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章 別有內情說原委

兩人就這麼在衆目睽睽之下打鬧了一番,看的一旁的村民一陣又一陣的愕然。-/

不過在打鬧的途中,正堯還是下意識的往河中望了一眼,隨即也在遠處停了半秒,不想如此又被寧安給痛打了一下。好在寧安終於發覺了自己的失態,於是纔不甘心的收回了手腳,停止對正堯的“欺辱”。

而這時,無名村裡面的仵作也不緊不慢的趕來了。正堯下意識的讓出了道,自己已經檢查的七七八八,餘下的就只有聽聽仵作的專業方面的意見和信息了。

“來正堯,這位是我們村裡醫術最爲高明的齊鳴之齊大夫,也是我們村裡現在唯一的仵作!”方正楠對正堯介紹着,隨即又看向旁邊那一身灰sè長衫白髮白鬚老頭,道:“齊老,這位是從天上掉下來的那位神人,李正堯李兄弟,還煩請齊老您一會兒將驗屍的結果向李兄弟說一聲。”

方正楠在正堯看來已經是五六十歲的老人了,而他現在也要叫眼前的老頭齊老,可想而知這齊鳴之的年齡之大,輩分之高是方正楠這樣的老傢伙也無法企及的。

正堯恭敬的道:“那就有勞齊老了!”

齊鳴之一番點頭,卻不曾發一言,徑直朝地裡的兩具屍體而去。

寧安就沒有見過如此古怪的老頭,本想好好理論一下緣何不答話的,卻見正堯的一個眼神使來,她終究還是閉上了那即將張開的嘴。不過寧安還是表示懷疑。眼前這個一行將就木的老頭子,慢吞吞的樣子,他還能夠在屍體上檢驗出什麼來麼?

齊鳴之繞着兩具屍體轉了一圈,並沒有即刻就俯下身子去檢驗屍體。這倒是正堯見過最爲特別的驗屍官。每個人都有自己一套辦事的風格,看來這個齊老也有自己的獨特之處,想到這裡,正堯不禁對齊鳴之產生了敬佩之感。

往往那種不刻意去墨守陳規的人,纔可能作出令人驚訝令人羨慕的大事來,相信用到任何一處地方也都是成立的,所以正堯也有理由相信,這齊鳴之無論是經驗還是能力。那絕對都是一流的。

果然,在齊鳴之再圍着屍體轉了一圈之後,他頃刻停了下來,伸出手分別往兩具屍體的口中抹了一下。隨即道:“這兩人不是淹死的,不是溺水身亡的!”

轟!

齊鳴之的這兩句話頓時令周圍圍觀的羣衆耳朵一片轟鳴,彷彿寺廟中的大鐘在毫無徵兆的情況下便被人撞響一樣,耳畔不斷的縈繞着那一道即將刺破耳膜的驚鴻之聲。

雖然之前正堯也這麼認爲過,但是正堯也只是推測。並沒有實質的證據,也沒有齊鳴之這般堅定。齊鳴之只是繞着兩具屍體轉了兩圈,看了兩眼,用手抹了一番兩具屍體的口。就斷然說出兩人的真正死因並非溺水身亡,若不是這老頭老糊塗了在這裡胡言亂語。那便是他真的有實力。

“齊老,您不是在說笑吧!這……”方正楠不解的說道。

在場的所有人都見到眼前兩具屍體到目前爲止還是溼漉漉的。顯然是從河裡撈上來的,而且打撈屍體的時候,方正楠也在場,對於黃氏兩兄弟的死因已然沒有任何的懷疑,很明顯是溺水身亡的。而如今聽齊鳴之說的信誓旦旦,方正楠不明白也屬正常。

至於一旁的寧安,她與正堯一樣,對黃氏兩兄弟的死也有所保留,不過礙於她也全是猜測,沒有根據,於是她也很想聽聽齊老會給出怎樣一個解釋。

惟有正堯沒有說話,只是默默的看着兩具屍體,同時也學着齊鳴之的動作,先後把手指伸進了黃其善、黃其德二人的口中探了一番。

齊鳴之卻沒有直接說話,反而是把目光放到了正堯身上,饒有興趣的樣子。

“咦?”這時,正堯似乎發現了什麼,然後看着自己的右手食指道:“我明白了!”

