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88章 江南沈氏

第1188章 江南沈氏

田承嗣點點頭,“事到如今,我們也不用說什麼虛言,賢侄也知道,我和李寶臣聯姻,我們兩家結成了合縱聯盟,現在我和李寶臣希望朱泚以及令尊也加入這個聯盟。”

“我也是帶着誠意而來,我想知道,王爺和朱泚談得如何了?”

“不瞞賢侄,我們兩家和朱泚已經簽署諒解協議,接下來就是談結盟了,朱泚的壓力很大,關隴軍已經攻陷飛狐縣,隨時可以殺進易州,他希望李寶臣在關鍵時刻能出兵北上和他共同對抗關隴軍,所以這兩天三方就能達成同盟協議。”

李納沒有吭聲,他其實知道田承嗣說的是實話,影響三家的最大問題就是土地,田承嗣和李寶臣趁幽州內亂,相繼出兵侵佔了原本屬於幽州的恆州、定州、莫州和滄州,所以朱泚上臺後一直叫囂要和李寶臣、田承嗣開戰,奪回四州土地,可以說朱泚和兩家的仇恨極深,很難解開。

現在居然簽署諒解協議了,看來朱泚遭受的壓力非同小可,纔會放棄仇恨,選擇了諒解,那麼接下來簽署同盟協議的就沒有什麼阻礙了,肯定能達成,否則就不會簽署什麼諒解協議。

李納心中動搖了,如果三家結成同盟,自己反而被排除在外,那正好被關隴軍收拾。

“我們當然願意參加結盟,否則我就不會來了,不知道雙方需要簽署什麼協議?”

田承嗣緩緩道:“我們四家結爲合縱聯盟,首先要建一支合縱軍,三萬人左右,我出軍隊一萬,你們另外三家各出六千軍,不管哪家受到攻擊,這三萬合縱軍肯定要參加協同作戰,然後其他三家再視情況出兵救援,賢侄能同意這個方案嗎?”

李納點點頭,“原則上同意!”

李納說得比較含糊,只表態原則上同意,因爲他也知道,田承嗣的話只說了一半,三萬軍隊的軍俸和糧草誰來負擔,如果是各負擔各家,那沒有問題,可如果不均衡,那就值得商榷了。

田承嗣看了李納一眼,淡淡道:“賢侄不要以爲我是想佔便宜,生死存亡關頭,我們不能再內鬥了,必須團結起來,我已經說服李寶臣,三萬合縱軍的軍俸和糧草,我們四家各負擔自己的軍隊,我出兵最多,三萬軍的主將由我指定,你們各出一人爲副將,我們第一戰就是滅了薛嵩,奪取相、衛、洺、邢四州,所得降軍和戰利品四家平分,我會另外派三萬軍出戰,佔領相州和衛州,李寶臣也另外派三萬軍出戰,佔領邢州和洺州。”

李納點點頭,“我明白了,我立刻寫信給父親,讓他來最後拍板決定。”

“可以!”

田承嗣欣然道:“希望十天之內,我們簽署新合縱協議。”

回貴賓館的馬車上,李納低聲問賈深道:“軍師覺得如何?”

賈深沉思片刻道:“確實有點出乎我的意料,看了田承嗣確實有誠意!”

李納眉頭一皺道:“成立合縱軍,卻率先去攻打薛嵩,四州土地都被他們兩家瓜分,這不是給他們做嫁衣嗎?”

賈深微微一笑道:“其實這件事有利有弊,雖然是我們出兵幫助他們攻打薛嵩,看似他們兩家佔了便宜,但實際也是把禍水北引,一旦衛州有失,懷州就危險了,懷州是洛陽的北大門,李鄴肯定坐不住,必然會出兵奪回衛州和相州,衛州和相州又緊靠田承嗣的老巢,削藩之戰就會從田承嗣開始,我們反而輪到最後。”

李納想想也對,現在田承嗣想挑起戰事是好事情啊!

“我會立刻向父親彙報,爭取十天內達成同盟協議!”

