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4章 和好
趙太后忽地說道:“哀家去更衣,秦妃,你陪皇上說話。”
趙太后用心良苦,特意爲秦妃製造機會。
秦妃心領神會,厚着臉皮上前,柔聲道:“皇上是不是還在生臣妾的氣?上一次的事,臣妾已經知錯了。皇上大人大量,就別生臣妾的氣了。”
永嘉帝瞥了秦妃一眼,聲音裡沒多少溫度:“太后喜歡你,朕念着你是朕的姨家表妹,也願多給你幾分體面。你仗着朕的寬容和太后的偏愛,時時在太后面前挑唆,還算計太后私房。”
“秦妃,朕沒發落你,是爲着太后。否則,你憑什麼還能在朕的眼皮底下晃悠?”
屬於天子的威壓,如無形的巨石壓下。
秦妃面色泛白,雙膝一軟,跪了下來:“皇上息怒,請聽臣妾一言。太后待臣妾這麼好,臣妾感激還來不及,如何敢算計太后,還請皇上明察……”
“是或不是,你心裡最是清楚。”永嘉帝冷冷打斷秦妃:“人有影,風有聲,所有做過的事,都有跡可循。”
“朕沒追查到底,已經是給了你體面。”
“你好好伺候太后,也就罷了。若是挑唆朕和母后的母子之情,朕饒不了你!”
秦妃顫抖不已,目中滿是淚光:“皇上爲何信不過臣妾?臣妾這就立誓,如果臣妾有半字虛假,就讓臣妾被天打雷劈。”
永嘉帝淡淡道:“你最會說話,不然,也不會哄得太后這麼喜歡你。不過,你說的話,朕現在半個字都不信。”
秦妃:“……”
秦妃終於忍不住,捂臉哭了起來。
這些年,她仗着趙太后撐腰,在後宮中很是風光。永嘉帝對她也頗爲照拂憐惜。
她從未想過,有朝一日,永嘉帝會這般冷言冷語地待她。
永嘉帝的聲音傳入耳中:“你擦了眼淚起身。待會兒母后來了,你好生應對。別讓母后憂心。”
秦妃哽咽着應是,用帕子擦了眼淚。
永嘉帝沒有出聲,秦妃也沒勇氣湊上前說話,就這麼垂頭默默而立。
很快,趙太后回來了。
趙太后目光打量一圈,落在秦妃微紅的眼眶上:“秦妃,你這是怎麼了?”
永嘉帝也看了過來,目光裡含着警告。
秦妃渾身一個激靈,反射性地擠出笑容:“回太后娘娘,臣妾剛纔和皇上說話,一時激動,便紅了眼。”
這是和好還是沒和好啊!
趙太后略一皺眉。
秦妃又露出一個羞答答的笑容:“皇上安慰臣妾,說近來政事太忙,等得了閒空,便要帶臣妾去皇莊住些日子避暑呢!”
趙太后這才放了心,笑着說道:“待天熱的時候,住在山間,確實消暑。往日一到了夏日,我們都要去別院的。”
永嘉帝笑着接了話茬:“是啊,到時候朕陪母后一同前去,住上幾日再回宮。”又對秦妃說道:“你去令人傳膳,今日晚上,朕陪太后一同用晚膳。”
秦妃柔聲應了,立刻起身去傳膳。
在趙太后看來,這便是和好如初了。
趙太后心情愉悅,舒展眉頭,樂呵呵地笑了起來。
秦妃也是滿臉笑意,心卻比黃蓮還苦。
……
喬皇后召來內務府管事,令內務府收拾幾座皇子府,留待皇子們大婚。這一回,喬皇后也不提什麼嫡庶有別了,一律照着同樣的用度。
最愛挑刺的趙太后,有了前車之鑑,這回也沒多嘴。
反正,她想貼補,私下裡給就是了。不必鬧得人盡皆知,又惹得永嘉帝不高興。
幾座皇子府,都是早就蓋好的,皆在一處。慧安公主府也和皇子府隔鄰。即將及笄的靜安公主,和慧安公主府相鄰。
孟貴妃對永嘉帝進言:“靜安也快及笄了,及笄禮一過,便該挑駙馬了。不如趁着修整收拾皇子府,將靜安的公主府也一併收拾妥當。以後靜安想出宮散心小住幾日,也方便得很。”
永嘉帝一口應下:“收拾公主府的事,朕和皇后說一聲便是。”
孟貴妃笑道:“皇上也太不體貼皇后娘娘了。三座皇子府要收拾,還有宮內的宮務,皇后娘娘這般忙碌,皇上如何忍心將此事再交給娘娘?臣妾反正閒着沒事,就讓臣妾爲女兒盡一盡心,也算爲皇后娘娘分憂了。”
皇后執掌宮務,內務府管事直接聽令於皇后。
孟貴妃這一張口,自然又是逾矩了。
永嘉帝略一猶豫。
他和喬皇后剛和好……
“皇上!”孟貴妃像少女時一般嬌嗔:“皇上就應了臣妾吧!”
結果是,心尖上的貴妃一嬌嗔,永嘉帝種種思量考慮就拋到了腦後,很快應下:“也好。”
第二日,永嘉帝令劉公公去一趟椒房殿,將此事告訴喬皇后。
喬皇后面色如常,淡淡笑道:“本宮知道了,劉公公代本宮向皇上謝恩,多謝皇上體恤本宮。”
最後一句,到底透出了三分嘲諷。
劉公公恭聲應下,心裡有些唏噓。
就是他這個奴才看着,也覺得喬皇后這個中宮娘娘着實窩囊憋屈。可喬皇后又能如何?
在宮中,永嘉帝就是天。
皇后的權勢,皆來自於皇上。
永嘉帝給喬皇后的,是對正妻的敬重,也僅此而已。永嘉帝的情意,都給了孟貴妃。
別看秦妃有趙太后撐腰日子過得不錯,到了孟貴妃面前,也只有陪笑示好的份。更別說蘇昭容了,見了孟貴妃連屁都不敢放一個。
孟貴妃倒也沒爭搶宮務的意思,不過,大皇子和靜安公主之事,孟貴妃一慣要攬在手中,不肯讓喬皇后沾手。
當日大皇子成親,便是孟貴妃親自操持。這等閒氣喬皇后都忍了,收拾一個公主府,又算得了什麼。
待劉公公走後,彩蘭有些忿忿不平地說道:“皇后娘娘好性子,不和貴妃娘娘計較。只怕貴妃娘娘自以爲佔得上風呢!”
喬皇后扯了扯嘴角,眼底卻沒什麼笑意:“隨她去吧!眼下,最要緊的事是收拾皇子府,準備皇子們大婚事宜。本宮一個人確實忙不過來,孟貴妃爲本宮分憂也好。”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