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5章 取士

雖然肖天健對戰兵營進行了整編,將眼下的營隊分做了三等,但是這樣的編制也只是暫時的,並不是一成不變的,甲種營永遠便是甲種營,丙種營便永遠只能是丙種營,這要看以後他們各營的表現來定,如果甲種營抑或是乙種營在以後作戰之中,表現不好的話,便可以將其降級,變成乙種營或者丙種營,而丙種營一旦在作戰之中表現出色,也完全可以將其提升爲甲乙兩種營,如此一來,便又等於在刑天軍部伍之間,引入了一種競爭的機制,使諸營軍將兵卒暗中會相互較勁,以後在戰場之中,發揮出更強的戰鬥力。

總之只要是刑天軍的軍隊,肖天健就絕不允許他們之中出現類似其它義軍之中的那種亂糟糟的情況,最最不濟也就是裝備差一點,但是建制上,都必須按照刑天軍的正規建制來進行構建,使得每個兵都有人管,而不會讓他們成爲一窩蜂一般的烏合之衆。

至於水營那邊,肖天健也沒忘了,在楊崑山目前還在湘江一帶,跟着李信支援李信和高建所部經略湖廣南部的時候,肖天健啓用楊崑山的一個外號水鴨子大名叫張弛的副手,令其和劉江二人對眼下集結在武昌和漢陽以及楚州的水營重新進行一次整編,裁撤掉水軍之中大部分不適合使用的漁船,遣散一批不合格的水卒,僅保留下合用的戰船和貨船,重新進行編制,將其分做三個水營,其中兩個爲戰船營,主要負責今後在長江上與官軍水師作戰,另一個則基本上裝備貨船,作爲專門運送兵馬物資使用,主要裝備各式戰船三百餘條,各式大型的貨船三百餘條,雖然裁撤了不少船隻,但是卻更加精幹了許多。

同時肖天健令張弛、劉江等水營諸將,利用這段時間在江面上大規模的進行練兵,使之在年底之前,可以擁有相當的戰力,對於兩個戰船營,肖天健儘可能的蒐羅了一些各式弗朗機炮,將這些戰船武裝起來,雖說弗朗機炮威力有限,可是在面對裝備低劣的官軍水師的時候,這些弗朗機炮發射速率快的有點便彰顯了出來,在江面上近戰起來,即便是比起刑天軍步軍使用的各型火炮,也並不吃虧,同時爲了加強這些戰船的火力,一些虎蹲炮、碗口銃也被武裝到了船隻上面,就連貨船上,也配備了一部分,充當武裝貨船使用。

就在肖天健在武昌府忙的跟車軸一般的時候,羅立派人送回來消息,他率領部下已經將鄂州南部的大冶縣給打了下來。

得知這個消息,肖天健頓時便大喜了起來,他當初跑到晉南控制陽城,爲的就是陽城產鐵,可以利用那裡的資源,爲刑天軍提供比較充裕的兵器,現如今整個晉南都已經被刑天軍控制,眼下刑天軍控制的鐵礦和鐵爐所產的鋼鐵,雖然已經基本上夠刑天軍使用,但是這些所產出來的鐵卻要通過黃河轉運到河南,交付給在河南各地的匠作營使用,在這個時代,僅憑陸路運輸,要耗費大量的人力物力還需要有大批的騾馬,單是運輸問題,就是刑天軍很大的一個負擔。

現在湖廣基本上已經拿下了,可是武器特別是火器方面,卻要靠着河南和晉南來解決,單是運輸這些物資就要耗費巨大,現如今羅立打下大冶縣,無疑便替他解決了一個大麻煩。

衆所周知大冶自古便是冶煉銅鐵的地方,有大型的銅鐵礦,而且在這裡具有幾千年的冶煉史,是中華青銅文化發祥地,也是後世武昌現代工業的基礎所在,武鋼籌建之初,便依託的是大冶的鐵礦石來鍊鋼,便可以看出大冶的重要性。

現如今大冶拿下了,刑天軍在這裡便擁有了一處資源,再加上自古以來大冶就具有歷史悠久的冶鐵和鍊銅的經驗,即便是在大明朝時代,這裡也是大明的冶鐵中心之一,那裡有大批的靠着採礦爲生的礦工,也有大批的冶爐,如此一來,只要抽調北部一批技術好的鐵匠南下過來,便立即可以就地利用這裡的資源優勢,爲刑天軍在湖廣一帶打造各種武器。

肖天健得知消息之後,立即下令對羅立所部進行嘉獎,同時着令他們立即就地尋找鐵匠,安撫當地的礦工,以最快的速度恢復生產,而當地的產鐵的煉爐,也基本上都是權貴們的家族產業,不要跟他們客氣,沒收充公,暫時改爲刑天軍公有,另外他也立即親筆擬了一份命令,派人送到河南的嵩縣總後勤部,着令他們立即在河南和晉南,再抽調一批工匠南下,趕赴大冶,在大冶就地籌建一個大型的匠作營,下一步就在大冶,爲刑天軍打造兵器。

