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89章 壽春行動

第989章 壽春行動

從難民營出來,一直隱忍不語的崔光遠終於找到一個機會,笑着對李鄴道:“卑職一直有件事不太理解,想請教殿下!” WWW ◆ttκд n ◆C ○

李鄴微微笑道:“崔使君請說!”

崔光元沉吟一下道:“前兩年卑職就聽說殿下安置移民,給予免稅十年的待遇,今天殿下又再次承諾,給這些難民土地,並免稅十年,卑職着實想不通,一般免稅一兩年就差不多了,爲什麼要免十年?”

李鄴點點頭,“這個問題問得好,很多官員都說我對難民過於寬容,居然給那麼多土地,還免稅十年,大家都想不通,覺得不公平,對難民太優厚。

這裡面的關鍵是,你是以什麼身份去看待這個問題,如果你是以官員的角度看問題,是有點優厚了,如果以普通農民的角度看問題,簡直太不公平,爲什麼給他們免稅而不給我,但如果你是從統治者的角度看問題,你就能理解了。”

“殿下能不能詳細說一說?”

李鄴淡淡道:“首先並不是所有難民都得到這個待遇,只有三個地方有十年免稅,一個豐州,一個河西,一個河湟谷地,分到秦州的難民就沒有十年免稅的說法,除非從軍替我征戰,否則依舊和其他農民一樣徵稅,三十稅一。

河西的分田免稅政策我提出好幾年了,可沒有人願意去,豐州更沒有人願意去,河湟也一樣,問題出在哪裡?

它們都是邊疆苦寒之地,不安全,只有難民不瞭解情況,聽說分田免稅,都高高興興去了,就算這樣,分配到河西的難民還逃走了十幾萬人,分田不好嗎?免稅不好嗎?爲什麼還要逃走?

河西走廊的漢人人數從天寶年間到難民安置前,實際上一直成下降趨勢,越來越多的漢人逃離河西走廊,豐州甚至只剩下不到百戶漢人,基本上廢了。

這些地方如果沒有漢人,我們遲早就會失去,從統治天下的眼光看,那點土地和稅金又算什麼?只有讓惠於民,用十年免稅讓他們沉澱下來,有了故土之情,他們就不會輕易離開了。”

崔光遠感嘆道:“殿下的天下眼光,卑職真的跟不上,現在才醍醐灌頂,感謝殿下教誨,卑職受教了!”

崔光遠由衷說出這番話,他也是第一次從統治者的角度來看這個問題,而不是計較土地和稅賦得失。

李鄴笑了笑又道:“事實上我們並沒有免稅?”

“殿下是指鹽稅嗎?”

崔光遠很瞭解鹽稅,百姓每買一斤鹽,就要向官府交八十文錢的鹽稅錢,但也並不是官府在盤剝百姓,實際上只是將各個環節鹽販子賺的錢改成官府的稅錢而已。

李鄴點點頭,“包括鹽稅,但不僅僅是鹽稅,還有鑄錢稅!”

“鑄錢稅?”

崔光遠第一次聽到這個詞,李鄴笑着解釋道:“這些移民種出了小麥,他們自己吃不了,還是要大量賣給官府,官府用銅錢購買,但銅錢又是哪裡來的?都是我們自己鑄造出來,用鑄造出來的銅錢買農民的糧食,再減去銅錢的本錢,中間的差價就是鑄錢稅,大概有三成的鑄錢稅。”

崔光遠想了想道:“但這個鑄錢稅並不是農民負擔,他們也可以用銅錢去買別的東西。”

李鄴語氣平靜道:“誰承擔稅賦對我們來說不重要,但我們確確實實收購了糧食,鑄造的錢發揮了作用,這就是鑄錢稅,也叫統治稅,只有統治者才資格鑄造銅錢,這也是我嚴禁私人鑄錢的原因,和販賣私鹽一樣,都是死罪!”

“看來卑職要學的地方還有很多,卑職總習慣用地方官的眼光看待事物,必要要儘快改過來。”

“習慣就好了!”

