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章 新家

崔婉清想破腦袋也不會想到,她前腳剛至江州城沒多久,後腳齊玄輝就能光明正大的,從京城追來了江南。

曹崔兩家,到江州也不過才一個多月的光景,而這一個多月的時間,纔剛夠崔婉清將新家歸置捋順個大概。

那真是整日都在後院打轉,除了去看望過曹棠幾回,還連一次門都沒出過呢。

此番,崔永忠帶着女兒來江南遊玩,也可不是隻單單帶了她一人前來,畢竟崔二老爺是個正當壯年的男人,身邊也是少不了要有人伺候的。

崔老夫人活了大半輩子,什麼不知道?

她早就想到了這點,老人家心裡覺着,與其將來在南邊帶了不知根底的新人回來,還不如偏心下自家的舊人呢。

最少也勝在是她一手調教出來的,總比那些不知道那裡出來,還不曉得是香是臭的狐媚女人強!

於是,在她老人家的堅持下,香姨娘和蓉姨娘被一起打包,跟着他們父女倆,來到江南伺候崔二老爺的起居。

想當然的,纔剛一歲多,粉團般可愛的崔家八公子,也跟着姨娘們一起來了。

一行人裡,多出一個小孩子,憑白的添了不少樂趣,崔婉清對這個庶弟,說不上用心。

但因着在船上是日日相見,不經意中,就添了幾分喜愛,有了什麼好東西,也總會使人給崔小八那裡送一份。

兩位姨娘見她大度,越發的討好巴結,光是親手做的針線,就送來了四五樣。

崔婉清見她們倆頗爲識趣,不是那拿喬的做派。心中也是歡喜的,最起碼不用勾心鬥角,可以輕鬆過日子了。

曹三老爺送給崔婉清的宅院,本就很寬敞,前前後後,足有五進的規模!

現今只來了他們三位正經主子,兩位姨娘。那還不是隨隨便便的就住下了?

崔婉清沒到江州前。只曉得三舅父送的宅院不小,可是到了地界,走進大門四下裡這麼一瞧。這才曉得,自家舅父果真大手筆。

眼前的宅子不但是大,景色還十分的優美,這所家宅。雖不比京城崔家的端莊大氣之景,但也是層樓疊翠。大有看頭。

她來之前,齊玄輝就給了她許多有關江南的雜書,倒也知道南方的園林,本就講究‘巧妙’二字。比之北方的大開大合,更加工於精巧些。

它不似北方建築的氣勢恢宏,每每總要講究一個對稱之風。這裡多是講究一個錯落有致,點點滴滴都要能入目成畫。

又比如北方向來天氣乾躁。家家的建築必設角樓,院落間總有大甕蓄水,或是養魚,或是有蓮置於其中,久了,便自成一美景。

一些大戶人家,可是沒少在這些儲水甕上下功夫,有倒置出銅甕的,外面鑲金包銀,水底還要鋪上雕刻成各種造型的玉器。

彼時,再放入頂好的錦鯉進去,魚兒穿梭遊曳在華美的亭臺樓閣間,瞧着格外的賞心悅目。

還有的公侯豪門,會更加的奢華一些,找來能工巧匠,雕刻出翠玉的,漢白玉的儲水甕。

崔婉清還曾經在睿王府裡,見過兩個打西域那邊過來,近乎透明的琉璃儲水甕,那才叫一個彌足珍貴!

