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86章 幽州求降

李輔國來到了客堂,中年男子起身行禮道:“在下趙楓,是盧龍節度使李懷仙帳下幕僚,奉節度使之令,特來給王爺送一點薄禮!”

李輔國剛被冊封爲淮陽郡王,但沒人叫他王爺,這個李懷仙的使者是第一個稱呼他爲王爺之人,這讓李輔國心中很舒服,他點了點頭,“請坐!”

中年男子趙楓坐下,有侍女進來上茶,李輔國緩緩問道:“聽說幽州爆發了內戰?”

“回稟王爺,戰爭已經結束,我家節度使殺死了史朝清,已經控制了幽州全境!”

“是嗎?那史朝義會更看重你家節度使了!”

趙楓沒有解釋,而是向旁邊一名侍衛指了指他手中的東西,侍衛上前把一個錦緞匣子放在桌上,親自打開。

這當然是防止中年男子是刺客,中年男子都搜過身了,唯獨這個匣子是密封的,不好打開檢查,所以侍衛們便拿在手上,由他們負責打開。

這種細節很重要,要不然隨便一個刺客冒充送禮人,就把李輔國殺了。

李輔國當然不會犯這種低級愚蠢的錯誤,他身後還跟着一個貼身護衛,時時刻刻保護着他。

侍衛打開蓋子,裡面是整整十顆明珠,閃爍着熒熒的光澤,李輔國一下被吸引住了,這可是極爲罕見的走珠啊!

古人把明珠視爲月亮,對明珠極爲看重,而明珠一般是指海水珍珠,自古明珠就分爲八個品級,最高品級是大品,直徑至少在半寸以上,從鴿子蛋到雞蛋大小,必須圓潤,鍍金或者有夜光,鍍金就是金黃色珍珠,夜光就是夜明珠。

大品明珠舉世罕有,可能也就皇宮有幾顆。

第二個等級就是璫珠,一般也是金黃珠或者夜明珠,或者彩珠和明月珠,尺寸要比大品小一些,但同樣也是極爲珍貴之物,就算達官貴人也難以擁有。

第三等級就是走珠,走珠就是圓,圓到極致,放在桌上它都是滴溜溜的轉動,而不會停止,一般也只有達官貴人才會擁有一兩顆,幾乎都是皇帝賜予。

這三個等級的明珠從來都是高高在上,市場上根本見不到之物。

至於後面五個等級,滑珠、磊螺珠、官雨珠、稅珠、蔥珠,基本上都是市場上能看到的,像獨孤老夫人手上有一串頂級珍珠手串,就是市場可見的最高等級滑珠。

高品質的珍珠就算放置千年也不會壞,就像隋朝李靜訓墓中出土的項鍊,上面鑲滿了珍珠,已經過去一千四百年,但珍珠依舊沒有鈣化,熠熠閃光。

所以一件寶物是否有傳承價值,古人考驗它的標準只有一個,時間。

比如各種玉石中只有和田玉最珍貴,原因就是它埋在土裡幾千年不朽,其它玉石密度、硬度都太低,經不起時間考驗。

至於宋朝開始的人工養殖淡水珍珠,那檔次就更低了,不能叫珍珠,只能叫真珠,真珠幾十年後就會鈣化。

後來各種珊瑚、瑪瑙、玉石等等磨成的珠子,叫做料珠,料珠的興起,是因爲人工養殖珍珠的技術在清朝失傳了,找不到那麼多天然珠子,只能用人工來磨製。

至於現在的各種圓珍珠,基本上都是將低端淡水珍珠打成粉,再重新膠合而成,屬於仿冒,當然,這比用塑料珠子塗一層珍珠粉要好一點。

扯遠了,重新回來。

李懷仙送的這十顆珠子就是走珠,雖然只有十顆,但依舊讓李輔國有點坐不住了。

要知道朝廷各種積累的寶貝,要麼被太上皇裝箱帶去了巴蜀,要麼被安祿山搶走,所以李輔國這種後起之秀很難擁有傳承級的寶貝,幾乎就是金銀銅錢之類。

李輔國看了好一會兒,眼睛才從明珠上移開,對趙楓緩緩道:“李懷仙是什麼人,你我都清楚,按理,我不能收這份禮,李懷仙有什麼意圖你就明說吧!我再判斷能不能收這份禮?”趙楓取出一封信,呈給李輔國,“這是節度使的親筆信,請王爺過目!”