李鄴此時正在湖州視察,湖州盛產優質大米,長安最貴的糧食就是湖州上米,鬥米一百二十文。

另外,湖州絲織業在唐朝也十分有名,盛產的湖綢在長安也是一等綢緞,和蘇綢並列。

李鄴這次視察湖州的一個重要原因,是湖州有三十畝田引種了占城稻,原本是在泉州試種,但晉江縣尉沈濟要了幾斤稻種派人火速送往老家吳興縣試種。

這個消息讓李鄴很感興趣,不管能不能成功,試驗一下總是好的。

占城稻最大的特點就是適應能力強,所以纔會被推廣到整個江南地區。 目前江南地區都是冬小麥和晚稻配合,一年兩季,而占城稻是早稻,生長期短,適應性強,產量也大,它在春天播種,夏天收割,再搶種晚稻,秋天再可以收割晚稻,農田冬天就可以用來保養,非常有利於土壤墒情,農民同時修建水利設施,不用再種冬小麥。

李鄴到來時,搶收搶種已經結束,晚稻種上了。

沈氏家主目前是沈易直,安史之亂長安失守後,他棄官回了家鄉。

沈易直便是晉江縣尉沈濟的父親,三十畝占城稻就種在他家族田內。

“總得來說,還算不錯,這種水稻能適應江南的水土,產量和我們本土水稻差不多,如果再培養十幾年,找出優質稻種,我感覺產量還會再增加三成以上。”

“那畝產要到六七百斤了!”李鄴很驚喜。

“差不多,現在畝產五百斤,肯定會增產到六百多斤。”

一年能畝產一千多斤糧食,比北方年產五百多斤糧食翻了一倍,這個結果着實讓李鄴欣喜萬分,如果五年之內,讓整個長江流域和福建道都種植兩季稻,那天下的糧食產量就會翻一倍,人口也會隨之增加。

李鄴現在最看重的就是人口,鼓勵多生人口已經成了大唐國策,只有人口增加,大唐纔有能力向外擴張。

“現在李適的情況怎麼樣?”

李適就住在沈府內,這也是李鄴視察湖州的一個重要原因,沈珍珠在得知兒子李適是被李輔國下毒後,她見李輔國掌權,十分驚恐,擔心李輔國再進一步害死兒子,便帶着李適返回了孃家吳興沈氏,得到父親沈易直收留。

沈易直搖搖頭,嘆口氣道:“殿下如果之前見過,那他就沒有什麼變化。”

李鄴點點頭,“我去看看他,就在沈家住兩天,麻煩沈家了。”

沈易直大喜,“歡迎殿下蒞臨沈家,這是我們家族的無上榮耀!”

