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六章 痛徹心扉

這匪首言語如此輕薄,辰年也不見生氣,只道:“既然這般,那就對不住了。”

她手腕一翻,將掌上那兩個銀錠攥入手中,當做暗器往那匪首身上打去。衆人只瞧得眼前銀光一閃,什麼都還沒瞧清,便聽得那匪首慘叫一聲,仰面跌入了湖中。那人既爲匪首,自然是這些人中功夫最高的,不想卻被辰年兩錠銀子就砸入了湖中,再無動靜。衆匪見狀不由大駭,紛紛往後退去,心驚膽戰地戒備着辰年,沒一人再敢上前。

辰年等的片刻,不見他們有動靜,不禁示意了一下湖面,出聲問道:“都沒有人下水去撈他麼?再過一會兒,就該淹死了。”

衆人愣了一愣,回頭看向湖面,果見那匪首的身體又浮出了水面,卻是一動不動,不知死活。當下就有幾個人噗通噗通跳了下去救自己老大,另外幾人卻手執兵刃緩緩往辰年這裡圍將上來。

辰年再一次伸手入懷,衆匪嚇得一跳,忙就又往後退了幾步。辰年看了看手裡的那一錠銀子,卻是有些捨不得,便就回身彎下腰去,問躲在艙內的船家道:“老丈,用這銀子換你些大子使,可好?”

那船家早就嚇得傻了,哪裡還敢說什麼,只忙摸了一把銅錢出來遞給了辰年。辰年將那錠銀子給了他,抓着那把銅錢回過身來,從容地看向衆匪。

這時,那下水去撈人的也將那匪首救上了自家的船,略一查看,見那匪首的兩隻手臂竟是都被辰年打折了,人也是面色青灰,雙眼緊閉,不知生死。只不過兩顆小小的銀錠子,竟就能把人傷成這般,那幾人頓時嚇得傻了,當中一個哆哆嗦嗦地向着辰年船上的衆匪喊道:“這娘們是個厲害角色,兄弟們快些回來。”

衆匪一聽這個,又瞧着辰年手上還不斷拋着那一把銅錢,再顧不上劫財劫色,只忙着往自己船上逃。他們雖走,辰年卻沒輕易放過他們,用銅錢將那幾個水匪俱都打入了水中。雖不像那匪首那般折了雙臂,卻也都是中了穴道,痛得他們大聲哀嚎。

一時間水面上各處鬼哭狼嚎,甚是熱鬧。辰年立在船頭看得片刻,這才忽地冷聲喝道:“下回,離得我這船遠點,否則就別怪我心狠手辣。”

那些水匪只顧着逃命,連句硬話都不敢撂,狼狽而去。直到他們的船去得遠了,辰年船上的船家夫婦與兩個兒子纔敢從船艙中爬出來,就見辰年獨自一人立在船頭,那身形雖是瘦削,卻挺得筆直,像是根定海神針,牢牢地釘在船頭,驚濤駭浪都撼她不得。

那船頭將辰年給他的那錠銀子塞到老妻手上,示意她給辰年送還回去,自己則帶着兩個兒子去駕船。那老婦對辰年又敬又怕,小心翼翼地走上前去,不及出聲,辰年已是回身過來看她,問道:“大娘,何事?”

老婦怯怯地將銀子遞出,道:“姑娘,這銀子你收回去吧,那幾個大子,哪值得了這麼多!”

辰年卻是擺手,道:“不用,大娘收下吧,權當給你們壓驚了。”

她這樣一說,倒叫那老婦有些不好意思,又想剛纔水匪來襲,他們一傢俱都躲入艙中,實在是羞愧,便就張了張口,支吾道:“姑娘,你別怨咱們膽小怕事,實在是不敢惹這些……”

辰年沒叫她把話說完,只道:“趨利避害,人之常情,若是我沒這一身武功,也不會剛纔那般行事。大娘莫要多想了。”

那老婦這才放下心來,又因白得了辰年一錠銀子,更是歡喜不盡,自此對辰年照料得更是精心,只這是閒話,無需細說。

船又行得數日,這才由涇水轉入了宛江,船頭折向東行,順流直下宜平。待在宜平碼頭靠岸,辰年先下船僱了輛大車,拉了葉小七的棺木,向北繞過宜平城,往南太行而去。她並不清楚葉小七當日將小柳葬在了何處,只猜着該是在清風寨到宜平的途中,加之山中道路崎嶇難行,她不好攜帶着棺木通行,索性將那棺木先寄存在一所廟宇中,孤身一人進了山去尋小柳的墳。

