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14章 時機成熟

第914章 時機成熟

長安,衛王府內,楊洄正在向聲討團核心成員們宣讀太上皇旨意,其中冊封衛王李珍爲皇嗣監國,一旦他們政變成功,太上皇來不及從巴蜀趕回,就暫時由李珍監國。

一共宣讀了三份太上皇聖旨,除了冊封旨意外,還有一份是告朝廷百官書,抨擊天子李亨重用宦官,以至於閹黨專權,奸宦當道,使朝綱紊亂,奸佞者得志,賢良者被貶黜,大唐社稷被黑暗籠罩,所以太上皇要把真相告訴百官,太子以政變方式奪權,得位不正,擅自登基,太上皇不承認他的天子之位。

楊洄宣讀完了三份聖旨,每個人的內心都充滿了熱切和期待,李嶼心中也十分激動,他竟然被封爲越國公、銀青光祿大夫,候任刑部尚書。

這時,李珍站起身擺擺手道:“各位請安靜!”

大堂上安靜下來,李珍緩緩道:“時機已經成熟,我們的一萬外援軍隊已經駐紮在灞上,除此之外,我們還秘密訓練了五千甲士,分佈在長安周圍內,各位,夜長則夢多,我們不能再拖下去,十天之內起事,具體是哪一天,我會通知大家。”

駙馬薛履謙舉手道:“九郎,外援將軍是誰?現在能告訴我們嗎?”

李珍歉然道:“起事之時我會告訴大家,現在真不能說,消息泄露,會壞大事,請各位諒解。”

楊洄眉頭一皺道:“既然殿下不肯說,我們也能理解,但這位將領是否可靠,他爲什麼要幫助我們?”

李珍高聲衆人道:“這個我可以告訴大家,其實原因比較簡單,就是朝廷不公,那些參加造反,殺人如麻的叛賊李懷仙、田承嗣、李寶臣之流,不但沒有罪,還封郡王、節度使,能割據一方,子孫享盡榮華富貴。

但真正保家衛國、奮勇殺敵的人卻沒有任何封賞,要麼像打發叫花子一樣,給一個縣公、郡公之爵,沒有封地,也沒有土地,陣亡將士甚至連撫卹錢都沒有,讓千千萬萬唐軍將士寒心。

這位支持我們的將領也是一樣,對朝廷的不公極爲不滿,所以願意幫助我們,擁立太上皇復位!”

李珍這番話讓所有人都深有同感,明明可以讓李鄴的河隴大軍一舉掃平河北,但天子害怕李鄴坐大,便採取了綏靖的做法,用談判的方式解決河北叛軍問題,不斷退讓,最後雖然談成了,得了面子,卻丟了裡子,河北還是控制在叛軍軍閥手中。

這個談判結果雖然天子批准了,也執行了,但還是讓很多人心中不滿,不光是朝臣,更多是唐軍將領,幾乎所有人都認爲,這裡面一定有閹黨賣國的行爲。

現在有帶兵大將主動表態願意擁立太上皇,出兵一萬協助他們發動政變,也在情理之中了。

李珍又道:“大家都回去吧!記住要保密,十天之內就是我們期待的那一天來臨,大家一定要穩住!”

衆人都各自散去,薛王李璲和楊洄卻留了下來,這兩人加上李珍,他們三人小集團屬於核心中的核心,太上皇李隆基答應,把淮南實封給薛王李璲,讓他做淮南節度使,而且可以世襲,而楊洄則是右相的人選。

薛王李璲有些不悅道:“九郎,剛纔你不好說,我們都能理解,現在只有我們三人了,你不會連我們也要隱瞞吧!”

李珍無奈,只得再三囑咐道:“我可以告訴你們,但千萬要保密,若被那位大將知道了,他必然會抽兵,那時我們就完了。”

“你就放一百個心吧!都保密到現在了,還缺這幾天嗎?”楊洄也有一點不耐煩道。

李珍只得低聲道:“僕固懷恩!”

李璲和楊洄都倒吸一口冷氣,兩人對望一眼,異口同聲道:“怎麼會是他?”