“正堯你明白了什麼?”方正楠立即追問道。

寧安也湊了過來,盯着正堯的食指,兩眼一動不動。

正堯點頭道:“應該是這樣的!我方纔學着之前齊老的樣子將手探入了兩名死者的口中,隨後將手拿出來之時卻發現食指上面竟然沒有一點水漬,顯然兩名死者口中卻沒有一絲積水。”

“那又如何?”寧安方正楠二人同時問道。

шшш¸т tκa n¸℃ O

旁邊的齊鳴之則是依然看着正堯,似乎想要聽他繼續說下去。

正堯微微一笑,繼續道:“一般人在溺水之後,都會不斷地掙扎呼叫,與此同時,口腔之中勢必存有大量的積水,直到窒息死去。”

“你的意思是說,這兩人其實是死了之後才被推進河裡的,所以兩人墜河也沒有任何的感覺,自然不會張口呼救掙扎,口中也就沒有積水,是不是?”寧安突然一陣豁然開朗,似乎真的明白了。

正堯點頭微笑,平時不見寧安腦筋如此會轉,今天卻發現變了個人似的,分析問題也是有板有眼的樣子,不過這似乎是件好事。

方正楠聽寧安這麼一說,皺起的眉頭也鬆開了幾分,隨即也是點頭道:“按照寧安小姑娘所言,似乎還真的是這麼回事!只不過……”

“只不過爲何兩名死者腹部仍舊有積水呢?還有,兩人到底是在哪裡被推下河的呢?這裡的河水如此的湍急,緣何兩名死者都沒有被沖走呢?”寧安一把將方正楠的話給搶了過來,立即說出了自己的疑惑。

而寧安的這一疑惑也正是方正楠想要說的疑惑,只見寧安說完,方正楠又一次點頭表示同意。齊鳴之此刻仍舊饒有興趣的看着正堯,彷彿接下來的問題他仍然想聽聽正堯的答案。

正堯沒有答話,而是往河邊走去,看了一眼之後,嘴角露出了一絲笑意,隨即道:“兩具屍體腹部均有積水不稀奇,因爲即便嘴巴閉上了,但是鼻孔,耳朵都是會進水的,再加上兩具屍體在河中浸泡多時,腹部發脹也是很正常的!至於在哪裡將兩名死者推下河的,依我看……”

“依老夫看,此處就是兩名死者墜河的地方。”這時,齊鳴之終於發話了。

似乎他已經猜出正堯想要表達的意思,於是也不再繼續一旁冷眼旁觀。

聽齊鳴之這麼一說,正堯笑得更加燦爛了,心道自己所猜測的沒錯,眼前的這個老頭還真的有兩把刷子。

“爲何會是此地呢?”方正楠與寧安繼續問道,對於二人來說,始終還是無法理解,畢竟這裡的水那麼的湍急,沒道理衝不走。

齊鳴之朝着河中望了一眼,隨即清咳一聲道:“沒錯,此處水流確實湍急,一般來說,掉入河中很快就會被沖走。可是你們只知其一,不知其二。此處河中有個怪現象,那便是在月圓之夜,河道的地勢會發生微妙的變化,河水會上漲,且水流因地勢的變化而減緩速度,再加上夜風會往西不停地狂吹,因而河流相對的就成了靜河,兩名死者在水中便不會被沖走。而這一切都會在黎明之時恢復正常,便成了現在這般模樣。而如果老夫沒有猜錯的話,你們將這兩名死者救上來之時還沒有到黎明時分吧!”