不想這一尋竟就是三月有餘,辰年翻了無數的大山,終於在離清風寨二百餘里的一座山坡上,尋到了葉小七當日給小柳堆得那個小小的墳堆。墳前的墓碑乃是劈木而成,經了這幾年的風吹雨淋,已是快要腐盡,葉小七刻在上面歪斜散亂的字跡模糊不清,若是再晚上一年半載,這墳怕是就再也尋不到了。

此地距清風寨二百餘里,辰年不知葉小七揹着小柳走了幾日才走到此處,又是已怎樣的心情葬她於此,堆起這樣一個小小的墳頭。她不敢去想,因着只要想上一想,便已是覺得撕心裂肺的疼。自揹着葉小七的屍身出了盛都,她便就再沒哭過,又經了這幾個月獨自在山中的苦尋,心緒更是極少波動,可這一刻,她卻是伏倒在小柳的墳前,痛哭不止。

年少時對人對事皆都百不在乎,自認爲拿得起放得下,便是錯過了,也不過是擦肩而過,相忘於江湖。待到真能明白,這擦肩而過便是永遠失去,再回不來,卻已是後悔晚矣。

辰年哭了足有大半日,這才停了,起身將小柳的墳頭堆高了些,又用山石削了墓碑出來,刻了字在墳前立好,這才轉身下了山。待到寄存葉小七棺木的山廟,已是兩日之後,辰年剛一進廟門,便覺察有些不對,只她如今武功高強,無所畏懼,腳下只頓了頓,便就仍徑直進那停棺的偏殿。

不想等在殿中的卻是魯嶸峰。

辰年知魯嶸峰現在是宜平軍中,但瞧他突然出現在此處,不覺還是有些意外,問道:“魯大叔來這裡做什麼?”

魯嶸峰那裡忙站起身來,愣愣地看了辰年兩眼,這才試探道:“大當家?”

辰年長日在山中奔波,自然是男裝打扮,又因着盛夏暑熱,身上只穿了一身灰褐色的粗布短打。她當魯嶸鋒是驚訝自己的穿着,並未在意,只將頭上的斗笠摘了下來,道:“早就不是什麼大當家了,魯大叔還是叫我辰年吧。”

魯嶸峰的目光從她的臉上換到她的身上,又從她的身上移回臉上,如此幾回轉換,眼中是掩不住的驚愕。

辰年不以爲意,淡淡一笑,解釋道:“不過在山裡跑得曬黑了些,魯大叔無需這般驚訝。”

魯嶸峰愣愣地點了點頭,可眼神還是不自覺地往辰年腰身處飄了飄。辰年自知這幾個月來在山中奔波,不只麪皮黑了,便是身形比之前粗壯了許多,再無之前的窈窕。她並不在意魯嶸峰的打量,瞧着葉小七靈前的香快要燃盡,便就出去淨了手,回來在葉小七靈前續了柱香,這才又回過身來,問魯嶸峰道:“魯大叔怎會在這裡?是來尋我?”

魯嶸峰這才忙收回視線,答道:“哦,不是,只是路過這裡。”

這回他倒是並未說假話。去年時候,陸驍與靈雀去宜平尋辰年,魯嶸峰受順平的指使跟着靈雀離開,以作眼線。不想他和靈雀在宜平城北林中等了大半夜,卻只等到了陸驍一個,問了才知辰年並不肯隨陸驍離開。一看這般情形,魯嶸峰也就沒了再跟着他們北去的必要,便尋了一個藉口又返回宜平,在宋琰手下做了一員偏將。

這一回,他確是不知辰年會在這裡,他是受宋琰之命前往青州,途中借宿此處,無意間看到了葉小七的牌位,這才心生詫異,派了手下去向打聽是誰將這棺木寄存在此處的,不想手下還未探聽回來,進門的卻是辰年。

辰年聽他說宋琰命他去青州,也不問他是爲何事,只道:“既然這樣,魯大叔就該快些去青州,軍令不可拖延。”

她顯然是不想說自己之事,魯嶸峰瞧出,也不好多問,想了想,只問她道:“你可是要把葉小七送回寨子安葬?”

辰年沒有瞞他此事,搖頭道:“不回寨子。我已尋到了小柳的墳,想送葉小七到她那裡,叫他們好做個伴。”

魯嶸峰緩緩點頭,又問道:“可需要我撥出軍士來幫忙?”

