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志雖然無奈,但是終究不是那種損人利己的人。()看最全!
之後,還是同意了《盛世收藏陶瓷篇》在蘇峰一套首播的情況。
從辦公司出來,許志也是長出了一口氣。
“好聚好散吧,《盛世收藏》能被一套那些老爺們看,證明節目確實是相當優秀的。晚去興德軒吃頓飯,算是爲你們兩人事業更一層樓慶祝一下。”
許志點點頭,也往前面走去。
留下了徐清和廖峰,在原地又多站了一會兒。
許志剛剛走遠,廖峰忍不住歡呼了一聲。“哈,這進一套了?!”
廖峰感覺,自己像做夢一樣。
徐清站在一旁,帶着一絲笑容,但是表情還算輕鬆,遠遠沒有那麼激動。
《百家講壇》可是在央視節目裡,都相當優秀的一檔節目。
算現在榮光不再,從01年開播,播出了十七年時間的《百家講壇》短時間內也不是觀衆們可以輕易忘卻的。
而在《百家講壇》的衆多優秀節目裡面,《馬未都說收藏》其實是相當優秀的一部分。
徐清當年學的時候,其他節目都沒有太深入的去看。只有《易天說三國》和《馬未都說收藏》兩套節目,給徐清留下了最深刻的印象。
倒不是說徐清斷言這是最優秀的兩期節目了,個人有個人的喜好,只不過當時徐清自己,確實是最喜歡這兩位講師了。
但是那麼多講師之,馬未都能給徐清留下那麼深刻的印象,可見馬未都講的這幾期內容,確實是相當優秀的。
所以從一開始,徐清很清楚,《盛世收藏》必定獲得成功。
甚至,徐清也很明白,蘇峰電視臺教育頻道,這個平臺確實是太小了。
連蘇峰一套,都不見得能容得下《百家講壇》這尊大佛。
所以《盛世收藏》這麼短被調到蘇峰一套,徐清雖然也很驚喜,但是終究不至於像廖峰那樣驚。
徐清表現的很是淡然,但是他也知道,廖峰此時確實有他這麼失態的理由。
徐清是對自己的前途心裡有底的情況,可是廖峰本人,沒這樣的自信了。
畢業之後,幾次在職場面經歷打擊。當時彭偉把廖峰和徐清一起踢到教育頻道的《古今重寶》節目組的時候,廖峰當時,真的是差一點一蹶不振了。
如果沒有徐清及時的拿出這麼優秀的節目,當時廖峰,都已經準備把生活的心,暫時放在家庭那裡了。
可是廖家嫂子逼着廖峰去給彭偉、宋飛道歉,廖峰卻很清楚自己肯定做不出這種事情。
時間長了,家庭說不定得出問題。等家庭出問題了,廖峰又怎麼可能有心情忙什麼事業。
《盛世收藏》算第一期開篇明義的話,一共是十期的內容。
但是廖峰過來的時候,徐清其實把《盛世收藏》的稿子什麼的都已經準備好了。
廖峰迴來的第二天和第三天,《盛世收藏》播出了第一期和第二期。然後四周的時間,完成了後面八期的播放。
算來算去,總共也過去一個月零二天的時間。
一個月之前,廖峰還是個差一點一蹶不振的狀態。
結果一個月之後,廖峰已經成了蘇峰一套《盛世收藏》節目組的製作人兼導演。
這一步的提升,絕對是相當重要。
排名再低,蘇峰一套也是在全國範圍內都能收看到的節目。
算《盛世收藏》在這樣廣的平臺,沒有崛起起來。
只要堅持兩三個月以的時間,那是相當重要的資歷了。
算是出去單幹,要自己拍電影。只要投資金額不是太大,差不多也能從《盛世收藏》的粉絲那裡,拉過來足夠開機的投資了。
而如果還留在《娛樂先行者》劇組,廖峰先要在《娛樂先行者》裡混幾年的資歷。
等到齊軒升職的時候,廖峰差不多也能接替齊軒的職務。
然後在這個等級的崗位,如果沒有《盛世收藏》這樣優秀的節目內容的話,少數也得熬三年以的資歷,才能憑藉對節目組遊刃有餘的掌控,受到面高層的重視,到時候,纔有可能進入蘇峰一套,當某個節目組的副導演。
然後,又得熬幾年的資歷,才能成爲蘇峰一套某節目的正牌導演。
誰能想到,因爲一時衝動得罪了宋飛,才被彭偉和宋飛踢到《古今重寶》這裡混吃等死的一個情況。
因爲徐清的能力,短時間內讓廖峰成爲了蘇峰一套的常駐導演之一。
這一時衝動,卻讓廖峰,起碼少奮鬥了七八年的時間。
話說原本職位廖峰高一級的齊軒,現在可還是繼續在《娛樂先行者》內混跡着。算一直兢兢業業的工作,不出意外的話,少說也得五年的時間,才能走到廖峰現在的高度。
一個月的時間,完成了別人五六年都不見得能走完的晉升道路。廖峰有點興奮,徐清完全可以理解。
“徐清,這一次,廖哥真的是太感激你了。”廖峰逮住徐清,嘴裡一句一句的說個沒完。
徐清只是有些好笑,廖峰自己卻終於是有些不好意思。
看看人家徐清,和自己差不多同樣的晉升幅度,人家一個二十三四歲的小夥,這麼淡定。自己都奔三了,結果卻忍不住這麼興奮。
以前廖峰覺得自己算是穩重的了,此時卻覺得自己的養氣功夫,真的是不到家啊。
看了看徐清,廖峰在心裡卻長出了一口氣。
眼前這個年輕人,真的是自己的福星啊。算稿子不是徐清自己寫的,能聯繫到這麼優秀的稿子,那也同樣是人家徐清能力的表現。
廖峰想起了那一次他喝醉酒的時候,徐清的那句玩笑話。
“以後你跟我混。保你以後吃香的喝辣的。”原本還以爲只是一句玩笑話,結果纔過去多久?現在已經算是實現了。
廖峰忍不住感慨,而既然兩人已經高興過了,徐清和廖峰說了一聲,也繼續往節目組的方向走去。
廖峰頓了頓,很快還是追了去。追來之後,卻又忍不住多看了徐清兩眼。
看人家徐清,每逢大事有靜氣,難怪人家能夠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