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6章 意義重大

而躲在開封府的許多朝廷命官,不見得都是有骨氣之人,其中不少人都選擇了投降肖天健,對於這些人,肖天健擇其中罪大惡極的一些貪官,推出去殺了,算是殺雞儆猴,而大部分沒有多大劣跡的官吏,則都留用,畢竟這些人當官之後,對於管理地方的經驗比較豐富,被重新利用之後,有刑天軍內部人員的監督,諒他們也不敢在如同以前那樣做事了,眼下地盤越來越大,僅憑肖天健麾下以前的文吏們,來管理這些地盤,顯然是已經有點捉襟見肘,所以對於朝廷的舊吏們,只要願意投降的,而且是有能力之人,還是很有必要利用的。

畢竟這些官吏都是讀書人出身,如果不利用他們的話,肖天健自問不可能做天下讀書人的敵人,打天下容易,治理天下,沒有這些文人的協作的話,是根本不可能的,要不然的話社會就可能會出現大倒退。

不過在用人上,肖天健不可能再照搬舊式的官吏招募的辦法,去搞什麼開科取士,只選那些會讀八股文,談個風月,寫幾句詩詞的人來當官了,以後他會逐漸的對舊式的官員錄用進行改革的。

而且現在就要開始逐步的改變,逐漸的在各地開始開設各種學校,讓各個階層的有能力之人,都有機會做官,不過這也不是一句話便能做到的,許多事情如果激進的去扭轉世風的話,有時候可能不見得能取得好的效果,甚至可能會招致動亂。

好在現在他有機會率軍把舊的世界給徹底砸爛,重新來過,一些事情循序漸進的推進,還是很有希望的。

而開封城被攻克的消息,肖天健特意放走了幾個開封府之中不肯投降的官吏,讓人將他們送至黃河以北,安排人送到官府轄地之中,讓他們去稟報當今皇帝朱由檢,同時還令周王親自寫了一封給朱由檢的信,一是告訴朱由檢,他這個周王已經投降了刑天軍了,勸崇禎最好還是退位罷了,這天下他治成這樣,也愧對先祖了,乾脆讓肖天健接替他算了,大意是這樣,措辭自然由周王來想了,周王雖然不情不願,但是現在脖子上架着刑天軍的刀,他也不得不幹。

其實肖天健也沒指望朱由檢從諫如流,就退位不幹,他不過是要故意氣氣崇禎罷了,讓崇禎知道知道,對刑天軍背信棄義會有什麼下場。

開封一戰之後,避入城中的大批河南的豪紳富商們都被一窩端了,這些人被抓之後,肖天健安排人對他們進行了審問,問清楚了都有誰出錢出力抵抗刑天軍,然後將其家產盡數抄沒,而周王府的財產也盡數抄沒,只留給了周王一千兩銀子,讓他們以後在盧氏縣編管之下度日之用,如果這一千兩銀子放在普通家庭的話,已經算是很富有了,但是放在周王家中,可就算是一窮二白了,周王哭的是一塌糊塗,寫完了信交給肖天健,立即便被全家送出了開封府,朝盧氏縣找地方安置去了。

此戰經過事後後勤部的統計,一共殺敵四千餘人,俘獲官兵不算楊文嶽所部的幾千人,共俘虜官軍七千餘人,基本上將城中的守軍給來了個包圓,沒跑幾個,至於助戰的那些民壯,肖天健也寬宏對待,就地遣散讓他們各自回家,同時在城中開倉放賑,每戶人家給糧三十斤,讓其先渡過這段日子,隨後令他們重新出城安置,各自該種田的種田,該做工的做工。

如此一來,開封城中的秩序恢復很快,老百姓能得到三十斤糧食,再趁着春季城外已經有了野菜之類的東西,出城挖一些野菜,湊合湊合也能活命了,原來開封城已經出現的餓死人的現象,也就隨即被緩解了下來。

至於繳獲物資上,糧食繳獲數量很有限,畢竟開封府已經斷糧很長時間了,但是各種物資繳獲數量還是相當可觀的,經過抄沒之後,在開封城中,共繳獲黃金近萬兩,白銀接近七百多萬兩,另外還有大批的古玩字畫以及珠寶之類的不計其數,畢竟這裡乃是河南省會,大批豪紳爲了保住家財,都帶着家中細軟之物跑到了開封府之中避難,以至於全省大批財富都集中到了開封府之中,現如今基本上都落在了肖天健的手中。

明代民間財富已經是相當豐富了,大部分都集中在了各地的豪紳手中,朝廷每年收取的僅是極少的一部分,而民間的豪紳以及權貴手中所積累的財富卻是天文數字,既便如此,還是沒有盡數將開封城之中所有有錢人的家抄沒所得,如果像其它義軍那樣刮地皮一般的蒐羅的話,在開封城之中,蒐羅出一千萬兩白銀,也不是不可能的事情。

也難怪歷史上開封府被李自成掘堤淹沒之後,朝廷有人還給崇禎出主意,讓人到開封城打撈沉銀,而開封府之中確實有相當多的銀子後來沉入到了黃河水之中。

另外歷史上後世謠傳的張獻忠大西兵敗的千船沉銀,也不見得一定就是訛傳,乾造反這件事,確實是獲利豐厚,畢竟他們是將原來集中在民間的財富重新集中到了自己手中,而民間財富之多,不是一般人可以想象得到的。

