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過,這些勝利都是戰術性的,戰爭的戰略主動權永遠掌握在野戰能夠取勝的一方。
木葉村戰役在救世會軍隊束手束腳的狀態下,依然緩慢但堅定推進着,向着救世會期望的方向前進,無法動搖。
經過兩個多月的鏖戰,救世會終於包圍了木葉村,用密集的火力製造出一道三十公里寬的焦黑戰場。
當戰略意圖達成,曾經的戰術優勢全然都會翻盤,現在變成了被圍在木葉村的諸國軍隊需要進攻了。
同時戰場的寬度已經足夠,救世會的軍隊追擊會止步於戰場中線,也有可能一直追到戰場邊緣,靈活性也大大的增加。
諸國聯軍因此失去了全部的優勢,沒有過多久就因爲急躁,被打了好幾次殲滅戰,軍隊的士氣都被打崩了。
充分掌握了主動的救世會遵守了承諾,他們沒有攻擊木葉村,而是將更多的物力和兵力用於打援。
他們在火之國北部建立了不少地下工事,作爲防禦的依託和繼續進攻的物資儲備倉庫。
救世會甚至有餘力在之前的戰場上補充樹木,而且他們動用的居然是木遁忍者。
這簡直是嘲諷,木遁忍者可是如今戰場上最強的代名詞,其地位等同於戰略武器,遠遠高於曾經被用於摧毀巖隱村要塞的大黑天蟲。
木遁的名頭最早被初代火影打響,後來則被志村團藏等人的操作,以及白絕的大規模現世打落塵埃。
又多又弱,獲得的難度極高,掌握了還有很大的危險,木遁這種血繼限界真是狗都不要。
但隨着復活的千手柱間成爲降臨者,傻乎乎的怎麼看都沒有研究天賦的這個傢伙,居然就開發出了一系列具有神樹特性的蟲子。
這些被稱之爲木遁蟲的神樹種系的特異蟲,都是活化了的木遁造物,全都是具有強大的身軀,能夠在如今的炮火中來去自由。
就算是最爲弱小的木龍,也不是數百次炮擊能摧毀的怪物。
最強大的千手佛蟲,更是可以瞬間改變戰場形式,讓地圖重新規劃的怪物。
好在駕馭這樣的蟲子非常困難,如果沒有降臨者的身份,就只能通過木遁查克拉,將自己融入木遁蟲內,取代它們的意志。
能夠成功取代蟲子的意志全看忍者的意志是夠強大,查克拉量的多少則影響控制的持續時間。
木遁忍者因此變成了戰略單位,作爲忍者他們自然會有很多的羈絆,可以很好的溝通,具有相當高的服從性。
他們還能有效的接受訓練,獲得更高的戰鬥能力,木遁忍者和木遁蟲的組合徹底取代了曾經的尾獸。
在戰爭初期,木遁忍者駕馭的木龍可是大大出了風頭,在很長一段時間內,戰爭就是木龍之間的對抗,其他忍者只能打打下手。
這種戰爭模式造成了極其恐怖的破壞,幾乎每次戰鬥都會摧毀上百公里的範圍,並波及到更大的範圍,造成相當嚴重的次生災害。
曾經繁榮的森之國僅僅三個多月,就有近五分之一的面積被重新打回了沙漠狀態。
隨着雨之國調水工程被破壞,森之國無可挽回的向着沙漠化轉變。
好在,木遁忍者的本性不喜歡戰爭,他們中能夠掌握自由的最終都聚集在了救世會中,沒有落到各個國家的掌控之下。
隨着戰爭的進行,木龍蟲不可避免的損失增多,有死於彼此爭鬥的,也有被太多的炮火命中,傷害積累到無法承受的地步,重而死的。
各國對木遁忍者的使用漸漸趨於保守。
更重要的是,救世會在一年後繁育出了自己的第一隻木龍蟲,併成功的被木遁忍者駕馭。
作爲最自律的政權,救世會在掌握了絕對優勢數量的木龍後突然開始發力。
救世會公開展示了足足一百條木龍,以及四隻木人。
在諸國都被震懾到近乎絕望的時候,波風鳴人宣佈:救世會不會首先使用木遁蟲,但不論誰使用,他們就用木遁蟲同時摧毀所有國家。
同時摧毀戰略的威懾,徹底結束了木遁忍者在戰場上的統治地位,多少緩解了忍界遭到的傷害。
只是救世會也徹底暴露,並被所有的國家敵視,從此開始了獨自抵抗全忍界圍攻的歷程。