她是喜歡的不得了,到底趁着齊玄輝心情好的事情,搗鼓了兩對回來,一對放在她的院子裡,另一對卻是給了珍兒賞玩。

可是這樣即實用,又有觀賞價值的好物件,崔婉清走了幾個院落,居然是一個都沒瞧見。

後來才知道,南方和北方恰恰相反,南方自古多水,所以樓閣設垂水線,飛檐而取高尖。

樓多尖窄而不是廣闊,這也是因環境因素而造成的。

再看庭院間總是小橋流水,蓮花成片,瞧着便覺得養眼,總能讓人心生心曠神怡之感。

想來既是處處有水,萬一遇到走水,也只管就地取材便是,這些水池的儲水量,那可要比儲水甕大的多了,也難怪人家這邊,不稀罕備這個物件呢。

她帶着香姨娘和蓉姨娘,在這些美麗的庭院中,讚歎着欣賞,大覺有趣的穿梭期間。

這所崔府諸人的新家,終不是俗物,處處都經得起推敲,看的衆人是驚歎連連,叫好聲不斷。

崔婉清很細心的發現,這邊的宅院,並不是嚴格意義上,幾進幾齣的規格,而是小石亭臺,錯列山石,溝溪流瀑,漫引道間。

多是巧妙小園,串以橋廊,地引水道,多設渠溝,園中各色小橋,甚至能多達上百。

且還形態各異,姿態萬千,這般的奇思妙想,美不勝收,怎能不讓人驚歎不已?

崔婉清作爲後院身份最尊貴的九小姐,自然而然的,便擔當起了理家之責,她前世裡管理一個諾大的良王府,尚能井井有條。

此刻一所五進的宅院,不到百人的家當,對於她來說,那還不是小菜一碟,只管信手拈來便是。

瞧着自家小姐,將需要處理的事物,都辦的妥妥當當,方媽媽深感與有榮焉,她是笑眯眯的讚道:“多虧咱們家大夫人,總是請您過去學着管家。”

“瞧瞧,這會就顯出來作用了吧?”

崔婉清心裡大汗不止,“呃,真是得意而忘形啊。”

“換了一個全新的地界,人一下子覺得輕鬆下來,就連警惕心都消減了不少,卻不知,前世裡的本事,豈能在此時胡亂顯擺?”

“差點就要露出馬腳,端的得倍加小心了。”

她一邊在心裡暗自警省,一邊真心的覺着自家大伯母,在不知不覺,又幫了自己一遭。

心裡感激之餘,少不得將長房的人擱在心裡,總要給他們,都帶些像樣的物件回京才行。

因着前院的事情自有崔廣奎。崔大管家去管,崔婉清只需管好後院這一畝三分地即可。

一番計較後,她將香姨娘安頓在麗瑾院,這所院子假山衆多,高低起伏的小瀑布蔓延其間,頗有些像孟家山莊的水茗院。

而蓉姨娘和崔小八,就被安置在隔壁的蓮香院。由這個名字就不難想到。這所小院裡,正是有一個小巧的碧色池塘。

池塘裡面各色蓮花爭相竟放,放養的十來只水禽。也是遊曳的特別歡實。

原本衝着這個香字,合該是香姨娘住這裡的,可奈何崔小八一見這些小動物,便歡喜的連連蹦跳。小手拍的啪啪作響,小臉更是笑成了一朵花。

香姨娘對這個千辛萬苦。百般謀算才得來的孩子,一向是視若己出,愛若珍寶,比崔小八的親姨娘。也不輸個什麼。

當下就心甘情願的和蓉姨娘換了院子,好讓崔小八,能一睜眼就從窗子上。看到他喜愛的水鴨子,白天鵝。

崔婉清見這兩人。這麼些年了,還能一直這般的和睦有愛,這樣的姐妹,還真的是不多見。

心裡對她們倆多了分敬重,倒是吩咐幾位媽媽,要對麗瑾院和蓮香院經心些,不要慢待兩位姨娘。

其實單論這兩所院子的景緻,在整個宅子裡,並不算是最出梢的,可是勝在離外院最近。

從這裡步行到崔二老爺外院的書房,也只需半刻鐘即可,要是乘轎還能更快一些。

崔婉清想着這般安頓,自家父親也能節約不少時間,倒是比在後院裡,繞來繞去的便宜的多。

安頓好了別人,崔婉清少不了也要爲自己精心挑選一處院落。

這裡一住下,少說也在兩三年,不挑個稱心如意的,那怎麼能行?

