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7章 向南

有了肖天健的話之後,軍中的爭論立即便戛然而止,他們爭論歸爭論,但是最終還是要聽肖天健的意思辦,刑天軍這麼一路走來,不都是按照肖天健的想法一步步的走到了現在的這一步嗎?所以肖天健是衆人之主,他的意志可以決定所有人的意志。

更何況這個時候羅汝才也派人送來了湖廣告急的消息,丁啓睿起南直隸及浙江江西各路兵馬齊犯湖廣,試圖替朝廷克復湖廣,雖說在留守湖廣的刑天軍部衆的拼死抵抗之下進展不是很好,但是對於羅汝才和駐湖廣一帶的軍將們來說,壓力卻也非常大,特別是在後來傳來了長江水戰之中,楊崑山戰死於長江之中的消息之後,那幫力主先打京師的軍將們便更是沒了什麼可說的了。

湖廣對於他們的重要性所有人都很清楚,早先他們在未能拿下湖廣的時候,刑天軍一直都處於糧食十分緊張的狀態,每每用兵總是因糧秣籌集不易所困擾,但是在去年拿下了湖廣之後,短短一年之中,刑天軍的後勤起碼在糧食方面的問題緩解了許多,這一次更是同時調集了這麼多人馬北上,後勤部門還是滿足了他們對於兵糧的需求。

如果打京師的話,那麼所有人都知道刑天軍務必會調動所有精銳北上,湖廣可以說就是他們的糧倉,一旦湖廣不保的話,他們即便是打下京師,到時候也會受糧秣不足的牽累。

於是到了這個時候,軍中想要先打京師的意見頓時便偃旗息鼓了下去,基本上軍將們算是統一起了意見。

既然意見統一起來了,那麼接下來就是怎麼打的問題了,這一次北上對付南下的官軍,刑天軍大部分主力已經北移到了河南北部,如果按照去年的既定計劃攻打南直隸的話,就要將大批兵馬再一次調回武昌一帶集結,然後沿長江一線朝南直隸攻進,這樣做優點很明顯,就是可以很方便的從湖廣取得糧秣補給和其它物資的補給,但是缺點也很明顯,就是需要準備的時間會相當長,沒有兩三個月時間的準備,是無法展開行動的。

於是肖天健和李信等參謀部的人員進行了仔細的商討之後,便改變了去年作出的計劃,重新進行了調整,這個方案很簡單,就是直接從河南起兵,在宿州一帶集結,然後兵分數路開始直接朝着南京方向攻進,至於糧秣的補充問題,刑天軍便主要依靠沿途繳獲來解決,這樣一來便對後勤方面的補給壓力小許多,同時也比較方便補給各種彈藥物資。

諸將對於這個計劃也都表示同意,畢竟他們現在是挾大勝之威南下,而且是兵精馬壯,朝南京方面打完全沒有多大的問題。

於是在結束了對孫傳庭一戰之後,肖天健很快便對部屬作出了相應的調整,劉寶方面暫停對濟寧的攻勢,轉而在鉅野、定陶、單縣、成武一帶轉爲守勢,先將這一帶新攻佔的地盤給消化吸收掉,然後再謀朝山東腹地滲透,牽制山東的官軍兵力南下策應南直隸。

而參加此戰的諸路精銳兵力,則開始朝着宿州一帶開進集結,留下了刁正所部在黃河以北一帶屯駐,抵禦北方官軍對刑天軍的攻勢,在四月初的時候,集結在大名府一帶的諸軍便開始分批開拔,朝着宿州方向行進而去。

其實刑天軍經過這麼幾年來的經營之後,並非僅僅是控制住了河南全境,通過不斷的朝外擴張之後,現如今刑天軍早在崇禎十二年之前,便已經控制住了南直隸西北部相當大一塊區域了,鳳陽府所轄的宿州、亳州在這個時候,已經早被刑天軍收入了囊中,成爲了刑天軍朝南直隸攻進的橋頭堡,這一次刑天軍戰略上的佯動,便是以宿州爲出發點,對徐州形成了攻勢,所以很大程度上牽制住了南直隸方面的官軍兵力,使之沒法配合北面南下的官軍對刑天軍形成夾擊直勢。

而時下負責駐守宿州和亳州一帶的刑天軍主將便是當初羅汝才手下的東山虎韓方,與之配合的乃是當初革左五營之中的革裡眼賀一龍。

去年年初肖天健打開封的時候,革左五營來歸,賀一龍便投入到了肖天健麾下做事,幾經調動之後,革左五營的諸將也被肖天健打散,現如今可以說是天南地北各處一方了,所以革左五營已經成爲了一個過去式,也沒有了在刑天軍之中自立的根本,所以這個革裡眼賀一龍也就改變了他原來的命運,不會再被李自成所殺了。