李珍冷冷道:“朝廷和河北軍閥談判,他的意見最大,他封關內節度使,只給了他一個九原縣公的爵位,他怎麼可能滿意?不滿纔是正常。” 李璲眉頭一皺,“但他確實沒有什麼功績啊!保衛靈武是郭子儀的功勞,河陽之戰是李光弼打的,第一次收復洛陽是郭子儀的功勞,第二次洛陽光復是河隴軍的功勞,守潼關和陝州是王思禮的功勞,收復河東是李光弼,現在在河南道作戰也是李光弼,他僕固懷只有一個相州慘敗的記錄,能封他一個縣公已經不錯了。”

李珍搖搖頭道:“話不能這麼說,沒有功勞也有苦勞,他畢竟是朔方軍的二號人物,郭子儀封郡王,他卻封縣公,說不過去。”

楊洄有些擔心道:“但僕固懷恩是胡人,此人真的可靠?”

“正因爲是胡人,才能用利益打動他,我承諾封他爲慶王,封他爲慶延節度使,准許他世襲,如果他能奪回朔方,那就把朔方給他,豐州作爲他的實封之地。”

“這個代價有點高啊!”

李珍笑道:“捨不得孩子套不了狼,關鍵是僕固懷恩已經出兵,他的兒子僕固玢率領一萬軍隊進駐灞上,明天一早我會再和他會晤,敲定最後的起事時間。”

當天晚上,李岫手執程元振給他的通行牌穿過了宵禁,找到了程元振。

李岫聽說兄弟李嶼被承諾封越國公、刑部尚書,而自己什麼都沒有,他心中嫉恨萬分,也惱怒之極。

就算程元振什麼都沒有給他,他也要告密,何況他次子李池被封爲郿縣縣尉,李輔國兌現了承諾,更讓李岫沒有了任何愧疚之心。

程元振聽完李岫的彙報,眉頭一皺道:“他們還是沒有說帶兵大將是誰嗎?”

“他們雖然沒有說,但可以查得到,他們說帶兵大將已經出兵一萬,進駐了灞上,那麼只要查一查,哪支軍隊沒有奉召進京,兵力正好是一萬人,那麼就能查到了。”

程元振點點頭,這個推斷有點道理,他又問道:“具體是哪一天,沒有確定下來?”

李岫搖搖頭,“只是說十天之內,具體哪一天沒有說,但既然已經駐軍,那肯定很快了,長時間駐軍會被朝廷發現。”

程元振又問了幾句,便打發李岫走了,他自己匆匆進宮去找李輔國。

李輔國眯着眼,就彷彿睡着一般,當他聽說灞上有一萬未奉詔進駐的軍隊,眼睛猛然睜開,“不可能吧!一萬軍隊駐紮在灞上,長安不知道?”

“怎麼不可能?駐軍在灞上,如果不要補給,兵部就不會知道,大元帥府也不知道,就像李鄴大軍從漢中去隴右,基本上都是借道關中,朝廷不是一樣不知道嗎?”

李輔國點點頭,“明天一早確認一下,一旦確認一萬軍隊存在,我們就必須先下手爲強,不能給他們半點機會。”

“我也是這個意思,得先下手。”

李輔國緩緩道:“這件事我知道了,我再和魚朝恩商議一下,他的神策軍得出動了。”

