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1章 淮王催臣上奏疏

第221章 淮王催臣上奏疏

正七品內閣大學士胡惟庸,此時心神全然不在伏案上擺放着的且攤開的一份奏摺上,雖然他的目光看上去似乎是盯着它看。

自大明淮王分封百官後,得知自己是內閣的成員,且職位七品時,說實話,他的心裡還是極爲憂慮的,爲自己的前程而擔憂。

不過,在得知內閣成員每日所做之事後,他的心裡是狂喜的。可是,這種狂喜並未持續太久,他逐漸地從內閣所做之事中,看出來了一些端倪。

愈是深思,他那失去的擔憂,又失而復得。

他心裡極爲害怕,內閣這樣新產生的辦事機構,作爲內閣的成員,在官位品級上,不會有太多的調整。

然後,他就日思夜思,甚至夜裡失眠,終於琢磨出了一點苗頭:那就是他不能再這樣下去了。

對於他而言,人生第一等大事,自然是自己的前程是否遠大。

如果內閣之官的前程註定不大,那麼,他就要想方設法,儘可能地跳出這種泥坑,免得越陷越深,直至最終再也無法有希望跳出來。

這,也就是他現在心不在焉的原因。

胡惟庸緩緩擡起頭,他的餘光偷偷地打量着正坐在伏案上的淮王程德。

見到淮王並未注意到自己,胡惟庸觀察了一會兒,便沉思片刻。

爾後,胡惟庸決定不能坐以待斃,他想道:爲了自己的前程,拼了。

他準備提出一些治理地方的國策,從而順勢提出請求將自己從內閣這個機構中摘出去。

就當胡惟庸準備站起來的時候,胡惟庸沒想到的是,在這個時候,宋濂卻率先站了起來,胡惟庸見此,只好沉住氣,並順便看看宋濂想要做什麼。

宋濂的舉動,也引起了其他內閣成員幾人的注意,他們紛紛將目光投向宋濂,眼裡露出疑惑的神情。

宋濂並未理睬衆人的打量,而是先走出伏案,接着,規規矩矩地向着程德行了一禮,然後開口道:“啓稟淮王,大明初立,百廢俱興,大明雖已有八部,但人才尚少。微臣以爲當以大明國名義面向天下而首開科舉,一來昭顯淮王王者氣度,二來天下士子皆盼着能一展所長,併爲此苦等久也,若淮王重開科舉,天下士子必感恩戴德前來相投,假以時日,這天下英才,盡入淮王名下,而我大明將會一統天下。”

宋濂話音剛落,其餘衆人,紛紛詫異地望着宋濂,但轉而倏忽間,他們都將視線落在淮王程德身上。

宋濂提出來的這一建議,衆人心中雖然恨不能第一個提出來的人是自己,但他們還是感到有些慶幸,畢竟,此事必須要經過淮王程德的首肯才行,而且容易觸怒淮王。倘若淮王不點頭,這建議始終還是建議。

只是,令其他人所失望的是,程德並沒有因言下罪。

於是,其餘人都很羨慕地望着站着筆直的宋濂,他們都知道,這宋濂的建議,至少淮王未反對,而淮王未反對,也未表態,恰恰說明淮王也在思量間。

宋濂或是瞧出了這一點,立即趁火打鐵,連忙道:“淮王,天下英才投靠我們的多了,相應的,投靠陳友諒、張士誠、劉福通、元朝等勢力的英才就少了,久而久之,我們大明必然強於其他各勢力,此臣弱敵之言,還望淮王聽之納之。”

宋濂說完後,便立即站在一旁,默默地低着頭並目視地面。

他知道,自己該說的都已經說了,至於成不成,那就取決於淮王最終是否同意了。

宋濂耐心地等待着程德的抉擇,其餘衆人也在暗暗觀察着,他們都在想,這宋學士之言,還真是善言善策。

其他人也都屏息凝神,默默地等候着。

程德陷入了沉思。

眼下之際,若是重開科舉,會不會對前方的戰事有什麼影響?

而且,重開科舉面向的是全天下的士子,誰知道這些來南京城的士子是不是有各勢力所派出來的探子?

