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5章 遠航

葬明

可是放下這種新式火炮不說,單單是線膛槍的應用,便使得大中朝的軍隊戰鬥力再一次得到了空前的提升。

新式武器隨着投入邊軍試用之後,效果非同凡響,第一個品嚐到它的厲害的便是一個蒙古部落,一個蒙古部落因爲對於大中朝軍隊佔據他們的草場建立兵站不滿,偷襲兵站,結果是數百人的蒙古騎兵,在進攻這個小小的兵站的時候,兵站中僅僅不到五十人的守軍,使用這種十三式新式線膛槍,便將他們擊潰,甚至於可以說是一次屠殺。

這個蒙古部落的族人,根本不瞭解這種新式火槍的厲害,按照他們的老習慣,在之前的滑膛槍無法有效射擊的距離內集結,然後發動攻擊,結果他們尚在集結期間,便遭到了兵站大中軍守軍的射擊,結果是大批蒙古人,當即便在集結地點就被精準的米涅彈直接成片射殺,甚至於還出現了一彈穿射兩個人的情況。

不知利害的這些蒙古人,立即便被打的人仰馬翻,慌亂之中他們只得倉促開始朝着兵站發動衝鋒,但是在精確的線膛槍的射擊之下,不等他們攻到兵站下面,便被打死打傷了一半,其餘的眼看不好,便立即掉頭逃竄,可是兵站守軍依舊不依不饒的在他們背後開火,遠遠的便將他們打翻在地,一戰下來,這個部落幾乎精壯全滅,沒多長時間,便被增援來的騎兵全族屠滅。

隨着新式步槍裝備的越來越多,那些試圖和大中朝相抗衡的勢力,越發體驗到了大中軍的強悍,於是他們除了表示臣服之外,便只能被一批批的幹掉,使得邊境一帶的局勢也越來越穩定了下來。

天元十四年的時候,大中軍西北軍區,僅僅以三千人的兵力,便擊敗了土魯番一支近兩萬多人的兵馬,使得土魯番汗國再也不敢於大中朝相對抗,徹底宣佈歸順大中朝,自此西北也基本平定,使得大中朝的西北疆域,徹底擴張到了舊時空的新疆全境,甚至於還要朝西北方向擴張了許多。[?~]

另外在其它工業方面,在肖天健這個作弊器的引導之下,大中朝在天元五年之後,便開始逐步的建立起了許多之前沒有的工廠。

一座座皇家玻璃廠、水泥廠開始被投入生產,這些東西除了大大滿足了大中朝的需要之外,隨着玻璃產業的不斷完善和發展,原來西洋人朝着中國出口的玻璃製品逐漸已經成爲了過去式,大中朝的玻璃產業在很短時間內,便大大超出了西洋人的玻璃製品的質量,本來被威尼斯人視爲禁臠的玻璃生產工藝,被大中朝很快超越,各種玻璃製品不但不再需要從西洋人手中進口,而且大面積的玻璃鏡也開始被生產出來,並且成爲了新的出口商品,以更低廉的價格,迅速的取代了突尼斯人的玻璃鏡,開始被返銷到了歐洲列國,爲大中朝開始賺取更多的利潤。

另外水泥的試製成功,除了讓建築行業得到了一種非常不錯的材料之外,對於軍事上也起到了很好的作用。

有了水泥之後,大中朝邊疆一帶的兵站建設也更加方便快捷了許多,一座座堅固的兵站堡壘,被用水泥建造起來,而且一旦凝固之後,異常的堅固,更加穩定了邊境一帶的少數民族對大中朝的順服,大大減輕了大中朝的邊患問題。

所以在大量換裝了新式的十三式線膛步槍之後,再加上大量邊堡兵站的建立,大中朝對於西北邊境一帶的控制力也越來越強,大中軍的戰鬥力也越來越強。

爲此大中朝也不再像以前那樣,需要衆多的兵力來維持境內的穩定,到了大中朝十四年之後,大中朝陸師又一次進行了大幅度的裁撤。

原來大中朝陸師擁有近七十萬的兵力,這一次一下便裁掉了二十餘萬,陸師僅保留了不到五十萬的兵力,如此一來,使得大中朝減少了相當多的軍費開支,同時也使得大中朝國防軍變得更加精幹,當兵的待遇也得到了更大的提高,但是在先進的武器保障之下,大中軍陸師的戰鬥力卻並沒有因此下降,相反還因爲新式步槍的裝備,使得其戰鬥力得到了很大的提升。

另外陸師經過精簡之後,原有建制的框架並沒有進行裁撤,只是原來的建制縮小,許多精英骨幹得以保留下來,一旦發生大規模戰事,需要擴兵的話,大中朝隨時都可以擴大招兵,迅速的補齊部隊的缺編成員,在骨幹的帶領下,很快便可以大幅提升戰鬥力。

