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4章 西方造船師

當然肖天健也不會忘記這次傳教士帶來的西方造船工匠,現在對於西方來說,還沒有什麼技術保護的意識,造船工匠也可以自由流動,肖天健忽悠羅伯特他們,說可以給造船工匠以及高明的水手提供豐厚的薪金,這對於這些人來說,無疑是具有相當大的誘惑力的。

在歐洲這個時候,還流傳着東方有一個極其富饒的國度,遍地都是黃金,對於一些不安分的傢伙們,這無疑是具有相當大的誘惑力,爲了尋找到夢想中的財富,許多西方人踏上了通往東方的船隻,各個歐洲海上強國,這個時候都將眼睛盯在了東方這片富饒的土地上。

這裡盛產奇妙的茶葉,還有華麗精美的絲綢,也有各種精緻的瓷器,這對於歐洲人來說,吸引力太大了。

現在當聽到一幫傳教士說這個東方的大國的國王,願意用豐厚的薪水來僱傭他們這些人,於是應募者相當多,結果這些人都被羅伯特他們給帶回到了中國。

肖天健對於這幫來自歐洲各國的水手還有造船工匠們,如約開給了他們每個人每個月五十兩銀子的價格,然後忙中抽時間還親自接見了這些來自歐洲的水手和工匠們。

通過和這些工匠們的交流,肖天健這才瞭解了一些有關歐洲帆船的知識,現如今中國人對於西方船隻,有一個統稱,那就是夾板船,但是這樣的稱呼卻並不準確,因爲這無法區別西式帆船的各種船型,僅僅是在字面上,認爲西式帆船都可以擁有兩層甲板,所以才稱呼其爲夾板船。

但是實際上對於現在的歐洲人來說,荷蘭人自從擺脫了西班牙的統治之後,大力發展工商業,荷蘭的商人來往於世界各地做生意,迅速的聚集起了巨大的財富,同時也大力發展造船業,使得他們擁有的海船數量已經超出了一萬五千條之多,號稱海上馬車伕。

在歐洲的船隻,又分爲許多種,既有早期的卡拉維爾快帆船,也有時下在大海上大行其道的克拉克帆船,更有從克拉克帆船發展出來的加利恩帆船,也有新近幾十年崛起的蓋倫船,這些船隻既可以運貨,也可以充作戰船使用,排水量從一百噸到一千多噸不等,構成了繁榮的歐洲海上運輸的主力。

而歐洲帆船在這個時代的造船技術,卻是已經超出了中國不少,在中國永樂年間鄭和下西洋之後,中國的造船業便陷入了停滯乃至是倒退的地步,但是歐洲人卻利用這一百多年的時間,造船業迎合了各歐洲國家的需要,開始了高速的發展,發展出了很多型適合遠洋貿易和進行海戰的船隻。

歐洲帆船和中式帆船最大的不同在於船體結構和船帆的應用,中式的帆船不管是廣船還是福船,抑或是沙船,多利用肋板來取代船隻肋骨,同時構成水密隔艙,這樣一來抗沉性比較好,但是船體結構卻受到了限制,使得中式帆船無法造成向西方帆船那樣的兩層以上的通甲板。

而歐洲帆船雖然沒有采用水密隔艙技術,但是卻大量使用了密集的肋骨,同時加厚了船板的厚度,雖然抗沉性受到了影響,但是卻通過密集粗大的肋骨,加強了船體的結構強度,形成了船體內通長的甲板,使得西式帆船裝載貨物量更大,同時方便在船上放置更多的火炮,也可以承受住火炮開火時巨大的後坐力,這使得歐洲帆船得以縱橫大海之上,往往是區區幾條歐洲帆船,便可以抵擋成百條中式帆船的圍攻,而且還能立於不敗之地。

鄭芝龍雖然這些年統治着南海海面,但是鄭家水師之所以能戰勝荷蘭人或者是西班牙、葡萄牙的船隊,依靠的並不是質量上的優勢,而是依靠的數量上的絕對優勢,才得以控制了南洋,但是即便如此,荷蘭人抑或是西班牙人的帆船,還是可以自由來往於南洋。

這一次羅伯特他們來往於歐洲,便是乘坐了荷蘭東印度公司的帆船,即便是鄭家時下正在和大中朝爲敵,他們還是直接來到了寧波府下船,這也說明了西方帆船卻是比較厲害。

另外中西帆船還有一點區別很大,那就是船帆的應用,中式帆船無一例外都採用了硬式船帆,這樣的硬式船帆的好處是調帆方便,升帆和落帆容易,船帆利用風向容易,而且效率高,還可以節省大量人力,以較少的船員,便可以操作船帆,可謂是充滿了中國式的聰明才智,但是這樣做同樣也造成了中式船帆,必須要依靠更高的船桅,船帆也不能太寬,這樣一來,就影響到了船隻使用更大的船帆,船桅過高會影響到船隻的穩定性。

