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章 擴大戰果

永寧告急的消息很快便被送到了洛陽城之中,知府馮一俊聽聞之後,更是當即便大驚失色,澠池縣的事情還餘波未平,現在這支刑天軍的兵馬便又殺奔了永寧縣城,永寧縣雖然算不上是個要地,但是那裡卻有一個萬安王朱採,好歹是皇族封王之一,一旦失守的話,他這個知府就算是當到頭了,以當今聖上的脾氣,搞不好他也要落得一個被斬棄市的下場。

於是他絲毫不敢怠慢,趕緊將總兵王紹禹請到府中,將刑天軍兵圍永寧縣城的消息告知了王紹禹,王紹禹聽罷之後也是大吃了一驚,他本來就也在爲刑天軍轉進河南這件事感到頭疼。

刑天軍南下河南作亂,首當其衝的就是河南府,這一帶都是他所負責的區域,澠池縣丟掉,好歹刑天軍主動放棄,讓他得以輕鬆收復澠池縣城,這件事即便是呈報到京師,好歹也能糊弄過去。

但是永寧縣城一旦被刑天軍攻佔的話,一個朱採被殺,這責任他就擔不起,所以聽罷了馮一俊的話之後,他一刻不敢怠慢,趕緊便回去開始調兵遣將了起來。

眼下洛陽一帶他的兵力不多,除了留下足夠的兵馬鎮守洛陽之外,他可動用的兵力不過區區只有四五千人左右,而這一次刑天軍入寇河南,兵力足有五千多人,別人對於刑天軍雖然瞭解不深,但是他作爲鎮守河南府的主將,卻不得不注意山西那邊的局勢,對於刑天軍的瞭解,他比起一般河南的官員更要深刻一些。

別人不知道刑天軍的厲害,不代表着他不知道刑天軍的厲害,左良玉、賀人龍、許定國、虎大威這四個人在眼下諸路官軍之中,那都是響噹噹的人物,可是這四人聯合發兵陽城,最終除了賀人龍還算是全身而退之外,其餘三人幾乎都是鎩羽而歸,虎大威甚至乾脆差點就死在了刑天軍的手中。

而現在刑天軍發兵河南,對於他這個負責鎮守河南府一帶的總兵來說,無疑是一個巨大的壞消息,而且眼下盧象升已經帶着他麾下的天雄軍北上前往了宣大鎮守,河南正是兵力殘缺的時候,僅以他的兵力,根本就不是刑天軍的對手。

所以他一邊忙活着調兵遣將前往永寧縣城救援,一邊趕緊和馮一俊商議,派人速速向正在開封坐鎮督師剿撫的河南巡撫陳必謙請調援軍入剿。

可是王紹禹在調兵前往永寧縣救援的這件事上,卻在手下的部將之中遇到了阻力,他本來是想要派手下參將張通率部前往的,但是這個張通聞令之後,乾脆來了個託病不出,不肯率部出戰。

王紹禹這個人十分貪財,歷來都習慣於剋扣軍餉,往往上峰劃撥軍餉到他手中,他先要扣下八成裝在自己口袋裡面,剩下的兩成還要有一成分發給他的家丁,其餘的一成才分發給兵卒們。

所以王紹禹在軍中有個外號,叫王八成,有些官兵乾脆就把這個成字給省了,直接叫他王八,常年在他手下被盤剝的這些官兵,早就怨聲載道,平日守個城,還勉爲其難,但是讓他們出戰,卻沒幾個人願意幹。

王紹禹在調兵未果之下,馮一俊又催的緊,實在無奈之下,只得親自披掛上陣,在洛陽城外的兵營之中點出了四千兵馬,又肉疼的要死,從腰包裡面拿出了一萬兩銀子,分發下去之後,好歹才總算是讓這些兵將同意跟他出兵。

