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7章 秉筆太監

肖天健令人查問了一下這些投降的明軍兵將,得到的回答讓他都覺得可憐,從這些明軍口中,肖天健得知,自從南直隸被他奪佔之後,北京城便再沒有得到南方運上來的糧食,本來就不怎麼寬裕的朝廷,開始的時候還勉力維持,想辦法從山東京輔之地蒐羅一些糧食滿足京營的需求,但是這點糧食對於京營的幾萬大軍來說,根本就是杯水車薪,到了近兩個月的時候,朝廷更是連一點糧食都撥不下來了,許多官兵只能自己想辦法去京城周邊找糧食,這可把京師周圍的百姓給禍害慘了。

於是京師周邊的百姓紛紛逃遁,跑到了大中軍控制的地盤避難,官軍更是不敢深入到大中軍控制區去打食,於是這日子便過的更慘了,特別是自從阿巴泰所部建奴軍入關,把京師嚇的夠嗆,京城周邊幾十裡內的百姓幾乎跑了個精光,京營更是不敢離城打糧,通州城後來降了大中軍之後,更是等於把一把刀架在了京師的脖子上,京師也徹底變成孤城,這些當兵的便每日只能喝兩碗粥來勉強活命,至於到了這些天,甚至於他們連粥都快喝不上了,眼看着不少人要活活餓死,許多當兵的便提前脫了兵服逃向了大中軍控制區去,也難怪大中軍一來,大炮一響,這些京營的官兵便紛紛投降。

換做是誰,餓成這樣都沒法再打仗了,所以留守在京城外的這三大營的官軍,幾乎可以說沒有做任何有效抵抗,便紛紛投降了大中軍,不爲別的,哪怕是隻爲了幾個饅頭,他們這會兒也願意跟着大中軍幹了。

更讓這些官兵們憤怒的是,進來一些日子,崇禎皇上在城中再次宣召,請城中勳貴官吏們捐糧助戰,大家明知道城中許多勳貴以及官吏之家,家中是存有不少的餘糧的,可是這些該死的勳貴官吏們,卻各個都不肯拿出糧食抑或是銀子來助餉助戰。

有的官兵在大中軍尚未來之前,便叫出來,如果他們還替朝廷賣命,保這些該死的混蛋的話,那麼他們今後生孩子都沒屁yan!

聽罷了這些官兵的話之後,肖天健真不知道該怎麼說了,他其實也早已從馮衛漢那裡得知京師這些時日早已斷糧,但是他沒有想到,情況居然發展到如此地步,連這些京營的當兵的,都餓成這樣,別說城中的百姓了,估計這會兒城內的百姓餓死的也絕不在少數。

於是他哀嘆了一聲,下令儘快攻克北京城,打開城門之後,向城中輸糧,時下經濟殘破,人口劇減,既然事已至此,能挽回一些百姓的性命,還是儘量的挽回一些吧!

崇禎十四年七月十六一早,大中軍各路大軍堵在了北京城的東直門、朝陽門之外,對城內的守軍發出了最後的通牒,給其半天的時間考慮,令他們立即無條件投降,打開城門放大中軍入城,任何抵抗者,都將在大中軍攻入城中之後,被滿門抄斬,絕不姑息容情。

同時大中軍奉肖天健的旨意,將大量連夜由軍中書吏抄寫的“告北京城官民書”用強弓硬駑射入到了城中。

同時還給城中崇禎皇帝朱由檢發了一份勸降書,以嚴厲的口吻奉勸朱由檢,大明王朝至此已經沒有存在的必要了,奉勸朱由檢念及城內百萬北京居民的性命,速速宣佈退位,向大中軍投降,肖天健以大中皇帝的名義保證不追究朱由檢的罪責,並且可以確保朱由檢皇室成員的安全,封朱由檢爲太平王,今後可以安享後半生的富貴生活。

這個時候崇禎其實已經在宮中得知了城外三大營崩潰的消息,而且有人飛快的將大中皇帝肖天健給崇禎的勸降信送到了宮中,崇禎看罷了這封勸降信之後,立即便將它扯爛踩到了地上,勢如瘋子一般的在乾清宮之中大罵肖天健是個逆賊,堅決不肯宣旨退位,宣佈大明王朝滅亡,並且開城投降大中軍,他認爲他這樣的九五之尊,又如何能投降賊軍呢?