這不是把自己暴露在天下人面前吧?尤其是一些核心機密之類的事務還未做好轉移。

實際上,程德也深知宋濂所說的重開科舉帶來的一系列好處,但問題是,馮國用、李三七、耿再成三線作戰,對於大明財政來說,還是帶來了不少的壓力。

倘若在這個節骨眼上再重開科舉,那麼,就意味着這方面投入的物力和財力將會是巨大的,而這,與現有實際情況相比較,綜合衡量了大明財政開支,還是不符合大明國的利益的。

依照程德所想,以大明國的名義重開科舉一事急不得,得慢慢來,至少等馮國用、李三七、耿再成他們都再建新功纔是。

而且,這幾日,他也接到了馮國用給他寫的回信,馮國用告訴他,接下來一個月以內,他必定拿下整個廬州路,而且他已經針對徹裡不花布置了天羅地網,這一次徹裡不花大軍將會在劫難逃。

馮國用還在信中詳細地陳述了他的所有佈局,程德看完後,對於馮國用拿下整個廬州路的信心很大。

除了馮國用這邊,耿再成那邊,雖然取得了巢縣,但在攻打無爲州時,卻被無爲州那邊的元軍給拖住了,雖然耿再成再三表示定能早日拿下無爲州,但程德也通過耿再成的字裡行間知曉這短時間內,耿再成或許難以取得更大的戰果了。

至於李三七那邊,雖然拿下了當塗城,但程德寧願李三七沒有拿下的好。

不過,好在劉伯溫將此事給壓了下去,不然,程德都要親自前往當塗城去問罪李三七了。

思來想去,目前他所能做的事情,便是不拖馮國用的後腿就行,而不拖他的後腿,就是保證大後方的穩定,給馮國用足夠的底氣。

倘若真的在這種關節眼裡重開科舉,將會平生一些變數,也對大後方的穩定是一種巨大的考驗,而且,之前一封匿名的舉報信信中涉及的那些人,他都還沒有處理,錦衣衛還在暗中取證中,如果這些人不處理掉,就必然無法讓自己的大後方穩定。綜合考慮下,重開科舉並不符合程德心中的利益預期。

於是,程德的目光落在了宋濂身上,平靜地開口道:“重開科舉一事,本王思之再三,考慮到馮國用、耿再成還有李三七三路大軍在前線作戰,爲了避免出現一些變數,此事延後再提。目前的重心還是放在實施大明富國強民國策上,其餘不相關的就不要再提了,避免節外生枝。言而總之,就是大明要穩中求強。”

宋濂張了張嘴,最後苦笑道:“淮王英明,是微臣考慮不周。”

胡惟庸等人見此,則是紛紛暗暗思忖:淮王,究竟是如何想的呢?

程德見衆人都沉默了,便出聲道:“本王希望諸位能夠同心同力,這大明能否最終擊敗其他所有對手,還要靠大家的努力。不日,馮將軍必然能夠傳來大捷,希望諸位爲大明國強盛而積極獻言獻策,只要是有利於大明的,本王都會採納。還望諸位私下之餘,都能上一道奏疏給本王,時間期限最好是在半個月內。”

“微臣遵旨!”宋濂等內閣成員紛紛起身躬身應道。

“你們都繼續忙吧,本王還有其他事情要處理。”

程德說完此句後,便匆匆離開了書房,往羅燕屋裡而去。

胡惟庸望着程德離去的背影,目光陡然間有些陰鬱。

(本章完)