可是這麼一耽擱,就是三天時間,當他率部剛剛離開洛陽城,還未行至宜陽縣,永寧縣便逃出了少量官兵,一路狂奔到了宜陽縣,將永寧失陷的消息帶給了王紹禹。

王紹禹聽罷之後頓時大驚,率部抵達了宜陽縣之後,再也不敢朝永寧縣推進,而是乾脆就在宜陽縣擺出了御守的架勢,打算鎮守住宜陽使得刑天軍無法威脅到洛陽城便可以了。

另外王紹禹也不傻,知道永寧一丟,朝廷肯定是要追究責任的,於是立即派人回家,拿了銀子趕緊去上下打點,又派人去找福王,給福王送了一萬兩銀子,推說永寧失守,全都是永寧縣守備和知縣武大烈的責任,他們根本沒有給他王紹禹留下率部救援的時間,這件事怨不得他什麼。

而肖天健在打下永寧縣城之後,也沒有閒着,爲了儘快站穩腳跟,擴大戰果,一邊派人監視周邊可能會來剿的官軍的動向,一邊在二營和三營之中,各抽調出一哨人馬,組成一個臨時性的永寧縣守備軍,負責鎮守永寧縣城,維持縣城之中的秩序,而二營三營做短暫休整之後,就地在隨軍的輜兵營之中補充了兵員,至於輜兵營則從官軍以及一斗谷的俘虜之中,挑選出了一部分願意跟着刑天軍乾的精壯之士,補充了缺編的兵員,作爲臨時性的新兵營對其進行操練,隨即便開始揮師橫掃永寧縣境內的各處皇莊以及地方豪紳的莊堡。

現在對於羅立他們這幫人來說,打莊堡這樣的事情早已是乾的輕車熟路,加上刑天軍火力強勁,對付起這樣的莊堡,根本就是手到擒來之事,即便是遇上個別抵抗激烈的莊堡,在工兵營的助戰之下,採取掘地爆破的辦法,很快便可將其拿下。

而刑天軍各營在做這些事情的時候,也儘可能的減少對當地普通百姓的傷害,往往每攻破一個莊子,便按照肖天健的吩咐,拿出一部分從莊中起出的糧食,就地賑濟附近的流民還有普通民衆。

如此一來,短短几天時間,刑天軍便在永寧縣城周邊打開了局面,老百姓得知了刑天軍的仁義之舉之後,紛紛匯聚而來,雖然不能幫着刑天軍攻打莊堡,但是卻樂意跟着刑天軍幫忙搬運一些物資,以此換取一頓飽食。

讓肖天健擔心的事情卻並沒有發生,洛陽方向的官軍在得知了永寧縣城陷落的消息之後,居然在宜陽縣便裹足不前,這便給他了更充分的控制永寧縣的時間。

而一斗谷在渡洋河一戰之後,便帶着殘部逃回了大方山之中,可能是被劉耀本真的給打怕了,這廝逃入大方山之後,便死守住大方山的幾個進山的要道口,再也沒敢露頭,不過這樑子也算是徹底結下了,只是一斗谷下一步會如何報復,暫時肖天健還沒有發現,不過爲了防備一斗谷的報復,他還是讓劉耀本的教導營駐守在了渡洋河一帶,一邊掃蕩當地的莊堡,一邊監視一斗谷的動靜。

而羅穎傑所率的那些主管民務的吏員們也沒閒着,在永寧城中他們以極快的速度,恢復了縣城之中的秩序,各種商鋪因爲沒有受到禍害,在刑天軍的着令之下,也紛紛再次開張營業,同時羅穎傑在坐鎮縣城的時候,從縣衙之中,抄出了永寧縣境內的地契存根,當衆在縣衙外面一把火燒了個乾乾淨淨,使得縣裡面那些土財主們手中的地契即便是留着,也成爲了一張廢紙。

