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0章 大霧

羅汝才坐鎮武昌府在年後頂住了丁啓睿年後對湖廣發動的進攻,保住了武昌府不失,雖說丟掉了麻城、寧州等地,但是卻還是也額守住了長江重鎮鄂州和黃州兩地,並未丟失大片的地盤,這一點上也說明了羅汝才的能力。

在得知肖天健領兵攻打廬州不克,被迫退往定遠縣的消息之後,羅汝才便很快意識到他不能坐視不管了,而且他的預料卻是不錯,沒幾天時間,肖天健變派人通知他,令他率部開始在鄂州集結,準備攻打九江府。

於是羅汝纔沒敢怠慢,趕緊將武昌周邊的兵馬集結了起來,又重新收羅了大批的船隻,趕往了鄂州,一時間湖廣一帶的邢天軍也開始大規模的調動了起來。

羅汝纔不失爲一個具有帥才之人,由於他提前已經預料到了下一步行動的可能性,於是提前變開始做了準備,在得到了肖天健的命令之後,羅汝才發兵的速度也相當快,不到七天時間便在鄂州完成了集結,調集了近兩萬湖廣一帶的邢天軍兵馬以及數百條各式船隻,雲集到了黃州和鄂州兩地。

但是羅汝才並未全部按照肖天健的吩咐行事,而是在和老回回等人商議之後,分給了老回回五千人馬,令老回回領兵收復麻城然後進兵英霍山一帶,策應肖天健南下的主力,牽制官軍的兵力。

在這一點上,羅汝才考慮甚至比肖天健還要完善一些,畢竟老回回當初他們革左五營兩三年前,最主要的活動區域便在英霍山(大別山)一帶,老回回不但對這一帶的地形非常熟悉,而且名氣在這一帶也非常大,讓他領兵重返英霍山一帶,顯然是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的。

於是老回回馬守應領命之後,也是大喜過望,自從他投靠了肖天健之後,雖然肖天健很是器重他,但是他卻基本上沒有立什麼大功,唯一一次也算是鎮守黃州,抵禦黃得功所部攻打黃州一戰了,對此老回回總覺得如此下去不是辦法,眼睜睜的看着大功基本上都被肖天健以前的舊部撈去了,就連晚於他投效肖天健的李定國等年輕後生們都一個個的立功不小,所以他頗有點着急,現如今羅汝才命他獨領一部人馬去打麻城和英霍山一帶,無疑使給他了一個立功的大好時機,雖說這些兵馬遠比不上肖天健麾下的那些精銳犀利,但是眼下官軍也強不到哪兒去,所以馬守應對此還是信心十足,於是領命之後,在黃州馬上點起了兵馬,誓師之後便朝着麻城方向直撲而去。

如此一來,邢天軍形成了幾路人馬共逼南直隸的態勢,頓時使得整個南直隸的官府便陷入到了一場浩劫之中。

而羅汝纔派出了老回回之後,也沒有怠慢,從鄂州起兵,水陸並進開始浩浩蕩蕩的殺奔了九江府。

就在羅汝才興兵伐九江的時候,剛好韓、光美率部去打安慶府,九江府的官吏聞訊嚇得屁滾尿流,趕忙派人去找韓、光美,讓韓、光美速速回援九江府,於是剛剛退守望江縣的韓、光美不敢怠慢,連忙便率部有趕回了九江府。

於是羅汝才率部便和韓、光美在九江府形成了對峙,雙方在水上和陸上連連交手,羅汝才更是親臨一線督戰,連續喝韓、光美統御的官兵大戰了十多天時間,雙方互有勝負,韓、光美眼看無法擊退羅汝才所部,於是便逐漸的將兵馬收攏到了九江府城中,開始死守九江府,避戰不出了。

韓、光美自問如果這麼下去,九江府可能不保,於是便連忙派人去向丁啓睿求援,丁啓睿生怕九江府再丟,於是便急令坐鎮南昌府的方國安馳援九江府,方國安受命之後,遲疑不決,遲遲不肯從南昌府北上九江府應援,他一是擔心離開南昌府之後,刑天賊再突然攻打南昌府,那樣的話江西恐怕也要完了,另外他的兵力就這麼多,生怕都消耗在了九江府,今後便失去了依仗,所以方國安陳兵南昌府,遲遲卻不出兵應援九江府。

方國安拒不馳援九江府,逼得韓、光美幾乎是天天派人朝九江府求援,而丁啓睿也在南京多次派人趕往南昌府着令方國安立即出兵,最終在六月底的時候方國安纔算是從南昌府點了一萬官兵,開始趕往了九江府。