在肖天健率部北上的時候,肖天健將韓方在宿州和亳州一帶的兵力也整合成了一個師,將韓方提拔爲了都統,賀一龍和另外一個叫趙喜的刑天軍老部將則爲副都統,充當韓方的副手,現如今將宿州和亳州一帶牢牢的控制在了刑天軍手中,就如同是一顆楔子一般的釘入到了南直隸的胸腹之間。

丁啓睿到任之後,也多次調派鳳陽府和廬州府的官軍,對宿州和亳州一帶進行了反撲,但是何乃民心所向之下,官軍雖然屢次攻至亳州和宿州城下,但是最終都在韓方和賀一龍、趙喜等人的猛烈抵抗和反擊之下,無功而返,到現在也沒有能將宿州和亳州這兩顆釘子從南直隸的胸腹之間拔掉。

所以這一次宿州也就成了肖天健要揮師南下南直隸的橋頭堡,軍令一下,各路人馬便浩浩蕩蕩的從河南北部走開封和歸德府朝着宿州方向開進,大批物資也開始隨即在輜兵營和助戰民壯們的運送之下,途徑各地的兵站,滾滾如潮一般的轉運向了亳州和宿州一帶。

至此官府和朝廷也早已弄清楚了刑天軍先前的安排,什麼集結重兵攻打徐州和濟寧呀!這兩方面刑天軍完全都是在使用的疑兵之計,在這兩地將有限的人馬不停的調來調去,並且佐以大批徵調的民壯濫竽充數,愣是僞裝成了在這兩個方向刑天軍集結起了十幾萬人馬的假象,嚇得朝廷和各地官府不知所措,將所有注意力都放置在了濟寧和徐州方面,結果造成了孫傳庭孤軍冒進和吳三桂一起在陽谷縣境內遇伏兵敗的結果。

對於南直隸來說,徐州倒是眼下暫時安全了,隨着孫傳庭和吳三桂所部的覆滅之後,在徐州一帶佯動的刑天軍人馬和助戰民壯很快便撤回了宿州和亳州一帶,大量民壯也解散回了家中繼續務農去了,剛開始的時候讓鳳陽府好是鬆了一口氣。

但是鳳陽知府的這口氣剛鬆幾天時間,便馬上被隨即而來的消息又給提了起來,剛剛撤兵的刑天軍在宿州和亳州一帶又開始集結,大批刑天軍的兵馬也陸續的開始進入到了亳州和宿州一帶,各種物資也再一次開始匯入到了這兩地之中,於是鳳陽府方面的官員們馬上便知道,他們的倒黴日子到了。

肖天健是在四月十二這一天抵達的宿州大營之中的,在肖天健趕到宿州大營之前,劉耀本的近衛師已經基本上趕赴到了宿州,並且在宿州南部澮河南岸紮下了營盤,在這裡等候後續的人馬和物資的到來,在肖天健抵達大營的時候,東山虎韓方和副都統賀一龍也早已領兵做好了接應他們的準備。

肖天健之所以將進攻的出發地選擇在澮河這裡,是因爲澮河自古從隋朝開始到明末,便是一條一直在使用之中的水運通道,是隋煬帝開鑿出來的一條連接黃河、淮河、長江的運河,澮河起于歸德府境內,連接着洪澤湖,所以這一次刑天軍由北向南朝攻打南京,在沒有控制京杭大運河的情況下,大批物資要從河南轉運到前線,單憑旱路運輸是非常困難的,要調動太多的民夫和輜兵來完成對戰兵的補充,故此澮河的水運優勢便體現了出來。

大批物資可以先匯聚到歸德府一帶之後,在那裡裝船,順流而下直接運抵到宿州境內卸貨,這樣一來便可以在較短時間之內,將所需的物資運至前線,補充到諸軍之中。

作爲接近現代軍隊的刑天軍,對後勤的需求自然要超出舊式的軍隊,熱兵器的大量應用,也加大了後勤補給的難度,當兵的不再只是吃飽肚子拿着冷兵器便能作戰了,他們的戰鬥力的發揮很大程度上要依託火力的輸出強度,一旦彈藥供應不上的話,會對刑天軍的作戰能力構成非常大的影響,甚至可能使他們喪失作戰能力,所以這也是刑天軍往往要組織起一場大規模作戰的時候,準備的時間很長的原因。

好在兵站制度的推行,使得刑天軍逐步的構建起來了一張後勤供應的網絡,使得刑天軍可以在有限範圍之內,比較快的轉運各種物資,保證作戰的使用,這才使得刑天軍這幾年來,能不斷的擴張地盤,而且在對官軍的歷次大戰之中,屢戰屢勝的原因之一。

(今日鳴謝不喝西北風、風沐春江二位弟兄的打賞,五月第一天,這對我來說,可是個好兆頭!多謝了!)

