可以暫緩,不過像南洋、咖啡、可可、金雞納霜、橡膠,美洲諸省市的大豆、棉花等經濟作物的種植面積可以進一步擴大。”

對於南洋的糧食用地霍山規劃的是6000萬公頃,這個數字對於南洋五省來說剛剛好,再多的話,會對南洋的水土造成嚴重破壞。特別是這裡降水多,雨量豐富,過多的雨水對於土地的沖刷非常嚴重。不可避免的造成水土流失的加重。

另外,對於土地的過度開發,也會造成雨林的減退,對環境造成非常嚴重的破壞。後世印尼發生的悲劇,霍山不願意再讓它發生在霍家軍自己身上。

所以,他一開始便制定了非常嚴格的樹木採伐條件,除了定期的封山育林之外,任何採伐公司,必須嚴格執行砍一棵,補兩顆的政策,而且還把這個政策放到法律當中嚴格執行。

不過,就算只有6000萬公頃,對於整個南洋五省來說也足夠多了,隨着農業生產的進一步發展,如果霍家軍的糧食畝產能夠達到後世一年三熟,畝產兩千斤的話,那麼6000萬公頃,足以滿足十億人吃飯,外加工業生產、釀酒、養殖業等方面對糧食的需求。

而未來百年之內只怕南洋地區的人口還達不到十億這個數字。

如果再加上美洲諸省市這個大糧倉,以及未來推翻清朝後,新國家的農業產量,那怕未來百年以後,中國人口增加到二十億都不會存在吃飯方面的問題。

“是,少爺!我明白了!”陳季同點了點頭。

“以後,農業部的重點不再是開發更多的農業用地,而是更應該專注於對於農業科技的研發!比如,如何提高糧食產量,如何保持甚至提高土地肥力等。”

“還有畜牧業,這塊一直是我們的弱點,以後農業部要在畜牧業的發展上都上點心,糧食雖然可以解決溫飽,但肉蛋奶卻能夠提升我們國民的生活品質!”

隨後,霍山又提點了一下陳季同對於農業機械化的發展之後,兩人的談話便結束了。

“少爺,我這次來主要是先跟您商量一下,是不是可以放寬國內礦藏的開發條件!”國土資源部部長羅豐祿說道。

“這件事你過來,我也會跟你說的!”霍山說道。

之前,霍家軍初期的重工業發展所需要的礦藏,除了少部分,比如海-南的石碌鐵礦和婆羅省的石油之外,剩餘的煤炭和鐵礦都是從英國人的殖民地印度進口的。當然這也是後世發達國家常用的一個招數,把自己的資源封存起來,先用國外的。(未完待續……)