第180章 羅茂遭刺殺有驚無險第88章 胡惟庸的正確用法第240章 程德:文臣也有血氣,朕心甚悅第20章 救治第275章 仁厚之君第2章 成爲牌子頭統領第84章 大丈夫當雄飛,安能雌伏第19章 泗州軍第117章 張邋遢:天意難測第73章 城隍殺戮,義子沐英 徐司馬第259章 主帳議事,口頭許諾第171章 宋濂弟子張定生,未來大科學家倪瓚第51章 千載一時,不可失也第242章 對外國策雛形第180章 羅茂遭刺殺有驚無險第243章 虎口關困境第203章 早知如此,何必當初第179章 科學院試驗火器第222章 羅二虎之妻劉氏臨死前的請求第86章 喜報連連第101章 夜襲元軍,揚泗州軍之名第208章 泗州軍才下江寧縣,陳埜先便獻計攻第44章 瞞天過海,暗渡陳倉第201章 陳友諒行毒計,欲削弱泗州軍第259章 主帳議事,口頭許諾第118章 馮國用捨生忘死,終下滁州城第102章 大丈夫有所不爲,有所必爲第52章 見敵之虛,乘而勿假第34章 逐個擊破,人才紛投第258章 奪取陳漢地盤佈置與班師回朝第137章 泗州軍事學院講學第171章 宋濂弟子張定生,未來大科學家倪瓚第70章 泗州瑣事第138章 李孝慈主動提出學兵法,淮安路八百第230章 陳友諒:殺你,只因爲你阻擋了我第127章 微服高郵城察民情,收服李孝慈第277章 大魏太祖何三五?第114章 安東州告急第105章 從今往後,我就叫朱元璋第90章 韓伯高的投名狀第282章 大明第一位世襲國公爵糧國公第105章 從今往後,我就叫朱元璋第37章 淮安戰略定,將十萬衆現第227章 廬州路大捷第147章 汝中柏心中的野望,淮安城慘烈的攻第266章 沈萬三求見,國庫再進賬五百萬兩第70章 泗州瑣事第214章 大明用兵戰略第18章 人心難測,不如不測第197章 朱元璋的心上人第169章 科舉各科主考官第117章 張邋遢:天意難測第183章 劍指金陵第190章 陳兵樑縣,伺機奪廬州路第41章 洪澤之殤第180章 羅茂遭刺殺有驚無險第253章 黃州大戰(六)第61章 坐鎮淮安李三七,金湖先鋒常遇春第30章 蒼天佑你不佑我第139章 元軍猛攻致清河 清江失守,程德欲領第215章 駭人聽聞的匿名舉報信第260章 大明朝議,御史大夫黃顯第80章 泗州英靈祠第144章 龔伯遂:既然丞相無情在先,那麼就第260章 大明朝議,御史大夫黃顯第209章 背水一戰第88章 胡惟庸的正確用法第92章 李善長教弟,雨夜說官場第100章 破局的關鍵——洪澤城第201章 陳友諒行毒計,欲削弱泗州軍第56章 其興也勃,其亡也忽第238章 張士誠的背刺第178章 程德赴約人間醉,意外見到沈萬三第245章 程德:眼下有個揚名天下的機會第129章 脫脫:我定要讓那程德後悔不迭第158章 脫脫的退意第241章 親征之議第213章 大明君臣論戰餘闕 天完陳友諒,還是第258章 奪取陳漢地盤佈置與班師回朝第248章 黃州大戰(一)第156章 大周勤政殿君臣論憂愁,劉仁決定繼第23章 夜奪定遠第130章 血染夕陽別樣紅,江都城宣告失守第262章 朝會封賞侯爵激勵羣臣,好學皇帝向第111章 張士誠白駒場起事第144章 龔伯遂:既然丞相無情在先,那麼就第281章 程儒回明第59章 金湖論戰,方母教子第133章 張七九心甘情願做紅娘,程德計劃在第26章 天下無飢第58章 初談科舉,未來孤臣第82章 李善長的謀劃,程德的憤怒第221章 淮王催臣上奏疏第28章 經天緯地呂不用第204章 康茂才:在座諸位不知幾人能活?第247章 深夜訓傅友德第60章 守其初心,始終不變第251章 黃州大戰(四)第153章 元軍再攻淮安城被擊退,泗州科學院第137章 泗州軍事學院講學