於是崇禎命王承恩提督京師兵馬,率領京城內的守軍死守北京城,跟賊軍進行最後的決戰,並且令曹化淳等太監親自去各門坐鎮督戰,所有城門全部由他信任的宦官負責鎮守,並且令宮中的兩千餘太監,也都抄傢伙趕往京師各門去鎮守城門,抗擊刑天賊攻城。

同時崇禎下旨召集城內文武百官入宮面聖,商討守城大計,可惜的是太監傳旨之後,崇禎一直在皇極殿等到了近中午時分,可是一個朝臣也沒有奉詔入宮,所有文武官員都再也對他這個皇帝的聖旨不聽使喚了。

崇禎氣的是當即連面前的龍案都掀翻在了皇極殿上,親自在宮中召集起來了二百多侍衛和太監,要親自去朝陽門與大中軍死戰。

嚇得這幫太監和侍衛們一個個死死的拖住崇禎,不讓崇禎出宮,崇禎這才未能出宮跑到朝陽門來個御駕親征。

但是到了中午時分,被崇禎派出去提督京師兵馬的王承恩卻孤身一人跑回了,到這個時候,王承恩雖然想拼死保住京師,可是等他到城中跑了一圈才發現,偌大的京城之中,僅剩下了數千兵將,而且當兵的都不肯登城死守,派出宮的那兩三千太監,一出宮便作鳥獸散,拉都拉不回來,京師幾乎可以說無兵守城了,所以王承恩看到這樣的情況,絕望之下返回了宮中。

崇禎聽罷了王承恩的哭訴之後,跌坐在了皇極殿門前的臺階上,手中不知道從哪兒找來的那杆三眼銃,也噹啷一聲順着漢白玉的臺階,叮呤噹啷的滾落了下去。

良久之後,崇禎仰面朝天放生大哭道:“諸臣負我!……”然後便跌跌撞撞的帶着王承恩朝後殿走去……

數萬大中軍兵將靜靜的停紮在各門之外,時間一點點的流逝,自從早晨對京師之中的守軍以及崇禎帝下了最後通牒之後,城頭上雖然遠遠望去,也時不時的有人頭晃動,但是卻並未出現錦旗招展,兵將雲集的情況,更連那些城牆上的大炮,也沒有人去忙活着裝填。

肖天健在接近中午時分的時候,親自帶着羽林衛來到了主攻的朝陽門外,到了大軍之中以後,肖天健下了戰馬,緩緩的在陣中走動,不時朝着朝陽門望去。

時間彷彿像是凝固了一般,在這個時候過的非常慢,眼看着午時將過,可是城中卻還是沒有一點動靜,沒有人開門獻降,但是也看不到城牆和城樓之上出現多少官兵,整個朝陽門上有一種詭異的安靜,讓人搞不清楚這會兒城中到底發生了什麼事情。

此時坐鎮朝陽門的不是旁人,正是崇禎最爲寵信的大宦官之一的曹化淳,在城外三大營崩潰投降大中軍之後,崇禎連夜便讓親信太監們都趕往了諸門親自坐鎮,曹化淳則奉命來到了朝陽門上。

當天光一亮,曹化淳手扶着城垛朝外一看,兩腿頓時便軟了下來,崇禎這兩年來爲了加強京城的守備力量,特別是去年期間,時常親自組織京營兵馬在城中練兵,所以跟着崇禎的曹化淳也見識過一些兵馬,但是當看罷了城外的大中軍的兵將之後,曹化淳當即便被嚇壞了。

他再扭頭看看鎮守朝陽門的這些官兵,偌大的京師之中,現在僅剩下了區區不到一萬兵將,而且分到朝陽門這邊的兵將,僅有一千多人,而且這些兵將各個都嚇得是瑟瑟發抖,不少兵卒乾脆躺地上不起來,任憑軍官如何喝罵如何用鞭子抽打他們,他們這個站起來,那個便又躺了下去,整個朝陽門一帶的城牆上,居然沒有幾個兵卒鎮守,就連這裡放置的幾門紅夷大炮,居然都沒人去管。

這樣要是能守住京城的話,那還真就是見鬼了!曹化淳這會兒甚至哭死的心都有了,所以留在這兒等着人家動手,只有一個死字,於是他稍作思量之後,便轉身下了城樓,想要趁着這個兵荒馬亂之際,乾脆脫了這身平日裡讓他引以爲傲的宦官袍服,腳底抹油溜之大吉,在京城之中,反正他還有一個絕少有人知道的宅子,鑽到他宅子裡面躲起來等着局勢安定再說。

這大明完了,這京師也完了,面對着城外那些如狼似虎的大中軍,根本不可能守住了,他們這樣的閹人,自幼淨身入宮,圖的是什麼呢?不就是圖個榮華富貴,難不成還真要陪着當今聖上殉葬嗎?

曹化淳捫心自問,他不是一個有勇氣的人,雖然他活了一把年紀,可是他卻還不想死,這麼多年來,他位居司禮監秉筆太監,不敢說權勢熏天,但是放眼朝野,也沒人敢得罪他,所以這麼多年來,他積攢下來了不少的金銀珠寶,現如今大明完了,他難道放着那麼多金銀,跟着當今的皇帝就這麼爲大明殉死不成?

不!絕不!曹化淳在內心之中大喊着,瞅瞅這會兒所有人都人心惶惶,根本沒有幾個人注意到他,於是他趕緊招呼了兩個跟着他的親信小太監,便找了間屋子,想要換下身上這件宦官的袍服,換上早已讓小太監準備好的一套普通人的便服。

正在這個時候,卻有人在他背後叫道:“在下見過曹公公!”