大明朝對於工業很不重視,雖說民間礦冶業也發展的不錯,但是朝廷對於這方面卻並不怎麼關注,這也可能跟朱元璋出身是個農民有關係,貌似在這個時代,中國的鐵產量還居於世界前列,可是如果照此下去,技術上僅憑着民間的作坊式的經營,是很難有突破的,所以肖天健以爲,如果有朝一日他奪取天下的話,那麼工業就是他重點關注的對象,他要摒棄以前中國那種小作坊式的工業,興辦大型的工礦產業,整合資源發展技術,使得今後的中國,將永遠控制着世界各種科技的前沿,再也不能縮着脖子自傲自大,以至於當國門被人家用炮艦轟開的時候,才知到自己落後到了什麼程度。

所以自他控制陽城之後,便非常重視礦冶業的發展,眼下爲刑天軍做工的礦工和各種工匠,已經有數萬人之多了,除了鋼鐵之外,還有各地因爲遭受戰禍而被摧殘的各種手工業,他也都很是關注,凡是攻佔一個地方,便着令地方民務官吏要想辦法扶植當地的手工業發展,其中包括各地的紡織、陶瓷、造紙都是重點扶持的對象,希望他們之中今後也能產生出世界知名的品牌。

眼下禹州的鈞瓷便已經開始逐步恢復生產,以前鈞瓷僅僅是皇宮大內之中可以擁有的東西,禹州鈞瓷也是官窯負責管理,現在開始恢復生產之後,可以准許民間購買,於是先期產出的一批,很快便被範耀山盡數包圓,轉手賣到了江南,兩方獲利都相當不錯,而這不過只是一個其中的例子罷了。

在肖天健率兵南下之後,這才知道湖廣果真是富庶之地,起碼這裡受到的小冰川時期的影響要遠比北方輕得多,說這裡是魚米之鄉一點不假,這裡的稻穀一年兩熟,而且產量要比北方旱田的糧食作物產量要高,不是說湖廣熟天下足,僅僅是湖廣一帶產出的糧食,便基本上供得上河南那邊的糧食缺口了。

這纔不到十月,肖天健便親眼看到了湖廣一些地方已經收了兩季糧食了,僅僅是從沿途各個抄沒的官紳的家田之中收割上來的糧食,除去留給當地百姓所用之外,刑天軍便獲取到了大批的糧食,這一下肖天健總算是不用再爲兵糧供應的問題發愁了,這也是他南下攻打湖廣的最重要的原因,有了湖廣之地,他便不愁兵糧無處籌措,雖然不敢說讓麾下兵將們保證吃好,但是最起碼以後也可以讓當兵的敞開肚子吃飽了,吃飽了肚子纔能有力氣打仗,今後朝廷再想扼殺刑天軍,估摸着是不太可能了。

十月間天氣已經開始冷了下來,但是比起北方的天氣,這邊雖然冷下來,但是卻遠沒有北方那種徹骨冰寒的感覺,稍微穿的厚一點,便可以禦寒了,而這個時候奉調前來的李進德也終於從河南趕到了武昌,並且在武昌府的肖天健的臨時帥府之中,見到了肖天健。

見到李進德前來,肖天健終於長長的鬆了一口氣,眼下這段時間,他身邊缺了李信之後,不少事情便要他親自處理,忙的他是腳不沾地,軍務民務方面,他都要管,現如今李進德到了武昌府,他便可以將民務這方面的挑子撂給李進德來扛了!於是他哈哈大笑着將李進德迎入到了大堂之中,賜座給他,讓他坐下說話。

李進德是從懷慶府直接走汝寧府和光州進入的湖廣,然後在漢陽渡江到的武昌府之中,見到肖天健之後,見到肖天健又瘦了一圈,眼睛都帶着血絲,頗爲感慨,連忙參見肖天健,說主公辛苦了。

“不苦不苦!呵呵!就是稍微累了點!眼下李信我派他在長沙坐鎮對湖廣南部進行經略,這邊的能幹之人又少,所以……呵呵!不說這個了,現在你來了就好了,這邊民務上一大攤子事情,你接過去我就輕鬆多了!

另外找你過來,我還有一件事要跟你商量一下,這麼下去也不是辦法,眼下咱們的轄地越來越大,僅憑以前那樣安排官員管理民務,顯然已經不太合適了!所以我招你來,便想要和你商量一下有關開科取士的事情……”

“開科取士?”李進德聽罷之後一下便驚得站了起來,不過臉上的表情卻是一臉驚喜的表情。

(這段時間腰背疼又犯了,真是疼得坐臥不寧呀!只要屁股一坐下,這脊背就疼的針扎一般,有心多寫一些,都不能久坐,所以爆發很難,能保證每天兩更,算是不錯了!大家誰又好的治療棘突炎的法子不妨在書評區留言給我!這種疼真不好受呀!讓我早日脫離苦海吧!多謝了!)