救世會因爲從一開始就公開宣稱,是他們請求周文明解除資源供給的,因此遭到了普遍性的敵視。
在接近五年的混亂期,救世會的地位就和地下組織或邪教組織一樣。
當時的會員們因此過的窘迫,也有不少和家族鬧翻了的,甚至有不少人看到忍界的混亂後,產生了後悔的情緒。
到徹底退出前,救世會甚至因爲有人退會,人數減少到了只有一百多人的地步。
一百多人,就算人人都是精英,多面手,救世會也無力爭奪富饒的地方。
再加上他們的名聲臭不可聞,也沒有人願意和他們合作,反倒是主動攻擊他們的人到處都是。
波風鳴人蔘考周文明起家的歷程,選擇茶之國作爲救世會的落腳點。
茶之國在周文明統治中,曾是繁榮遠勝火之國,在忍界僅次於鐵之國的龍興之地。
但隨着周文明的大撤退,茶之國的人口被周文明作爲自己人搬遷,和鐵之國的人口一起,轉移到了紫雷星重新發展。
失去了人口後,茶之國很快就衰落下去了。
不是周圍的人口不願意遷徙過來,而是茶之國的建設水平太高了,高到水平不夠的人口根本用不了的程度。
在大撤退的那時候,就算周文明的降臨者願意交接給新來的人,但他們不能很好的操作,很快就將茶之國搞崩潰了,變成了一片廢棄之地。
失望的倦鳥和管家就放棄了這個無意義的操作,將一套完整的工業體系封存起來,轉交給了波風鳴人。
在茶之國,救世會得到了喘息的機會,而且高端的基建正對救世會的胃口,他們僅用一百多人,就讓茶之國南端三分之一的面積恢復了原貌。
然後救世會就有了海量的物資,海量的糧食,萬事俱備,只差人口了。
而人口則被戰亂的諸國逼過來了。
對戰亂中的各個政權來說,他們處於絕對的增量發展期,忍界到處都是財富、武力和資源,只要大膽的去搶,就能快速的擴充實力。
相對於其他資源,人這種資源就太麻煩了,要供吃供喝,還得照顧情緒。
但是換個角度,人又是最賤的一種資源,只要不考慮他們的心情,那就能可勁的造。
於是野心家們選擇對控制的人口進行調查,抽取武力、技術人員和優質勞動力後,對於剩下的老弱幼進行驅趕。
人爲的製造了第一波難民潮,也是忍界人口最大規模的死亡階段。
除了部分進入了荒廢的茶之國,被救世會接納生存下來,絕大部分都在一兩個月後死在了流浪的路上。
說實話,這波人口增加對於救世會只是負擔,沒有獲得優質的勞動力,甚至沒有辦法組織武裝力量。
但這次接納改變了救世會的名聲,開始有人攜家帶口的前來茶之國了。
這些人是工業體系中的中層,實際上的精英骨幹,絕對的中堅力量。
但在不夠了解工業體系的人眼中,很難看到他們的身影,這些比普通工人就高一級的傢伙,很容易被忽視。
被忽視就會帶來利益上的侵奪,這就是腐敗。
而且這是人性,不可能不存在,只能通過其他的方法去壓制和控制。
在此之前,平衡腐敗衝動的是法律和制度,現在都隨着周文明的離去而消失。
於是僅僅幾個月的時間,腐敗就快速的發展到不可收拾的地步。
而新生國家的高層根本沒有察覺,因爲腐敗在開始的時候,其實會讓他們感到舒服。
除了真正能夠看穿時光的偉人或聖人,又或者能夠沐浴到偉大時代光輝的人,沒有人能自動自覺的從舒適區脫離。
關鍵就是這個舒適區中,絕對不是純粹的生理享受,而更多的是事業快速推進的快感,如有神助般的衆志成城,這樣的精神享受。
自主擺脫精神上的享受,真不是一般人能夠做到的。
擺脫不了就自然而然的沉淪其中,這種慾望的漩渦宛如泥潭,沉淪者只能無力掙扎的緩緩下沉。
周文明從忍界撤退的根本問題,就是它從封建時代被強拉到了超現代,跳過了太多的人文階段。
底層的勞動者不知道該怎麼制約統治者,腐敗的統治者也不懂得應該剋制自己的慾望。
新生諸國的腐敗並不是王朝到了末期的感覺,那種體制內所有人都不得已的貪腐。
這種腐敗充滿了詭異的生機,以及讓人恐懼的瘋狂。