第405章 坐不住的英國人第31章 大清海軍的精華第318章 三大兵團第92章 接連的壞消息第375章 激烈交鋒第366章 特斯拉線圈第489章 美洲新疆界第114章 東方之星第32章 塞班島第480章 慘痛的失敗第112章 雙方艦隊的實力對比第355章 重炮轟鳴!第247章 美洲財團第163章 擊沉!!第499章 與英國人的交易第148章 寶石號和大公號第320章 雪狼特種部隊第316章 名相級輕巡洋艦第393章 ‘二五’投資總額第248章 摩根和洛克菲勒第421章 撤退第159章 同樣的選擇!第424章 鬥智鬥勇第109章 聖誕島第182章 德國人的對策第315章 船廠的規模第177章 大計劃第81章 戰爭來臨第463章 海倫懷孕第471章 不倒翁和補鍋匠第523章 收穫與未來第376章 南線收縮第163章 擊沉!!第47章 中醫和鐵路第498章 240平方公里第138章 蒙克少將第126章 李鴻章的策略第1章 醒來之後第417章 危險的戰局第54章 貶值的白銀第360章 孟菲斯之戰(二)第111章 逐漸靠近的艦隊第415章 解決事物問題第507章 退役和整編第358章 第三騎兵軍第244章 預料之外的美國戰局!第28章 戰艦和重炮第142章 投降第136章 神秘的聯絡方式第217章 石泉鎮慘案第412章 軍部的行動第494章 省長任命第217章 石泉鎮慘案第101章 最後的掙扎第302章 南美洲的土地第485章 生存的智慧第497章 鉅額交易第11章 機械廠第368章 長遠戰略第118章 南洋大學第507章 退役和整編第385章 伊利戰役(五)第7章 香皂生產第375章 激烈交鋒第248章 摩根和洛克菲勒第419章 焦灼的戰場第303章 驚人的財政赤字第517章 第二次軍事改革第461章 妖嬈多姿的少女第105章 內部的頑疾第522章 豐厚的戰利品第126章 李鴻章的策略第469章 組建政黨第115章 罐頭第483章 天際驚雷第462章 期滿已久的消息!第27章 閩浙總督第88章 聯合艦隊第273章 三個月六十萬移民!第367章 特斯拉的渴望第137章 海鷹五號第250章 豪門鉅富第408章 甲板上的談話第107章 魯道夫.蒂亞爾第233章 宣戰第442章 家族密議第512章 《1885年華德合作協議》第516章 毛里塔尼亞殖民地第449章 傷亡慘重的戰爭第26章 瘋狂的大工業第516章 毛里塔尼亞殖民地第211章 經濟合作第397章 法國遠東艦隊第352章 納什維爾第507章 退役和整編第98章 1800公里鐵路第477章 美洲黑人問題第401章 西摩爾的顧慮第402章 欲效仿武安君!
第405章 坐不住的英國人第31章 大清海軍的精華第318章 三大兵團第92章 接連的壞消息第375章 激烈交鋒第366章 特斯拉線圈第489章 美洲新疆界第114章 東方之星第32章 塞班島第480章 慘痛的失敗第112章 雙方艦隊的實力對比第355章 重炮轟鳴!第247章 美洲財團第163章 擊沉!!第499章 與英國人的交易第148章 寶石號和大公號第320章 雪狼特種部隊第316章 名相級輕巡洋艦第393章 ‘二五’投資總額第248章 摩根和洛克菲勒第421章 撤退第159章 同樣的選擇!第424章 鬥智鬥勇第109章 聖誕島第182章 德國人的對策第315章 船廠的規模第177章 大計劃第81章 戰爭來臨第463章 海倫懷孕第471章 不倒翁和補鍋匠第523章 收穫與未來第376章 南線收縮第163章 擊沉!!第47章 中醫和鐵路第498章 240平方公里第138章 蒙克少將第126章 李鴻章的策略第1章 醒來之後第417章 危險的戰局第54章 貶值的白銀第360章 孟菲斯之戰(二)第111章 逐漸靠近的艦隊第415章 解決事物問題第507章 退役和整編第358章 第三騎兵軍第244章 預料之外的美國戰局!第28章 戰艦和重炮第142章 投降第136章 神秘的聯絡方式第217章 石泉鎮慘案第412章 軍部的行動第494章 省長任命第217章 石泉鎮慘案第101章 最後的掙扎第302章 南美洲的土地第485章 生存的智慧第497章 鉅額交易第11章 機械廠第368章 長遠戰略第118章 南洋大學第507章 退役和整編第385章 伊利戰役(五)第7章 香皂生產第375章 激烈交鋒第248章 摩根和洛克菲勒第419章 焦灼的戰場第303章 驚人的財政赤字第517章 第二次軍事改革第461章 妖嬈多姿的少女第105章 內部的頑疾第522章 豐厚的戰利品第126章 李鴻章的策略第469章 組建政黨第115章 罐頭第483章 天際驚雷第462章 期滿已久的消息!第27章 閩浙總督第88章 聯合艦隊第273章 三個月六十萬移民!第367章 特斯拉的渴望第137章 海鷹五號第250章 豪門鉅富第408章 甲板上的談話第107章 魯道夫.蒂亞爾第233章 宣戰第442章 家族密議第512章 《1885年華德合作協議》第516章 毛里塔尼亞殖民地第449章 傷亡慘重的戰爭第26章 瘋狂的大工業第516章 毛里塔尼亞殖民地第211章 經濟合作第397章 法國遠東艦隊第352章 納什維爾第507章 退役和整編第98章 1800公里鐵路第477章 美洲黑人問題第401章 西摩爾的顧慮第402章 欲效仿武安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