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5章 明清和議

隨着刑天軍一路上在湖廣一帶高歌猛進,湖廣全境大部失陷,各地官軍根本無法正迎其鋒,要麼就地敗亡,要麼就棄城而逃,要麼就倒戈投降,大明國事已經到了幾乎可以說是無法挽回的地步了。

雖然崇禎和朝中諸臣也都想了一些辦法,可是畢竟這麼多年來,大批稍微精悍一些的官軍,紛紛折在了刑天軍手中,內地幾乎已經沒有多少可供朝廷調用的兵馬了,所以雖然他們想了不少辦法,可是面對着兇悍的刑天軍,卻只能節節敗退,眼睜睜的看着湖廣全境失陷,卻無可奈何。

到了這會兒崇禎也有點明白過來味道了,他先前對手下大臣確實有點刻薄了一些,要是按照以前的脾氣,這一次丁啓睿恐怕也早該像熊文燦、楊一鶴、陳奇瑜那樣被逮問拉到北京城問罪棄市了,可是這一次崇禎體諒了丁啓睿的難處,除了下旨斥責之外並沒有下旨將丁啓睿免職逮問,只是令其加緊籌練新軍,先保住南直隸,然後再謀克復湖廣。

崇禎這麼做,可以說是破天荒的對手下大臣寬容了,令丁啓睿感恩不盡,更是加緊了在南直隸籌備兵馬,準備應付刑天軍攻打南直隸。

而肖天健在拿下武昌府之後,暫緩了繼續沿江而下,直逼南京城,也多少給了朝廷一絲喘息的機會,但是誰都知道,眼下刑天軍放緩對南直隸用兵,並不是肖天健就滿足了眼下的收穫,而是他要先消化一下吃到肚子裡面的東西,緩緩勁積攢力量,然後再打南直隸。

而且過了十一月之後,各種消息都表明了刑天軍已經是在做準備,對南直隸也是勢在必取,一切都說明,這個肖天健,已經打定主意,要將他朱家天下給取而代之了,到了這會兒,在明知已經不能僅僅再依靠內地的官軍來抵擋刑天軍的擴張,眼看着天下即將傾覆的時候,崇禎是什麼也都顧不上了,韃子那邊皇太極也多次表明了想要議和的想法,而崇禎到了這會兒臉也顧不上要了,在建奴的問題上,他已經堅持了很久,雖然去年建奴入寇的時候,他動了想要和建奴議和的念頭,可是還是最終沒有徹底將這塊遮羞布給撕下來,表面上還是維持了朝廷的面子。

但是現在隨着刑天軍拿下湖廣,進逼江西,進而要取南直隸,隨時都要覆滅他大明王朝,已經到了生死攸關的時候,崇禎再也顧不得這麼多了,老早就先暗中派出了兵部郎中馬紹愉等人,秘密潛出山海關,奔義州而去,開始在義州跟建奴談起了議和的條件。

到了十一月的時候,馬紹愉帶着和建奴皇太極談妥的條件,返回了京城,而且爲了保密,這一次他們前往議和的人員,都沒有以書信的方式傳遞這次議和的消息和內容,全憑他們帶着這些東西回到了京師之中。

崇禎看罷了韃子提出的條件,看到建奴方面首先提出以平等身份與大明相交,其實這個條件只是面子上的事情,這麼多年來,大明都在一直被建奴騎着揍,平等不平等其實到也沒什麼了!

接着皇太極提出明清兩國以寧遠爲界,以南屬大明的疆土,以北則屬清國的疆土,劃疆而治,永不相互侵犯,從此不再敵對,這一點上,崇禎大爲惱火,如此劃分疆界的話,錦州就劃給了建奴所有,雖說遼東一帶早就被建奴控制了,實質上大明早已失去了那些地方,給他們就給他們拉倒,但是畢竟眼下錦州還在大明控制之下,如此一來,就等於是割地給對方了!當即便表示不同意,要求以錦州以北劃界,錦州還是大明的疆土,但是馬紹愉卻說,這是建奴提出的底線,如果不成,便不能議和!爲此馬紹愉已經在義州跟建奴方面的派出的范文程交涉了好多天,對方死不鬆口,就是看出了大明眼下急於和他們議和,要趁機佔點便宜。

崇禎本來想立即斷然拒絕掉建奴的這種要求,但是這個時候南方又傳來消息,說刑天軍要在武昌府開科取士,這還如何了得?開科取士?這不是擺明了他們要建立政權了嗎?這是要和朝廷爭奪士子集團,如此下去的話,離這肖天健開國登基也就沒多長時間了!

崇禎驚慌之下,當即便答應了建奴提出的這個要求,勒索也罷,敲詐也罷,整個大明天下跟一個小小的錦州相比,他還是分得清孰重孰輕的,如果以錦州換取他能挽回頹勢,重新剋制住這個肖刑天,並且奪回那些失地的話,也算是非常值得的一個買賣,所以他咬着牙認了!