(今日特別鳴謝panxiaochen兄弟的打賞!)

第85章 善後第190章 坐等上門第102章 血案元兇第56章 水壩第77章 大丈夫當如是也第159章 不可能完成的任務第19章 噴火的怪獸第177章 小常原之戰1第204章 天不作美第125章 覲見第41章 騎戰2第58章 棱堡式寨牆第113章 金屋藏嬌第14章 敵人的敵人是朋友第40章 騎戰第174章 圍點打援第81章 驅降攻城第100章 突然襲擊第21章 服軟告饒第53章 分兵向西第126章 劍鋒再露第168章 先捏軟柿子第89章 三棱刺第85章 善後第14章 切磋第22章 直面交鋒第13章 另有所求第86章 磨刀霍霍第77章 通州會戰4第173章 困獸之地第108章 高肅怠工第133章 掌控陽城第31章 血戰小漳河畔第170章 趙二驢的昏招第116章 監軍太監第14章 舌戰老粗第211章 暴起第61章 退縮第203章 建奴命運的裁決第34章 追查到底第119章 世事難料第10章 不快第92章 雙胞小蘿莉第236章 大閱兵3第78章 如何差遣第15章 活學活用第27章 小事一樁第83章 再敗第169章 困坐愁城第6章 交易第105章 有得有失第114章 迎頭痛擊第130章 重返南京第29章 轉變第37章 安逸第85章 善後第152章 漸改第93章 偵查第214章 飛速發展第94章 望風而逃第196章 火焚陽城第180章 李信第189章 殺福王第206章 叱令第123章 各地局勢1第113章 鄉兵隊第88章 揮師汝陽第140章 從天工開物說起第82章 波濤洶涌第65章 通州第69章 破格任用第14章 臥虎在側第13章 謀主第30章 殿後而行第77章 戰雲密佈第134章 死士陷陣第177章 貓哭耗子第17章 長槍直刺第127章 膠着酣戰第10章 靈機一動第123章 北方戰區第78章 望遠鏡和燧發槍第207章 克復臺灣第4章 檄文第44章 兩強相遇第46章 卑鄙之極第97章 一將功成萬骨枯第104章 戰爭紅利第89章 餘家坳血案第84章 喪家之犬第16章 糾結第222章 忠臣勇將第100章 天命之人第133章 名儒第115章 交手第185章 還師豫西第168章 中計現身第205章 奇兵第190章 再返北京
第85章 善後第190章 坐等上門第102章 血案元兇第56章 水壩第77章 大丈夫當如是也第159章 不可能完成的任務第19章 噴火的怪獸第177章 小常原之戰1第204章 天不作美第125章 覲見第41章 騎戰2第58章 棱堡式寨牆第113章 金屋藏嬌第14章 敵人的敵人是朋友第40章 騎戰第174章 圍點打援第81章 驅降攻城第100章 突然襲擊第21章 服軟告饒第53章 分兵向西第126章 劍鋒再露第168章 先捏軟柿子第89章 三棱刺第85章 善後第14章 切磋第22章 直面交鋒第13章 另有所求第86章 磨刀霍霍第77章 通州會戰4第173章 困獸之地第108章 高肅怠工第133章 掌控陽城第31章 血戰小漳河畔第170章 趙二驢的昏招第116章 監軍太監第14章 舌戰老粗第211章 暴起第61章 退縮第203章 建奴命運的裁決第34章 追查到底第119章 世事難料第10章 不快第92章 雙胞小蘿莉第236章 大閱兵3第78章 如何差遣第15章 活學活用第27章 小事一樁第83章 再敗第169章 困坐愁城第6章 交易第105章 有得有失第114章 迎頭痛擊第130章 重返南京第29章 轉變第37章 安逸第85章 善後第152章 漸改第93章 偵查第214章 飛速發展第94章 望風而逃第196章 火焚陽城第180章 李信第189章 殺福王第206章 叱令第123章 各地局勢1第113章 鄉兵隊第88章 揮師汝陽第140章 從天工開物說起第82章 波濤洶涌第65章 通州第69章 破格任用第14章 臥虎在側第13章 謀主第30章 殿後而行第77章 戰雲密佈第134章 死士陷陣第177章 貓哭耗子第17章 長槍直刺第127章 膠着酣戰第10章 靈機一動第123章 北方戰區第78章 望遠鏡和燧發槍第207章 克復臺灣第4章 檄文第44章 兩強相遇第46章 卑鄙之極第97章 一將功成萬骨枯第104章 戰爭紅利第89章 餘家坳血案第84章 喪家之犬第16章 糾結第222章 忠臣勇將第100章 天命之人第133章 名儒第115章 交手第185章 還師豫西第168章 中計現身第205章 奇兵第190章 再返北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