李輔國打開信看了一遍,眼皮猛地一跳,李懷仙想投降朝廷?

這是好事情啊!他心中有些不解,問道:”想投降朝廷是好事情,直接投降就行了,爲何還要給我送禮?”

趙楓低聲道:“主要是有條件的投降。”

原來如此,李輔國冷冷道:“說說條件吧!”

趙楓又取出一封信,呈給李輔國,“我家節度使的條件都在上面!”

李輔國打開信看了一邊,眉頭頓時皺成一團,“這個要價太高,朝廷不可能答應!”

“所以才需要談判嘛!卑職相信一定能談出一個皆大歡喜的結果。”

一邊說着,趙楓又從懷裡摸出一隻錦盒,把蓋子打開放在桌上,李輔國眼睛眯了起來,這是一對不折不扣的金黃色璫珠,光這兩顆珠子就至少價值十萬貫。

“事成之後,我家節度使還有重謝!”

李輔國點了點頭,“行吧!我儘量說服天子展開談判。”

趙楓告辭走了,李輔國沉思片刻,當即吩咐道:“準備馬車,我要進宮!”

李亨性格比較陰暗,對一切官員都不信任,這是他在長期飽受打壓的太子生涯中漸漸形成了性格,已經深入骨髓,很難改變。

正是這種性格使李亨對宦官十分依賴,在他心中,唯一能信任之人只有宦官,而且連兒子他都不信任,導致了太子慘死的悲劇。

儘管在宰相們面前,李亨不承認自己信任宦官,他也口口聲聲說,不能讓內宦干政,但說是一回事,做就是另外一回事了。

看完李輔國交給自己的信件,李亨頓時又驚又喜,李懷仙居然想投降朝廷,這是好事啊!

但李亨又有點擔心,萬一李懷仙又成爲史思明第二怎麼辦?

李輔國微微笑道:“陛下不用擔心,李懷仙不是史思明,史思明在河北殺人太多,他知道自己罪孽深重,害怕朝廷清算他,所以他纔不是真心投降,李懷仙沒有史思明那樣的罪孽,也沒有史思明那種稱帝的野心,老奴認爲他是真心想投降。”

李亨想想又問道:“他有什麼條件?”

李輔國不敢把李懷仙的第二封信拿出來,他只是含糊道:“他肯定會有一些條件,比如他想當范陽節度使,要王爵冊封、要點自治權之類,老奴覺得這些都可以談,可以讓一部分權給他,也可以收回一部分權力,總比什麼都沒有好,更重要是,只要他投降朝廷,那麼幽州就沒有叛亂了,他甚至還可以協助朝廷滅了史朝義,陛下難道還要指望李鄴去統一天下?還要給皇太弟時間坐大嗎?”

李輔國太瞭解李亨了,句句話都擊中李亨的要害,現在李亨也知道,憑朝廷的實力和財力,已經無法剿滅史思明的叛亂,李鄴倒是有實力,可讓李鄴出兵的代價太高昂,如果讓他平定天下,這個天下就歸他了,李亨已經在後悔讓他收復洛陽,他絕不會再犯同樣的錯誤。

其次便是皇太弟問題,這甚至比李鄴的問題還要嚴重、還要急迫,現在他們的精力都被叛軍牽扯住了,他必須要儘快結束叛亂,才能集中精力去對付太上皇和永王李璘。

想到這,李亨終於同意了李輔國的方案,他點了點頭,“朕同意談判!”