辰年道:“不用,我從山裡僱些人就是。魯大叔還是去做自己的事吧,莫要耽誤了。”

她話已至此,分明是逐客之意,魯嶸峰只得辭了她出來,待出了那廟,卻是命自己身邊最機靈的那個親兵速速趕回宜平,將辰年在此的消息告知宋琰。宋琰收了那信,不覺大驚。他深受封君揚信任,被留在江北鎮守宜平,因着離着盛都太遠,只隱隱知曉辰年是以賀家嫡女的身份嫁給了封君揚,此後再未聽到她什麼消息,卻不想她竟會獨自一人出現在太行山中。

宋琰在屋中轉了幾圈,招了副將過來交代好城中之事,然後便帶了幾個心腹親兵,偷偷出了宜平往北邊山中而來。待他趕至那座山廟,辰年還未離去,她僱了木匠來給小柳打造棺木,還未完工。只是辰年卻不耐煩見他,與他打了一個照面,便就避入了山中。

她身形太快,宋琰追她不上,只得退回廟中守候,在廟中等了兩日不見辰年回來,這纔不得不回了宜平。他苦思半夜,在謹守本分與多管閒事之間幾次搖擺,終還是提筆給封君揚寫了一封密信。

這信在幾日之後被送到盛都,夾在一沓六百里急報的信件中,放到了封君揚案頭。此時,江北戰事已日漸緊張,穆展越奪下靖陽南側的重鎮小站,與陸驍合兵一處,正在攻打江中平原的北側門戶--豫州。而慕容恆帶大軍西來之後,並未冒進,而是一路穩紮穩打,遇到城池,必先派使者入城勸降。若是肯開城投降,他便就約束部隊,安撫城內百姓,可遇到那抵抗的,一旦城破,面臨的卻就是屠城之禍。

就這樣一面安撫,一面屠殺,慕容恆率軍已是攻下了新野,慢慢逼近臨潼。賀家不斷向朝中求援,鄭綸帶兵駐守武安,也向封君揚請命出兵攻打新野,欲要先發制人。一封封軍報送來,朝中也是爭論不休,封君揚面上雖還淡淡,可順平卻瞧出他眉眼已是有陰沉之意。

封君揚看到宋琰那封密信時微微一怔,待再看到後面,見那信中寫道:“……雖只遠望一眼,卻與魯嶸峰所言無二,其形容憔悴消瘦,唯腰身稍顯粗壯,異於別處,顯是有孕,卻無遮掩之意,不知是尚不自知,還是……”

他執信的手竟是微微抖了起來。一旁侍立的順平不知封君揚何故這般失態,正心驚間,便見封君揚將身體緩緩地倚向後面,用那信紙遮了臉,啞聲說道:“出去。”

“王爺……”順平試探地開口。

封君揚卻是不容他說話,只道:“出去!”

順平不敢違揹他的話,心中雖是驚疑不定,卻仍是小心地退出了門外。

封君揚仰倒在椅中,動也不動,可那覆面的信紙卻是慢慢透出一片溼暈來。他曾苦盼着這個孩子,只望能留住辰年,可現如今終於有了孩子,她卻早已不在他的身邊,再不可能回來。心裡只一瞬間的歡喜,然後就是疼,疼過了頭,便又覺得麻木,就像是被人開膛破肚,活生生地掏走了心。

以前時候,便是別的男人多看她兩眼,他都覺得無法忍受。可這一刻,他竟然希望能有個男人陪在她身邊,給她遮風,爲她擋雨,知她冷熱,哄她開顏。他寧肯她是嫁了別的男人,爲那個男人生兒育女,也不想要她獨自一人在山中爲他懷孕生子,孤苦無依。

他不想她再吃這樣的苦。

不知過了多久,封君揚這才又緩緩坐直了身體,將那信紙仔細疊好收入懷中,喚了順平進來,問道:“可知朝陽子現在何處?”