但是與陸軍不同的是,海軍卻沒有進行任何縮編,僅僅是將一些老舊的船隻淘汰掉,換裝了新式的戰船。

同時在這個時候,肖天健借鑑舊時空之中英國海軍的辦法,對海軍的艦船進行了一次重新定編,將海軍的艦船按照排水量和裝載火炮數量的不同,劃分爲五等,設定了戰列艦、巡洋艦、驅逐艦和護衛艦以及巡邏艦五個艦種,完善了海軍艦船的編隊以及戰術。

另外在戰鬥艦序列之外,還增設了運輸艦(其中包括人員運兵船和物資運輸船)、補給艦、補水船等等艦種,明確區分了各種艦船的用途。

如此一來,大中朝的艦隊也更加精幹了許多,戰鬥力自然也更加強悍了許多,隱然已經成爲這個時代這個世界最強的一支海上力量,終於有了和西方國家在海上進行全面逐鹿的實力。

就在大中朝天元十五年的八月,肖天健這個大中皇帝,忽然之間卻從北京出發,先是到達了南京,在南京中華造船廠參加了一次隆重的船隻入役儀式。

這次下水的這條船,是大中朝最新打造出來的一條一等戰列艦,這條船排水量接近一千五百噸,全長達到近七十米長,寬近十五米,吃水八米,船有三桅,排水量達到了近兩千噸,共有三層炮甲板,可以裝載火炮一百一十門之多,可以裝載船員八百人,單是火藥便可以裝載三十餘噸,炮彈更是達到百噸以上。

雖然對於肖天健這個來自舊時空後世之人來說,這樣的船隻實在是算不上什麼大傢伙,在軍艦之中,最多也就是能算是一條輕型護衛艦。

但是在這個時代,這樣的船隻絕對可以堪稱巨船了,即便是比起當年鄭和寶船,在排水量上也已經不遑多讓,更重要的是這種戰艦,裝載火炮之多,已經趕上了西方國家最強大的戰列艦,在這個時代的大海上絕對是一個霸主級別的存在。

何況大中朝的火炮技術遠遠領先於其他諸國,船上裝載的一半以上,是二十四磅後裝線膛炮,如果在海上碰上與之排水量相差不多的敵艦的話,大中朝的這條戰列艦,絕對可以輕鬆將其擊毀,根本不會給對方還手的機會,所以在它下水的同時,也宣佈了大中朝在海洋上的霸權。

不過建造這樣的大型艦船,帶來的副作用則是其造價的攀升,時至今日這條船的造價已經達到了驚人的四十萬大龍幣,如果不是這些年來大中朝財政狀況越來越好的話,僅僅批量建造這樣的戰列艦,就能讓大中朝財政破產。

但是現在已經不同於大中朝初年了,隨着大中朝海洋利益的拓展,大中朝眼下已經徹底控制了整個南洋甚至於勢力已經前伸到了印度洋和非洲東岸一帶,大批海船的出海行商,爲大中朝帶來了豐厚的利潤,使得大中朝現如今財政收入已經不再在乎這樣的支出了。

所以隨着這種新式戰列艦的試製成功,海軍大手筆的一下便下了十五艘的訂單,如果全部集結起來拉到歐洲的話,加上二等巡洋艦和三等驅逐艦的話,即便是眼下已經崛起的英國海軍,和老牌海上強國的荷蘭人,對大中朝的艦隊也只能望而生畏,更不要說像已經沒落的西班牙人和葡萄牙人以及剛剛開始發展起來的法國人,估計嚇也能將他們嚇得夠嗆。

不過現如今肖天健可沒興趣去集結艦隊遠征歐洲,去和歐洲國家搶地盤,現如今他有更重要的事情要做,而且已經是刻不容緩了。

從海上貿易集團公司帶回來的消息,肖天健得知現在歐洲的荷蘭人和英國人正因爲海上貿易的摩擦,雙方劍拔弩張,正鬧得不可開交,雖然因爲消息傳遞速度的原因,尚不得知他們已經開打了沒有,但是可以預料,這兩方現在正處於戰爭狀態,注意力都放在了歐洲大西洋上,根本沒有時間來亞洲找大中朝的麻煩。

而這個時候大海上正處於一種力量真空狀態,大中朝必須要儘快去搶佔更多的殖民地,否則的話,今後就要面對着和大英帝國艦隊滿世界征戰了。

於是肖天健這才親自御駕親臨南京,參加了這一次的戰列艦入役儀式,當然這一次他南巡可不是隻爲了參加這一次的新式戰列艦入役儀式這麼簡單。

在肖天健爲這艘已經定名爲龍權號戰列艦進行剪彩儀式之後,肖天健接着便親自乘坐這條大中朝最新的軍艦,在南京碼頭起航,駛向了寧波港。

而在肖天健抵達寧波港的時候,這裡早已是旗幡招展,戰船雲集了,得知皇帝親臨寧波港,東南軍區的軍將們還有南北艦隊的主將也都提前趕到了寧波港,在此等候肖天健的到來。

而這一次在寧波之所以會雲集這麼多軍方人士,並不是因爲大中軍海陸軍又要對外展開什麼大規模的進攻,而是因爲在這一天,大中朝將會派出一支編隊,再一次開始遠航,去探索中國人之前對大海深處中國人曾經未知的陸地。

(哇!今天老朋友兔子乖乖1給的打賞太給力了!當然也不能忘了老友宋開心兄弟的打賞,寒風這廂拜謝了!)