第274章 無情滅絕第1083章 幕後真兇第1022章 兩個方案第417章 遠敵來襲第520章 再爆內幕第57章 妙手小廚第520章 再爆內幕第223章 關鍵一票第230章 勇奪險堡(下)第729章 三娘之憂第1044章 不戰屈人第1009章 關鍵突破第691章 曲江攻勢(下)第1016章 李泌原則第499章 清除畢黨第312章 兩劍之威第1165章 心懷僥倖第791章 苦口勸諫第675章 滿城皆焚第599章 談判本錢第1077章 突遇刺客第767章 重返河西第1195章 矛盾化解第1168章 內衛之憂第396章 人約黃昏(四)第364章 人情如水第703章 南城決戰(七)第1196章 視察泉州第737章 明碼標價第740章 臣宦舌戰第488章 釜底抽薪第1234章 命在一線第1094章 三位英才第1080章 案中有案第852章 保存實力第97章 一線希望第624章 被迫撤退第1065章 吐露真相第757章 隔牆有耳第656章 攔路搶劫第234章 石屋聞警第807章 餡餅砸頭第327章 羣體事件第209章 收尾之信第255章 意外任命第179章 無能之輩第661章 笑談八卦第1122章 塞翁失馬第103章 危機再現第512章 恨之入骨第853章 沙河大戰(上)第501章 喜獲新宅第1010章 再做交易第914章 時機成熟第445章 尋找破綻第1064章 權鬥初始第439章 危險提醒第353章 人證物證第587章 重玄之變(上)第1217章 戰略建議第1245章 爆裂震懾第851章 運籌帷幄第277章 背後藏刀第416章 非職之責第291章 金鼎失竊第492章 若羌四城第700章 南城決戰(四)第1205章 調虎離山第1152章 父子交心第356章 修仙姑母第135章 激戰隴右第464章 節度述職(上)第329章 黃粱一夢第402章 艱鉅任務第202章 狼子野心第128章 內亂之根第723章 鶴頂之紅第678章 已無退路第617章 先下一城第468章 又見手套第168章 千里追殺(三)第296章 貴妃消息第143章 獵和被獵(下)第869章 一念之間第228章 勇奪險堡(上)第453章 內應確定第263章 綿裡藏針第766章 照單全收第1135章 猛藥民用第462章 聞危知險第224章 抵達龜茲第358章 改變策略第1000章 遷都消息第780章 民間疾苦第664章 黑鳥越城第1244章 雲中報警第777章 再次入相第330章 輿論譁然第338章 武瑛現蹤第913章 馮家後路
第274章 無情滅絕第1083章 幕後真兇第1022章 兩個方案第417章 遠敵來襲第520章 再爆內幕第57章 妙手小廚第520章 再爆內幕第223章 關鍵一票第230章 勇奪險堡(下)第729章 三娘之憂第1044章 不戰屈人第1009章 關鍵突破第691章 曲江攻勢(下)第1016章 李泌原則第499章 清除畢黨第312章 兩劍之威第1165章 心懷僥倖第791章 苦口勸諫第675章 滿城皆焚第599章 談判本錢第1077章 突遇刺客第767章 重返河西第1195章 矛盾化解第1168章 內衛之憂第396章 人約黃昏(四)第364章 人情如水第703章 南城決戰(七)第1196章 視察泉州第737章 明碼標價第740章 臣宦舌戰第488章 釜底抽薪第1234章 命在一線第1094章 三位英才第1080章 案中有案第852章 保存實力第97章 一線希望第624章 被迫撤退第1065章 吐露真相第757章 隔牆有耳第656章 攔路搶劫第234章 石屋聞警第807章 餡餅砸頭第327章 羣體事件第209章 收尾之信第255章 意外任命第179章 無能之輩第661章 笑談八卦第1122章 塞翁失馬第103章 危機再現第512章 恨之入骨第853章 沙河大戰(上)第501章 喜獲新宅第1010章 再做交易第914章 時機成熟第445章 尋找破綻第1064章 權鬥初始第439章 危險提醒第353章 人證物證第587章 重玄之變(上)第1217章 戰略建議第1245章 爆裂震懾第851章 運籌帷幄第277章 背後藏刀第416章 非職之責第291章 金鼎失竊第492章 若羌四城第700章 南城決戰(四)第1205章 調虎離山第1152章 父子交心第356章 修仙姑母第135章 激戰隴右第464章 節度述職(上)第329章 黃粱一夢第402章 艱鉅任務第202章 狼子野心第128章 內亂之根第723章 鶴頂之紅第678章 已無退路第617章 先下一城第468章 又見手套第168章 千里追殺(三)第296章 貴妃消息第143章 獵和被獵(下)第869章 一念之間第228章 勇奪險堡(上)第453章 內應確定第263章 綿裡藏針第766章 照單全收第1135章 猛藥民用第462章 聞危知險第224章 抵達龜茲第358章 改變策略第1000章 遷都消息第780章 民間疾苦第664章 黑鳥越城第1244章 雲中報警第777章 再次入相第330章 輿論譁然第338章 武瑛現蹤第913章 馮家後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