第877章 刺殺大案第1072章 權宦小鞋第125章 告密者誰第819章 草原變局第1079章 線索初現第536章 千金馬骨第1111章 身份確定第573章 回頭是岸第953章 時機到來第585章 金口一諾第514章 世事難料第918章 中間之人第336章 朝會之爭(四)第175章 尋釁滋事第1008章 及時出手第1026章 魯王遇刺第655章 人才難得第345章 緩和一步第329章 黃粱一夢第622章 攔截情報第926章 符璽之憂第168章 千里追殺(三)第198章 人性弱點第256章 俱戰提城第761章 湖畔小敘第259章 銀庫之謎第51章 賽前佈局第488章 釜底抽薪第1095章 轉換思路第686章 機會乍現第92章 淘汰複賽(下)第654章 投名之狀第1064章 權鬥初始第721章 神秘來客第667章 攻心爲上第76章 壽命之憂第923章 心悅誠服第932章 荊襄快信第151章 山谷避難第752章 半渡而擊第977章 等級制度第432章 不速之人第137章 初爲隊正第1152章 父子交心第605章 司竹之變(上)第209章 收尾之信第43章 不合常理第774章 激戰金城(下)第770章 金城備戰第990章 淮西兵變第514章 世事難料第406章 大食使者第413章 漢女小康第1022章 兩個方案第651章 初戰江夏(中)第832章 再見故人第1182章 黃雀在後第5章 臨危擔當第558章 過境漢中第271章 推卸責任第1257章 渡河再戰第520章 再爆內幕第810章 祖孫對話第1224章 找到線索第1028章 發現蹊蹺第436章 姑爺上門第392章 驀然回首第610章 無奈接受第1204章 驚悉機密第1157章 擊掌爲誓第165章 仇恨難解第884章 半渡而擊第818章 奇計在馬第136章 最後一場第849章 東敗西成第1164章 法網恢恢第335章 朝會之爭(三)第298章 家經難念第170章 誤打誤撞第381章 巧取豪奪第1124章 夜間設伏第1070章 連夜奔喪第208章 救贖之道(下)第30章 酒樓遭遇第838章 上書反對第624章 被迫撤退第1231章 序幕拉開第792章 街頭偶遇第1058章 巡視安西第562章 致命刺殺第858章 吐蕃動靜第138章 刺頭尉遲第943章 疑是阿三第8章 刮目相看第437章 慾壑難填第1073章 皇后心思第945章 偷襲慘敗第455章 窩棚之地第626章 夜戰南陽第42章 捏住七寸
第877章 刺殺大案第1072章 權宦小鞋第125章 告密者誰第819章 草原變局第1079章 線索初現第536章 千金馬骨第1111章 身份確定第573章 回頭是岸第953章 時機到來第585章 金口一諾第514章 世事難料第918章 中間之人第336章 朝會之爭(四)第175章 尋釁滋事第1008章 及時出手第1026章 魯王遇刺第655章 人才難得第345章 緩和一步第329章 黃粱一夢第622章 攔截情報第926章 符璽之憂第168章 千里追殺(三)第198章 人性弱點第256章 俱戰提城第761章 湖畔小敘第259章 銀庫之謎第51章 賽前佈局第488章 釜底抽薪第1095章 轉換思路第686章 機會乍現第92章 淘汰複賽(下)第654章 投名之狀第1064章 權鬥初始第721章 神秘來客第667章 攻心爲上第76章 壽命之憂第923章 心悅誠服第932章 荊襄快信第151章 山谷避難第752章 半渡而擊第977章 等級制度第432章 不速之人第137章 初爲隊正第1152章 父子交心第605章 司竹之變(上)第209章 收尾之信第43章 不合常理第774章 激戰金城(下)第770章 金城備戰第990章 淮西兵變第514章 世事難料第406章 大食使者第413章 漢女小康第1022章 兩個方案第651章 初戰江夏(中)第832章 再見故人第1182章 黃雀在後第5章 臨危擔當第558章 過境漢中第271章 推卸責任第1257章 渡河再戰第520章 再爆內幕第810章 祖孫對話第1224章 找到線索第1028章 發現蹊蹺第436章 姑爺上門第392章 驀然回首第610章 無奈接受第1204章 驚悉機密第1157章 擊掌爲誓第165章 仇恨難解第884章 半渡而擊第818章 奇計在馬第136章 最後一場第849章 東敗西成第1164章 法網恢恢第335章 朝會之爭(三)第298章 家經難念第170章 誤打誤撞第381章 巧取豪奪第1124章 夜間設伏第1070章 連夜奔喪第208章 救贖之道(下)第30章 酒樓遭遇第838章 上書反對第624章 被迫撤退第1231章 序幕拉開第792章 街頭偶遇第1058章 巡視安西第562章 致命刺殺第858章 吐蕃動靜第138章 刺頭尉遲第943章 疑是阿三第8章 刮目相看第437章 慾壑難填第1073章 皇后心思第945章 偷襲慘敗第455章 窩棚之地第626章 夜戰南陽第42章 捏住七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