隨着刑天軍的行動擴展開之後,永寧縣有名的幾個大地主的莊子紛紛在刑天軍兵鋒之下陷落,而分田之事也隨即便立即在永寧縣境內展開。

已經有了在山西那邊的經驗之後,現在刑天軍在永寧縣一帶推進的這種分田之事,也就容易了許多,羅穎傑麾下主管民務的那些吏員們迅速的開始下到了各鄉之中,在當地就地招募一批幫手,丈量土地,張榜發佈公告,統計戶籍等等事務很快便在永寧縣境內鋪開。

本來一片蕭瑟的永寧縣隨即便開始熱鬧了起來,就連周邊的一些流民,都很快得知了消息,紛紛拖家帶口的涌入到了永寧縣境內,在各鄉登記他們的戶籍,等候刑天軍分發田地。

至於老百姓對於土地的渴望,這裡就不必細表了,如果說在這個時代土地兼併最爲嚴重的地方是哪裡的話,那麼河南肯定是可以拔得頭籌的,據不完全統計,河南的土地,有近半都落入到了皇親國戚以及一些官吏豪紳的手中,絕大多數老百姓都只能給這些有錢人家充當佃戶。

而刑天軍行事卻不同於其它的義軍,一入永寧,便作出了長期據守的態勢,將縣裡面的可耕田重新丈量規整之後,以每戶人家十畝田地的數量,開始逐步分發給那些無地的百姓,這樣的舉措對於老百姓們來說,幾乎是舉雙手雙腳贊成,永寧的過萬窮頭百姓在得知了這個消息之後,當即二話不說,便投奔了刑天軍。

大方山之中的一斗谷對刑天軍恨得是咬牙切齒,渡洋河一戰,他根本沒有料到,區區七百餘名刑天軍的部衆,對他麾下七千部衆,居然還真的敢開火,他也沒有想到,刑天軍的火器居然如此兇猛,僅僅一輪排槍下來,被他視作珍寶的那三百多弓箭手便被刑天軍一掃而空,再一輪排槍過來,渡洋河之中他的手下便浮屍一片,整個渡洋河水都幾乎被他手下的鮮血染紅了,被打死的手下屍體更是幾乎阻塞了渡洋河的河水。

在刑天軍這樣凜冽的打擊之下,他手下那些烏合之衆機會是當場便宣告崩潰,呼隆隆的便四散逃去。

雖然一斗谷也知道自己手下沒多少精兵,但是卻沒想到會敗得這麼慘,十倍於刑天軍的情況下,還會被人家殺的這麼慘,更可惡的是他發現對方率隊的居然都是一些十七八歲的後生小子。

這幫刑天軍的後生小輩們打死他手下這麼多人還不算,而且還不依不饒的在他開始後撤的時候渡河追殺了過來,將他本來就已經渙散的軍心給殺的更是一塌糊塗,要不是他早就習慣留一手,跑得快的話,這一戰差一點就沒這不足千人的刑天軍的部衆給抓了活的去了。

等他帶着殘兵敗將一路逃回大方山,清點之下才知道,這一次他率部出去,便宜一點沒撈到不說,帶出去的七千多人,回來的卻不到一半,只剩下了三千多點手下跟着他跑回了大方山,其餘的不是被打死,就是被刑天軍給生擒了去。