聽封君揚突然問起朝陽子,順平心裡不覺打了個突。

第八十一章 唯她不察第九十三章 重逢邱三第四十二章 當年往事第五十一章 掌心之中第七十六章 情之一事第一百零八章 做戲高手第五十九章 顛倒黑白第四十四章 鄭綸請罪第一百零三章 逃出之策第二十一章 別有用心第七十章 意外之人第九章 爲何殺人第八十七章 她很後悔第二十三章 有女若母第八章 風雨欲來(下)第三十二章 死而復生第四十八章 洞房花燭第六十一章 車中旖旎第三章 丘穆陵越第十三章 以死謝罪第二十七章 書房密謀第九十章 同生共死第六十九章 一時輕敵第一百零九章 意外之舉第七十四章 坑蒙拐騙第七十一章 恍若夢境第九十八章 等你回來第五十三章 灰衣男人第十三章 隔行隔山第八十四章 突起紛爭第八十章 幕後黑手第三十六章 遭人暗算第六十八章 我在這裡第七十一章 所在何處第四十二章 當年往事第九十五章 罪魁禍首第四章 突逢變故第八十三章 醉眼迷離第八十三章 死亡陰影第五十四章 威逼脅迫第八十章 幕後黑手第九十三章 一場混戰第八十章 表妹芸生第一百零五章 張弛有道第三十二章 同舟共濟第二十二章 生死一念第五十六章 道長歸來第三十七章 命懸一線第八十八章 五成把握第三十四章 各色人物第六十一章 車中旖旎第八十四章 突起紛爭第九十一章 泰興城下第四十三章 得見小七第八十章 阿策辰年第三十七章 一針見血第九十七章 可笑可憐第九十二章 烈日炎炎第八十二章 不治之症第二十三章 義父之言第五十一章 救人之法第七十八章 你娶我吧第四十五章 甸子樑上第六十八章 舊友重逢第八十二章 不治之症第一百零九章 意外之舉第一百零二章 真假難辨第四十九章 舊寨新主第二十九章 斷骨重接第九十五章 閒言碎語第五十九章 來者何人第六十五章 山寨來人第六十九章 同室而眠第八十一章 如此神醫第二十三章 義父之言第三十四章 各色人物第四十八章 洞房花燭第五十二章 移花接木第五十七章 他很後悔第二十二章 生死一念第十四章 行俠仗義第五十七章 有事相求(上)第九十五章 罪魁禍首第十五章 半夜襲營第五十四章 杏林相遇第五十章 黃金萬兩第二十三章 有女若母第九十二章 烈日炎炎第五十一章 救人之法第四十七章 你謀我算第四十七章 真假難辨第七十七章 人心難控第三十章 死裡逃生第五十六章 針鋒相對第二十四章 父女相見第五十三章 見機行事第二十二章 口不擇言第二十四章 王女遺孤第四十九章 你不能去(下)第七十二章 神醫到訪
第八十一章 唯她不察第九十三章 重逢邱三第四十二章 當年往事第五十一章 掌心之中第七十六章 情之一事第一百零八章 做戲高手第五十九章 顛倒黑白第四十四章 鄭綸請罪第一百零三章 逃出之策第二十一章 別有用心第七十章 意外之人第九章 爲何殺人第八十七章 她很後悔第二十三章 有女若母第八章 風雨欲來(下)第三十二章 死而復生第四十八章 洞房花燭第六十一章 車中旖旎第三章 丘穆陵越第十三章 以死謝罪第二十七章 書房密謀第九十章 同生共死第六十九章 一時輕敵第一百零九章 意外之舉第七十四章 坑蒙拐騙第七十一章 恍若夢境第九十八章 等你回來第五十三章 灰衣男人第十三章 隔行隔山第八十四章 突起紛爭第八十章 幕後黑手第三十六章 遭人暗算第六十八章 我在這裡第七十一章 所在何處第四十二章 當年往事第九十五章 罪魁禍首第四章 突逢變故第八十三章 醉眼迷離第八十三章 死亡陰影第五十四章 威逼脅迫第八十章 幕後黑手第九十三章 一場混戰第八十章 表妹芸生第一百零五章 張弛有道第三十二章 同舟共濟第二十二章 生死一念第五十六章 道長歸來第三十七章 命懸一線第八十八章 五成把握第三十四章 各色人物第六十一章 車中旖旎第八十四章 突起紛爭第九十一章 泰興城下第四十三章 得見小七第八十章 阿策辰年第三十七章 一針見血第九十七章 可笑可憐第九十二章 烈日炎炎第八十二章 不治之症第二十三章 義父之言第五十一章 救人之法第七十八章 你娶我吧第四十五章 甸子樑上第六十八章 舊友重逢第八十二章 不治之症第一百零九章 意外之舉第一百零二章 真假難辨第四十九章 舊寨新主第二十九章 斷骨重接第九十五章 閒言碎語第五十九章 來者何人第六十五章 山寨來人第六十九章 同室而眠第八十一章 如此神醫第二十三章 義父之言第三十四章 各色人物第四十八章 洞房花燭第五十二章 移花接木第五十七章 他很後悔第二十二章 生死一念第十四章 行俠仗義第五十七章 有事相求(上)第九十五章 罪魁禍首第十五章 半夜襲營第五十四章 杏林相遇第五十章 黃金萬兩第二十三章 有女若母第九十二章 烈日炎炎第五十一章 救人之法第四十七章 你謀我算第四十七章 真假難辨第七十七章 人心難控第三十章 死裡逃生第五十六章 針鋒相對第二十四章 父女相見第五十三章 見機行事第二十二章 口不擇言第二十四章 王女遺孤第四十九章 你不能去(下)第七十二章 神醫到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