李鄴呵呵一笑,加快了馬速,他沒有在秦州久呆,直接返回了金城。

壽春是淮西節度府所在地,目前淮西節度使是濟王李環,也就是當年出任荊襄節度使,半路被截道的王爺。

後來又轉任青徐節度使和淮西節度使,他之所以一直不倒,關鍵在於他巴結李輔國得力,每年奉上大量錢財。

李環雖然不想放棄節度使職務,但他對軍權不是很看重,他更看重財權,四萬多軍隊一直由副節度使統領。

目前他的副節度使正是李希烈,李希烈原本是平盧節度使董秦的侄兒,也姓董,他跟隨董秦南下,南征北戰,屢立大功,漸漸成爲董秦手下頭號大將。 安史之亂結束後,董秦被封爲淮西節度使,賜名李忠臣,李希烈也跟隨改爲現在的名字,出任兵馬使。

李忠臣和田神功比較像,沒有像田承嗣那樣明顯的割據意圖,李希烈多次勸叔父建立藩鎮,但李忠臣都沒有采納,很快李忠臣被朝廷召回長安出任左衛大將軍、封壽春郡王。

按理,應該是李希烈接任淮西節度使之職,但讓他失望的是,青徐節度使李環改任淮西節度使,李希烈出任節度副使。

雖然李環不關心軍權,使軍權牢牢被李希烈控制,但李希烈還是極度不爽,李環的存在就像攔路的巨石,使他無法成爲藩鎮。

隨着樑崇義成爲了藩鎮,李希烈的野心之火越燒越旺,他就恨不得一刀宰了濟王李環。

這天下午,一名中年女道士帶着兩名女徒弟乘坐馬車進了壽春城。

中年女道士正是公孫大娘,她現在是齊王李鄴的客卿,相當於當年烈鳳在李隆基身邊的地位。

公孫大娘白天在白雲觀修道,夜裡也會住在齊王府,負責保護齊王家眷的安全,有時候也會受李鄴的秘密派遣,完成一些棘手的任務。

這次她來壽春,目標正是李環,李鄴要替李希烈剷除成爲藩鎮的最大障礙。

只有足夠多的叛逆和藩鎮,李鄴才能出師有名。

公孫大娘住進了一家萬福客棧,客棧不大,緊靠城牆,這家客棧也是情報司在壽春剛剛設立的情報點,主管叫鄭維,同時也是萬福客棧的掌櫃。

他們之所以買下這家客棧,很重要的原因就是它緊靠城牆,院子裡就是城牆,非常方便夜間出城入城。

公孫大娘在客棧要了兩間上房住下,她們也不出門,飯食都由客棧提供。

傍晚時分,鄭維找到了公孫大娘,他將一幅壽春城內地圖鋪在桌上,給公孫大娘講解道:“濟王府是這裡!”

他用筆在一處建築畫了一個圈,“距離我們約一里,位於我們的東北方向,佔地足有八十畝,院牆很高,一看就知道了,但王府內的情況我們一點也不熟悉,我們也是剛來壽春一個月,請大娘見諒!”

公孫大娘點點頭,“鄭主管原來在哪裡?”

“卑職原本是襄陽情報站副主管。”

公孫大娘又笑問道:“那軍營在哪裡?李希烈的府宅又在哪裡?”

“這在這裡!”鄭維用筆又圈了兩處建築。

公孫大娘看了看道:“似乎離王府比較遠!”

“正是,據說是因爲李希烈害怕李環干涉軍權,所以才遠離李環,實際上應該是巧合,軍營一直就有,不可能臨時改變。”

公孫大娘沉吟一下問道:“夜間有巡邏或者宵禁嗎?”

鄭維搖搖頭,“沒有宵禁,但有夜間巡邏,不過大娘可以走小街巷過去,就不會遇到巡邏士兵了。”

鄭維用筆在地圖細細標註了一條小街的路線。

公孫大娘微微笑道:“多謝了!”