將宅子走了一遍之後,她便選了西邊的素櫻院入住,這卻是爲了那一院子的櫻花樹。

別看現在櫻花已經開過了季,可是據這裡看院子的老媽子描述,到了四五月份,這所院子就會擁有最美的景色。

崔婉清前世裡在這邊,見過櫻花盛放的美態,真可謂是絢爛多姿,豔麗與秀雅並存。

只是花季不算長,又是飄灑之態,京城的富貴人家,都講究一個長長久久,富貴永固。

所以這種一時盛放之花木,並不爲大家所喜,甚至是忌諱的,因此在北方很少會見到。

現在能住到種滿櫻花,夢幻般的院子裡,崔婉清覺得,也算是夙願得償了。

少不了的,又將這幾所常住的院落,出資修葺了一番,力求住的更加舒坦。

“九小姐,大廚房的喬媽媽使了小丫鬟來,讓您看看晚飯的菜單,可還合適?”

阿桃清脆的詢問聲,打斷了正在和石媽媽商量事情的崔婉清。

她覺得滿院子只有櫻花,也有點單調了,比如這會,只是一院子的綠色,養眼是養眼了,可就是不習慣。

崔婉清的清苑裡,雖以牡丹爲重,但是別的四季花芬,也都有栽種,基本上從春到冬,都有當季的鮮花可以觀賞。

看慣了滿院子的花團錦簇,難免就覺着這裡有點冷清了。

於是她便和石媽媽商量着,想要將南邊靠牆的那一片地,給清理出來,種上一些牡丹,芍藥。

圍着牆再種上一圈薔薇和紫薇,至於抄手遊廊上,就置一些各不相同的雕花高几,現在可以養些海棠,吊蘭。

等到換季,便可以再換了別的盆栽來,倒也能給院子裡添些趣味。

兩人正商量着,要種些什麼南方多見,北方稀罕的品種,也好飽一飽眼福。

就聽到大廚房有人來問事兒,崔婉清接過單子略掃了眼,便轉手遞給石媽媽細看。

她淡笑着言道:“喬媽媽未免也太謹慎了些,這些小事情,她自己做主便可,何必還多跑這一遭?”

石媽媽一邊看,一邊笑道:“喬媽媽以前雖管着咱們院子的小廚房,可經管大廚房,總是第一回,要說謹慎小心些,也是對的。”

崔婉清莞爾,見石媽媽已經看完單子,頜首示意沒什麼出格的地方。

她便扭臉對阿桃吩咐道:“反正父親去了宏若寺,他和了然大師他們談天下棋,引經論典的最是費時,想來沒個三五七日,怕是不會回家的,就不用管他的飯了。”

“至於剩下這三處,就按喬媽媽單子上寫的備即可,我倒是想用點蓮子百合清粥,配點昨兒個那甜甜脆脆的醬菜。”

“你不妨讓那小丫鬟多跑幾步,去問問八公子和兩位姨娘,還有什麼想用的,給她們精心做了就成。”