而西式帆船則都是軟質船帆,雖然利用風向沒有中式帆船方便,效率也不算高,而且升帆落帆都很不方便,要使用大量的水手來進行操作,危險性也比較大。

但是西式帆船卻應用了三角帆來解決了問題,同時他們可以將船桅造的更高,風帆的面積也可以製作的更大,這樣一來使得西式帆船在速度上便獲得了大幅度超越了中式帆船的可能性。

再加上西式帆船特有的甲板結構,使得他們的船隻上可以裝載大量的大炮,擁有了極強的戰鬥力,哪怕僅僅是武裝商船,現如今也遠比大中朝海軍使用的福船要厲害,對付他們中國人現在不得不依靠數量上的絕對優勢,才能取得海戰的勝利。

而肖天健比誰都清楚,今後海戰發展的模式,在蒸汽機發明之前,西式風帆戰船還要統治這個地球大海近三百餘年時間,今後相當長時間裡,海上還是看誰的船隻更大,裝載大炮數量更多,所以假如現在不學習西方的造船技術的話,那麼用不了多久,中國人便照樣會被遠遠的拋在後面。

當然因爲肖天健的出現,今後可能會極大的推進機械製造業的發展,假如可能的話,在肖天健有生之年裡,中國人是完全有可能造出蒸汽機的,那樣一來中國便可以比任何一個國家都提前進入到蒸汽機時代,用蒸汽動力取代風帆動力,但是這畢竟還需要相當長的時間,短時間之內,爲了獲得一支可用的強大海軍,就必須要先學習西方的造船技術。

故此肖天健對於這些羅伯特從歐洲替他蒐羅來的造船工匠和水手們同樣也給予了高度的重視,在他的旨意之下,這些西方造船工匠們爲他先製作出了幾條各式西式帆船的船模,使得肖天健更加直觀的瞭解了這些西式帆船的優缺點,同時也通過這些歐洲造船工匠們製作船模的手藝,考驗了他們是否是真材實料。

好在這幫造船工匠們也都是經過傳教士篩選的,手藝大多倒還真是不差,不過其中很顯然也有高下之分,有些工匠是屬於有設計經驗的,但是大多數工匠卻屬於低一級的,僅限於專攻於個別工作,不能獨立的建造整條船隻,於是這些人很快便被分成了三組,肖天健親自在其中選出了三個可以獨立設計、監督建造船隻的高手作爲總工程師,其餘的工匠則分配到這三個總工程師的手下,聽從他們的吩咐。

至於對待這些工匠,肖天健除了給予了三個總工程師一個非常令他們滿意的薪資之外,其餘的那些從屬於他們手下的工匠們也都各自獲得了一份很豐厚的薪資之外,還給他們專門安排了通譯,來幫助他們今後在中國工作,這讓這幫被傳教士忽悠來想要在東方巨國淘金的歐洲造船工匠們非常滿意。

不過造船這種事情,是一個系統配套的工程,不單單隻只要有木材和造船工匠,就可以造出好船來,同時還需要各種配套的產業才能支撐起來,比如造船少不了需要各種鋼鐵製品,另外纜繩帆索之類的東西也必須與之配套,這些東西倒是都好說,但是船帆問題上,大中朝顯然是有短板的。

這時代中式帆船多采用硬帆,這些硬帆多爲竹篾編制而成,說起來中國這個時代是個善於紡織的國家,可產出各種紡織品,尤其以所織造出來的絲綢極爲精美著稱,可是西方船隻上卻基本上都使用的是軟帆,船帆是使用的質地堅固、耐磨而且緊密厚實的帆布,這時代中國因爲沒有這種需求,所以尚沒有很好的船帆用的帆布。

但是這一點也難不住肖天健,於是他大筆一揮,便着令工部立即在杭州一帶招募紡織工匠,研製船帆用帆布,對於中國人來說,既然精美絕倫的絲綢都能紡織出來,那麼這種粗紡的帆布,在工藝上肯定沒有多大的問題。

另外明末時代,棉花早已開始在中國普及種植,而且選育出了一些長絨棉的品種,棉布逐步的取代了麻布,成爲百姓生活的必需品,現如今北方平定下來之後,大片的土地復耕,棉花種植面積今後會越來愈大,所以原材料方面也不成問題,這件事如果換做幾年前的話,他還真不好解決,但是放在現在他已經登基稱帝,掌控了巨大的領土資源之後,這等事情根本就是一句話便可以解決的。

(今天要再次鳴謝風沐春江和毛毛將軍二位兄弟的打賞!)