但是在這個時候,廬州城卻在肖天健的兵鋒之下,被邢天軍攻破了。

肖天健這些天來,一直率部猛攻廬州府西門,兼顧對北門也發動了數次進攻,但是廬州城內的守軍在吳大樸的鼓動之下,又糾集起來了一批城中士紳家中的家丁家僕助戰,依據着廬州堅固的城牆和比較充足的武備,屢屢使得邢天軍發動的進攻受挫。

但是有一句話說的不假,往往堅固的城池都是從內部被攻破的,當肖天健領兵猛攻廬州城十天之後的時候,吳大樸和城中守軍的注意力幾乎全部被吸引到了城西和城北一帶,就在六月二十七日的早晨,廬州城一帶降下了大霧,這場大霧非常大,幾乎幾十步之外便無法看清人影。

遇上這場大霧,讓吳大樸和城中守軍都十分緊張,他們都擔心邢天軍會在這個時候繼續發動猛攻,吳大樸於是便將所有能調動的兵力都調上了城西和城北的城牆上,來堅守這兩面城牆。

果不其然在濃霧之中,邢天軍又一次發炮猛擊西城門一帶,大霧嚴重影響到了邢天軍炮手的觀瞄,炮擊雖然猛烈,但是卻命中率很低,要麼打的太低,未能擊中城牆,要麼就打的太高飛過了城牆落在了城中,濃霧之中城西外面還響起了無數人的喊殺之聲,如此一來讓城上的守軍更是緊張異常,幾乎將所有注意力都集中在了城西一帶,吳大樸更是將城北的守軍也增強到了西城牆一帶。

但是他們都沒有想到的是,這個時候邢天軍的一支數千人的人馬,卻在濃霧的掩護之下,悄然繞過了廬州城,進入到了城東門外面的數百步之外,然後便靜靜的待在濃霧之中,連帶着馬匹也被套上了馬嚼子,使得戰馬無法發出嘶鳴之聲。

領兵的正是肖天健手下的大將羅立,羅立近期心情頗爲不佳,團山一戰他未能建功,卻在團山官軍大營前面折損了不少人馬,爲此受到了肖天健的呵斥,並且罰俸半年,讓羅立頗沒有面子,雖然後來在廬州北部殲滅萬元吉和黃得功所部的時候,他出了一口惡氣,領兵殲滅了大批官軍,爲此肖天健免去了對他罰俸半年的懲罰,但是這也沒有讓羅立感到高興,總覺得憋着一股火,上個月來攻廬州的時候,本來羅立想要再立下大功,成爲首支攻入廬州城的邢天軍,可是天不作美,大半個月的急雨讓他們只能暫時撤兵。

這一次再來攻打廬州城,結果廬州城做足了準備,城中守軍王八吃秤砣了一般,死心塌地的要守住廬州城,這十幾天來的攻城戰,羅立和衆將輪番上陣,都未能攻入廬州城,讓所有人都憋着一股火氣。

但是讓他們奇怪的是肖天健這次率部過來之後,似乎並不着急,每天例行公事一般的派人攻城,稍遇強烈一點的抵抗,便立即收兵,始終都不拼力的攻城,但是他有不說爲什麼,讓屢屢攻城受挫的諸將都有點納悶,又覺得這一次肖天健的表現有點非同尋常。

直至這場大霧來臨的時候,諸將這才明白了肖天健爲什麼這些天不急於猛烈攻城,原來肖天健早就留了一手,他根本就沒打算讓手下消耗太大來攻取這座廬州城。

其實在上一次因爲大雨邢天軍撤兵定遠縣的時候,肖天健不單單隻派出了劉耀本一支人馬奇襲安慶府,而他在撤兵的時候,便已經考慮到了接下來天氣轉好,重新補充了兵力和物資之後,還是要來打廬州府的,於是便在撤離廬州府的時候做了兩手準備。

在李信的調派之下,參謀部從各部兵將之中抽選出了大約二三百人,換上了當地百姓的衣服,混在了百姓之中,留在了廬州城一帶,並未隨着大軍撤離,而大軍撤離之後,這些人便趁着廬州城放鬆了警惕,以各種名義混入到了廬州城之中,其中雖然有部分人員未能成功混入城中,也有一些人後來死在了出城官軍的搜捕之中,但是其中至少有一半以上的人還是潛入到了城中。

這一次肖天健領兵再次攻打廬州城,吳大樸下令再一次關閉城門,這些人便也留在了城中靜等暴起奪城的機會。

而因爲城內城外被守軍隔絕的原因,在肖天健領兵抵達廬州城之後,想和城中的人聯繫基本上是不可能的事情,於是當初李信便和城中的人約定好,邢天軍抵達之後會主攻西城門一帶,將守軍主力都吸引到西城門,城中細作們便暗中聯絡,等候大霧天暴起奪取東城門,裡應外合接應城外邢天軍攻入城中。

(今天的打賞震撼呀!多謝呼嚕胡嚕兄弟的鉅額打賞!實在是感覺慚愧,卻無以爲報!只能說謝謝了!)