李鄴作爲監國,作爲大唐實際統治者,他的一言一行都有重要意義,他巡視江南根本目的就是爲了籠絡江南士族,讓江南士族支持。

所以他每到一地,都要和當地士族座談,聽取他們的難處,聽取他們的心聲,要知道大唐目前人口最稠密之處就是江南地區,人口近千萬。

大唐在安史之亂後,北方几乎被摧毀殆盡,同時又遭遇了藩鎮割據、宦官專權和朋黨之爭三大政治毒瘤,但王朝居然還續命了一百多年,關鍵就是得到了江南的糧食和物資供應長安。

所以李鄴也要下力氣籠絡江南士族,江南士族比較均衡,但吳興沈氏可以說是江南士族的代表,擁有湖州三成的絲織產業和良田萬頃,堪稱富可敵國。

一直到明朝,沈家還出了一個沈萬三,可見沈家延續千年的富庶。

李亨讓兒子李豫迎娶沈珍珠不是沒有原因的,也同樣是爲了籠絡江南士族,他也是選擇了沈家。

下午時分,李鄴乘坐馬車抵達了佔地近百畝的沈氏祖宅。

第97章 一線希望第243章 碎葉來人第121章 泄露機密第90章 淘汰複賽(上)第377章 競爭危機第17章 王府揚威(三)第950章 智取劍門(上)第68章 意外相遇第86章 弟兄紛爭第656章 攔路搶劫第1231章 序幕拉開第802章 大斗血戰(下)第81章 入學考試第1092章 視察流求(下第1110章 新年沐浴第353章 人證物證第1224章 找到線索第422章 忍辱負重第899章 兄弟翻臉第665章 再破武關第705章 燕軍東撤第1198章 視察流求第1091章 視察流求(上)第532章 又見張平第1190章 江南沈氏(下)第604章 如約而至第541章 勇闖關卡第300章 指若凝脂第147章 危機難解第1065章 吐露真相第963章 漫天要價第672章 又遇故人第1165章 心懷僥倖第1098章 長遠計劃第892章 談判變故第531章 特殊禮物第793章 奪取甘州第712章 案情複雜第764章 奇怪騷擾第705章 燕軍東撤第1086章 真相如此第576章 夜踏龍武第557章 風聲鶴唳第80章 三十七郎第851章 運籌帷幄第329章 黃粱一夢第886章 幽州求降第46章 人心險惡第149章 最後機會第659章 究竟是誰第7章 奇貨可居第942章 事出有因第1196章 視察泉州第814章 回紇可汗第233章 護蜜聖僧第50章 酒後失言第427章 鹹海邊城第1068章 直白相告第1052章 兩方爭取第1214章 恢復馬球第171章 金山獵酋第313章 遇見詩仙第981章 聯名告狀第160章 朔方大戰第1115章 佈置任務第22章 請君入甕第1221章 一級戒備第684章 修補漏洞(上)第579章 短兵相接第162章 新的任務第65章 出線之戰(下)第1250章 釜底抽薪第910章 土酋來見第707章 逐步撤退第1260章 誘之以利第187章 收買人心第661章 笑談八卦第228章 勇奪險堡(上)第513章 碎葉秋別第344章 故技重施第832章 再見故人第817章 奇襲大斗第828章 引民入隴第1060章 忽聞匪訊第239章 夜襲陷阱第1203章 劍南鹽案第781章 由表及深第1239章 漏網黑魚第860章 意外之喜第919章 收買小人第286章 返回長安第1108章 燒兩炷香第457章 易水樓街第940章 巡視河西(上)第19章 露了馬腳第609章 金風玉露第94章 押寶祖父第1144章 太后臨朝第267章 前輩教誨第421章 兄弟鬩牆
第97章 一線希望第243章 碎葉來人第121章 泄露機密第90章 淘汰複賽(上)第377章 競爭危機第17章 王府揚威(三)第950章 智取劍門(上)第68章 意外相遇第86章 弟兄紛爭第656章 攔路搶劫第1231章 序幕拉開第802章 大斗血戰(下)第81章 入學考試第1092章 視察流求(下第1110章 新年沐浴第353章 人證物證第1224章 找到線索第422章 忍辱負重第899章 兄弟翻臉第665章 再破武關第705章 燕軍東撤第1198章 視察流求第1091章 視察流求(上)第532章 又見張平第1190章 江南沈氏(下)第604章 如約而至第541章 勇闖關卡第300章 指若凝脂第147章 危機難解第1065章 吐露真相第963章 漫天要價第672章 又遇故人第1165章 心懷僥倖第1098章 長遠計劃第892章 談判變故第531章 特殊禮物第793章 奪取甘州第712章 案情複雜第764章 奇怪騷擾第705章 燕軍東撤第1086章 真相如此第576章 夜踏龍武第557章 風聲鶴唳第80章 三十七郎第851章 運籌帷幄第329章 黃粱一夢第886章 幽州求降第46章 人心險惡第149章 最後機會第659章 究竟是誰第7章 奇貨可居第942章 事出有因第1196章 視察泉州第814章 回紇可汗第233章 護蜜聖僧第50章 酒後失言第427章 鹹海邊城第1068章 直白相告第1052章 兩方爭取第1214章 恢復馬球第171章 金山獵酋第313章 遇見詩仙第981章 聯名告狀第160章 朔方大戰第1115章 佈置任務第22章 請君入甕第1221章 一級戒備第684章 修補漏洞(上)第579章 短兵相接第162章 新的任務第65章 出線之戰(下)第1250章 釜底抽薪第910章 土酋來見第707章 逐步撤退第1260章 誘之以利第187章 收買人心第661章 笑談八卦第228章 勇奪險堡(上)第513章 碎葉秋別第344章 故技重施第832章 再見故人第817章 奇襲大斗第828章 引民入隴第1060章 忽聞匪訊第239章 夜襲陷阱第1203章 劍南鹽案第781章 由表及深第1239章 漏網黑魚第860章 意外之喜第919章 收買小人第286章 返回長安第1108章 燒兩炷香第457章 易水樓街第940章 巡視河西(上)第19章 露了馬腳第609章 金風玉露第94章 押寶祖父第1144章 太后臨朝第267章 前輩教誨第421章 兄弟鬩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