齊鳴之可謂是慧眼過人,只是在周圍掃視了一番,便能夠得出如此多的結論,當然,這與他常年在這裡居住對這裡的氣候以及地理地貌的變化有所瞭解是密不可分的。

反而是正堯,方纔齊鳴之所說的一切也正是正堯想要表達的,不得不說,正堯纔是最會通過周圍環境變化而發現有力線索的。

推理,聯想,自然是正堯的強項。

方正楠算是徹底明白了,不禁又是一陣愁上眉頭的道:“如此說來,這二人的死因就不是溺水而亡的,那就是另有內情?”

第59章 冤家何處不相逢第46章 蒙面黑衣又宮主第41章 父子相認別離時第62章 糧倉現身阿拉爾第13章 藍月白代妹比武第74章 羊皮紙卷驚人震第11章 安南使節訪大明(下)第43章 後山無名石壁前第34章 臨別贈書回寺院第49章 公堂辯駁引無語第50章 齊至少華救駙馬第24章 寧安怒眼斥真兇第74章 以畫喻人談心事(下)第19章 翡翠指環現隱情第35章 陸家小姐遭人戲第80章 無名山谷埋寶藏第36章 正堯出馬解難時第71章 大廳攤牌卻無奈第15章 船艙暗處施銀針第81章 待得月圓入深山第28章 皇室宮廷生政變第56章 正堯海雲又爭執第54章 血洗山寨官兵來第3章 安南來信引紛爭第44章 登門造訪欲要人第43章 華縣縣令遭人擄第50章 青青竹笛羊皮卷第36章 問世間情爲何物第29章 曾經年少也多情第59章 定情信物引人笑第27章 樑玉一語驚夢醒第48章 靖王邀約過府敘第1章 朝堂之上兩相難第27章 臨危飛來一線針第32章 洪氏父子竭力證第54章 廂房春色誘人魂第27章 茶餘飯後說故事第50章 蜀中有變報信來第24章 細心智破盜佛人第101章 田忌賽馬致勝道第53章 靜心齋中盧道廷第21章 初臨蒙古豐州川第33章 以身試險背大石第16章 魏氏兄弟談心事第9章 此時無招勝有招第26章 犋牛金毛引難題第16章 海雲醫館袁豐堂第96章 西域喇嘛入寺來第1章 臨別寒暄贈玉佩第37章 如今依舊道曾經第5章 翠林深處池塘畔第27章 茅草屋內想對策第44章 衝到山頭沒了路第49章 公堂辯駁引無語第7章 徐府家宴詩酒會(四)第111章 一番抉擇惹煩惱第20章 韓府周冰消息來第49章 大批黑影蜂擁至第23章 御前分封鬧分歧第48章 仵作驗傷揭罪證第48章 仵作驗傷揭罪證第50章 洞房花燭闌珊夜第1章 津門急件催人去第66章 將計就計請入甕第4章 揹着公主穿竹林第28章 夜裡迷煙昏沉沉第11章 安南使節訪大明(下)第16章 假以公公來解圍第76章 正堯現身來質問第53章 後院旮旯來偷聽第32章 寧安爾沁無影蹤第1章 初回京師對對聯第4章 河畔天橋遇紅顏第60章 引得衝突暗較勁第29章 曾經年少也多情第98章 佛法交流乃比武第58章 大堂議論和離因第35章 深入天牢探口風第46章 裡應外合擒賊時第31章 李正堯智擒親王第24章 戮戰兵臨太和門第22章 院前嚴嵩議正堯第22章 烏禪院中有盜賊第34章 急中生智鬥詩才(一)第76章 一紙血書十八年第63章 打道回府欲賞湖第54章 閒聊之餘也有獲第78章 黃布一張憶往昔第45章 半路又有官差至第24章 戮戰兵臨太和門第24章 廂房對峙問真兇第52章 無名山谷遭鉅變第70章 待到金榜題名時(中)第28章 把酒言談涼亭中第66章 作詩寫賦論東西(中)第64章 衙門提審打更人第7章 無名山谷無名村第20章 古堡臥房欲纏綿第34章 瘧疾侵身需常山第56章 再回韓府遇唐俊
