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9章 血戰勃律(下)

第509章 血戰勃律(下)

城頭只有兩丈八尺高,火油袋噴出火油足有七八丈遠,每個士兵揹負了三袋火油,漆黑刺鼻火油噴上了城頭,很多吐蕃士兵被噴了一頭一身,卻一頭霧水,不知這是何物?

重盾士兵將無數支火把扔上城頭,城頭上到處是火點在燃燒,濃煙瀰漫,城頭的吐蕃士兵一片混亂。

這恐怕是吐蕃軍第一次遭遇到火攻,應該是第二次,小勃律就有一次了,他們沒有一點經驗,很多士兵身上的火油被點燃了,哭嚎着奔跑下城,在地上打滾。

尚結贊急得大喊,“不要混亂,不要慌亂,當心敵軍攻城。”

他的判斷沒有錯,李鄴一聲令下,唐軍隊伍中急促的戰鼓聲敲響了。

“咚!咚!咚!”戰鼓聲驚天動地。

兩千唐軍士兵扛着十架大型攻城排梯向東城頭和南城頭奔去。

在吐蕃軍的混亂中,唐軍開始了攻城,隨着一架架大型排梯搭上城頭,率先進攻的依舊是重盾士兵,前面是二十名重盾士兵手執盾牌緩緩向前推進,後面則列隊跟着兩百名重甲步兵。

李嗣業親自披掛上陣,率領一千名重甲步兵進攻南城頭,東城頭這邊是黑矛統領一千重甲步兵出戰。

噴火士兵撤退了,尚結贊急得揮劍大喊,“結陣!結陣!頂住唐軍進攻!”

但已經來不及,如果這個時候還能結陣抵禦唐軍進攻,那噴火就沒有意義了,混亂中,兩千重甲步兵毫不費勁殺上了城頭,一路大開殺戒,殺得吐蕃士兵血肉橫飛,屍體堆積如山。

近五千吐蕃士兵開始撤入城內繼續抵抗,這時城門被打開了,唐軍主力騎兵從東城門和南城門殺進城門。

雙方在城內激戰,儘管吐蕃軍頑強作戰,但他們遭遇的是大唐最強大的兩支邊軍,安西軍和北庭軍,更何況這並不是高原,海拔只有兩千米,唐軍同樣很適應。

吐蕃軍隊拼死抵抗,死戰不退,城內巷戰也限制住了唐軍騎兵的優勢,雙方都傷亡慘重,但吐蕃軍隊人數太少,唐軍傷亡三千人不會有變化,但吐蕃軍傷亡三千人,基本上就廢了。

尚結贊見形勢危急,心如火焚,他忽然看見東城門大開,城門處居然沒有唐軍。

他心中大喜,這是他逃命的機會啊!

尚結贊大喊一聲,“跟我來!”

他當即率領五百吐蕃騎兵強行突破,向東城外疾奔而去。

李鄴在遠處望着他們奔出東城門,臉上露出一絲冷笑。

東門外,五千唐軍騎兵早已佈下天羅地網,尚結贊率領五百吐蕃騎兵衝出來,迎接他的是五千支弩箭暴風驟雨般迎面射來。

吐蕃騎兵們一片哀嚎,紛紛落馬,只剩下不到百人,尚結贊被親兵護衛着,他的數十名親兵被射殺,他本人卻沒有中箭,但他一樣難逃一死,數百名唐軍士兵蜂擁殺來,剎那間將尚結贊斬爲數十段,一代名將就此死在了大勃律城下。

戰爭結束了,七千吐蕃軍全軍覆滅,沒有一個活口,唐軍也付出了傷亡近三千人的代價,其中陣亡一千五百人,傷一千四百餘人。

李鄴沒有違背諾言,三百名圍攻尚結讚的唐軍士兵分一萬貫錢的獎勵,其中殺死尚結讚的二十七名士兵,每人升一級,搶到人頭的安西軍士兵張翔獨升兩級,獨得兩千貫獎金。

歷史上有很多這樣的幸運者,比如烏江決戰中,搶到項羽身體之一的楊喜,被劉邦封爲赤泉侯,他便成爲了歷史上最著名的世家弘農楊氏的祖先。

巷戰極爲殘酷,近兩個時辰的巷戰,城內的數千百姓也幾乎死傷殆盡,最後的三百吐蕃士兵躲進大勃律王宮負隅頑抗,唐軍動用了六千人的箭陣,將王宮內所有人全部射殺,包括國王和他的妻兒也無一倖免。