害得他只能派人死守住山口,再也不敢下山去找刑天軍的麻煩了。

第170章 趙二驢的昏招第110章 紫禁城第101章 兵敗如山倒第134章 暫時歇兵第223章 又一個督師第127章 再度分兵第27章 小事一樁第241章 奴酋的鬼胎2第109章 義子第139章 海軍第一戰第59章 還歸第26章 贈美第114章 旖旎風光第193章 團山防線第22章 長槍直刺初顯威第75章 直逼襄陽第157章 錯綜複雜第159章 河西村前哨戰1第138章 試炮第187章 男兒膝下有黃第49章 隱真示假第35章 等第67章 紛雜局勢第55章 兩強之戰11第120章 當場揭穿第203章 固若金湯第44章 兩強相遇第1章 命如草芥第181章 兩路進逼第178章 商鋪第161章 不識時務者第一百八十七八 破洛陽第196章 火焚陽城第72章 崩潰第2章 兵至韓城第94章 伊河之屠第157章 襲破潞安第143章 糾結的鄭芝龍第22章 奇襲隊第39章 再下一城第144章 大考第139章 紅石山第145章 名將之死第198章 比拼腳力第225章 班底第82章 保長上任第20章 火力輸出第118章 虛實難定第16章 劍指中原第146章 真有不信邪的第63章 喜訊連連第179章 招撫第20章 絕地第25章 李闖重振第112章 毒計第142章 爲何而戰第19章 入甕第175章 固守待援第58章 決勝3第15章 活學活用第199章 樑家莊阻擊戰第156章 蛇之七寸第113章 又生一計第197章 交易第213章 降下帷幕第71章 喜訊連連第137章 連下兩城第25章 鐵骨破軍第200章 建奴入寇第38章 真相大白第108章 未雨綢繆第65章 任重道遠第127章 勸降不成第26章 倒貼女奴第42章 內丘之戰3第14章 舌戰老粗第87章 雞飛狗跳第122章 不是結束的結束第100章 突然襲擊第38章 擴大戰果第42章 直搗敵巢第174章 圍點打援第51章 石橋攻防戰第217章 龍幣發行第3章 不堪回首第142章 地球是圓的第28章 定策第129章 後手第40章 皇太極的算計第161章 死耗到底第126章 釜底抽薪第178章 雨夜第99章 借題發揮第187章 兵發洛陽第151章 展示武力第98章 入甕第119章 官道口決死戰2第197章 冬季休戰第71章 最後一擊
第170章 趙二驢的昏招第110章 紫禁城第101章 兵敗如山倒第134章 暫時歇兵第223章 又一個督師第127章 再度分兵第27章 小事一樁第241章 奴酋的鬼胎2第109章 義子第139章 海軍第一戰第59章 還歸第26章 贈美第114章 旖旎風光第193章 團山防線第22章 長槍直刺初顯威第75章 直逼襄陽第157章 錯綜複雜第159章 河西村前哨戰1第138章 試炮第187章 男兒膝下有黃第49章 隱真示假第35章 等第67章 紛雜局勢第55章 兩強之戰11第120章 當場揭穿第203章 固若金湯第44章 兩強相遇第1章 命如草芥第181章 兩路進逼第178章 商鋪第161章 不識時務者第一百八十七八 破洛陽第196章 火焚陽城第72章 崩潰第2章 兵至韓城第94章 伊河之屠第157章 襲破潞安第143章 糾結的鄭芝龍第22章 奇襲隊第39章 再下一城第144章 大考第139章 紅石山第145章 名將之死第198章 比拼腳力第225章 班底第82章 保長上任第20章 火力輸出第118章 虛實難定第16章 劍指中原第146章 真有不信邪的第63章 喜訊連連第179章 招撫第20章 絕地第25章 李闖重振第112章 毒計第142章 爲何而戰第19章 入甕第175章 固守待援第58章 決勝3第15章 活學活用第199章 樑家莊阻擊戰第156章 蛇之七寸第113章 又生一計第197章 交易第213章 降下帷幕第71章 喜訊連連第137章 連下兩城第25章 鐵骨破軍第200章 建奴入寇第38章 真相大白第108章 未雨綢繆第65章 任重道遠第127章 勸降不成第26章 倒貼女奴第42章 內丘之戰3第14章 舌戰老粗第87章 雞飛狗跳第122章 不是結束的結束第100章 突然襲擊第38章 擴大戰果第42章 直搗敵巢第174章 圍點打援第51章 石橋攻防戰第217章 龍幣發行第3章 不堪回首第142章 地球是圓的第28章 定策第129章 後手第40章 皇太極的算計第161章 死耗到底第126章 釜底抽薪第178章 雨夜第99章 借題發揮第187章 兵發洛陽第151章 展示武力第98章 入甕第119章 官道口決死戰2第197章 冬季休戰第71章 最後一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