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8章 援軍紛至

不但是黃得功率部殺奔過來,與此同時,還有數支人數大致在五六萬人左右的義軍,也在從江北一帶朝着河南腹地急行,已經進入到了舞陽一帶,爲首的應該就是老回回馬守應、革裡眼賀一龍、左金王賀錦、改世王劉希堯、亂世王藺養成五人。

肖天健聞訊之後,有點驚奇,這五營人馬這會兒怎麼也朝着豫西奔了過來呢?說起來老回回他們這五人,倒是在大明也相當有名,崇禎九年末的時候,張獻忠、劉國能、拓養坤等路義軍跳出陝西進入湖廣、河南之後不久,十年初老回回他們也隨即跳出了陝西,一路沿着拓養坤曾經走的路,先是分兵進入到了河南中東部一帶,馬守應更是率部兵抵開封城下,後來又在陳永福等官軍的反擊下,退往了皖西一帶,就此和其餘的革裡眼、左金王等四營開始在皖西一帶活動。

熊文燦上任之後,先敗於刑天軍之手,轉而開始將主要目標集中在了張獻忠他們這些義軍身上,調集了江北、南京、湖廣、山東、河南、江西等處的官軍,分頭對這些各路義軍進行進剿。

馬守應他們五個營便開始在皖西一帶和官軍交手,倒是打的有聲有色,起碼比起張獻忠、劉國能等人,要好過一些,並且逐步的形成了革左五營的集團。

可是沒成想近兩個月,熊文燦在連敗了張獻忠等部之後,開始將注意力轉向了江北的革左五營,連續派大批官軍對他們進行圍剿,使得革左五營日子也開始過的艱難了起來,這一個多月一來,連續跟官軍交手,革左五營敗多勝少,逐漸的在江北站不住腳了,於是爲了生存,老回回、革裡眼、左金王、改世王、亂世王五個人一商量,得知豫西現在刑天軍控制了相當大一塊地盤,日子過的比較清淨,於是便決定放棄江北,暫時入豫靠近刑天軍,和刑天軍相互呼應,爭取在河南腹地站住腳跟。

本來他們撤出江北之後,一路上且戰且走,沿途又拉起了不少的流民入夥,又形成了一個近十萬人左右的大規模的集團,可是沒成想卻在新蔡一帶碰上了正在接了熊文燦的命令,馳援汝州的黃得功一部。

黃得功可是和革左五營這一年來在江北打老鼻子仗了,兩方可以說是仇人相見分外眼紅,革左五營沒人沒有吃過黃得功的虧的,所以聽聞黃得功率部到了新蔡,革左五營還以爲黃得功是專程來追擊他們的,於是便在新蔡拉開架勢和黃得功打了一仗。

結果是因爲革左五營相互之間配合不當,被黃得功抽了空子,先是將賀一龍一營擊破,接着驅趕着賀人龍所部衝擊其它幾營,愣是以少數兵力,打了革左五營一個大敗虧輸,於是革左五營鬨堂大散,分頭朝着豫西狂奔而來。

而黃得功也正是途中遇上了革左五營,打了這一仗,結果才拖延了不少時日,以至於原來熊文燦要求他十天趕到汝州,結果他愣是走了二十天時間,才趕到汝寧府,耽擱了不少的時日。

不過即便是耽擱了時日,熊文燦也沒話可說,畢竟黃得功這一次又立了一個大功,一下擊潰了革左五營近十萬人馬,斬首過千,逐散了依附於賊軍的數萬流民,讓革左五營吃了一個大虧,所以不但無過相反還有大功,當即熊文燦向朝中報功,黃得功也由副將被拔擢成了總兵官。

這一下中原的局勢算是徹底熱鬧了起來,革左五營入豫,更是攪得中原各地都是一片大亂,革左五營沒刑天軍那種軍紀,雖說比起官軍要好一些,但是所過之處的州縣,還是一片哀鴻遍野的景象,大批普通百姓本來日子就過的艱難,義軍一到,不見得搶他們,但是日子起碼也更不好過一些,於是乾脆要麼棄家而逃,要麼乾脆就跟着義軍被裹挾着走,有錢人的莊子更是被血洗一空,搞得是中原亂做一團。

得到了這個消息之後,肖天健總算是明白爲何熊文燦會反應這麼慢了,原來不是他沒有派大批官軍來馳援汝州,而是路上被革左五營給拖住了腿以至於到現在還沒有到,卻讓他平白又奪了寶丰和魯山兩縣。

而另一方也傳來消息,陳永福受命之後,從開封起兵,沿黃河一路急行,於十月十五左右抵達了洛陽,而吃過刑天軍虧的陳永福雖說並至洛陽,但是卻在洛陽城外就地紮營,裹足不前,根本沒打算向南抑或是向西,對刑天軍展開反擊。

倒是陝州那邊的曹文耀得知澠池被刑天軍攻佔之後,開始緊着忙活準備着發兵克復澠池縣,一時間不斷有兵馬和物資來往於潼關和函谷關之間,忙的是不亦樂呼,與之爲對應,駐守澠池的劉寶也同樣忙活了起來。

從永寧和盧氏還有剛剛佔領的宜陽,各種物資以及預備營的兵員也源源不斷的開始涌向了澠池縣,增強了劉寶麾下的軍力。

與此同時,爲了防備官軍再一次從盧氏下手,駐守盧氏縣的守將高樹先,也加強了官道口兵堡的力量,繼續徵發盧氏民壯修築官道口兵堡。

更遠處的山東方面,顏繼祖受命之後,調山東副將劉澤清率領一萬山東軍也從曲阜一帶開始朝着河南開進,進而準備進入開封,接替陳永福暫時維護開封的安全。

就連山西方面,盧象升也收到了朝廷的旨意,開始大幅度的在山西調集兵力,開始作出了對晉南刑天軍控制區威脅的勢態,大批山西官軍開始進駐到了潞安府、平陽府以及解州一帶集結,按照範耀山蒐集到的消息,說盧象升受命,要親自率軍克復晉南,將刑天軍從晉南抹去,收回丟失兩年多之久的澤州等州縣。