第180章 羅茂遭刺殺有驚無險第88章 胡惟庸的正確用法第240章 程德:文臣也有血氣,朕心甚悅第20章 救治第275章 仁厚之君第2章 成爲牌子頭統領第84章 大丈夫當雄飛,安能雌伏第19章 泗州軍第117章 張邋遢:天意難測第73章 城隍殺戮,義子沐英 徐司馬第259章 主帳議事,口頭許諾第171章 宋濂弟子張定生,未來大科學家倪瓚第51章 千載一時,不可失也第242章 對外國策雛形第180章 羅茂遭刺殺有驚無險第243章 虎口關困境第203章 早知如此,何必當初第179章 科學院試驗火器第222章 羅二虎之妻劉氏臨死前的請求第86章 喜報連連第101章 夜襲元軍,揚泗州軍之名第208章 泗州軍才下江寧縣,陳埜先便獻計攻第44章 瞞天過海,暗渡陳倉第201章 陳友諒行毒計,欲削弱泗州軍第259章 主帳議事,口頭許諾第118章 馮國用捨生忘死,終下滁州城第102章 大丈夫有所不爲,有所必爲第52章 見敵之虛,乘而勿假第34章 逐個擊破,人才紛投第258章 奪取陳漢地盤佈置與班師回朝第137章 泗州軍事學院講學第171章 宋濂弟子張定生,未來大科學家倪瓚第70章 泗州瑣事第138章 李孝慈主動提出學兵法,淮安路八百第230章 陳友諒:殺你,只因爲你阻擋了我第127章 微服高郵城察民情,收服李孝慈第277章 大魏太祖何三五?第114章 安東州告急第105章 從今往後,我就叫朱元璋第90章 韓伯高的投名狀第282章 大明第一位世襲國公爵糧國公第105章 從今往後,我就叫朱元璋第37章 淮安戰略定,將十萬衆現第227章 廬州路大捷第147章 汝中柏心中的野望,淮安城慘烈的攻第266章 沈萬三求見,國庫再進賬五百萬兩第70章 泗州瑣事第214章 大明用兵戰略第18章 人心難測,不如不測第197章 朱元璋的心上人第169章 科舉各科主考官第117章 張邋遢:天意難測第183章 劍指金陵第190章 陳兵樑縣,伺機奪廬州路第41章 洪澤之殤第180章 羅茂遭刺殺有驚無險第253章 黃州大戰(六)第61章 坐鎮淮安李三七,金湖先鋒常遇春第30章 蒼天佑你不佑我第139章 元軍猛攻致清河 清江失守,程德欲領第215章 駭人聽聞的匿名舉報信第260章 大明朝議,御史大夫黃顯第80章 泗州英靈祠第144章 龔伯遂:既然丞相無情在先,那麼就第260章 大明朝議,御史大夫黃顯第209章 背水一戰第88章 胡惟庸的正確用法第92章 李善長教弟,雨夜說官場第100章 破局的關鍵——洪澤城第201章 陳友諒行毒計,欲削弱泗州軍第56章 其興也勃,其亡也忽第238章 張士誠的背刺第178章 程德赴約人間醉,意外見到沈萬三第245章 程德:眼下有個揚名天下的機會第129章 脫脫:我定要讓那程德後悔不迭第158章 脫脫的退意第241章 親征之議第213章 大明君臣論戰餘闕 天完陳友諒,還是第258章 奪取陳漢地盤佈置與班師回朝第248章 黃州大戰(一)第156章 大周勤政殿君臣論憂愁,劉仁決定繼第23章 夜奪定遠第130章 血染夕陽別樣紅,江都城宣告失守第262章 朝會封賞侯爵激勵羣臣,好學皇帝向第111章 張士誠白駒場起事第144章 龔伯遂:既然丞相無情在先,那麼就第281章 程儒回明第59章 金湖論戰,方母教子第133章 張七九心甘情願做紅娘,程德計劃在第26章 天下無飢第58章 初談科舉,未來孤臣第82章 李善長的謀劃,程德的憤怒第221章 淮王催臣上奏疏第28章 經天緯地呂不用第204章 康茂才:在座諸位不知幾人能活?第247章 深夜訓傅友德第60章 守其初心,始終不變第251章 黃州大戰(四)第153章 元軍再攻淮安城被擊退,泗州科學院第137章 泗州軍事學院講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