第59章 冤家何處不相逢第46章 蒙面黑衣又宮主第41章 父子相認別離時第62章 糧倉現身阿拉爾第13章 藍月白代妹比武第74章 羊皮紙卷驚人震第11章 安南使節訪大明(下)第43章 後山無名石壁前第34章 臨別贈書回寺院第49章 公堂辯駁引無語第50章 齊至少華救駙馬第24章 寧安怒眼斥真兇第74章 以畫喻人談心事(下)第19章 翡翠指環現隱情第35章 陸家小姐遭人戲第80章 無名山谷埋寶藏第36章 正堯出馬解難時第71章 大廳攤牌卻無奈第15章 船艙暗處施銀針第81章 待得月圓入深山第28章 皇室宮廷生政變第56章 正堯海雲又爭執第54章 血洗山寨官兵來第3章 安南來信引紛爭第44章 登門造訪欲要人第43章 華縣縣令遭人擄第50章 青青竹笛羊皮卷第36章 問世間情爲何物第29章 曾經年少也多情第59章 定情信物引人笑第27章 樑玉一語驚夢醒第48章 靖王邀約過府敘第1章 朝堂之上兩相難第27章 臨危飛來一線針第32章 洪氏父子竭力證第54章 廂房春色誘人魂第27章 茶餘飯後說故事第50章 蜀中有變報信來第24章 細心智破盜佛人第101章 田忌賽馬致勝道第53章 靜心齋中盧道廷第21章 初臨蒙古豐州川第33章 以身試險背大石第16章 魏氏兄弟談心事第9章 此時無招勝有招第26章 犋牛金毛引難題第16章 海雲醫館袁豐堂第96章 西域喇嘛入寺來第1章 臨別寒暄贈玉佩第37章 如今依舊道曾經第5章 翠林深處池塘畔第27章 茅草屋內想對策第44章 衝到山頭沒了路第49章 公堂辯駁引無語第7章 徐府家宴詩酒會(四)第111章 一番抉擇惹煩惱第20章 韓府周冰消息來第49章 大批黑影蜂擁至第23章 御前分封鬧分歧第48章 仵作驗傷揭罪證第48章 仵作驗傷揭罪證第50章 洞房花燭闌珊夜第1章 津門急件催人去第66章 將計就計請入甕第4章 揹着公主穿竹林第28章 夜裡迷煙昏沉沉第11章 安南使節訪大明(下)第16章 假以公公來解圍第76章 正堯現身來質問第53章 後院旮旯來偷聽第32章 寧安爾沁無影蹤第1章 初回京師對對聯第4章 河畔天橋遇紅顏第60章 引得衝突暗較勁第29章 曾經年少也多情第98章 佛法交流乃比武第58章 大堂議論和離因第35章 深入天牢探口風第46章 裡應外合擒賊時第31章 李正堯智擒親王第24章 戮戰兵臨太和門第22章 院前嚴嵩議正堯第22章 烏禪院中有盜賊第34章 急中生智鬥詩才(一)第76章 一紙血書十八年第63章 打道回府欲賞湖第54章 閒聊之餘也有獲第78章 黃布一張憶往昔第45章 半路又有官差至第24章 戮戰兵臨太和門第24章 廂房對峙問真兇第52章 無名山谷遭鉅變第70章 待到金榜題名時(中)第28章 把酒言談涼亭中第66章 作詩寫賦論東西(中)第64章 衙門提審打更人第7章 無名山谷無名村第20章 古堡臥房欲纏綿第34章 瘧疾侵身需常山第56章 再回韓府遇唐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