第185章 海貿集團公司第76章 需求、給予第41章 重編第100章 天命之人第84章 恍如隔世第61章 陷阱第83章 參謀部第184章 杞縣會戰2第169章 且戰且退第183章 赴京聽封第11章 多爾袞的判斷第139章 紅石山第155章 撞破第46章 檢驗第5章 口水戰第76章 僱傭關係第120章 如山推進第145章 十年賭約第71章 喜訊連連第29章 挑釁第20章 火力輸出第185章 信心來源第187章 男兒膝下有黃第78章 通州會戰7第180章 李信第105章 活刮之祭第108章 未雨綢繆第10章 靈機一動第45章 京師第95章 山海關之役1第111章 難兄難弟第213章 臨危受命第179章 不是辦法的辦法第211章 乘勝追擊第121章 內訌第50章 火器第9章 事敗第45章 京師第8章 北上第12章 大戰前夜第92章 炮襲第107章 敲詐勒索第96章 道與不道第38章 擴大戰果第145章 十年賭約第234章 大閱兵第146章 都是被逼的第15章 求援第44章 自殺式阻擊第63章 崩潰第90章 皇太極的恐懼第156章 蛇之七寸第77章 通州會戰6第101章 山海關之役8第131章 天不作美第61章 擒賊擒王第8章 出迎第98章 鐵頭的復仇第71章 事有詭異第37章 安逸第13章 鉅鹿之戰1第93章 裝神弄鬼第97章 破寨第40章 缺才第5章 傳教士第18章 老調重彈第66章 有詐第8章 出迎第47章 惱羞成怒第74章 通州會戰1第60章 石橋攻防戰、震怒第208章 酣戰第178章 商鋪第174章 好消息第94章 速度賽第37章 安逸第14章 損失慘重第70章 中套第7章 捨命救主第134章 死士陷陣第46章 煩惱第66章 意外收穫第86章 磨刀霍霍第8章 出迎第65章 撲城第8章 出迎第101章 山海關之役7第157章 石雷初顯威第12章 單刀赴會1第4章 糧荒第196章 惹不起躲得起第207章 克復臺灣第231章 拍賣第28章 填鴨式訓練法第162章 山西息兵第11章 宿命第133章 朝議2第57章 奇蹟第214章 飛速發展第185章 海貿集團公司
第185章 海貿集團公司第76章 需求、給予第41章 重編第100章 天命之人第84章 恍如隔世第61章 陷阱第83章 參謀部第184章 杞縣會戰2第169章 且戰且退第183章 赴京聽封第11章 多爾袞的判斷第139章 紅石山第155章 撞破第46章 檢驗第5章 口水戰第76章 僱傭關係第120章 如山推進第145章 十年賭約第71章 喜訊連連第29章 挑釁第20章 火力輸出第185章 信心來源第187章 男兒膝下有黃第78章 通州會戰7第180章 李信第105章 活刮之祭第108章 未雨綢繆第10章 靈機一動第45章 京師第95章 山海關之役1第111章 難兄難弟第213章 臨危受命第179章 不是辦法的辦法第211章 乘勝追擊第121章 內訌第50章 火器第9章 事敗第45章 京師第8章 北上第12章 大戰前夜第92章 炮襲第107章 敲詐勒索第96章 道與不道第38章 擴大戰果第145章 十年賭約第234章 大閱兵第146章 都是被逼的第15章 求援第44章 自殺式阻擊第63章 崩潰第90章 皇太極的恐懼第156章 蛇之七寸第77章 通州會戰6第101章 山海關之役8第131章 天不作美第61章 擒賊擒王第8章 出迎第98章 鐵頭的復仇第71章 事有詭異第37章 安逸第13章 鉅鹿之戰1第93章 裝神弄鬼第97章 破寨第40章 缺才第5章 傳教士第18章 老調重彈第66章 有詐第8章 出迎第47章 惱羞成怒第74章 通州會戰1第60章 石橋攻防戰、震怒第208章 酣戰第178章 商鋪第174章 好消息第94章 速度賽第37章 安逸第14章 損失慘重第70章 中套第7章 捨命救主第134章 死士陷陣第46章 煩惱第66章 意外收穫第86章 磨刀霍霍第8章 出迎第65章 撲城第8章 出迎第101章 山海關之役7第157章 石雷初顯威第12章 單刀赴會1第4章 糧荒第196章 惹不起躲得起第207章 克復臺灣第231章 拍賣第28章 填鴨式訓練法第162章 山西息兵第11章 宿命第133章 朝議2第57章 奇蹟第214章 飛速發展第185章 海貿集團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