第198章 戰雲壓境第46章 兩強之戰1第10章 清點第86章 老農第104章 戰爭紅利第97章 一將功成萬骨枯第24章 油盡燈枯第113章 面和心不合第52章 石橋攻防戰2第52章 民劫第199章 誤打誤撞第230章 失望第121章 炮灰第95章 賀方第12章 八隊闖將第238章 大龍國旗第85章 善後第75章 通州會戰2第15章 活學活用第189章 土火箭第64章 進展第18章 義無反顧第171章 死士第33章 忠臣之“死”第73章 複雜心情第37章 劃分守地第140章 大考將至第79章 新附軍第74章 忠奴第87章 有根有據第123章 北方戰區第37章 螳螂捕蟬黃雀在後第32章 援軍已至第136章 國債第36章 鎩羽第64章 建奴破關第131章 天不作美第237章 大閱兵5第58章 衝突第35章 隴州之戰2第112章 大軍來犯第114章 違紀第202章 被迫無奈第77章 再戰大石橋第一百八十七八 破洛陽第6章 靳夫子第28章 撤退第6章 出賣第88章 遷都之議第49章 互通有無第90章 兵抵漢水第207章 克復臺灣第36章 隴州之戰3第160章 怨聲載道第199章 改制第199章 改制第114章 迎戰第110章 紫禁城第82章 波濤洶涌第110章 該來總會來第36章 鎩羽第75章 直逼襄陽第36章 跟蹤第109章 勸降第42章 關寧鐵騎第125章 覲見第52章 民劫第10章 不快第174章 西方造船師第227章 大中國第82章 定裝顆粒火藥第33章 暗箭2第1章 民政之議第113章 鄉兵隊第78章 李過之惑第239章 十字路口第45章 山西範家第13章 僥倖退敵第66章 密旨第98章 宿命第222章 忠臣勇將第7章 大戰四起第18章 行賞第180章 大中天工全書第52章 石橋攻防戰2第108章 未雨綢繆第45章 靜觀其變第125章 時光飛逝第24章 逼上梁山2新書快訊第130章 雄兵攻城第152章 改編第168章 再議遷都第187章 向南第71章 喜訊連連第220章 輕取外城第210章 大霧第131章 借頭示威第180章 李信第2章 薊遼糧荒
第198章 戰雲壓境第46章 兩強之戰1第10章 清點第86章 老農第104章 戰爭紅利第97章 一將功成萬骨枯第24章 油盡燈枯第113章 面和心不合第52章 石橋攻防戰2第52章 民劫第199章 誤打誤撞第230章 失望第121章 炮灰第95章 賀方第12章 八隊闖將第238章 大龍國旗第85章 善後第75章 通州會戰2第15章 活學活用第189章 土火箭第64章 進展第18章 義無反顧第171章 死士第33章 忠臣之“死”第73章 複雜心情第37章 劃分守地第140章 大考將至第79章 新附軍第74章 忠奴第87章 有根有據第123章 北方戰區第37章 螳螂捕蟬黃雀在後第32章 援軍已至第136章 國債第36章 鎩羽第64章 建奴破關第131章 天不作美第237章 大閱兵5第58章 衝突第35章 隴州之戰2第112章 大軍來犯第114章 違紀第202章 被迫無奈第77章 再戰大石橋第一百八十七八 破洛陽第6章 靳夫子第28章 撤退第6章 出賣第88章 遷都之議第49章 互通有無第90章 兵抵漢水第207章 克復臺灣第36章 隴州之戰3第160章 怨聲載道第199章 改制第199章 改制第114章 迎戰第110章 紫禁城第82章 波濤洶涌第110章 該來總會來第36章 鎩羽第75章 直逼襄陽第36章 跟蹤第109章 勸降第42章 關寧鐵騎第125章 覲見第52章 民劫第10章 不快第174章 西方造船師第227章 大中國第82章 定裝顆粒火藥第33章 暗箭2第1章 民政之議第113章 鄉兵隊第78章 李過之惑第239章 十字路口第45章 山西範家第13章 僥倖退敵第66章 密旨第98章 宿命第222章 忠臣勇將第7章 大戰四起第18章 行賞第180章 大中天工全書第52章 石橋攻防戰2第108章 未雨綢繆第45章 靜觀其變第125章 時光飛逝第24章 逼上梁山2新書快訊第130章 雄兵攻城第152章 改編第168章 再議遷都第187章 向南第71章 喜訊連連第220章 輕取外城第210章 大霧第131章 借頭示威第180章 李信第2章 薊遼糧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