阿桃應聲便出去吩咐,崔婉清看着她那歡快的步伐,還有那隨着她步伐跳躍的髮尾,不由得彎了彎脣瓣。

她轉過頭,遠眺着窗外那一望無垠的藍天白雲,視線所及之處,皆是碧綠蔥鬱的樹冠,還有那隱藏在樹中的各色飛檐。

心情也是爲之一振。

江南的小姐們,講究要住在繡樓裡,所以她現在也是從住慣了的平地,移到了高高的二樓之上。

據石媽媽她們所言,這是因爲江南的溼氣重,二樓要比一樓乾燥些,爲着身體着想,住在二樓是再好不過的。

不過說句真心話,二樓上的視野,就是比平房的視野要遠闊的多。

從她這裡望出去,右邊的院子瞧得最是清楚,不過和自家的院子一樣,那邊也被樹木圍了個實在,唯一看的清楚的,是後院的一旺碧水。

這個人造湖還不小,湖心還有一個小島,可以瞧到上面蓋着精緻的亭子,左右兩邊靠後些,還各有一排廂房,在竹林的映襯下,看着格外的舒服。

“真不失爲乘涼的好去處......”崔婉清的心裡不由有些羨慕。

右邊的鄰居家臨着內河,是巷子裡最後一家,佔地比崔府大了約有一倍之多,所以人家家有一個奢侈的小湖,崔家卻是沒有的。

不過羨慕歸羨慕,崔婉清也沒有因着一時興起,就非給自己家也挖出一個湖來。

雖說這樣的事情,前世裡她是沒少幹過,不過經歷了一番滄海桑田,崔婉清的脾氣,也是大大的改變了。

這種幼稚又執拗的虛榮事情,她可是再也做不出來了。

崔婉清自從到了江州,心情就變的前所未有的輕鬆愜意,這不光是因爲,換了一個全新的環境,來到了她喜歡的地界。

更多的是沒有了長輩的束縛,姐妹的環伺,感覺呼吸間都暢快了許多。

而崔二老爺的明顯轉變,就更是其中之一。

第128章 繁花第12章 人氣第61章 往事第154章 明爭第82章 不妥第119章 送炭第36章 誘惑第171章 嘗試第10章 登門第113章 談論第38章 立場第102章 花霧第82章 不妥第74章 破財第11章 激將第171章 嘗試第125章 激憤第70章 賄賂第146章 回京第17章 糾結第2章 禮單第118章 爭奪第4章 氣勢第145章 詭異第217章 往事第89章 應試第18章 膽怯第60章 鋪墊第30章 臨別第115章 分開第154章 心思第10章 繡經第133章 暗鬥第93章 過程第163章 要賬第97章 有意第97章 現實第138章 滅口第204章 母愛第94章 通知第八十四章第72章 計劃第84章 甜蜜第62章 驚醒第197章 釋懷第47章 見客第4章 簡單第97章 有意第14章 後悔第52章 來財第110章 奇事第180章 瞎想第47章 見客第30章 安排第148章 貪戀第161章 差事第203章 爭鬥第79章 心疼第204章 母愛第105章 激將第9章 打探第146章 憤怒第74章 破財第198章 贊者第111章 乾脆第112章 秘寶第21章 錯覺第61章 往事第142章 拷問第13章 公道第92章 生氣第40章 薰爐第52章 決定第196章 客來第7章 比較第80章 恩科第124章 探聽第94章 合作第36章 牆角第82章 計算第25章 思緒第141章 吃醋第164章 西府第87章 木釵第14章 預謀第133章 鋒芒第167章 招攬第184章 生變第203章 姻緣第133章 中邪第5章 猜想第187章 險境第183章 懇談第160章 送禮第56章 同食第57章 疑問第25章 思緒第182章 解決第133章 鋒芒第95章 上墳
第128章 繁花第12章 人氣第61章 往事第154章 明爭第82章 不妥第119章 送炭第36章 誘惑第171章 嘗試第10章 登門第113章 談論第38章 立場第102章 花霧第82章 不妥第74章 破財第11章 激將第171章 嘗試第125章 激憤第70章 賄賂第146章 回京第17章 糾結第2章 禮單第118章 爭奪第4章 氣勢第145章 詭異第217章 往事第89章 應試第18章 膽怯第60章 鋪墊第30章 臨別第115章 分開第154章 心思第10章 繡經第133章 暗鬥第93章 過程第163章 要賬第97章 有意第97章 現實第138章 滅口第204章 母愛第94章 通知第八十四章第72章 計劃第84章 甜蜜第62章 驚醒第197章 釋懷第47章 見客第4章 簡單第97章 有意第14章 後悔第52章 來財第110章 奇事第180章 瞎想第47章 見客第30章 安排第148章 貪戀第161章 差事第203章 爭鬥第79章 心疼第204章 母愛第105章 激將第9章 打探第146章 憤怒第74章 破財第198章 贊者第111章 乾脆第112章 秘寶第21章 錯覺第61章 往事第142章 拷問第13章 公道第92章 生氣第40章 薰爐第52章 決定第196章 客來第7章 比較第80章 恩科第124章 探聽第94章 合作第36章 牆角第82章 計算第25章 思緒第141章 吃醋第164章 西府第87章 木釵第14章 預謀第133章 鋒芒第167章 招攬第184章 生變第203章 姻緣第133章 中邪第5章 猜想第187章 險境第183章 懇談第160章 送禮第56章 同食第57章 疑問第25章 思緒第182章 解決第133章 鋒芒第95章 上墳