他們不得不瘋狂的放縱貪婪,每一個人都必須張開血盆大口,必須無所顧忌的撕扯能夠捕食的血肉,完全顧不上考慮獵物吃光後,自己是否還能夠生存。
因爲如果自己吞噬血肉的速度慢了,那就是一步慢步步慢,很可能下一刻自己就會淪爲更快速強壯起來的捕食者的目標。
在這場充滿了蠻荒氣息的瘋狂生存競賽中,底層的勞動者損失最大,這一點毫無疑問。
在周文明的控制下,這些人曾經是令人羨慕的勞動者,真正的中產階級,帶芯者最大的產出階層,最有希望,最有理想,最有活力的階層。
但現在,他們就是最肥美的羔羊,遭到了瘋狂的撕咬。
短短几個月,勞動者們就從能夠養育三到五個孩子,並且頓頓都吃肉的境況,淪落爲全家吃不上飯的地步。
好在新的國家很稚嫩,沒有發展出強大的法網,忍界也沒有戶口制度的傳統,社會的流動性還存在。
只要不是死心眼的人,只要不是完全走不了的人,都用腳做出了自己的選擇,他們全都流向了接納了第一波難民的茶之國。
可惜的是,周文明撤退時足足六千萬的產業工人,能夠進入茶之國的僅有不足三百萬,而且這已經是倖存下來的絕大部分了。
產業崩盤的速度太快了,當高層感受到危險,走完調查、確認的過程,開始發力保護時,就只剩下不到百萬工人。
這點人再被四大國和幾十個亂七八糟的小國一分,誰也沒有多少。
隨着工人階級大規模消失,殘留的工業體系徹底的癱瘓,經過緊急完挽救的工人只能勉強維持最緊急的需求,那就是軍工生產。
衆所周知,軍工是工業體系的高嶺之花,但它需要基礎工業體系的全方位供養,只維持軍工體系的運轉,就必然面臨逐漸萎縮的狀況。
但就算是如此緊張的狀況,也沒有能夠改變工人的地位,更沒有改變他們日漸困頓的生活。
高層願意放水給工人,刺激工人的積極性,但中層管理者不願意,這些利益他們也想要啊。
所以諸國制定的各種工人保護、鼓勵、獎勵政策都變成了廢紙,工人們沒有得到任何好處。
但在高層看來,他們投下了利益,就應該收穫更多的產出。
中層管理者不約而同的選擇將工人奴工化,用嚴刑峻法加強管理,用恐懼和死亡逼迫工人瘋狂工作。
從生活優渥到生活無着,用了三個月,從生活無着到工廠集中營化,也只用了三個月。
軍工生產果然出現了新的增長,領袖們繼續指揮軍隊揮灑自己的戰爭天分,新生代權貴們過上了夢寐以求的富貴生活。
一切看起來都那麼的欣欣向榮。
……
與諸國相反的是,救世會用自己的努力吸納了更多的工人,但卻把自己搞的狼狽不堪。
三百多萬工人陸續加入,讓生產力出現了快速的增長,但也帶來了巨大的危機。
因爲工人們都是拖家帶口的,伴隨着三百萬產業工人一起的,是超過一千五百萬的人口。
這點規模的人口遷徙在某個兔子國都不是事,但隨便換個國家那都是一場巨大的災難,在戰亂開啓好幾個月的忍界更是慘絕人寰。
救世會得虧有之前的經驗,動員大量的蟲羣,沿途供給食物、水源和住宿,保證道路通暢,這才能讓如此大規模的人口遷徙完成。
而且這一輪的人口中包含着大量的青壯,難免有因爲絕望而心生歹意的,救世會還得拿出人力維持治安。
還得保證衛生,防止大規模瘟疫。
不說茶之國殘破的工業體系能不能承受這樣突如其來的壓力,救世會的人力首先就承受不起。
不得已,波風鳴人只能放開救世會的入會標準,他們首先接納了第一批難民中的大孩子,然後就在路上接受了一大批工人加入。
救世會從不足兩百人膨脹到兩萬人,只用了十八天。
這樣的擴張保證了更大規模的生產,更好的秩序維護,但也沖淡了救世會原本純粹的理想主義成分。
隨之而來的就是思想上的混亂,執行力上的弱化。
這是任何組織壯大時都不可避免的問題,好在波風鳴人撐住了,並完成了對這兩萬人的思想轉化,進而團結了茶之國的一千六百萬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