李鄴下令將城內所有財物和糧食全部搬到城外,倖存的數百居民也送到城外,唐軍點起大火,將王城焚燬殆盡,並摧毀了四面城牆。

剩下的六千居民全部集中起來,他們將遷去小勃律生活,大勃律將不再留一人,所有的莊稼、農田、果樹都統統摧毀,房屋也燒掉。

從此,大勃律國消亡在歷史的塵埃之中,吐蕃軍也失去了西擴最重要的一個後勤基地,此後十年間,還是有不少大勃律的居民又悄悄返回故土家園,但吐蕃軍再也沒有出現在大勃律。 休息三天後,唐軍啓程返回了小勃律,李鄴在小勃律的頓多城留了一千軍隊駐防,爲期一年,一年後,席元慶會派另外一千人前來輪換,實行輪換駐軍制度,使唐軍能夠長期駐紮在小勃律。

時間過得很快,一晃到了九月,這天上午,長安慶王府前來了兩名送信騎士,這兩人是安祿山派來給慶王李琮送信的士兵。

兩人被帶進了王府內,貴客堂上,爲首騎士單膝跪下,將兩封信呈給了慶王李琮。

“我家節度使沒有口信,他要說的都是信中。”

李琮看了安祿山的信,信中提到了太子李亨的一個重要把柄,太子和和河東節度使程千里暗中有勾結,有一封程千里給太子的信就是證據。

慶王李琮大喜,急忙看程千里的信,這是程千里剛出任河東節度使時寫給太子的一封信,但路上被安祿山的人攔截了,送信人死在路上,這封信便落在安祿山手上。

程千里在信中承諾,在必要時,他願意出兵勤王。

光憑這句話,程千里就闖下了大禍,什麼叫必要時出兵勤王,沒有天子詔書,擅自出兵就是造反。

當然,安祿山這樣做是有條件,他要取代程千里,兼任河東節度使。

河東節度使的數萬兵力主要駐紮在雲州、蔚州、朔州和代州,任務是防禦草原遊牧民族從雲州大同殺入河東南下,但河東軍距離范陽很近,穿過太行山就是了。

爲了得到河東軍,安祿山還準備了五千兩黃金行賄虢國夫人,只要虢國夫人吹一吹枕邊風,天子肯定會同意,但關鍵是得讓節度使之位空出來。

李琮點了點頭,有了這封信,太子李亨不死都要脫一層皮了。

李琮賞了送信士兵五十兩銀子,兩人再三感謝,下去休息了。

李琮在房間裡來回踱步,關鍵是怎麼操作這件事,才能達到最好的效果。

就在這時,管家來報,邊令誠有重要之事來訪!

李琮連忙吩咐道:“快快請進來!”

不多時,邊令誠滿臉怒氣走了進來。

他當然是爲了自己多年積攢的財富而來,邊令誠在安西和北庭做監軍整整十年,攢下了五十萬貫的鉅額財富。

因爲天子催得急,他先一步趕回長安,然後由他的幾名心腹手下將財富替他運回長安,不料吐蕃軍攻佔敦煌,他的手下過不去,只得返回安西,結果在半路上失蹤了,據說是被沙海吞沒。

但還是有一名小宦官逃脫了畢思琛的殺戮,用了幾個月的時間才千辛萬苦逃回長安。

邊令誠才知道自己財富居然被畢思琛吞沒了,簡直把他氣瘋了。

自己對畢思琛不薄,他竟然敢吞沒自己的財富。

畢思琛是慶王李琮的人,邊令誠來找過幾次慶王,要求他立刻勒令畢思琛把財富給自己送回來。

邊令誠走進大堂便冷冷問道:“畢思琛有消息了嗎?”

李琮點點頭,“有消息了,我派去安西的手下前天剛回來。”

(本章完)