第369章 酒樓聽曲第571章 無恥小人第844章 皇宮宴請第1012章 韋公建議第895章 延州事件第662章 用人失誤第1152章 父子交心第895章 延州事件第1238章 韋相勸諫第785章 一網打盡第1054章 軍營奪權第1196章 視察泉州第567章 強奪武關第105章 道家玄學?第276章 怛水初戰第409章 奪取堅城第829章 再回帝京第1184章 三更爲號第567章 強奪武關第33章 考試前夜第141章 打進楔子第698章 南城決戰(二)第85章 護身鎧甲第937章 狼子野心第18章 王府揚威(四)第471章 真相暴露第1142章 出師未捷第15章 王府揚威(一)第455章 窩棚之地第565章 全軍覆滅第1015章 關中僵局第107章 臨陣磨刀第1000章 遷都消息第276章 怛水初戰第447章 獻金訴求第911章 舊人到來第251章 碎葉疑影第301章 說服王家第1154章 山雨欲來第320章 意外來客第122章 飛龍遺物(上)第967章 隱秘關係第897章 烽火夜起第1199章 緊急事態第10章 神秘男子第121章 泄露機密第878章 危機來臨第921章 清君之側第436章 姑爺上門第757章 隔牆有耳第495章 野心之梟第723章 鶴頂之紅第737章 明碼標價第514章 世事難料第457章 易水樓街第741章 皆大歡喜第631章 計中有計第6章 競爭上崗第455章 窩棚之地第471章 真相暴露第1077章 突遇刺客第472章 無米侍郎第980章 太白樓案第194章 半夜截殺第602章 亂象隱現第46章 人心險惡第1098章 長遠計劃第798章 關鍵提醒第978章 明年計劃第305章 李岱新官第477章 新仇舊恨第763章 相州兵敗第211章 長街殺戮第65章 出線之戰(下)第214章 除匪安良第828章 引民入隴第721章 神秘來客第871章 陰差陽錯第520章 再爆內幕第508章 血戰勃律(上)第1231章 序幕拉開第1049章 張平上任第863章 知微見著第982章 必須妥協第174章 天寶九年第362章 河中新軍第281章 怛城決戰(二)第601章 強迫交易第620章 初戰魚梁第610章 無奈接受第578章 滴水不漏第802章 大斗血戰(下)第1065章 吐露真相第37章 入會終試(四)第190章 精準狙擊第31章 再賭一場第772章 大戰開啓第958章 短兵相接第252章 偷天換日第973章 結個親家
第369章 酒樓聽曲第571章 無恥小人第844章 皇宮宴請第1012章 韋公建議第895章 延州事件第662章 用人失誤第1152章 父子交心第895章 延州事件第1238章 韋相勸諫第785章 一網打盡第1054章 軍營奪權第1196章 視察泉州第567章 強奪武關第105章 道家玄學?第276章 怛水初戰第409章 奪取堅城第829章 再回帝京第1184章 三更爲號第567章 強奪武關第33章 考試前夜第141章 打進楔子第698章 南城決戰(二)第85章 護身鎧甲第937章 狼子野心第18章 王府揚威(四)第471章 真相暴露第1142章 出師未捷第15章 王府揚威(一)第455章 窩棚之地第565章 全軍覆滅第1015章 關中僵局第107章 臨陣磨刀第1000章 遷都消息第276章 怛水初戰第447章 獻金訴求第911章 舊人到來第251章 碎葉疑影第301章 說服王家第1154章 山雨欲來第320章 意外來客第122章 飛龍遺物(上)第967章 隱秘關係第897章 烽火夜起第1199章 緊急事態第10章 神秘男子第121章 泄露機密第878章 危機來臨第921章 清君之側第436章 姑爺上門第757章 隔牆有耳第495章 野心之梟第723章 鶴頂之紅第737章 明碼標價第514章 世事難料第457章 易水樓街第741章 皆大歡喜第631章 計中有計第6章 競爭上崗第455章 窩棚之地第471章 真相暴露第1077章 突遇刺客第472章 無米侍郎第980章 太白樓案第194章 半夜截殺第602章 亂象隱現第46章 人心險惡第1098章 長遠計劃第798章 關鍵提醒第978章 明年計劃第305章 李岱新官第477章 新仇舊恨第763章 相州兵敗第211章 長街殺戮第65章 出線之戰(下)第214章 除匪安良第828章 引民入隴第721章 神秘來客第871章 陰差陽錯第520章 再爆內幕第508章 血戰勃律(上)第1231章 序幕拉開第1049章 張平上任第863章 知微見著第982章 必須妥協第174章 天寶九年第362章 河中新軍第281章 怛城決戰(二)第601章 強迫交易第620章 初戰魚梁第610章 無奈接受第578章 滴水不漏第802章 大斗血戰(下)第1065章 吐露真相第37章 入會終試(四)第190章 精準狙擊第31章 再賭一場第772章 大戰開啓第958章 短兵相接第252章 偷天換日第973章 結個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