再者建奴要求在寧遠建立互市,兩國通過互市互通有無,大明不得禁止商賈和他們通商,輸出他們需要的茶葉、糧食等物,而他們也可以通過互市,向大明輸入皮毛、鹿茸、人蔘等物。

這一點崇禎沒有反對,做生意就做生意吧!總比他們南下破關來搶要強!

最後一條就是建奴要求今後每年,建奴方面向大明饋贈人蔘千斤、貂皮千張,而大明則回饋他們黃金萬兩,白銀一百萬兩!

崇禎險些沒有一屁股坐到地上,這建奴還真是獅子大張口呀!一張嘴就是一萬兩黃金,一百萬兩白銀,大明雖說以前財政年入可以達到一兩千萬兩銀子,可是現如今河南、山西、湖廣都沒了,陝西那邊闖賊還盤踞着漢中,威脅着西安府和四川,僅剩下南直隸、山東和部分京輔之地浙江兩廣,他現在還要掉頭去對付刑天軍,調動兵馬還需要錢,哪兒去弄這麼多銀子呀!

崇禎幾乎快要哭了,不過哭歸哭,難歸難,這條件他也必須答應才行,要不然的話大明就徹底完蛋了,先忍了再說,以後等滅了刑天軍之後,騰出手再翻臉不認賬,掉頭再去對付建奴也罷,現如今最關鍵的還是先要對付刑天軍最重要。

總之條件很苛刻,但是最終崇禎還是捏着鼻子認了,現在爲了趕快抽出北方的兵馬趕緊南下對付刑天軍,什麼他都可以不顧了。

於是他立即召見陳新甲,令陳新甲主持,和建奴趕緊達成和議,另外立即籌措銀兩,一部分先給建奴一些,拖欠他們一點,另外籌措來的銀兩要分出一部分充當軍餉,立即調取遼東總兵吳三桂和宣府總兵王樸、山海關總兵馬科等將,令其率部速速南下,前往順德府,暫歸孫傳庭統馭,同時令洪承疇退出錦州,撤往寧遠,坐鎮寧遠和山海關,防備建奴背信棄義再攻大明。

同時再授孫傳庭尚方寶劍,督師猛擊刑天軍,先殺入河南,取刑天軍腹地,阻止刑天軍攻打南直隸,在河南和刑天軍決一死戰,爭取一舉將刑天軍給徹底幹掉。

於是陳新甲雖然不情不願,但是也沒敢堅持說不行,畢竟他也看到大明已經到了滅亡的邊緣,現如今皇上爲了保住江山,答應這樣屈辱的條件,和建奴議和,也可以說是事出無奈之舉,所以便再派馬紹愉請旨北上,去和建奴達成和議,同時崇禎想盡了辦法,籌措了一批銀兩,調山海關總兵吳三桂等人,馬上便日夜兼程南下順德府,歸入孫傳庭麾下,對付刑天軍。

所有這一切動作都少有的快,當風聲走露的時候,京城之中是一片譁然,大批民衆甚至當官的都破口大罵,要求廢止這次的議和,總之所有人都認爲,不能也不應該跟建奴議和,要不然的話,這麼多年來,朝廷投入到遼東的巨資還有幾百萬遼東死難的將士百姓們就都白費了,而且遼東就這麼割讓給建奴,是不可以接受的。

但是雖說消息走露之後,朝野是一片罵聲,可是畢竟崇禎還是簽署了這份和議文書,基本上是木已成舟了,不管官民願意不願意,都可以說是已經無法挽回了。

而馬紹愉在義州和建奴簽訂了和議之後,告知建奴方面,說現在大明一下還拿不出那麼多金銀給他們,要緩上一年時間,對此奴酋皇太極,也立即便答應了下來,畢竟年初多爾袞領兵退還關外的時候,擄回了大批的金銀財物,還擄回了二十幾萬奴隸以及近十萬頭各種牲畜,夠他們折騰一陣子了。

而且皇太極是個極爲聰明的人,通過多爾袞等人回來之後陳述的在關內遭遇刑天軍的事情,皇太極也瞭解到了關內出現了這麼一支可以和他們建奴軍正面相抗的力量。

其實皇太極並不是一點也不清楚大明內地現在的情況,畢竟有大批晉商充當着他們的密探,不斷的將大明的情報輸送到關外,從一開始其實皇太極便注意到了刑天軍這麼一股力量,但是畢竟刑天軍和他們之間隔着一個大明,兩方以前沒有發生過什麼交集,所以他倒是沒有太重視刑天軍。

可是在這次多爾袞他們入寇返回關外之後,皇太極方知刑天軍其實已經壯大成爲了一支他不得不重視的力量,以多爾袞和此次陪同他一起南下的那些大將們的本事,他是非常清楚時下他的建奴軍是何等厲害的,可是在一多打少的情況下,居然不但沒有能擊敗這支刑天軍,反倒是在京輔一帶連連在這刑天軍手下吃癟,已經到手的大批奴隸還有牲口、錢財、糧食等物,居然被刑天軍給搶去了,這就不得不讓他重新審視這支刑天軍了。

(我個人估計肯定會有弟兄跳出來對崇禎喊冤,這個我覺得沒必要爭論,大家不妨在百度上搜一下相關的事情,崇禎不是沒想過和建奴議和,而是始終沒有成功罷了!)