第1037章 河北消息第439章 危險提醒第880章 連夜出逃第21章 睚眥必報第1203章 劍南鹽案第1197章 午後小憩第586章 緊鑼部署第1037章 河北消息第969章 釜底抽薪第269章 秘藏之銀第1149章 改弦易撤第548章 大禍臨頭第1030章 辭別金城第832章 再見故人第618章 失守魯陽第457章 易水樓街第277章 背後藏刀第831章 無意插柳第1195章 矛盾化解第170章 誤打誤撞第898章 不速之客第132章 還是要懇請書友們支持啊!第838章 上書反對第1118章 七份密旨第1231章 序幕拉開第617章 先下一城第271章 推卸責任第1247章 清河崔氏第1216章 遊牧消息第1190章 江南沈氏(下)第30章 酒樓遭遇第420章 官復原職第1011章 一聲驚雷第193章 謀事在先第641章 巡視漢陽(下)第743章 南鄭新家第337章 不肖子孫第199章 再遇佳人第782章 老薑彌辣第468章 又見手套第407章 討價還價第459章 如夢方醒第553章 整編掌權第573章 回頭是岸第511章 小女玉沙第270章 黑夜偷襲第109章 再遇程家第536章 千金馬骨第373章 心生妒念第356章 修仙姑母第1065章 吐露真相第381章 巧取豪奪第636章 亡羊補牢第619章 漢江防禦第703章 南城決戰(七)第995章 沒有選擇第173章 張掖街頭第251章 碎葉疑影第184章 傳遞信號第243章 碎葉來人第781章 由表及深第1197章 午後小憩第1054章 軍營奪權月底求月票和打賞第991章 關隴支持第68章 意外相遇第1249章 戰略陷阱第766章 照單全收第560章 漢中咽喉第403章 國王之憂第1079章 線索初現第42章 捏住七寸第790章 警告見效第156章 執行密令第699章 南城決戰(三)第144章 安樂小縣第362章 河中新軍第1047章 兩座縣城第521章 初探橋陵第1022章 兩個方案第824章 酒樓定策第472章 無米侍郎第1220章 釣魚掌櫃第242章 兄弟反目第1182章 黃雀在後第275章 驚悉叛變第817章 奇襲大斗第808章 商人泄密第34章 入會終試(一)第75章 程家後人第494章 激戰且末(下)第614章 危機再來第333章 朝會之爭(一)第184章 傳遞信號第227章 瓦罕走廊第1034章 疫情爆發第731章 騰籠換鳥第836章 兄弟鬩牆第1139章 三娘避難第1165章 心懷僥倖
第1037章 河北消息第439章 危險提醒第880章 連夜出逃第21章 睚眥必報第1203章 劍南鹽案第1197章 午後小憩第586章 緊鑼部署第1037章 河北消息第969章 釜底抽薪第269章 秘藏之銀第1149章 改弦易撤第548章 大禍臨頭第1030章 辭別金城第832章 再見故人第618章 失守魯陽第457章 易水樓街第277章 背後藏刀第831章 無意插柳第1195章 矛盾化解第170章 誤打誤撞第898章 不速之客第132章 還是要懇請書友們支持啊!第838章 上書反對第1118章 七份密旨第1231章 序幕拉開第617章 先下一城第271章 推卸責任第1247章 清河崔氏第1216章 遊牧消息第1190章 江南沈氏(下)第30章 酒樓遭遇第420章 官復原職第1011章 一聲驚雷第193章 謀事在先第641章 巡視漢陽(下)第743章 南鄭新家第337章 不肖子孫第199章 再遇佳人第782章 老薑彌辣第468章 又見手套第407章 討價還價第459章 如夢方醒第553章 整編掌權第573章 回頭是岸第511章 小女玉沙第270章 黑夜偷襲第109章 再遇程家第536章 千金馬骨第373章 心生妒念第356章 修仙姑母第1065章 吐露真相第381章 巧取豪奪第636章 亡羊補牢第619章 漢江防禦第703章 南城決戰(七)第995章 沒有選擇第173章 張掖街頭第251章 碎葉疑影第184章 傳遞信號第243章 碎葉來人第781章 由表及深第1197章 午後小憩第1054章 軍營奪權月底求月票和打賞第991章 關隴支持第68章 意外相遇第1249章 戰略陷阱第766章 照單全收第560章 漢中咽喉第403章 國王之憂第1079章 線索初現第42章 捏住七寸第790章 警告見效第156章 執行密令第699章 南城決戰(三)第144章 安樂小縣第362章 河中新軍第1047章 兩座縣城第521章 初探橋陵第1022章 兩個方案第824章 酒樓定策第472章 無米侍郎第1220章 釣魚掌櫃第242章 兄弟反目第1182章 黃雀在後第275章 驚悉叛變第817章 奇襲大斗第808章 商人泄密第34章 入會終試(一)第75章 程家後人第494章 激戰且末(下)第614章 危機再來第333章 朝會之爭(一)第184章 傳遞信號第227章 瓦罕走廊第1034章 疫情爆發第731章 騰籠換鳥第836章 兄弟鬩牆第1139章 三娘避難第1165章 心懷僥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