除了金銀財寶之外,此戰還繳獲了大批的軍械,僅僅是各種火炮,就成百門之多,各種武器自不在少數,現如今也都成了肖天健的囊中之物了。

這些東西都不重要,開封府作爲一省的省府,被刑天軍攻克,政治意義要遠大於軍事上的意義,這是刑天軍成軍一來,攻下的第一個省府,同時也代表着刑天軍正式踏上了要爭奪天下的道路,昭示着刑天軍已經成長爲一支可以問鼎天下的力量,而周王等皇族的投降,更是意義重大,今後在爭取更多朝廷官員投降方面,這有着代表性的意義,總之四月初四這一天,對於刑天軍來說,是一個值得紀念的意義,後世的史學家在平價這次刑天軍攻打開封府的事情上,都給予了極高的評價。

(手腕都要累腫了!第四更到,這章字數少點,大家包涵,下午更新的字數會多一些!順便說一下,有書友在百度貼吧弄了一個《葬明》吧,對本書喜歡的朋友,有什麼意見的話,可以去百度貼吧裡面發帖,我會定期前去看看!會吸收大家提出的好的建議的!)

第130章 初戰第90章 巡邏隊第2章 胡蘿蔔加大棒第165章 完勝第205章 絞肉機第12章 單刀赴會1第81章 進來容易出去難第85章 初會牛金星第57章 石橋攻防戰7第186章 摘桃第15章 尋仇第47章 兩強之戰2第18章 後勤的麻煩第121章 炮灰第65章 任重道遠第82章 暗度陳倉第48章 盧象升之憂第116章 奉旨抄家第73章 以殺立威第72章 野蜂破陣第29章 分道揚鑣第3章 警醒第130章 初戰第57章 禍害第171章 死士第58章 棱堡式寨牆第3章 困境第40章 騎戰第17章 長槍直刺第94章 炮轟襄陽第105章 美女秘書團第15章 以身爲質第92章 出關決戰第126章 激將第107章 敲詐勒索第101章 以身涉險第19章 入甕第110章 深層考慮第46章 卑鄙之極第60章 石橋攻防戰、震怒第1章 命如草芥第89章 疑竇第38章 隴州之戰5第23章 奇襲第44章 頭疼之事第17章 長槍直刺第15章 螳螂捕蟬第113章 又生一計第138章 援軍紛至第19章 艱難的抉擇第174章 圍點打援第72章 斥候的對決第208章 酣戰第25章 李闖重振第191 方向第45章 京師第108章 未雨綢繆第1章 重磅炸彈第216章 澳洲遠征軍第130章 重返南京第191章 出關第113章 金屋藏嬌第149章 賜鞭第126章 釜底抽薪第79章 進展神速第173章 國子監太學院第53章 石橋攻防戰3第83章 無奈就範第80章 圍城打援第135章 破莊第184章 丁督師的反撲第124章 報復第203章 固若金湯第125章 覲見第166章 考量定策第76章 通州會戰3第169章 惱羞成怒第15章 求援第65章 兩害相遇第217章 皇長子第59章 還歸第56章 不分敵我第6章 交易第72章 煩惱第147章 實兵對抗第241章 奴酋的鬼胎2第125章 登門道謝第15章 螳螂捕蟬第58章 可悲可喜第164章 風聲鶴唳第64章 進展第164章 強攻敵營2第30章 悍勇知縣第23章 震懾第26章 好言相勸第97章 破寨第11章 夜襲第78章 噩耗第137章 司法
第130章 初戰第90章 巡邏隊第2章 胡蘿蔔加大棒第165章 完勝第205章 絞肉機第12章 單刀赴會1第81章 進來容易出去難第85章 初會牛金星第57章 石橋攻防戰7第186章 摘桃第15章 尋仇第47章 兩強之戰2第18章 後勤的麻煩第121章 炮灰第65章 任重道遠第82章 暗度陳倉第48章 盧象升之憂第116章 奉旨抄家第73章 以殺立威第72章 野蜂破陣第29章 分道揚鑣第3章 警醒第130章 初戰第57章 禍害第171章 死士第58章 棱堡式寨牆第3章 困境第40章 騎戰第17章 長槍直刺第94章 炮轟襄陽第105章 美女秘書團第15章 以身爲質第92章 出關決戰第126章 激將第107章 敲詐勒索第101章 以身涉險第19章 入甕第110章 深層考慮第46章 卑鄙之極第60章 石橋攻防戰、震怒第1章 命如草芥第89章 疑竇第38章 隴州之戰5第23章 奇襲第44章 頭疼之事第17章 長槍直刺第15章 螳螂捕蟬第113章 又生一計第138章 援軍紛至第19章 艱難的抉擇第174章 圍點打援第72章 斥候的對決第208章 酣戰第25章 李闖重振第191 方向第45章 京師第108章 未雨綢繆第1章 重磅炸彈第216章 澳洲遠征軍第130章 重返南京第191章 出關第113章 金屋藏嬌第149章 賜鞭第126章 釜底抽薪第79章 進展神速第173章 國子監太學院第53章 石橋攻防戰3第83章 無奈就範第80章 圍城打援第135章 破莊第184章 丁督師的反撲第124章 報復第203章 固若金湯第125章 覲見第166章 考量定策第76章 通州會戰3第169章 惱羞成怒第15章 求援第65章 兩害相遇第217章 皇長子第59章 還歸第56章 不分敵我第6章 交易第72章 煩惱第147章 實兵對抗第241章 奴酋的鬼胎2第125章 登門道謝第15章 螳螂捕蟬第58章 可悲可喜第164章 風聲鶴唳第64章 進展第164章 強攻敵營2第30章 悍勇知縣第23章 震懾第26章 好言相勸第97章 破寨第11章 夜襲第78章 噩耗第137章 司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