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時李曉峰眼睛一亮,看到了那隱藏在珊瑚礁底下,堪比成年人小腿粗細,渾身呈黑褐色,正在緩慢蠕動的傢伙。
“海蔘!”李曉峰滿心歡喜的伸出一隻手,一把把它從珊瑚礁底下抓了出來。
說起來這傢伙移動緩慢,身體柔軟,身上也沒有什麼殺傷性的武器,真不知道它們是如何在競爭激烈的海底生存下來的。
李曉峰把這隻海蔘放到手中把玩了一會,才隨手放到了身帶着的網兜裡。
這不是一條普通的野生的海蔘,而是海蔘當中體型最大的海蔘之一的梅花參!一般的海蔘體型可沒有這麼大。
說起海蔘,在我們國家自古以來它們不就是最名貴的補品之一,同人參、燕窩、魚翅齊名!
除此之外,海蔘還被認爲是最名貴的藥材之一。
在《本草綱目拾遺》中就有記載:海蔘,味甘鹹,補腎、益精髓,攝小便,壯陽療萎,其性溫補,足敵人蔘,故名海蔘。
現代醫學研究也證明,海蔘具有提高記憶力,延緩性腺衰老,防止動脈硬化以及抗腫瘤等多種功效。
在全球有900多種海蔘,我國約有140種,但是能達到食用級別的卻只有20種,這也是海蔘價格一直很高的原因之一。
在全球的海域當中,印度洋、西太平洋海區是世界上海蔘種類最多,資源量最大的區域。
在我國海蔘主要分佈在溫帶區和熱帶區,溫帶區主要就是在渤海海域,尤其是集中在遼寧和山東沿海區域,這兩個省也是我國海蔘養殖最集中的區域之一。
熱帶區則是主要集中在福建、兩廣和海南沿海,其中東沙羣島、西沙羣島、南沙羣島和海南島是我國熱帶海蔘主要經濟品種梅花參的主要產地。
而人工養殖的海蔘區域的熱帶區域,主要集中在福建和廣東沿海。
海蔘不僅是“海八珍”之一,更是被稱爲“八珍之首”。
野生的海蔘價格昂貴,不過由於過渡的捕撈,像是一些體型比較大的野生的海蔘,除了一些偏遠的海域,在我國已經很難找的到了。
不過就算是養殖的海蔘,價格也不便宜。
達到標準的一斤養殖的幹海蔘的價格,也能達到幾千甚至上萬,據說國足吃的海蔘更是高達12萬一斤,而且聽說一個人每天還要吃好幾個!
不知道是不是因爲海蔘吃的太多了,過猶不及,導致他們腳軟。
在業內還有一種說法,叫做三千元以內,你根本就買不到什麼好的海蔘。
一般到達國標三級的海蔘,市場價就能達到3000—4000元;如果是能達到國標一級,市場價就高達6000—8000元了;如果能到達國標特級,市場價更是達到了15000—20000/斤。
所以海蔘也被稱爲“餐桌上的鑽石”!
當然也有些人會說我買到的海蔘價格就很便宜啊,要知道在海蔘這個行業水真的很深。
這些便宜的海蔘,可能你吃了,會比不吃更麻煩。
也正因爲海蔘的價格是如此的高昂,所以李曉峰纔會特意安排孟光明把船開回來。
這片暗礁、珊瑚叢密佈的海底,已經不知道多少年都沒有被人類打擾過了。
話說好像也只有李曉峰才能從地圖上看到這片表面風平浪靜的海底,星羅棋佈的分佈着這麼多的海蔘。
因爲這些海蔘雖然看上去不少,但是大都分佈在一些比較隱蔽的角落,對一般人來說想要找到它們可不太容易。
隨後李曉峰就拿着網兜,開始在海底下忙碌了起來。
這裡只有他一個人,他可以在海底盡情的挑選這些海蔘。
體型太小的不要,身體不全的不要,身上刺太少的不要……
即使是這樣,他隨身的網兜裡,也很快就要被這些粗大的海蔘填滿了。
這個時候,李曉峰又在地圖上發現了一隻海蔘。按照地圖的指引,他來到了一簇茂密的珊瑚叢旁邊,探下身體,小心的避開這些鋒利的珊瑚,把一隻手伸了進去。
沒多大一會,他的手就探到了一個軟乎乎的東西,小心的把它拿了出來。
在看到它的一瞬間,李曉峰不由的心花怒放,因爲他的手中竟然是一隻白色的海蔘。
在民間素有“千年黑,萬年白”的說法,這也足見白色海蔘的罕見了。在過去甚至有人把白色的海蔘稱爲“參神”!
其實這種白海蔘又名白玉參,它是刺蔘發生了遺傳變異的產物,在自然界極爲罕見,平均20萬隻海蔘當中纔會有一隻。
此外白玉參對海水的水質要求也極爲苛刻,稍有污染它們就無法生存,所以可以說是非常珍貴了!
曾經在中國濟南的一次國際海蔘文化節上,有一隻白玉海蔘,最後被人以33萬元每公斤的價格拍下,這在當時也是刷新了“史上最貴海蔘”的紀錄。
所以李曉峰看到這隻體型不小的白玉參的時候,纔會這樣欣喜若狂。要知道他手裡的海蔘至少也有五六斤重啊,這哪裡是海蔘,這分明是一塊金子啊!
等這珍貴的白玉參被他小心的收到網兜裡以後,他纔算是鬆了一口氣。
其實白玉參除了身體裡的含硒量比普通海蔘高一點以外,其它營養物質和普通海蔘並沒有區別。
當然人家願意花這麼大的價錢買它,可能也就是因爲白玉海蔘的稀有。
把白玉參收好以後,李曉峰繼續按圖索驥,四處捕撈着海蔘。
不得不說海蔘這種只能能靠肌肉伸縮爬行,每小時高達4米的移動速度,真的是很容易捕捉。再加上李曉峰還擁有的地圖探測器,這裡簡直就是他的主場啊!
不到半個小時的時間,他身上帶的大網兜裡,就已經塞滿了最小也有成年人手臂粗的海蔘了。
看到網兜裡實在是已經實在塞不下海蔘了,又看了一下地圖,沒有發現什麼危險,李曉峰才帶着一大包海蔘上浮。
不過這一次他上浮的速度,可比他之前下潛的時候慢多了,這主要是因爲他這次下潛的很深。
在這種水深超過80米的大深度潛水過程中,上浮的時候屬於從高壓環境向低壓環境過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