第48章 盧象升之憂第47章 盧象升的無奈第15章 尋仇第203章 處處受阻第26章 好言相勸第27章 小事一樁第188章 第二次北伐第69章 堵路第176章 休整第67章 慘烈屠殺第148章 事實勝於雄辯第21章 服軟告饒第59章 勾心鬥角第166章 吳三桂第99章 逆襲1第105章 活刮之祭第189章 土火箭第18章 豁然開朗第149章 濟生堂第70章 背水一戰第130章 雄兵攻城第78章 兵圍開封第4章 分兵而動第24章 逼上梁山2第11章 多爾袞的判斷第7章 大戰四起第55章 直撲中軍第199章 改制第97章 定策解圍第74章 新年伊始第137章 陷落第20章 調兵遣將第85章 巡視鄉里第9章 綁票第7章 大戰四起第32章 脫離第24章 逼上梁山2第14章 落腳之地第25章 李闖重振第137章 多喜臨門第59章 石橋攻防戰、死神之鐮第38章 擴大戰果第115章 交手第18章 老調重彈第156章 蛇之七寸第55章 石橋攻防戰5第28章 送行第198章 扶植第88章 遷都之議第89章 揮師南下第91章 實證第69章 破格任用第11章 託大第192章 講武堂第136章 分兵駐防第96章 山海關之役2第189章 土火箭第10章 宿命?第87章 激辯2第49章 官軍阻路第4章 檄文第113章 又生一計第125章 登門道謝第63章 城門2第47章 蛇鼠一窩第39章 奴酋的爭論第126章 釜底抽薪第193章 右勾拳第222章 忠臣勇將第23章 逼上梁山第219章 倒戈第9章 怒屠潰兵第88章 再下一城第27章 小事一樁第44章 轉送民衆第50章 忠烈之臣第127章 再度分兵第23章 震懾第96章 山海關之役2第55章 直撲中軍第43章 殺牛第167章 游擊戰術第204章 天不作美第40章 告慰苦主第130章 雄兵攻城第123章 四正六隅十面張網第192章 縮頭鳥第155章 撞破第136章 曹操來投第86章 意義重大第11章 忠臣赴死第218章 美洲第135章 賞罰第64章 肥肉第38章 強盜遇上強盜第99章 決戰之地第173章 憋屈之極第76章 通州會戰5第170章 阻援第99章 山海關之役5
第48章 盧象升之憂第47章 盧象升的無奈第15章 尋仇第203章 處處受阻第26章 好言相勸第27章 小事一樁第188章 第二次北伐第69章 堵路第176章 休整第67章 慘烈屠殺第148章 事實勝於雄辯第21章 服軟告饒第59章 勾心鬥角第166章 吳三桂第99章 逆襲1第105章 活刮之祭第189章 土火箭第18章 豁然開朗第149章 濟生堂第70章 背水一戰第130章 雄兵攻城第78章 兵圍開封第4章 分兵而動第24章 逼上梁山2第11章 多爾袞的判斷第7章 大戰四起第55章 直撲中軍第199章 改制第97章 定策解圍第74章 新年伊始第137章 陷落第20章 調兵遣將第85章 巡視鄉里第9章 綁票第7章 大戰四起第32章 脫離第24章 逼上梁山2第14章 落腳之地第25章 李闖重振第137章 多喜臨門第59章 石橋攻防戰、死神之鐮第38章 擴大戰果第115章 交手第18章 老調重彈第156章 蛇之七寸第55章 石橋攻防戰5第28章 送行第198章 扶植第88章 遷都之議第89章 揮師南下第91章 實證第69章 破格任用第11章 託大第192章 講武堂第136章 分兵駐防第96章 山海關之役2第189章 土火箭第10章 宿命?第87章 激辯2第49章 官軍阻路第4章 檄文第113章 又生一計第125章 登門道謝第63章 城門2第47章 蛇鼠一窩第39章 奴酋的爭論第126章 釜底抽薪第193章 右勾拳第222章 忠臣勇將第23章 逼上梁山第219章 倒戈第9章 怒屠潰兵第88章 再下一城第27章 小事一樁第44章 轉送民衆第50章 忠烈之臣第127章 再度分兵第23章 震懾第96章 山海關之役2第55章 直撲中軍第43章 殺牛第167章 游擊戰術第204章 天不作美第40章 告慰苦主第130章 雄兵攻城第123章 四正六隅十面張網第192章 縮頭鳥第155章 撞破第136章 曹操來投第86章 意義重大第11章 忠臣赴死第218章 美洲第135章 賞罰第64章 肥肉第38章 強盜遇上強盜第99章 決戰之地第173章 憋屈之極第76章 通州會戰5第170章 阻援第99章 山海關之役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