第94章 速度賽第171章 入福建第46章 卑鄙之極第104章 襄外&安內第33章 不相爲謀第166章 示弱第17章 長槍直刺第70章 再生一計第187章 向南第97章 山海關之役3第84章 刑天舞干鏚猛志固常在第66章 以寡敵衆第109章 天不作美第82章 暗度陳倉第70章 背水一戰第114章 迎戰第136章 國債第90章 大敵當前第24章 油盡燈枯第186章 摘桃第74章 胸甲第118章 遺詔第104章 疑兵之計第237章 大閱兵4第167章 游擊戰術第19章 艱難的抉擇第35章 多爾袞的圈套第132章 時不我待冒雨強攻第103章 南下南下第86章 磨刀霍霍第38章 強盜遇上強盜第48章 兩強之戰3第134章 朝議3第54章 逆攻第82章 騎兵PK騎兵第167章 求援第41章 激戰山海關第85章 屠奴第156章 各個擊破第86章 武裝遊行第10章 清點第86章 老農第26章 勝利會師第178章 雨夜第164章 風聲鶴唳第124章 李自成的老底第171章 以走代戰第145章 明清和議第2章 畝產千斤第190章 陝軍入剿第27章 小事一樁第168章 再議遷都第162章 橫空出世千里眼第112章 大軍來犯第144章 以其人之道還治其人之身第72章 第一個春節第160章 河西村前哨戰2第115章 怎麼摟錢第93章 仇人相見分外眼紅第43章 去意第33章 忠臣之“死”第45章 偷雞不成第28章 定策第4章 終歸要來第132章 底定武昌第68章 不得消停第25章 鐵骨破軍第223章 又一個督師第61章 退縮第92章 棄卒第83章 再敗第26章 孤膽第131章 借頭示威第34章 初生牛犢不怕虎第74章 通州會戰1第34章 隴州之戰1第101章 以身涉險第151章 千金寶貝第48章 調戲第149章 濟生堂第79章 新附軍第99章 借題發揮第16章 同仇敵愾第66章 意外收穫第81章 輕下一城第17章 天下烏鴉一般黑第102章 血案元兇第84章 恍如隔世第126章 無毒不丈夫第76章 便宜可撈第30章 悍勇知縣第149章 賜鞭第42章 各打五十大板第80章 李自成的無奈第15章 較量第188章 第二次北伐第9章 震撼第71章 拋車第121章 自古英雄出少年第48章 兵至大石橋
第94章 速度賽第171章 入福建第46章 卑鄙之極第104章 襄外&安內第33章 不相爲謀第166章 示弱第17章 長槍直刺第70章 再生一計第187章 向南第97章 山海關之役3第84章 刑天舞干鏚猛志固常在第66章 以寡敵衆第109章 天不作美第82章 暗度陳倉第70章 背水一戰第114章 迎戰第136章 國債第90章 大敵當前第24章 油盡燈枯第186章 摘桃第74章 胸甲第118章 遺詔第104章 疑兵之計第237章 大閱兵4第167章 游擊戰術第19章 艱難的抉擇第35章 多爾袞的圈套第132章 時不我待冒雨強攻第103章 南下南下第86章 磨刀霍霍第38章 強盜遇上強盜第48章 兩強之戰3第134章 朝議3第54章 逆攻第82章 騎兵PK騎兵第167章 求援第41章 激戰山海關第85章 屠奴第156章 各個擊破第86章 武裝遊行第10章 清點第86章 老農第26章 勝利會師第178章 雨夜第164章 風聲鶴唳第124章 李自成的老底第171章 以走代戰第145章 明清和議第2章 畝產千斤第190章 陝軍入剿第27章 小事一樁第168章 再議遷都第162章 橫空出世千里眼第112章 大軍來犯第144章 以其人之道還治其人之身第72章 第一個春節第160章 河西村前哨戰2第115章 怎麼摟錢第93章 仇人相見分外眼紅第43章 去意第33章 忠臣之“死”第45章 偷雞不成第28章 定策第4章 終歸要來第132章 底定武昌第68章 不得消停第25章 鐵骨破軍第223章 又一個督師第61章 退縮第92章 棄卒第83章 再敗第26章 孤膽第131章 借頭示威第34章 初生牛犢不怕虎第74章 通州會戰1第34章 隴州之戰1第101章 以身涉險第151章 千金寶貝第48章 調戲第149章 濟生堂第79章 新附軍第99章 借題發揮第16章 同仇敵愾第66章 意外收穫第81章 輕下一城第17章 天下烏鴉一般黑第102章 血案元兇第84章 恍如隔世第126章 無毒不丈夫第76章 便宜可撈第30章 悍勇知縣第149章 賜鞭第42章 各打五十大板第80章 李自成的無奈第15章 較量第188章 第二次北伐第9章 震撼第71章 拋車第121章 自古英雄出少年第48章 兵至大石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