坐鎮晉南根據地的閻重喜爲此也開始在晉南開始集結兵馬,並且開始朝高平、沁水、垣曲三個方向屯兵,做好了應對的準備。

整個中原乃至是山西都呈現出了一片大戰前的緊張氣氛,不管是敵我雙方,都摩拳擦掌的要在這一次大戰之中見一個高低。(今天這章鐵定是兩K黨了,大家包涵一點,昨天下午背疼的厲害,鍼灸理療去了!抱歉抱歉!)

第120章 當場揭穿第52章 臨危不懼第185章 還師豫西第30章 大明最後的精銳第186章 摘桃第70章 背水一戰第4章 檄文第15章 螳螂捕蟬第42章 直搗敵巢第175章 丈人有求第139章 紅石山第75章 通州會戰2第128章 懸賞第123章 絕望反擊第51章 以一當十第83章 厲兵秣馬第14章 損失慘重第37章 螳螂捕蟬黃雀在後第54章 試槍第76章 通州會戰3第14章 臥虎在側第84章 恍如隔世第48章 喜峰口第42章 直搗敵巢第159章 不可能完成的任務第178章 盧氏之危第75章 通州會戰2第151章 展示武力第139章 鐵範鑄炮第14章 損失慘重第37章 震怒第26章 孤膽第104章 兵圍承天府第68章 兵還洛陽第83章 悲催舉人的命運第35章 起贓第114章 婦孺肉盾第194章 作戰沙盤第88章 遷都之議第185章 海貿集團公司第219章 終章第210章 大霧第157章 石雷初顯威第222章 忠臣勇將第21章 臨陣脫逃者殺第158章 鬥智第35章 等第195章 增兵金州第65章 兩害相遇第91章 殺奴第19章 千金馬骨第150章 全勝第121章 崇禎遺孤第87章 請辭第239章 十字路口第135章 平西之戰第101章 以身涉險第78章 望遠鏡和燧發槍第115章 暴跳如雷第135章 取士第2章 胡蘿蔔加大棒第78章 兵圍開封第86章 磨刀霍霍第5章 傳教士第171章 死士第52章 兩強之戰8第66章 密旨第146章 有話要說第16章 合兵入關第140章 殺雞儆猴2第95章 賀方第73章 複雜心情第109章 勸降第183章 皇帝乞討第187章 兵發洛陽第187章 男兒膝下有黃第218章 大戰帷幕第98章 入甕第140章 從天工開物說起第174章 西方造船師第73章 要死要活第128章 懸賞第66章 以寡敵衆第76章 通州會戰3第61章 君子一言第5章 密道第108章 高肅怠工第190章 坐等上門第153章 一聲嘆息第71章 異議第58章 衝突第31章 舌頭第180章 招安風波第43章 救人第100章 逆襲2第124章 報復第22章 直面交鋒第96章 道與不道第212章 最後對決第113章 又生一計
第120章 當場揭穿第52章 臨危不懼第185章 還師豫西第30章 大明最後的精銳第186章 摘桃第70章 背水一戰第4章 檄文第15章 螳螂捕蟬第42章 直搗敵巢第175章 丈人有求第139章 紅石山第75章 通州會戰2第128章 懸賞第123章 絕望反擊第51章 以一當十第83章 厲兵秣馬第14章 損失慘重第37章 螳螂捕蟬黃雀在後第54章 試槍第76章 通州會戰3第14章 臥虎在側第84章 恍如隔世第48章 喜峰口第42章 直搗敵巢第159章 不可能完成的任務第178章 盧氏之危第75章 通州會戰2第151章 展示武力第139章 鐵範鑄炮第14章 損失慘重第37章 震怒第26章 孤膽第104章 兵圍承天府第68章 兵還洛陽第83章 悲催舉人的命運第35章 起贓第114章 婦孺肉盾第194章 作戰沙盤第88章 遷都之議第185章 海貿集團公司第219章 終章第210章 大霧第157章 石雷初顯威第222章 忠臣勇將第21章 臨陣脫逃者殺第158章 鬥智第35章 等第195章 增兵金州第65章 兩害相遇第91章 殺奴第19章 千金馬骨第150章 全勝第121章 崇禎遺孤第87章 請辭第239章 十字路口第135章 平西之戰第101章 以身涉險第78章 望遠鏡和燧發槍第115章 暴跳如雷第135章 取士第2章 胡蘿蔔加大棒第78章 兵圍開封第86章 磨刀霍霍第5章 傳教士第171章 死士第52章 兩強之戰8第66章 密旨第146章 有話要說第16章 合兵入關第140章 殺雞儆猴2第95章 賀方第73章 複雜心情第109章 勸降第183章 皇帝乞討第187章 兵發洛陽第187章 男兒膝下有黃第218章 大戰帷幕第98章 入甕第140章 從天工開物說起第174章 西方造船師第73章 要死要活第128章 懸賞第66章 以寡敵衆第76章 通州會戰3第61章 君子一言第5章 密道第108章 高肅怠工第190章 坐等上門第153章 一聲嘆息第71章 異議第58章 衝突第31章 舌頭第180章 招安風波第43章 救人第100章 逆襲2第124章 報復第22章 直面交鋒第96章 道與不道第212章 最後對決第113章 又生一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