第192章 大敵當前第13章 僥倖退敵第85章 屠奴第59章 獻計第213章 降下帷幕第37章 安逸第98章 夜襲1第50章 勸降第18章 行賞第79章 進展神速第161章 交鋒第157章 襲破潞安第103章 慶捷第6章 詐城第145章 明清和議第103章 祖寬之憂第26章 奇襲澠池第56章 石橋攻防戰6第75章 胡安克里奧第78章 噩耗第16章 躍馬揮刀第84章 聰明反被聰明誤第55章 改進意見第54章 換防第155章 星夜回援第36章 隴州之戰3第76章 受降第218章 大戰帷幕第61章 君子一言第126章 激將第11章 莫名其妙第193章 團山防線第82章 定裝顆粒火藥第77章 大丈夫當如是也第35章 起贓第137章 連下兩城第52章 危局第154章 貨幣第11章 多爾袞的判斷第141章 血腥善後第182章 風波平息第68章 風水炮手第21章 臨陣脫逃者殺第172章 好事成雙第112章 崇禎的宿命第53章 分兵向西第79章 新附軍第95章 山海關之役1第98章 合縱第190章 陝軍入剿第18章 擴編第9章 事敗第94章 速度賽第72章 崩潰第22章 試探第12章 單刀赴會1第155章 星夜回援第97章 緊鑼密鼓第61章 退縮第209章 出師馬尼拉第67章 步騎對陣2第185章 信心來源第174章 圍點打援第51章 中路軍第194 格殺令第9章 事敗第28章 定策第120章 前朝舊臣第137章 司法第121章 炮灰第141章 新兵第12章 斷然拒絕第47章 盧象升的無奈第92章 出關決戰第14章 臥虎在側第189章 輕取鳳陽第175章 據城死守第163章 陽谷縣第56章 再次失利第180章 大中天工全書第26章 勝利會師第2章 畝產千斤第43章 京觀第166章 示弱第93章 三順王第84章 城破第54章 肉盾第184章 丁督師的反撲第87章 雞飛狗跳第159章 不可能完成的任務第29章 分道揚鑣第170章 阻援第46章 兩強之戰1第40章 缺才第44章 明挖牆腳1第61章 退縮第34章 隴州之戰1第181章 “名將”隕落第85章 巡視鄉里第218章 大戰帷幕
第192章 大敵當前第13章 僥倖退敵第85章 屠奴第59章 獻計第213章 降下帷幕第37章 安逸第98章 夜襲1第50章 勸降第18章 行賞第79章 進展神速第161章 交鋒第157章 襲破潞安第103章 慶捷第6章 詐城第145章 明清和議第103章 祖寬之憂第26章 奇襲澠池第56章 石橋攻防戰6第75章 胡安克里奧第78章 噩耗第16章 躍馬揮刀第84章 聰明反被聰明誤第55章 改進意見第54章 換防第155章 星夜回援第36章 隴州之戰3第76章 受降第218章 大戰帷幕第61章 君子一言第126章 激將第11章 莫名其妙第193章 團山防線第82章 定裝顆粒火藥第77章 大丈夫當如是也第35章 起贓第137章 連下兩城第52章 危局第154章 貨幣第11章 多爾袞的判斷第141章 血腥善後第182章 風波平息第68章 風水炮手第21章 臨陣脫逃者殺第172章 好事成雙第112章 崇禎的宿命第53章 分兵向西第79章 新附軍第95章 山海關之役1第98章 合縱第190章 陝軍入剿第18章 擴編第9章 事敗第94章 速度賽第72章 崩潰第22章 試探第12章 單刀赴會1第155章 星夜回援第97章 緊鑼密鼓第61章 退縮第209章 出師馬尼拉第67章 步騎對陣2第185章 信心來源第174章 圍點打援第51章 中路軍第194 格殺令第9章 事敗第28章 定策第120章 前朝舊臣第137章 司法第121章 炮灰第141章 新兵第12章 斷然拒絕第47章 盧象升的無奈第92章 出關決戰第14章 臥虎在側第189章 輕取鳳陽第175章 據城死守第163章 陽谷縣第56章 再次失利第180章 大中天工全書第26章 勝利會師第2章 畝產千斤第43章 京觀第166章 示弱第93章 三順王第84章 城破第54章 肉盾第184章 丁督師的反撲第87章 雞飛狗跳第159章 不可能完成的任務第29章 分道揚鑣第170章 阻援第46章 兩強之戰1第40章 缺才第44章 明挖牆腳1第61章 退縮第34章 隴州之戰1第181章 “名將”隕落第85章 巡視鄉里第218章 大戰帷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