第38章 真相大白第65章 下場第199章 樑家莊阻擊戰第9章 怒屠潰兵第124章 各地局勢2第170章 趙二驢的昏招第216章 暗戰第82章 保長上任第158章 窮追敗寇第115章 水軍譁變第70章 遮斷第26章 倒貼女奴第191章 叔侄密議第176章 援軍無望唯有突圍第208章 西班牙人的擔憂第10章 清點第18章 擴編第1章 命如草芥第44章 兩強相遇第144章 少年營第121章 炮灰第105章 有得有失第210章 大霧第106章 敗退過河第70章 親人相見第47章 惱羞成怒第138章 言而有信第150章 家人佳人第195章 堅壁清野第15章 活學活用第166章 示弱第211章 暴起第180章 大中天工全書第48章 調戲第149章 羨慕第25章 赴宴第243章 大順建國第69章 再戰再敗第190章 陝軍入剿第169章 且戰且退第91章 亂局之下第8章 流浪洋人第59章 還歸第135章 取士第37章 劃分守地第42章 萬人敵第63章 禍水東引第17章 寧遠陷落第158章 鬥智第160章 河西村前哨戰2第161章 交鋒第139章 海軍第一戰第111章 殺俘第4章 北伐第70章 大舉報復第141章 中華之危第83章 無奈就範第41章 內丘之戰2第51章 中路軍第143章 僥倖第8章 僥倖成功第15章 螳螂捕蟬第242章 意在燕雲第138章 兵駐武昌厲兵秣馬第128章 兩個小朝廷第45章 京師第119章 官道口決死戰2第183章 皇帝乞討第66章 試槍第75章 直逼襄陽第45章 山西範家第72章 野蜂破陣第4章 北伐第131章 借頭示威第62章 整頓礦點第62章 整頓礦點第129章 妖言惑衆第193章 退一步海闊天空第109章 義子第96章 逼上梁山第123章 四正六隅十面張網第169章 困坐愁城第54章 換防第13章 成功脫逃第177章 貓哭耗子第80章 李自成的無奈第39章 勾結第174章 大炮上刺刀第96章 逼上梁山第99章 山海關之役5第185章 信心來源第93章 仇人相見分外眼紅第21章 佈置第23章 交貨第一百八十七八 破洛陽第1章 烏龍之戰第59章 獻計第197章 豬油蒙心第105章 兵至高嶺第9章 戰略失誤
第38章 真相大白第65章 下場第199章 樑家莊阻擊戰第9章 怒屠潰兵第124章 各地局勢2第170章 趙二驢的昏招第216章 暗戰第82章 保長上任第158章 窮追敗寇第115章 水軍譁變第70章 遮斷第26章 倒貼女奴第191章 叔侄密議第176章 援軍無望唯有突圍第208章 西班牙人的擔憂第10章 清點第18章 擴編第1章 命如草芥第44章 兩強相遇第144章 少年營第121章 炮灰第105章 有得有失第210章 大霧第106章 敗退過河第70章 親人相見第47章 惱羞成怒第138章 言而有信第150章 家人佳人第195章 堅壁清野第15章 活學活用第166章 示弱第211章 暴起第180章 大中天工全書第48章 調戲第149章 羨慕第25章 赴宴第243章 大順建國第69章 再戰再敗第190章 陝軍入剿第169章 且戰且退第91章 亂局之下第8章 流浪洋人第59章 還歸第135章 取士第37章 劃分守地第42章 萬人敵第63章 禍水東引第17章 寧遠陷落第158章 鬥智第160章 河西村前哨戰2第161章 交鋒第139章 海軍第一戰第111章 殺俘第4章 北伐第70章 大舉報復第141章 中華之危第83章 無奈就範第41章 內丘之戰2第51章 中路軍第143章 僥倖第8章 僥倖成功第15章 螳螂捕蟬第242章 意在燕雲第138章 兵駐武昌厲兵秣馬第128章 兩個小朝廷第45章 京師第119章 官道口決死戰2第183章 皇帝乞討第66章 試槍第75章 直逼襄陽第45章 山西範家第72章 野蜂破陣第4章 北伐第131章 借頭示威第62章 整頓礦點第62章 整頓礦點第129章 妖言惑衆第193章 退一步海闊天空第109章 義子第96章 逼上梁山第123章 四正六隅十面張網第169章 困坐愁城第54章 換防第13章 成功脫逃第177章 貓哭耗子第80章 李自成的無奈第39章 勾結第174章 大炮上刺刀第96章 逼上梁山第99章 山海關之役5第185章 信心來源第93章 仇人相見分外眼紅第21章 佈置第23章 交貨第一百八十七八 破洛陽第1章 烏龍之戰第59章 獻計第197章 豬油蒙心第105章 兵至高嶺第9章 戰略失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